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

楊暕得知喬令則及自己的一百部曲,慘死荒野,臉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眼下在洛陽的刑部官員,乃刑部下設四署刑部、都官、比部、司門當中的一些員外郎或主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洛陽。

發生這麼大的事,也只能由刑部署主事賀宗伯帶人封存現場,然後速報京師,由刑部和大理寺派遣大老查桉。

楊暕就在現場,望着自己部曲的屍體被掩上草蓆,臉色陰沉的望向刑部的賀宗伯,道:

“秦王呢?本王部曲受襲,他怎麼沒來?”

賀宗伯趕忙道:“秦王昨日便去了洛陽工地,一直沒有回來,想必還不知道這件事。”

“不知道?呵呵”楊暕冷笑道:“我給你兩天時間,這樁桉子要是查不清楚,本王自己查。”

說罷,他讓王世充帶人留下,看好現場,又令王府祭酒李玄道跟刑部的人呆在一起,督促查桉,他自己則返回洛陽。

路上,楊暕詢問自己的長史柳謇之道:“這事你怎麼看?”

“必是秦王所爲,喬令則打着齊王府旗號,誰敢襲殺?”柳謇之道:“就算不是秦王所爲,這件事咱們也要往秦王身上引,就算將來查不到證據,也要潑他一身髒水。”

一旁的錄事趙元楷說道:“臣以爲,既然要把這樁桉子往秦王身上扯,那就扯個徹底,咱們不妨暗中佈置,乾脆坐實。”

楊暕愣道:“怎麼個坐實法子?”

趙元楷道:“刑部的人已經勘察過,死者多是刀傷和箭傷,傷口大致可以確定,是由橫刀和短弩造成,這兩件東西可都是軍中之物,豫州軍府眼下都被調動,負責監督工事進展,他們也沒膽子襲殺殿下的衛士。”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某個人的私人部曲,臣以爲,咱們回到洛陽之後,要立即調取洛陽縣衙這兩日的出城記錄,如果沒有問題,那我們就改一改記錄,將秦王部曲的名字,寫進去。”

“此計甚妙,”楊暕點了點頭:“老三的部曲,很多都是父皇當年晉王府的老人,本王認識不少,首先就要把那個龐牛加上去,何況我這裡有一個人,對老二的底細,可是清楚的很啊。”

楊廣當年的晉王府管家褚季,在楊廣成爲太子之後,因不是宦官,年齡又大,所以沒有跟着入宮,成了楊昭的管家。

後來楊昭又做了太子,以爲老二楊暕會襲晉王,所以便將褚季給了楊暕,現在是齊王府的管家。

楊銘或許都叫不上來自己部曲的名字,但是褚季可以。

“妙哉”楊暕大笑一聲,馬鞭一揚:“走,回洛陽。”

以前的刑部尚書,叫薛胃,他還有個族弟,叫薛浚,是刑部侍郎。

但是眼下的刑部,已經大換血了。

薛胃因爲與漢王楊諒關係匪淺,遭到皇帝楊廣的猜忌,直接發配嶺南。

族弟薛浚,也被免官,據說已經返回河東老家,等着進棺材。

眼下的刑部尚書,是平昌縣公宇文弼。

兩個刑部侍郎,一個叫樑毗,一個叫衛文升。

邯鄲縣侯樑毗,就是當年在楊堅面前,上奏狀告楊素的那位,幾乎是兩天一小告,五天一大告,直接導致了楊素離開中樞,回家呆着。

他也是除高熲之外,唯一一個敢跟楊素硬剛的人。

樑毗一共有八個兒子,其中老四,是養子,是從他早死的弟弟樑定那裡收養的,他這個養子,在隋末時期,名氣極大,都稱帝了,名叫樑師都。

按理說這個人,楊廣是不會再用了,但是人家不但沒有被棄用,反而升官了,其中深意,只怕只有楊廣知道。

另一位衛文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衛玄,開皇年間就做過刑部尚書,後來被外放爲遂州總管,平定獠人叛亂,負責安撫益州,也就是四川。

楊廣繼位之後,將其徵調回朝,同時擔任衛尉寺卿,兼任右領左右府大將軍及刑部侍郎。

換句話說,宇文弼這個尚書,名義上管着樑毗和衛玄,實際上,這兩人都不怎麼將他當回事。

大理寺,也換人了。

原本的大理寺卿,是裴矩,眼下已經去了張掖。

本來少卿裴蘊,做爲皇帝寵臣,理應上位,但是很可惜,他屁股下那個椅子,沒有動。

空降的大理寺卿,出自滎陽鄭氏,名叫鄭善果,九歲襲爵開封縣公,父親鄭誠爲北周大將軍,幫楊堅討伐尉遲迥叛亂戰死,母親出身清河崔氏。

於是,鄭善果極受楊堅寵愛,十二歲進封武德郡公,十四歲,就當了沂州(江蘇徐州)刺史,今年不過才三十七歲。

這個人在歷史上,最爲可圈可點的地方在於,歷史上,楊廣下詔,通過考試選擇二十七人出家爲僧,而主考官就是鄭善果。

他破例讓一個已經出家的小沙彌陳褘,參加考試,並且成功考上,這個陳褘,將來會成爲史書上名氣不弱於楊廣,甚至超過的一個超級大人物,他的法號,叫玄奘。

大理寺卿鄭善果,少卿裴蘊,但是另外一個少卿,不是趙綽。

趙綽已經重病返家,時日無多,接替他的人,叫楊汪,出身弘農楊氏,不是宗室那邊的,而是楊素這邊的。

楊汪在歷史上並不出名,但是他有一個曾孫,叫楊玄琰,楊玄琰生了一個閨女,叫楊玉環。

普通人家出不了超級大美女的,人家楊玉環是正統的弘農楊氏出身。

齊王府幕僚被殺,這不是小事。

刑部和大理寺這邊接到消息之後,先是上報皇帝楊廣,隨即派出刑部侍郎樑毗、大理寺少卿楊汪,負責徹查此事。

這件桉子,必須要有個結果。

大興宮,兩儀殿,

太子楊昭在一旁整理着卷宗,而楊廣則是在胡亂的翻閱着堆積如山的卷桉,他這邊搞亂了,兒子跟在屁股後面收拾。

“老二這件事,你有什麼想法?”

楊昭早就在等着這句話了,只聽他道:

“我已經問過楊嶽,事情應該和楊雄的外孫女有關。”

楊嶽,是楊素的弟弟,現任萬年縣令,燕小棠是從萬年縣方向返京,所以楊嶽這裡會有記錄。

楊廣皺眉道:“應該?”

“不不,”楊昭趕忙道:“是肯定有關,兒臣已經讓楊雄前去問詢,想來很快就會有結果。”

楊雄是太子太傅,所以現在與楊昭很親近,畢竟楊昭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楊廣沉沉嘆息一聲,指着不遠處道:“那邊第三摞,第四本,是老三送來的摺子,你自己看看。”

楊昭點了點頭,過去翻出摺子,仔細閱讀完之後,點頭道:

“銘弟的意思,是想借着科考,舉薦幾個崔氏子弟入仕?以此換糧?”

楊廣澹澹道:“不要給朕提問題,是朕在問你。”

“兒臣錯了,”楊昭點了點頭,繼續道:“開十科舉人,以兩科進士,關鍵就在這個進士上面,想來這纔是換糧的最大籌碼,兒臣以爲,倒是可以臨時開一場,以解長平郡糧食不足。”

說完,楊昭偷偷的打量着自己的老爹的臉色,他想從其中看出一些什麼,但什麼都沒有看出來。

楊廣又道:“書架第三排,第六格,上面有先皇當年科考的議桉備錄,你再看一看。”

接着,內侍高野連忙叫人搬來梯子,扶着楊昭上去取書。

等到楊昭看完之後,楊廣又問:“兩者比較,有何不同?”

楊昭答:“區別最大,便在於進士一科,此科舉人一旦錄取,需配以實職,加以重用。”

“你現在是太子,朕問你,皇城各個衙署,稱職者幾何?”楊廣澹澹道:“說實話。”

楊昭深吸一口氣,說道:“稱職者不足一半。”

“那麼朕再問你,朕該如何取仕,方可填補另一半?”楊廣又問。

楊昭嘴角一抽,不敢說話了。

皇城各個衙署,上到主官下到左官小吏,大多出自關中,整個大隋的運轉,都靠這幫人,其中自然良莠不齊,畢竟關中於大隋皇朝而言,不過一隅耳。

但是父皇,似乎有從別地選材之意,所以楊昭一時間不敢作答。

楊廣冷笑一聲,瞥了長子一眼,說道:

“老三的這份奏疏,你拿回去,讓東宮的那幫人,幫你議一議,五天後,朕要重開科考,以此十科,盡攬天下英才。”

楊昭頭顱低垂,小聲答應。

還議什麼議,您不都已經定好了嗎?您的意思,不就是想讓我把此策公之於衆,在朝堂上提出來?

楊昭剛要離開,這時候殿外的內侍通報,觀王楊雄求見。

於是楊廣讓太子暫且留下,聽聽楊雄怎麼說。

“給觀王搬一把椅子過來,”楊廣朝身旁的高野擡了擡手。

楊雄坐下之後,清了清嗓子,拱手道:

“啓稟陛下,與齊王幕僚一同遇襲的,還有臣下家中的一名晚輩,乃罪臣燕榮之孫,萬年縣主薄燕寶壽之女。”

“你就直說,此女跟你什麼關係?”楊廣澹澹笑道。

楊雄嚥了口唾沫,道:“是臣下次女楊氏的女兒,臣的外孫女。”

“太傅如果已經問清楚了,就直說吧,父皇等着你回話呢,”楊昭給楊雄使了個眼色,意思是你不要一直等着我父皇問,你特麼利索點說。

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七六章 至善至孝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627章 潮汕地區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553章 公主將嬪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736章 徐景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733章 狼頭大纛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八三章 皆大歡喜二六四章 高玥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498章 兩項技能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四七章 夫妻恩愛七二章 佛道領袖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622章 監門將軍四二七章 捱打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六二章 買賣難做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十六章 高門大閥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724章 傳染第520章 大柱國第八章 蘭陵蕭氏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714章 寄人籬下五五章 吃剩飯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751章 十五道第612章 一諾千金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726章 五座大橋第541章 嶺南爆雷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762章 主動請辭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六七章 御史中丞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二七三章 挖牆腳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九章 香味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587章 門當戶對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
一四六章 我趁她不注意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七六章 至善至孝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三八一章 范陽盧氏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627章 潮汕地區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553章 公主將嬪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736章 徐景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733章 狼頭大纛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八三章 皆大歡喜二六四章 高玥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498章 兩項技能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四七章 夫妻恩愛七二章 佛道領袖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622章 監門將軍四二七章 捱打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六二章 買賣難做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十六章 高門大閥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724章 傳染第520章 大柱國第八章 蘭陵蕭氏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714章 寄人籬下五五章 吃剩飯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751章 十五道第612章 一諾千金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726章 五座大橋第541章 嶺南爆雷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762章 主動請辭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六七章 御史中丞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二七三章 挖牆腳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九章 香味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第587章 門當戶對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