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

裴矩這個人,幹了二十多年楊堅的貼身秘書,知道的秘辛實在是太多了。

這種人其實非常危險,一個搞不好,很容易會被皇帝帶走。

意思就是,皇帝臨死前,很大可能會把他帶上,好讓他永遠閉上嘴。

既然是給皇帝當秘書,又是管着專門草擬、頒發聖旨的內史省,沒見過傳國玉璽是不可能的。

雖然傳國玉璽輕易不會用,但是楊堅還真就用過一回。

開皇十五年,楊堅設壇祭祀泰山,就用了傳國玉璽。

不是封禪泰山,他沒有舉行封禪大典,只是名義上出了一篇封禪祭文,所以後世封禪泰山的皇帝名單,有的把他算進去了,有的沒算進去。

事實上,開皇十年,百官便紛紛上請,請楊堅封禪泰山,當楊堅當時拒絕了,理由是“朕德薄”。

謙虛了,實在是太謙虛了。

按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以及班固《白虎通義》中的說法,帝王封禪泰山需要兩個必備條件:

一: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也就是說,你當皇帝的時候,天下乃太平盛世,這是最基本的。

二: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也就是說,你是開創江山的開國皇帝,天下是你打下來的。

這兩個條件,楊堅都具備了,首先有開皇之治,大隋目前的興盛,是空前的,不誇張的說,前面真沒有比得過大隋的。

再者,楊堅是開國皇帝,最關鍵的是,他是結束華夏三百年分裂,再次實現了大一統的皇帝,只憑這一點,封禪泰山,綽綽有餘。

但他就是沒有舉行封禪大典,只說了句:茲事體大,朕何德以堪之,但當東巡,因致祭泰山耳。

最後也就是設壇祭祀泰山而已。

祭祀泰山,別的玉璽資格不夠,只有傳國玉璽才能蓋在那篇祭文之上。

祭文是內史省草擬,裴矩肯定見過傳國玉璽。

據裴淑英說,傳國玉璽失去的那一塊角,是先以利器刻下劃痕,然後在劃痕邊緣輕輕敲打,敲下來的。

如果能夠找到那塊斷角,必能嚴絲合縫的填補上。

裴矩後來奉楊堅命,專門調查過這件事,但沒有結果,不過他在後續的暗中調查中,自己揣摩出了一種可能,既然只是可能,所以就沒有上報楊堅。

傳國玉璽,本來是在齊後主高緯的手中,他雖然傳位給了兒子高恆,自己做了太上皇,但玉璽還是在他手裡保留着。

當時齊周大戰,洛陽、晉陽先後丟失,眼見大勢已去,高緯打算南下投奔陳朝,於是讓兒子將皇位禪讓給了任城王高湝,令斛律孝卿將禪讓的冊文和傳國玉璽給任城王高湝送過去,讓高湝在前面頂着。

但是斛律孝卿看清形勢,知道大齊完蛋了,所以拿了玉璽之後,二話不說,一路往西給北周宇文氏送過去了。

裴矩認爲,高緯其實並不信任叔叔高湝,所以他纔在玉璽上動了手腳,如果高湝扛的住,那麼將來他攜此斷角,還有機會復辟。

但事實上,高緯和高湝最後都被俘虜了,宇文氏當年也肯定逼問過斷角下落,但是沒有結果,最後把北齊高氏的男丁,殺了個一乾二淨,斷角至此下落不明。

齊後主高緯當年最寵幸的就是馮小憐,所以後者有可能知情,那麼做爲唯一女兒的高玥,很有可能知道斷角的下落。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裴矩的推斷,因爲他現在也沒查到,誰特麼是高攬德,而高攬德現在到底在誰手裡?

“事關重大,阿爺囑咐,高玥一定要看好了,剩下的事情咱們不要管,他會想辦法繼續調查的,”

裴淑英縮在楊銘懷裡,小聲道:“阿爺說,殿下雖是皇孫,但很多中樞機密,終究是接觸不到,所以咱們胡亂去查,容易引人注意,最好不要。”

楊銘點了點頭,裴矩說的對,這事讓他去查,也無從下手,唯一能做的,就是看好高玥。

這個女人如果真的守着這個天大的秘密,是不會那麼容易就被問出來的。

她不會說,因爲她清楚,她只要說出來,肯定會被滅口。

不說,才能活下去。

秦王俊、漢王諒、楊素楊約兄弟倆,只怕多少也知道一些內幕,也許比裴矩知道的更多,也許更少。

事到如今,完全說的通了,怪不得一個藝伎能被這麼多大老看重,感情你和傳國玉璽牽扯着呢。

這件事只能是交給裴矩了,楊銘覺得,自己稱他一聲岳丈大人,一點不虧。

至少楊素他們,就不會對楊銘說出這些秘辛。

爲了表示對裴矩的尊敬,楊銘一個翻身,又和裴淑英打了一場撲克

接下來的日子,王府每天都有客人登門,做爲主角的楊銘,自然少不了應酬。

老楊家的親戚,老蕭家的親戚,他算是認全乎了。

也和自己母妃的八弟蕭瑀,喝了一場酒,也就是凌煙閣排在第九的那位。

蕭瑀今年二十八歲,託他姐夫的福,剛剛升任內史舍人,歸裴矩管。

他是母妃蕭氏的同母兄弟,所以蕭瑀在楊銘面前還端着一副長輩的架子,正常,這可是他親老舅。

而且老舅的正妻,還是獨孤皇后大哥獨孤羅的親閨女,這尼瑪是大隋將來的國舅爺啊。

“這幾晚,一定累壞了吧?”親舅舅跟親外甥說這種話,純屬老不正經,不過蕭瑀就是這種性格,純種的風流倜儻世家子。

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個性正直,剛正不阿,光明磊落。

但楊銘覺得,這三個形容詞,跟老舅一點關係沒有。

“聽說舅舅新納了一房小妾?”楊銘笑問道。

蕭瑀一點不避諱的道:“正值壯年,當不負韶華。”

你就直說你需求旺盛不就得了?楊銘笑道:“內史舍人,從五品,舅舅別隻顧着韶華,忘了正事。”

“忘不了,嗝”蕭瑀打了酒嗝,緩緩起身:“不與你說了,舅舅返家休息去也。”

“對了,”蕭瑀臨到門前,又轉身道:“你可悠着點,還有兩個月,你的正妃還要進門呢。”

你特麼腦子裡能不能想點別的?楊銘對自己這位親舅舅,真是徹底無語。

楊茵絳進門比裴淑英晚,倒不是因爲她是正妃,而是依照生辰八字來算的。

章仇太翼那邊已經改口了,以前的相語是:此女若爲妃,恐生禍端,改口之後:八字相合,禍自消弭。

前後都是他這張嘴說的。

而他對裴淑英的相語則是:金玉良緣,由始而終。

楊銘再也不相信這個人了。

十天後,楊廣夫婦返回東宮,楊昭這段時間爲了應酬,喝的太多太狠,病倒了。

楊銘和自己的大哥喝過幾場,老實說,大哥的酒性不太好,而且很容易上頭,每喝必醉。

雖然落下了海量的名聲,但也在一步步傷及他的身體。

反觀楊銘,身體就非常好,每晚都和裴淑英打撲克,第二天照樣是生龍活虎。

但是他也清楚,這是沾了年輕的光,以後年齡大了,確實應該按老舅說的那樣,悠着點。

老二楊暕不知道跑哪去了,幾天都見不着人影,

王府掛着的紅綢綵緞已經被卸下,正常來說,應該還要再掛一段時間,但是後面還有個楊茵絳,所以必須早點更換成新的。

這天晌午,新婚夫婦在一個桌上吃飯,

期間裴淑英突然問道:“我們是不是還不能要孩子啊?不然你爲何那樣呢?”

楊銘點了點頭:“阿爺阿孃有囑咐,讓我們等等兄長。”

“噢”裴淑英本來以爲她是在給楊茵絳讓位,讓出嫡長子,眼下聽楊銘這麼一說,頓時釋懷一笑:“曉得了。”

楊廣夫婦還是很喜歡裴淑英的,尤其是母妃蕭氏,裴淑英進府之後,白天基本都在蕭妃那裡,帶着她認親戚,又或是聊些家長裡短,包括詢問她和楊銘同房順利否。

裴淑英覺得非常順利。

郡王側妃,按制男奴女婢各一百人,但是裴淑英是按照正妃禮儀出嫁,所以擁有奴婢各兩百人。

這些奴婢,是裴矩準備的,都是聽話順從的好下人。

他給女兒的嫁妝,也是非常之豪,而且也在隆慶坊給女兒留了一座府邸,誰說人家重男輕女,明明是一視同仁。

最有意思的是,房玄齡前些天剛有信送來,是關於去年賦稅情況的,實際上,現在還不到二月份,各項賦稅還沒有統籌完畢。

河東去年的虧空肯定是有的,而且數量不小,畢竟李靖帶的河東子弟傷亡過重,撫卹是一筆超大的開支,房玄齡也確實沒辦法再補上了。

但是河東裴氏給補上了,錢十八萬貫,粟十一萬石,絹三萬六千匹,騾馬各五百匹。

什麼叫老丈人,這就叫老丈人,裴矩這個人,能處!

楊銘這下可要看看,玄感這傢伙,又會爲女兒準備什麼嫁妝,你們弘農楊可是不比河東裴差啊。

又過了半個月,楊暕終於回來了,同一時間,楊廣夫婦也從宮內返回。

當晚,楊銘和裴淑英也被叫了過去,看樣子又有什麼事情發生了。

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95章 嘔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541章 嶺南爆雷第751章 十五道九一章 終於見面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06章 攻克遼東十四章 太子妃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627章 潮汕地區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96章 關稅第650章 宗團驃騎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七一章 裴看穿四十章 爽約六三章 舊時主僕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第一章 三胎第733章 狼頭大纛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第607章 捨己奉公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十六章 高門大閥六一二章 商君書六一章 背鍋俠第485章 造橋大匠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50章 名字不好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583章 荊州故人五十章 破鏡重圓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六七章 教坊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477章 總領西路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九四章 換防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707章 尊師重道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六八章 入山剿匪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三二四章 談判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509章 水師相遇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
第484章 僧籍道戶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95章 嘔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541章 嶺南爆雷第751章 十五道九一章 終於見面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506章 攻克遼東十四章 太子妃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627章 潮汕地區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第596章 關稅第650章 宗團驃騎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七一章 裴看穿四十章 爽約六三章 舊時主僕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第一章 三胎第733章 狼頭大纛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第607章 捨己奉公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十六章 高門大閥六一二章 商君書六一章 背鍋俠第485章 造橋大匠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50章 名字不好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583章 荊州故人五十章 破鏡重圓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二六七章 教坊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477章 總領西路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九四章 換防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707章 尊師重道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六八章 入山剿匪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三二四章 談判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509章 水師相遇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