第484章 僧籍道戶

第484章 僧籍道戶

糧食不夠吃,那可是要影響軍心的,所以興洛倉被淹的消息,不能外泄。

也不要指望今年年底收繳上來的歲糧,那玩意早就算進大軍的供應裡了,要不然爲啥一直在騰倉庫呢。

上半年,永濟渠河道上,糧船首尾相接,舳艫千里,騰走了三百萬石,下半年開始,大規模的運糧開始了,三大倉的糧食都要往北邊走。

河北的三大家族,也是講誠信的,說好了下半年不賺,那我肯定不賺,畢竟上半年的時候工部的各級衙門挺給面子,吃拿卡要也少了,讓他們回了不少本。

大隋的河運,一直都是歸工部管,其它衙門管不了,因爲河是人家修的,我栽樹你乘涼?想都不要想。

所以說工部在地方的一些衙門,油水驚人。

興洛倉這一次,都屬於僥倖了,要不是糧窖有三分之一已經被運走,那麼這次的損失將更爲巨大。

遭了這麼大的災,楊廣肯定是要問罪的,宇文愷死遁了,這事你不能再找死人的麻煩,於是工部就要擔責了。

你們如果早早把糧食運走,能被水淹了?

於是身在京師,負責永濟渠漕運的工部侍郎柳肅,被免職了。

柳肅也冤啊,是太子要求半糧半貨的,以至於拖延了運糧進度,又不是我要這麼幹?咱們不是說好了七月份之前我扛着,七月份之後跟我無關嗎?這都九月了啊?

於是柳肅第一時間前往東宮求見太子。

面對一臉冤屈的柳肅,楊銘也很無奈,這次可真是倒了黴了,誰能想到洛陽會下這麼大的暴雨?

“好了好了,陛下的旨意已經下來了,收回是不可能了,伱且在家隱忍一段日子,我會想辦法補償你,”楊銘安撫對方道。

柳肅哭喪着臉道:“臣並無過錯啊,太子您是清楚的,我在京師好好的,這真是禍從天降啊,臣於工部任職已有五年,駕輕就熟,實在是不願離職。”

你不願意也不行啊,皇帝讓你走啊?

柳肅今天來,其實就是要一個說法,我給你背的鍋,你得給我安排好,你要不給我安排,我就賴在這裡不走。

楊銘皺眉沉思片刻,心知沒點實在的東西,今天甭指望把人家打發走,於是道:

“這樣吧,短時間內你肯定是回不去中樞了,宇文尚書過世,宇文儒童得回來服喪,他走後空出來的西南行臺工部尚書,你先去幹着,吏部的任命公文,我以後給你弄,現在不方便。”

這還行,屬於老本行,就是官階有點低,柳肅心裡清楚,眼下正在風口上,吏部那邊肯定不能給他出任命文書,得等到風頭過去才行。

而太子是西南行臺尚書令,官員任命都是人家說了算,自己完全可以先悄咪咪的上任,等以後再走正規程序。

“行臺尚書,是幾品?”柳肅明知故問道,其實他是在暗示楊銘,將來你得把我從地方撈回來啊,我幹了這麼多年正三品的一部副官,我可不想在底下看人眼色。

楊銘皺眉道:“你是跟我討價還價呢?我剛纔不是都說了,會給你想辦法嗎?”

“臣知錯臣知錯,”柳肅惶恐道:“那臣這便去赴任?”

楊銘點了點頭:“還有一件事,去了巴蜀,找地方大族集資多修幾座寺廟,再賣點僧籍,給我弄點錢回來。”

欸~~~好差事,我願意幹,柳肅眉頭一動道:“太子需要多少?”

“不是我需要,是補洛陽的虧空,”楊銘道:“你心裡有數。”

柳肅嘴角一抽,這可是爲難我了,三百萬石的虧空,那得修多少廟才能找補回來啊?而且這錢還急用,那就不能新建,而是擴建修繕。

這下子,既賺了地方豪族的供養錢,又賺了賣僧籍的錢,還搶了佛祖的香火錢,你可真會搞錢啊,民部尚書該是你當纔對。

柳肅在心裡算了筆賬,點頭道:“年底之前,我給您弄回來一百萬石糧食。”

“這麼點?你要吃多少回扣啊?”楊銘皺眉道。

天地良心,我沒打算吃回扣,你以爲這錢好賺?你只管張張嘴就好了,我在下面跑斷腿。

柳肅正色道:“新建,是來不及了,只能以年久失修爲藉口,唆使寺廟主持去弄點富商大族的修繕錢,至於賣僧籍,也賣不了多少錢出來,而廟裡的香火錢,那還得鴻臚寺施壓才行,否則這點錢我都動不了。”

大隋的所有道觀廟宇,道士僧人,都歸鴻臚寺管,眼下的鴻臚寺卿是房玄齡他爹房彥謙,也是楊銘安排的,這一關好說。

只要鴻臚寺打招呼,你不交錢,就撤你的廟,不准你接收民間香火,那麼廟宇主持就會乖乖的把錢給交出來。

楊銘道:“這樣吧,我讓鴻臚寺的治禮郎高士廉跟你去一趟巴蜀,你們倆合計着幹,記住,不要聲張。”

跟佛祖道祖搶錢,這種事我敢聲張嗎?我死都不能認啊。

柳肅連忙點頭。

這個法子,其實是見不得光的,因爲香火錢歷來對外公開的用途,是僧道的日常開支以及廟宇的日常維護,但實際上,有些廟宇的香火錢,是很可觀的,根本花不完。

花不完,誰花?人唄,要麼說僧籍道戶這麼值錢呢?

而楊銘要做的,就是我幫你花,你要是不讓我幫你花,你以後一分都沒得花。

大隋皇帝尊崇佛教,這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所以天下各地,佛廟的數量比道觀多的多,香火也更旺。

廟宇一多,僧人也就多了,而僧人也是要有僧籍的,但實際情況是,一座廟裡一多半以上的僧人,沒有僧籍,也就是朝廷並不認可。

像這類人,眼巴巴的盼着能入籍,所以是捨得花錢的。

歷史上,楊廣同志一徵高句麗,缺人缺錢,怎麼辦?拆除寺廟,將僧人招募入軍。

因爲寺院土地不繳賦稅,僧侶免除賦役,所以寺廟都囤積有大量土地,養着大量僧人,而拆除廟宇,可以收回很多田畝,大量僧人開始繳稅服役,有利於國庫收入。

皇帝明明尊佛,怎麼又拆除寺廟呢?因爲你們不正當啊,你們都不是虔誠的教徒,不是我佛弟子,我是肅清佛門,還佛庭清明。

不要擔心皇帝找不到藉口,人家楊廣的法號是總持菩薩,這是代表佛祖清理門戶。

這都是輕的,少拆一點搞點錢回來補上虧空,就行了,歷史上唐武宗滅佛,拆除寺廟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這纔是真缺錢了。

楊銘的這個辦法,他是不敢跟老爹說的,因爲他這個爹太激進,會把他這個法子放大了,大幹特幹,真要把佛教徒都給惹毛了,可不是什麼好事。

洛陽那邊,宇文愷掛了,柳肅被踢了,一個工部,一下子少了兩位大官,再不趕緊補人,日常運轉都要出問題。

但是工部尚書,也不是誰都能幹的,這個位置對於專業要求比較高,挑來挑去,只能是太府寺卿閻毗了,他們家關於工程方面的學問,也是祖傳的。

至於工部侍郎,由尚書右丞皇甫議兼任。

這個消息,是辛世雄帶回來的,他眼下就在東宮。

“這麼說,你見過宇文靜禮了?”楊銘問道。

辛世雄點了點頭:“剛出洛陽,就遇到了,聊了幾句,駙馬是識大體的,做李靖的慰撫使,很合適。”

“你這一路的慰撫使,定了沒?”楊銘問道。

辛世雄點頭道:“定了,是觀王的次子楊綝,麥鐵杖身邊的人,叫高以賢,渤海人,現於殿內省任職。”

“這個高以賢的家底,你清楚否?”楊銘問道。

辛世雄道:“好像跟獨孤公連着一個親戚,但似乎挺遠的。”

遠親也是親戚,那麼這樣一來,李靖西路三個慰撫使,都還可以搞定。

“那個劉士龍,在誰的軍中?”楊銘問道。

辛世雄答道:“這個人眼下接了皇甫議的尚書右丞,是延壽公(於仲文)軍中的慰撫使。”

尼瑪啊,這個王八蛋真去了於仲文手下啊?

劉士龍,出身彭城劉氏(江蘇徐州),是楊廣擔任揚州總管時候就結交的好友,楊廣當年安撫江南,這個人是出了力的,對於楊廣同志的藏書事業,有很大幫助。

大隋秘書省如今的藏書,高達32萬卷,歷史記載,隋朝是中國曆代藏書量最大的一個朝代,可惜了,大多毀於戰火。

所以古代除了水、旱等八災之外,還有一個叫戰爭災害。

辛世雄對於太子眼下的苦惱,非常不解,劉士龍怎麼了?他有問題?

問題大發了,一徵高句麗之敗,這個人責任巨大。

“不說這些了,說說你吧,”楊銘煩躁的揮了揮手:

“李靖既然打算冒險,你就不能給他拖後腿,他真要是做成了,你們西路可謂居功至偉,你是我父皇的老人,晉王府的時候咱們就打過照面,只要你別出紕漏,將來論功的時候,父皇不會虧待你,我這邊,也會幫忙。”

辛世雄苦笑道:“殿下安排的人,臣怕是調派不了啊。”

“這個你放心,”楊銘道:“明人面前不說暗話,我安排他們,是怕你亂來,你不亂來,他們怎麼可能不聽你的調派?”

那我用着也不順手啊,辛世雄嘆息一聲:“殿下不能通融一下嗎?”

“你有這個功夫,還不如早早去軍府,跟他們熟悉一下,”楊銘笑道:“身爲將軍,怎麼跟手下打交道,不用我教你吧?”

辛世雄一臉無奈的點了點頭,但願你那幫人不要跟我對着幹。

其實不會的,楊銘已經跟史萬壽他們打了招呼,只要辛世雄在前線別攪和,他們就必須服從人家的軍令。

我這些人是去撥亂反正的,不是去搗亂的。

(本章完)

第517章 嚴防死守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第701章 自命不凡八三章 皆大歡喜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第484章 僧籍道戶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一一九章 撮合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518章 西方之劫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十二章 南北之爭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595章 嘔第597章 木棉花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596章 關稅九七章 吃軟飯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11章 兵械優勢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655章 敗局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三二四章 談判十六章 高門大閥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579章 弔唁長孫二一一章 妾妃九三章 祖籍九江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487章 (先鋒開拔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零七章 檢校衛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九七章 吃軟飯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672章 離強合弱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744章 寧願一死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724章 傳染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581章 出使突厥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664章 滎陽之圍二九零章 鞭罰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476章 項籍虞姬八九章 宇文都知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二二二章 牛、羊、豬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二九八章 洗白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
第517章 嚴防死守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第701章 自命不凡八三章 皆大歡喜四零零章 七姓十家第484章 僧籍道戶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一一九章 撮合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518章 西方之劫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十二章 南北之爭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595章 嘔第597章 木棉花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596章 關稅九七章 吃軟飯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11章 兵械優勢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655章 敗局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三二四章 談判十六章 高門大閥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579章 弔唁長孫二一一章 妾妃九三章 祖籍九江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664章 滎陽之圍第487章 (先鋒開拔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零七章 檢校衛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九七章 吃軟飯第644章 苛捐雜稅第672章 離強合弱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744章 寧願一死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724章 傳染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第625章 登高之門第581章 出使突厥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664章 滎陽之圍二九零章 鞭罰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476章 項籍虞姬八九章 宇文都知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二二二章 牛、羊、豬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二九八章 洗白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