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

五天後,隊伍抵達上洛郡,太守李義攜當地一衆官員在城外迎接。

李義也是出身隴西李氏,在大隋,大部分的刺史、郡守,都出自關中集團,而他們會在當地豪族中挑選左官,這樣一來方便管理地方。

比如最低一級的鄉正、里正,這兩個位置本就是給鄉里最吃得開的人物準備的,也就是地頭蛇。

只有這些人,才能管住底下的百姓,而關中貴族屬於外來戶,沒有本地人的幫忙,啥事也辦不成。

舟車勞頓,楊銘確實該找個落腳之處休整一下。

當晚,隊伍住進了城中一個叫做李園的地方,宅邸的規模相當大,與大興晉王府不相上下,完全能將他們這兩千人容納,還有富餘。

李園的管家,叫令狐德,年紀不小了,這座宅子就是他帶着百餘奴僕留守在這裡。

也就是楊銘,換做別人,根本沒資格住進這裡,包括郡守李義。

因爲這座宅子的主人叫李敏,李敏的妻子叫宇文娥英,是楊銘的表姐,楊麗華的女兒。

李敏的父親李崇,曾任商州總管,商州就是眼下的上洛郡,這座宅子,是李崇任總管時的宅邸。

這是郡守李義能夠找到的,最適合安頓楊銘的地方了。

打發走對方之後,楊銘將府內外的安保,全權交給龐牛,而陳奎則負責貼身近衛。

別以爲他是郡王,人身安全就有保障。

楊銘心裡很清楚,荊州地區遠離大興,又是舊樑故都,自己以後的日子,身邊一刻都不能離開護衛。

這世上,膽大包天的人多了去了,楊銘當初就曾聽說,某地一位縣令,被當地一名士族子弟以石頭砸死,行兇者事後甚至免於官府追責,好在蘇威奉旨巡視天下,路過此縣,把這樁桉子又翻了出來,才把那小子當街給砍了。

不要害怕老百姓,老百姓沒有害人之心,防的就是那幫世家子,這些人打小被溺愛長大,性格好衝動,一向在本地橫行霸道慣了,惹急了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這就是爲什麼,楊銘從來沒有將隋末的亂世形容爲農民起義,而是稱之爲大亂鬥。

那是農民起義嗎?帶頭的有幾個是農民?

楊銘就曾聽說,開皇初年,楊堅將大批關隴子弟調任地方,以此掌控天下,而這些貴族子弟赴任的時候,身邊都帶着幾百打手,就是爲了應付不利局面。

想當年,老爹楊廣出任揚州總管,第一天就在江都殺了兩千多人,有時候以暴制暴確實是最好的手段。

晚間,楊銘與元文都聊至很晚,才放對方回屋休息。

等元文都走後,楊銘便去尋楊茵絳,聽說她受不了奔波之苦,身子有些不適,所以想着去探視一番。

楊茵絳這次私奔,除了帶着一堆書籍之外,就只有一個老僕,一個婢女,等於是舍家棄業跟了楊銘。

….

不過楊銘已經將自己原有的婢女,撥出十人,專職侍奉楊茵絳。

進了對方寢院之後,楊銘發現幾名侍女正在院中燒水,詢問之下才知道,楊茵絳要沐浴。

身子不舒服還洗澡?就不怕病情加重?

屋子裡,楊茵絳無力托腮,目光呆呆的望着桌上油燈,聽到腳步聲後,這才轉頭:

「好累啊這還是我第一次出遠門。」

楊銘坐下來,笑道:「聽說你哪裡不舒服?」

楊茵絳搖了搖頭,朝着楊銘伸出手臂:「你摸一摸?」

什麼意思?讓我把脈?我不會呀,楊銘試着將手指掐在對方手腕,然後好奇道:

「脈象似乎挺穩啊?」

楊茵絳

無語道:「又沒讓你給我診脈,我是讓是摸一摸我的手臂。」

你的手臂怎麼了?楊銘探手放在她的臂上,疑惑道:「然後呢?」

楊茵絳道:「什麼感覺?」

感覺,楊銘想了想:「有點涼,也有點嫩」

「不覺得黏湖湖的嗎?」楊茵絳沒好氣的抽回手臂,白了楊銘一眼道:「好多天沒有沐浴,我身上都已經酸了,渾身的汗臭味。」

這時候,熱水準備好了,兩名婢女進來伺候楊茵絳沐浴,楊銘本打算避嫌離開,誰知卻被楊茵絳叫住:「你別走,我只認識你一個人,你走了,我害怕。」

這有什麼害怕的?不過楊銘還是返回位置坐下,

畢竟隔着屏風,除了能聽見水聲外,什麼也看不到。

楊茵絳頂級世家出身,自打生下來,就沒有自己洗過澡,必須有人服侍才行,洗過之後還需揉捏一番身體,纔算沐浴完畢。

隔着屏風,只聽楊茵絳道:「此番赴任荊州,你是打算混日子,還是有其它念頭?」

混日子?楊銘愣道:「爲什麼要混日子?」

楊茵絳道:「如今天下承平,四海一統,除南方偶有戰事之外,也就北方突厥之患,荊州一帶還是安穩的,我說的混日子,是指結交當地氏族,穩住荊州局面,不致生亂即可,漢王殿下當初就是這麼做的。」

楊銘笑道:「那麼你說的其它念頭,又是指什麼?」

只聽水聲嘩啦啦一響,楊茵絳顯然是翻了個身:

「氏族實際把控地方,荊州雖有二十二郡,但是你所能真正掌控的不足一半,另外一半,你要倚仗當地豪族才行,但是我覺得,以你的性格忍不了他們,所以纔會問你,有沒有想法收拾他們?」

你不該是楊玄感的女兒,你該是楊素的女兒,楊銘忍不住笑道:

「總管一職,鎮撫地方,力求一個穩字,我若動他們,勢必生亂,只怕無法向二聖交代。」

楊茵絳道:「有了賦稅,朝廷那邊怎麼都好交代,荊州乃富庶之地,有江夏、江陵兩大水運碼頭,一日千舟,西接蜀中,東連江南,乃漕運最盛之地,這樣的地方,屬實不該任由那些小門小戶所掌控。」

….

楊銘對此表示贊同,荊州一帶的豪族,在關中集團眼中,確實算得上小門小戶。

事實上,荊州一帶確實沒有一家可以拿得出手的氏族,雖然大族頗多,如江夏黃氏,江夏費氏,襄陽杜氏,襄陽席氏,武陵龔氏,長沙吳氏、劉氏、羅氏,王氏等等,但是這些都不行。

楊銘將當今的大隋豪族分爲四個階層,從高到低依次爲政治世家、傳統世家、書香世家、商人世家。

政治世家便是關中貴族集團,

傳統世家如清河崔,博陵崔,太原王,范陽盧,這類傳承很久,也帶有政治色彩的傳統家族,他們比之關中集團還是有差距的。

書香世家便是類似於安邑衛氏這樣的家族,文化底蘊深厚,受人尊重,此類世家以江南居多。

最差的商人世家,大多聚集在大隋中南部地區,荊州一帶的氏族,基本就是這類。

瞧着似乎都是些小嘍囉,沒幾個在京師任職的,但實際上,這類家族在地方滲透極深,大隋的許多政策只有在這些人的配合下,才能很好的實施。

就如州郡之分,荊州很多郡本來已經改成了州,但是在民間,大家還是以郡相稱,這就是政策落不到實處的後果。

爲什麼?因爲大隋制,州刺史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太守由吏部直接任命。

不管這個州是上上州還是下下州,都是得楊堅點頭才行。

而楊

堅派到地方的,清一色都是背景很硬的狠人,基本一上任,都是壓着地方豪族打,但吏部指派,就有門道可尋了。

許久後,楊茵絳沐浴完畢,直接披了一件薄紗長裙便從屏風後走出,兩名女婢跟在她身後,爲她擦乾溼漉漉的長髮。

「臨行之前,我曾特意在祖父書房,查閱過關於荊州一帶的記載,別看這些小門小戶上不得檯面,他們大多背後都有後臺。」

楊銘笑道:「你的阿爺,又是誰的後臺呢?」

楊茵絳一愣,忍不住託額苦笑道:「也就江夏一帶。」

楊玄感,現任鄂州刺史,治所在江夏縣,轄下四個縣:江夏、武昌、永興、蒲圻。

但江夏一帶,沒有人稱鄂州的,皆是以江夏舊稱。

四個縣啊?這應該是中下州了吧?楊玄感混的也太差了。

如果不是因爲他爹是楊素,這小子將來絕對不會有什麼大出息,身上那個柱國的勳位,還是楊堅看在楊素的面子上賞賜的。

不過楊銘知道,楊茵絳謙虛了,楊玄感在荊州的影響力,絕不止江夏,不看僧面看佛面,人家親爹現在是尚書左僕射,百官之首,地方豪族誰敢不給面子?

楊素可是個狠人,殺人不眨眼,眼下的大隋朝堂,就屬他這輩子殺的人最多。

這次南下之路,繞道六十里就可以經過江夏郡,楊茵絳有機會父女重逢,只是不知道,以她現在私奔的狀態,敢不敢見她爹。

楊茵絳似乎並沒有生病,只是嫌棄自己滿身臭汗而情緒低落罷了,現如今沐浴已畢精神煥發,狀態看起來很不錯。

「好了,早點休息吧,我們會在上洛郡再滯留一天,後日啓程,」

說罷,楊銘起身便走,卻被楊茵絳突然拉住:

「我一個人不敢睡啊?」

楊銘頓時愕然,想什麼呢?我還有一個月才十三歲。

不過楊茵絳的下一句話,讓他老臉一紅,頗爲尷尬:

「你讓暖冬涼夏陪我,陳淑儀也行,我一個人睡不着的。」

圓盤大佬粗

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七十章 一車美酒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九一章 終於見面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12章 一諾千金九十章 納吉第503章 初步試探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599章 盡善盡美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647章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四四章 說和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一一九章 撮合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六章 女賊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第648章 兩撇鬍子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529章 進退無路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84章 五五開第689章 巨馬河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一五四章 大忌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598章 不懂政治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486章 軍輜開運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574章 平反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637章 救荒法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三六章 晚宴九四章 換防第743章 焉能背主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701章 自命不凡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九五章 返京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二九八章 洗白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767章 貓哭耗子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
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七十章 一車美酒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九一章 終於見面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612章 一諾千金九十章 納吉第503章 初步試探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599章 盡善盡美第725章 共定海內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647章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四四章 說和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一一九章 撮合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六章 女賊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683章 南面可汗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第648章 兩撇鬍子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529章 進退無路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二十八章 收藏家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684章 五五開第689章 巨馬河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一五四章 大忌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598章 不懂政治二九二章 擦鞋底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486章 軍輜開運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第574章 平反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637章 救荒法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三六章 晚宴九四章 換防第743章 焉能背主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701章 自命不凡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九五章 返京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二九八章 洗白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767章 貓哭耗子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