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

尚書、內史、門下三省,屬於朝廷政務機構,負責決策與頒佈政令,十一寺則承接尚書省政令而具體執行,兩者之間,有上下級關係。

但是在大隋,他們之間的從屬關係,不太分明,因爲不管是楊堅還是楊廣,對中樞各個機構,奪權的情況非常嚴重。

總的來說,他們的職權劃分的很清楚,但是行使起來,不清楚。

整個大隋朝堂,六部尚書外加左右僕射,號稱八座,事無不總,可以插手任何政務。

內史省、門下省的主官,基本形同於宰相。

至於十一寺,是朝廷事務機構,分工非常明確,各管各的,名義上,除了左右僕射之外,十一寺只聽皇帝和太子的,但實際上,他們只服務於皇帝一人。

高熲管着的太常寺,負責皇帝祭祀、音樂、醫藥、卜筮等事務,統轄郊社、太廟、太樂、太醫、太卜等署,編制爲三百四十七人,爲十一寺之首。

楊恭仁雖然是吏部尚書,在地方行政事務上有着極大的話語權,但在太常寺,不管用。

所以他需要跟高熲打個招呼,言明陳叔達是秦王舉薦,他如果說是自己舉薦,不好意思,高熲這裡他沒有面子。

眼下的太常寺,編制有十一個空缺,七品以下的,都是些左官小吏,只要高熲點頭就能進去上班。

但是高熲這個人,做事一向嚴肅認真,不是什麼人都會用,所以他需要先考察一番,如果這個人有真才實學,纔會錄用。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歐陽詢,眼下就在太常寺任博士一職。

不要以爲人家這是個閒差,實際上權力可不小,掌引導乘輿,撰定五禮(吉、嘉、賓、軍、兇),王公以下應追諡者,則博士議定之。

人家這個位置,是給你定諡號呢,王公以下包括王公,也就是說,楊銘現在如果掛了,挑選諡號上呈皇帝的,就是歐陽詢。

如果是楊昭掛了,那歐陽詢就管不了,那得是朝廷百官一同商議。

高熲是非常器重歐陽詢的,尤其是這個人有一手行雲流水般的好字,在高熲看來,此人在書法上的造詣,堪稱大隋第一人。

但是大隋公認的書法第一人,是楊廣,這其中,至少有百分之六十的水分。

高熲從歐陽詢這裡,大概知曉了一些陳叔達的情況,於是派人去尋陳叔達,令其入府一敘。

眼下的陳叔達與高熲的學問相比,差距非常巨大,所以高熲在考察之後,並沒有什麼眼前一亮的驚豔感,不過對方的學識還是不錯的,所以給了一個太祝的職位,正九品,掌出納神主,祭祀跪讀祝文。

不算個好位置,基本就是個朗誦祝文的,但是陳叔達已經很滿意了,因爲他與高熲的一番探討後,已經深深被高熲所折服,覺得自己在他手下做事,日後必然受益良多

史萬歲、長孫成、郭衍、李靖等人,都已經返回京師。

李靖勳爵再提一等,被封上大將軍,在太子楊昭的舉薦下,出任右武衛將軍,而右武衛大將軍,是楊銘兼着。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李靖正式進入軍方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李靖可謂是如魚得水,不單單有身兼兩府大將軍的楊銘罩着,還有老師楊素庇護,兩個舅舅韓僧壽、韓洪,在軍方的名望也是極高。

加上李靖本身在蒲津關一戰的表現,接掌將軍一職,非常順利。

他的妻子紅拂女,眼下也住在京師,時不時的便會去秦王府,與王妃楊茵絳促進感情,李靖夫婦入王府如入自家,非常隨意。

楊茵絳本身與李靖就是故交,加之對方又是丈夫的絕對心腹,所以對待他們夫婦倆,完全就是當做自己人看待,甚至在府內開闢了一處院落,專門用於李靖夫婦歇晌午。

“右武衛,是十二衛當中的第四大軍府,常備兵力爲兩萬四千人,衛所大營在馮翊郡,自我大隋立國以來,便一直是衛王管着,”

楊茵絳令人將兒子楊瑞抱下去,然後對李靖說道:

“軍府當中,大多都是衛王的老人,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右武衛,是殿下管着,所以藥師今後,要多用順手的人。”

她的意思很明顯,意思是讓李靖在軍府內,要多多培植自己的親信,安插心腹,以此更好的掌控右武衛。

至於另外一個將軍,叫楊新旻,出身宗室,楊銘不給放權,他的權力就大不到哪去。

李靖當然聽懂了,點頭道:“王妃放心,殿下不在京師的時候,卑職一定經營好。”

楊茵絳是有錢人,一向又出手大方,當他知道李靖夫婦在京師的宅子又小又破之後,直接便賞了一座位於東市正南,安邑坊中的大宅子,這座宅子位於九四這條線上,在京師算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了。

如此大手筆,李靖夫婦一開始連忙推卻,說什麼都不敢受。

但楊茵絳是誰?繼承了楊約七成功力的人,幾番言語,便讓李靖坦然受之。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心裡,最看重的就是李靖,所以在李靖身上花錢,她不心疼。

等到李靖夫婦離開之後,楊茵絳去了陳淑儀的寢院,發現室內有一陌生婦人,裝扮雖然有些樸素,但氣質斐然,應是出身良好。

陳淑儀起身介紹道:“這是我的叔母,王氏。”

楊茵絳點頭微笑,示意對方坐下說話,隨後道:“可是琅琊人士?”

“回王妃,妾身爲舊陳王由禮之女,陳叔達妻子,”王氏道。

楊茵將點了點頭,在一旁坐下,笑道:“我知道你父親,這麼說,你應該是中晉時,王太傅這一房?”

“正是,”王氏點頭道。

中晉,就是東晉,也就是司馬睿南遷之後,於南方建立起來的東晉王朝。

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就稱呼東晉爲中晉,取晉室中興之意。

陳叔達的妻子王女節,就是東晉開國功臣,太傅王導的後代,琅琊王氏的巔峰時期就是在東晉,故有“王與馬,共天下”一說,這裡的馬,指的就是司馬家。

東晉時期,還有一個非常牛比的家族,陳郡謝氏,代表人物就是謝安。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就是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

華夏古時候的各大門閥家族,活躍於不同時期,各領風騷,所以你不能說,琅琊王就不如弘農楊,因爲各自家族的巔峰期不在一個時間段。

三人閒聊之後,楊茵絳愣住了,

她沒有想到,陳淑儀竟然在謀劃一個天大的陷阱。

琅琊王氏的祖上,在琅琊郡臨沂縣,也就是山東省臨沂市。

華夏自古以來,山東都是盛產美女的地方,這地方的女孩個子高,皮膚好,身材一級棒,所以陳淑儀和叔母王氏眼下正在商量的,是從王家裡面挑選一名大美人,進獻給皇帝陛下。

琅琊王氏,做爲南北朝時期的第一世家,但是在大隋時期,不太行,遠遠比不上太原王氏。

王女節對於陳淑儀的建議,一開始是非常心動的,畢竟只要家族女子順利入宮,得寵於陛下,那麼她們王家也就有了幫襯,但是當她知道,陳淑儀不過是用來陷害齊王的手段,心裡就不樂意了。

楊茵絳更是瞠目結舌,覺得陳淑儀太過冒險。

因爲陳淑儀的想法,是將從王家族內擇選出來的美人,想辦法讓好色成性的楊暕撞見,以楊暕的性格,多半會下手。

而陳淑儀會事先通過宮裡的兩個妹妹,讓陛下知曉,王家會進獻一個美人的事情,只要楊暕下手,就等於截了自己親爹的胡。

她的謀劃當中,把皇帝和齊王都給算計進去了,大膽如楊茵絳,都覺得陳淑儀瘋了。

密謀這種事情,你可以告訴我,但怎麼能讓陳叔達的妻子也知道呢?

楊茵絳直接道:“此事萬萬不可,小心玩火自焚,齊王現在正是匍匐之時,未必敢在京師搶女人,再說了,此時一旦泄露出去,是要出大事的。”

說完,楊茵絳的眼神看向王氏,明擺着就是告訴對方,你把嘴給我閉好了。

王氏當然看懂人家的表情,趕忙道:“此事妾身寧死,都不會吐露半字。”

她以爲,王妃斷然拒絕,那麼這件事應該是行不通了。

沒想到陳淑儀還是非常堅持,說道:

“我們可以對外宣稱,是去山東接一件東西,眼下楊暕的財物都被殿下扣在洛陽,他一定想要回來,見此機會,多半會下手,以此作爲交換籌碼,無論他會不會見色起意,我們都可以讓陛下知道,是楊暕把人給扣下的,到時候無論楊暕怎麼解釋,陛下未必會信,畢竟他好色之名,天下皆知。”

楊茵絳愣住了,端坐一旁低頭沉思,她沒想到一向大大咧咧的陳淑儀,竟也可以謀劃縝密之事?當然,其中可謂漏洞百出,完全經不起推敲,畢竟陳淑儀以前沒幹過這種事情,不過她的大方向是對的。

這件事雖有風險,但也確實值得一試,漏洞雖多,自己只需糾正即可,問題的根結在於,陳叔達的妻子知道內幕,而楊茵絳對這個人,是完全不信任的。

王氏也是冰雪聰明,心知自己已經被捲進去了,而她身份低微,沒有拒絕的資格,只有照做,而且一旦此事泄露出去,秦王妃第一個要殺的,就是她。

所以她眼神求助的看向陳淑儀,後者連忙道:

“這件事,只有咱們三個人知道,叔母應曉得輕重,咱們陳家今後,必然是要仰仗秦王的,你應該明白怎麼做。”

王氏藉機,也趕忙表明立場:“妾身當守口如瓶,絕不外泄。”

楊茵絳皺眉沉思,如此大事,事關身家性命,她怎麼可能輕易相信一個外人?

可是沒有王氏,這件事就辦不成,所以再三思考之後,楊茵絳點了點頭:

“如果事泄,你們全家都得死。”

王氏頓時嚇出一身冷汗,忙不迭的點頭,她知道輕重。

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626章 不差錢第767章 貓哭耗子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三二章 七貴第545章 雙眼皮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三二章 七貴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六十章 兩難九九章 黑吃黑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760章 右僕射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738章 五鳳樓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十六章 高門大閥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572章 憂憤而死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597章 木棉花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五四章 配婚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657章 一步登天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673章 渡河之戰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91章 謝恩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612章 一諾千金一九四章 秦王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476章 項籍虞姬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十八章 關中盟第727章 吃虧是福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三四章 造化弄人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627章 潮汕地區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526章 形勢複雜八六章 左右之爭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766章 體面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588章 豪放派六十章 兩難第735章 創造需求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752章 下手太快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
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626章 不差錢第767章 貓哭耗子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605章 宗室領袖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四七章 夫妻恩愛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四三二章 七貴第545章 雙眼皮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三二章 七貴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六十章 兩難九九章 黑吃黑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760章 右僕射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738章 五鳳樓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十六章 高門大閥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第572章 憂憤而死十六章 高門大閥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第597章 木棉花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五四章 配婚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第657章 一步登天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673章 渡河之戰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91章 謝恩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612章 一諾千金一九四章 秦王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476章 項籍虞姬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十八章 關中盟第727章 吃虧是福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三四章 造化弄人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第627章 潮汕地區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526章 形勢複雜第526章 形勢複雜八六章 左右之爭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766章 體面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588章 豪放派六十章 兩難第735章 創造需求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752章 下手太快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