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

“朕於九軍之中,設慰撫使,諸卿怎麼看?”楊廣於殿內問道。

左御衛大將軍丘和第一個道:“臣以爲合適,我百萬雄師一至,高句麗必然望風而逃,若有慰撫使前往招降,可使其早早歸附,減少金戈之事,省卻不少麻煩。”

他這個人,以前不是這樣的,開皇年間也是一箇中正不阿的好官。

丘和本姓丘敦氏,是鮮卑族,家族從西魏開始,就是官宦之家,入隋後,先後任三地太守,政績頗顯,但是隨着楊廣即位之後,丘和一下子就變了,變成了一個擅逢迎阿諛的狡猾之人。

其實就是見風使舵,楊堅和楊廣,這是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他現在是給人家楊廣幹呢,自然要順着楊廣來。

果然,楊廣聽完之後,笑道:

“卿知朕也,高句麗終究是一隅之小邦,可曾見過百萬雄師?屆時我隋軍旌旗數百里,金戈之盛,軍威之壯,古今未有也,朕若是高元,見此形狀,亦降之。”

可惜你不是高元,人家不降。

丘和連忙賠笑附和。

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人,支持設置慰撫使,那就是兵部尚書段文振,這個人也是鮮卑人,做過楊堅的屬官,今年快七十了。

歷史上,他就是死在一徵高句麗的路上,不是被打死的,是路上染病死的。

他之所支持,是因爲百萬大軍之軍需,都歸兵部調配,他算了筆賬,糧食不夠吃,軍械不夠用,人力難徵調,國家耗費過巨,種種問題就擺在兵部大堂的桌案上,當然了,皇帝這裡自然也有一份,但是皇帝不當回事。

在他看來,如果高句麗能夠早早的投降,大軍後勤之巨大缺口,便不存在了,早早班師,有利於消除這些隱患弊端,否則戰事如果陷入膠着,曠日持久的話,最先暴露問題的,是大隋。

人家高句麗是以逸待勞,而他們是勞師遠征,軍需之消耗,相差巨大。

“臣也贊成設置慰撫使,我大軍如此雄壯,屆時高句麗必有望風而降者,一個慰撫使,可招降一座城,於我大軍而言,是有利的,”段文振道。

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大家都在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各人有各人的難處,如果大軍的軍需供應出了問題,段文振得拿腦袋頂,他不想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擔個罪名,禍及子孫。

楊廣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蘇威道:

“卿如何看呢?”

蘇威清楚設置慰撫使的弊端在哪,但是他和段文振是一個毛病,都是希望戰事早早結束,越快越好。

整整一百多萬的大軍,兩百萬的後勤人力,這對國家來說,是沉重的負擔,也是非常冒險的事情,這麼多人,正常情況下你管都不好管,何況還是在非正常情況下。

誰又能知道,將來會不會出什麼亂子呢?聖人言:危邦不入,亂地不居,用民間俗語來說,就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蘇威沒有高熲那種大氣魄,他本來膽子就小,年紀越大,膽子越小,二十四路大軍,龍蛇混雜,會出怎樣的狀況,誰也說不清楚。

於是蘇威道:“臣以爲合適。”

牛弘明明在給他使眼神,而他也看懂了,但是他故意忽略了。

楊廣自然也看到了牛弘的頻頻示意,皺眉問道:“卿似乎有所疑慮?”

牛弘嘆息一聲,點頭道:“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慰撫使一職,對統兵者掣肘過巨,一軍不可有二將,否則調度失靈必遭大禍,臣以爲,就算設此職位,宜應因地制宜,與行軍總管兩相合計,再決定是否招降。”

其實慰撫使這種性質的職位,一直以來都有,以前叫做監軍,也是直接對接皇帝,職責是對統兵者不當之處予以指正。

監軍的權利是非常大的,因爲他的話代表着皇帝,所以一直以來,統帥都必須討好監軍,或忽悠、或糊弄、或矇騙,爲的就是不要讓對方干預他的用兵。

所以說三軍統帥除了擅長用兵之外,坑蒙哄騙也是其必備技能,而且這個技能很重要。

但是這個慰撫使,除了行使監軍的職責外,還有招降的任務,你想想,一旦皇帝給了伱一個任務,你會怎麼辦呢?

你就會想方設法去完成,你們不降,我也要勸降,你們願意降,我再招降,不然顯得我是個擺設,沒事可幹。

這就是權利的誘惑力,這跟讓你做金曹,你就會想着去收稅,是一個道理,讓你當前鋒,你就得射門。

監軍這玩意,出事的不在少數,從古至今,被殺的監軍數不勝數,有的是胡亂指點兵事,以至戰敗,被秋後算賬,有的乾脆在陣前,因爲瞎叨叨,被統帥直接給砍了。

但是一直出事,這玩意卻又一直存在,存在即合理,因爲監軍,事關皇帝對軍隊的控制權,你們都覺得不能有,但是皇帝覺得必須有,那就誰大誰說了算。

左驍衛大將軍段達,就是這麼想的,他是楊廣晉王府的參軍,又是楊廣太子時期的太子左衛副率,習慣了遇事站在楊廣的角度去考慮。

他知道,這個位置,皇帝是不會換掉的,所以他也支持。

到最後,九個人,就三個反對,牛弘、衛玄、郭衍,牛弘是出於戰事考慮,剩下倆都是名將,也被監軍掣肘過,心知這個職位屬實是扯幾把蛋。

其中衛玄,當年吃過大虧,爲了哄好監軍那也是下了血本,後來就學聰明瞭,不花錢了,拜把子吧。

楊廣平日裡,總是自作主張,獨斷專行,一挑N的場面屢見不鮮,今天特麼的竟然玩起公平了。

“既然多數贊成,那便以多者計,慰撫使不撤。”

牛弘一臉無奈,你找的這幾個人就不對,你敢在朝會上徵詢意見嗎?

九個人一多半是你的心腹,輸贏其實早已註定了。

湯營鄉,楊銘終於等來了李靖。

李靖來的很晚,因爲進入河東之後,大雪封路,路不好走,好在進入聞喜之後,道路的積雪都被清掃乾淨,他纔算姍姍來遲。

兩人就坐之後,獨孤鳳兒在一旁爲兩人倒酒,伺候丈夫的第一步,就是飲食,她正在學。

李靖對於楊銘的舉薦,是非常樂意的,可以說正中下懷,當一個人特別有能力的時候,他需要什麼?

需要一展才華的舞臺。

征討高句麗,無疑是李靖的夢想,前期雖未被招募,但是他於家中設置沙盤,早已推演過無數遍。

“玄挺的事情,解決的怎樣了?”楊銘笑問道:“茵絳讓你去做和事老,恐怕得罪人了吧?”

李靖笑道:“不當緊的,玄挺還是聽勸的,就是元慶,性格太驕縱了,楊司隸給我寫信,讓我今後負責管教元慶,於是我這一次出來,把他也帶上了,殿下見諒啊。”

“帶上也好,這小子性子太野,只有沙場纔是他的歸處,放在別的地方,難以約束,”楊銘點頭道。

楊元慶沒有跟着來河東,因爲他怕楊銘,怕楊銘狠批他一頓,所以在河東南邊的弘農郡老家,等待李靖會合。

李靖繼續說道:“殿下的東宮,眼下比較複雜啊,各路派系已然形成,其中以太子妃的孃家,最是勢大,長此以往,恐怕不好,我帶走元慶,也是出於這番考慮,這孩子是個刺頭,太子妃眼下無力約束,留在他東宮,不知道要惹出多少是非。”

有派系不可怕,他們爭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反而是他們不爭,楊銘對於這一點,其實比李靖清楚的多。

人都是他親自安排的,早在那個時候,他就已經都規劃好了,眼下出現的派系,基本都在楊銘的預測之內,或者說,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楊茵絳做爲太子正妃,孃家那邊肯定是要多多照顧,而楊家的豪橫,其實也是楊銘壓制其它派系的一種手段。

豪橫要有個度,超了那個度,楊銘纔會出手干預,眼下玄挺毆打魏徵,根本就不叫個事,什麼時候玄挺想弄死魏徵了,那纔是事。

這才哪到哪啊?不過是明面上的一些小紛爭,將來還有暗地裡的陰謀詭計呢,東宮是棋盤,楊銘纔是執棋者。

楊銘點了點頭:“人多的地方,就是這樣,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矛盾因此而生,我不欲強行干預,但是適當的警告,還是需要的。”

李靖笑道:“殿下怎麼不問問我,屬於哪個派系呢?”

楊銘哈哈一笑:“你當然是太子黨,要不然爲什麼你去做和事老?因爲所有人都知道,你李靖是我的左膀右臂,他們不給你面子,就是不給我面子。”

李靖感嘆道:“初見殿下時,殿下不過十歲弱齡,那時候我便覺得,殿下不是凡人,與其它皇孫不一樣,如今看來,日月之輝,終不是雲彩所能掩蓋。”

“正如靖兄一樣,”楊銘笑道:“陛下那裡其實還沒拿定主意,要不要用你,我雖已舉薦,但這最後一步,還要靠你自己走。”

李靖表情肅然的點頭道:“我有這個信心。”

“好!”楊銘拍手道:“不過在此之前,我有些話,要囑咐於你,希望你能聽得進去。”

李靖哈哈一笑:“殿下的囑咐,李靖字字句句都會於心中斟酌思量,殿下請說。”

(本章完)

第561章 不準迎接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九六章 亂戰二三七章 救人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17章 楊老八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99章 盡善盡美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90章 索然無味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613章 氣暈了第513章 臨陣抗命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第655章 敗局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562章 一世英名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701章 自命不凡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665章 目有重瞳四七章 夫妻恩愛二九二章 擦鞋底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六一章 背鍋俠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85章 悍兵難管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574章 平反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499章 羈縻政策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744章 寧願一死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十三章 老實人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66章 以牙還牙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578章 舊時父女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650章 宗團驃騎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
第561章 不準迎接二九七章 突厥鷹犬一九六章 亂戰二三七章 救人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17章 楊老八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第599章 盡善盡美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第702章 紙上談兵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90章 索然無味三三九章 撂挑子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613章 氣暈了第513章 臨陣抗命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第655章 敗局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二四三章 正月十五第562章 一世英名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701章 自命不凡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665章 目有重瞳四七章 夫妻恩愛二九二章 擦鞋底十九章 春天的故事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六一章 背鍋俠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第608章 小奸巨猾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85章 悍兵難管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574章 平反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499章 羈縻政策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744章 寧願一死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十三章 老實人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零一章 牽馬執鞭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566章 以牙還牙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578章 舊時父女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650章 宗團驃騎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