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

總管府大堂,楊銘接見了這位在江陵郡頗具威望的老者。

不管怎麼說,文翊是爲國征戰落下的殘疾,這一點,楊銘在表面上還是會敬他一分。

於是他令衛士將文翊擡進了大堂,並在其身前擺放了一張高桌,上面放了一杯溫水。

煮茶是很費功夫的,所以大多時候都是以水待人。

「本王初來江陵,便聽聞過文公之名,今日來此,可是有事?」楊銘澹澹笑道。

文翊好整以暇笑道:「下臣身患殘疾,行動不便,於殿下位臨江陵之時,未能拖殘破之身前來道賀,今覺身子尚可,雖子孫攔阻,然下臣還是執意前來拜謁殿下,今日得見殿下天顏,實乃三生有幸。」

挺會說漂亮話嘛楊銘呵呵道:「文公官居何職?」

文翊道:「下臣曾任漢王殿下總管府主簿。」

楊銘又到:「現居何職?」

文翊:「今無官位。」

楊銘呵呵一笑:「既無官身,爲何自稱下臣?」

文翊一愣,無言以答。

他什麼意思?爲什麼在意一個稱呼呢?我曾經爲官,自稱下臣不可嗎?

當然可以,

開皇律裡面可沒有這個規定,但是楊銘樂意拿這個跟你計較,你能如何?

楊銘笑道:「既無官職,便是白身,文公用詞還需謹慎一點,庶民稱臣,有僭越之嫌,當然了,本王只是提醒你一下。」

好傢伙這小子不簡單啊,簡單幾句開場,文翊已經虛了,果然皇室宗親無一不是好相與的。

眼前這小子纔多大?竟然把我說得一愣一愣。

此子難纏。

文翊趕忙道:「是小民過失,幸得殿下糾正,不至鑄成大錯。」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過嘛本王還得糾正你一點,」說着,楊銘朝衛士擺了擺手,後者將一紙卷文遞給文翊。

文翊接過之後,大致一掃其上內容,頓時慌了。

卷文所載,是他當年從郡府衙門領取職分田的備錄,上面明明白白的寫着,他領了職分田二十傾,也就是兩千畝。

來者不善啊文翊瞬間緊張起來,小心臟撲通撲通直跳。

他以前只是一個從七品,職分田爲六十畝,多餘的這些,也是因自己身爲總管府主薄,得漢王默許之後,私自添加的。

沒想到現如今竟然被翻出來了,這位小殿下是要整我?

文翊趕忙解釋道:

「此田乃漢王殿下賞賜,小民斷不敢私自更改。」

楊銘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眼神凌厲道:「你是說,漢王將二十傾的公廨田賞給你?」

公廨田是不能賞的,這些田是用於官府的日常公務開支,衙門裡的官差都靠這些田吃飯呢。

開皇初年,分天下州、郡、縣爲九等,每一等的公廨田都是不一樣的,江陵郡屬於上下郡,公廨田應爲兩百傾,但實際上,官府應該是霸佔了四五百傾左右。

而文翊離任之後,仍拿着二十傾不還,這是掉腦袋的罪。

他越發覺得今日不能善了,於是趕忙搬出漢王楊諒頂一頂,沒想到對方最後這個問句,讓他無從回答。

點頭?那就是漢王犯法,不點頭,就是他犯法。

於是他啞巴了。

眼瞅着火候差不多了,楊銘又問:「文公那二十傾田畝,何日歸還?」

文翊趕忙道:「明日就還。」

楊銘又道:「你的職分田本爲六十畝,差額何時歸還?」

入你娘啊這是

要跟我翻舊賬?

文翊支支吾吾道:「這個這個這個這個嘛」

「別這個這個啊?」楊銘笑道:「如果真是漢王所授,本王絕對不會細究。」

文翊彷彿抓住救命稻草般,趕忙點頭道:「確爲漢王殿下所授。」

「是嗎?」楊銘點了點頭,朝着堂內的總管府錄事段稠道:「即刻寫信,以本王名義送至晉陽漢王府,詢問此事真僞。」

段稠點了點頭,提筆就寫。

這個人,是楊銘從郡守府要來的,原來是江陵郡的主簿,寫得一手好字好文章。

文翊見狀,徹底懵逼了,這事要是捅到漢王那裡,漢王絕對失口否認,到那時可就不是私挪公廨田的罪名了,弄不好就是抄家。

於是他拼命擺手,要不是腿瘸了,他現在都能站起來,

「不不不,不是漢王殿下所授,是小民一時貪念,殿下繞了我吧」

楊銘身子後仰,連連冷笑。

「明日就還,明日就還,職分田及差額,明日便如數歸還,」文翊哭喪着臉道。

楊銘現在還不會要他的命,因爲沒見到錢,什麼時候對方的錢都吐乾淨了,再說。

實際上這類人不是隨便就能殺的,要照顧一下別人的心情。

這次殺了文翊,其它氏族會不會人人自危呢?

這不好,我只是跟你們要錢,不是跟你們要命。

於是楊銘點頭道:「明日此時,我便在此等候,等着文公把該交的錢都交上來。」

說罷,楊銘朝外喊話:「來人,將他擡出去。」

離開總管府的文翊,彷彿從鬼門關裡走了一遭,渾身汗淋淋的,跟洗了澡似的。

都已經坐上了自家馬車,還是渾身發抖,戰戰兢兢。

因爲他已經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職分田不過是開胃小菜,大的還在後面呢。

文家到底怎麼招惹到這位小魔王的?

他原本還想着對方能看在漢王的面子上,放他們文家一馬,如今再看,漢王的面子算個屁啊,在這位小閻王面前,不管用。

小小年紀,都是誰教他這麼做的?

背後無人獻計參謀?不可能!我就沒見過這麼難纏的小娃娃。

今日白跑一趟不說,還搭進去了血本。

文翊突然覺得,自己此番有種羊入虎口的感覺

總管府屬官,按律由總管自行辟易。

而眼下的荊州總管府,只有長史元文都,司馬龐牛,主簿段稠。

尚缺:典籤,祭酒從事,金、戶、兵、法、士諸功曹,倉督、市令等等。

其中典籤就不說了,典籤是皇帝派到親王郡王及州刺史身邊的近侍宦官,名爲典領文書,負責奏疏之類的事情,實際上就是監視你。

楊銘身邊沒有典籤,至於爲什麼沒有,這得問楊堅和獨孤加羅。

至於祭酒從事,就是管金、戶、兵、法、士這些功曹的。

金曹,掌貨幣、鹽鐵事。

戶曹,掌民戶、祠祀、農桑事。

兵曹,掌兵備,兵器,防禦事。

法曹,掌郵遞驛傳,司法事。

士曹,掌土功、公廨、津樑(渡口橋樑)、舟車、工藝事。

至於倉督,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庫管。

市令,掌市場交易事。

這些都是王府屬官,他們下面的左員可以自行任命,因爲左員已經沒品級了,一般

是三到五個不等,也有七八個的,只要你有錢給人家發工資,你養二十個都行。

對於這些空缺的職位,除了倉督由徐景暫時擔任之外,其他的楊銘想要慢慢選。

因爲這些人,將來會像李靖房玄齡一樣成爲他的班底,不得不慎重。

至於缺人會不會影響公務?

答桉是不會,因爲大多公務,地方上就已經處理了,那些刺史郡守如果連爲楊銘分憂的覺悟都沒有,他們也就不適合當官了。

而荊州總管這個職能的主要任務,其實只有一個:轄區沒有造反的。

除此之外,你愛幹嘛幹嘛,沒人管你。

第一次出遠門的楊茵絳,再也不是宅女了,像是脫繮野馬般,整日不在府中,早出晚歸,非常準時。

飯點一到,她必然回來,像是聞到肉味的貓。

剛開始,她還吃不慣江陵一帶的菜系,不過現在已經習慣了,而且頗爲上癮。

但不知爲何,她非常不待見高玥,每每看到,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就沒給過人家好臉。

連陳淑儀也納悶了,私下裡還詢問楊銘,她倆是不是有什麼仇?

楊銘直接駁斥陳淑儀,不要關心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身上是有任務的,你應該關心高玥到底藏着什麼秘密。

總管府的內庫,已經儲滿一半,於是楊銘令徐景找一些勞工再修上那麼幾座倉庫。

勞工會從官府那裡要一些力役、勞役過來。

力役、勞役就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每年都要服徭役,徭役有力役、勞役、兵役,都是無償勞動,糧食也需自備。

楊銘當然不會讓他們白乾,這點小錢他可不會省,而且給的很優厚。

每人每天一升米,二十個錢,飯食管飽。

這樣的待遇,在大隋找不到第二家了。

翌日一大早,楊銘還在熟睡中,就被徐景給吵醒了。

原來是前衙的龐牛來報,那個叫文翊的瘸子,帶着錢來了。

楊銘讓人計算過,一畝田的租是粟3石,也就是兩百斤左右。調是絹2丈,麻3斤。

大隋的賦稅,叫做租庸調,租是交糧,調是交布,庸是躲避徭役交的糧和布。

文翊這二十傾田,拿了有七年,所以文翊應補交粟米5820石,每年糧價不一,平均以300錢/石計算,田租一項,他需要補交一百七十四萬六千錢,也就是一千七百四十貫。

一丈絹平均計算爲120錢/丈,一斤麻平均計算爲30錢/斤。

折算爲六十四萬兩百錢,四捨五入六百五十貫錢。

租和調加起來,一共兩千三百九十貫錢。

這還沒完,還有庸呢。

庸,就是不服徭役需要上繳的代役錢,叫做更賦,更賦可是大錢,可是又不太好算,因爲更賦是按丁男算,不是按田畝算。

於是楊銘隨便定了一個數,就兩千貫吧。

也就是說,文翊需要上繳四千三百九十貫錢。

這點錢對於楊銘來說,毛毛雨,但對於文翊這種小門小戶來說,就是大出血了。

府衙前的大院,幾十個人開始開箱點算,就按照四千三百九十貫算,少一個錢都不行。

不過文翊一點也不慌,他可沒有楊銘算的這麼細,而是將家裡庫存的一半都搬來了,他還指着能讓楊銘滿意,放他一馬呢。

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01章 指桑罵槐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540章 沒錢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九五章 返京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574章 平反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499章 羈縻政策二九八章 洗白十八章 關中盟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第477章 總領西路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763章 告狀八六章 左右之爭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十六章 高門大閥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751章 十五道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九七章 吃軟飯第660章 世嫡皇孫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479章 任人唯親六九章 舉薦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627章 潮汕地區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第673章 渡河之戰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749章 君臣相合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六八章 入山剿匪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480章 太師李穆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592章 水車軸承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
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01章 指桑罵槐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540章 沒錢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九五章 返京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二九章 發佈公告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574章 平反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499章 羈縻政策二九八章 洗白十八章 關中盟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第477章 總領西路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763章 告狀八六章 左右之爭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十六章 高門大閥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751章 十五道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九七章 吃軟飯第660章 世嫡皇孫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619章 總達衆材而不以事自任第479章 任人唯親六九章 舉薦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627章 潮汕地區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第497章 搭設浮橋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第673章 渡河之戰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749章 君臣相合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六八章 入山剿匪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480章 太師李穆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592章 水車軸承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