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朱雀門下

長孫行布跪在楊銘的書房內已經一個多時辰了。

楊銘眼下正坐在几案後,翻閱着裴矩的那捲《西域圖記》。

不得不說,開皇年間的那些重臣確實利害,裴矩在張掖也就呆了兩年半,但是這本西域圖記上面所記錄的內容卻是非常詳盡,可以視之爲珍寶。

要麼說,楊廣是在吃他爹的老本呢,單單是留下來的這些輔國之臣,就是一筆極大的財富。

楊廣登基之後,真正從他手裡冒出來的臣子,堪稱柱石者,也就宇文述跟來護兒,其他的都差點意思。

反倒是開皇年間便已經是中樞大佬的蘇威、裴矩、牛弘、楊約,實實在在撐起了這座朝堂。

張衡、郭衍算是良臣,可惜郭衍已經死了,張衡眼下又不遭楊廣待見,反倒是裴蘊和虞世基混的風生水起。

“坊間的傳聞,是真的嗎?”楊銘沒有擡頭,像是隨口問道。

長孫行布心裡鬆了一口氣,太子總算是跟我說話了,他答道:

“絕不敢欺瞞殿下,城防衛監門將軍中飽私囊的情況,絕對是有的,臣沒有管教好安業,致使其貪贓枉法,臣有罪,請殿下降罪。”

楊銘淡淡道:“你們的父親還活着的時候,就是我一直在護着,包括你們那個二伯長孫熾,他當年的民部尚書也是我舉薦的,我待你們家可不薄啊。”

“太子天恩,長孫氏無以爲報,”長孫行布給楊銘磕了一個頭。

楊銘將卷宗合上,擡頭道:“你是長子,所以孤讓你來東宮,無忌是幺子,年紀還小,所以孤放在了世子身邊,這樣的安排,孤是何等苦心,你們不會不知道。”

說罷,楊銘起身負手,在書架前來回踱步:

“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長孫晟泉下有知,若是知道你們兄弟之間這麼鬧,他合不上眼啊。”

長孫行布頓時痛哭:“臣辜負殿下,臣愧對先父。”

楊銘冷哼一聲:“你是兄長約束不利,有罪,安業目無法紀也有罪,怎麼處置你們孤這一次就不管了,大理寺怎麼定,就怎麼來,免得別人說孤過於偏袒你們。”

“臣願與長孫安業共同領罪,”長孫行布磕頭道。

楊銘淡淡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好自爲之吧。”

從開皇年間開始,大理寺卿這個職位,必須是剛正不阿,鐵面無私者方可擔任,說白點就是我誰也不鳥,誰的面子也不給。

如今的大理寺卿,是鄭善果,兩個少卿是裴蘊和楊汪。

長孫安業的案子是直接被送到大理寺的,沒有什麼三複奏,因爲令判死罪者,須經三奏,方可行刑,長孫安業的事情,還夠不上死刑。

事實就是如此,按大隋律,你貪的再多,也沒有死刑一說,最重的就是貶爲庶人,而且以長孫安業的出身,其實最後還得楊銘點頭。

但是楊銘說了,這次我不點頭,大理寺可以說了算。

明擺着就是不願袒護,那麼大理寺肯定是往死了弄。

鄭善果和楊汪都在京,兩人面前堆放着的,都是司隸臺交上來的案卷,上面把長孫安業乾的那些違法的事情,查的清清楚楚。

平時不查你,是上面沒讓查,只要查就是一查一個準。

“長孫安業好辦,貶爲庶人就好了,就是這個長孫行布,怎麼判,不好拿捏啊,”楊汪看向鄭善果,等對方拿主意。

鄭善果屬於是什麼人呢?皇帝和太子犯了錯,他敢挑刺的。

當然了,給楊廣挑刺都是一些不痛不癢的,但是給太子挑刺,他可是很來勁,因爲他覺得,太子是未來的希望,必須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比如晉陽樓的事情,讓獨孤寅去門下省的事情,還有坐視樑王貪腐的事情等等等等,他都勸諫過。

楊銘面子上,當然也是虛心採納,至於改不改,那就不是鄭善果能管得了了。

“很明顯,太子這次不打算偏袒,長孫家最近太能鬧了,他們也不嫌丟人,但是他們肯定不知道,他們也丟了太子和世子的臉,”鄭善果道:

“韋福子報上來的這些檔案中,記錄着長孫安業這些年貪的錢,長孫行布也沒少花,可見是知情不報,知法犯法,我覺得,東宮右武侍率,他不能再幹了,罷免吧。”

楊汪皺眉道:“你還真敢做這個主啊?太子的人,我們說免就免?”

鄭善果笑道:“難道你看不出來,太子這次其實就是借大理寺的手,幫忙將長孫行布踢出去嗎?如果由太子來做,恐會落個薄情寡義的名聲,我們來做,就順理成章了。”楊汪笑了笑,道:“我還以爲是要借長孫安業,警示其他的監門將軍,讓他們吐點錢出來。”

鄭善果道:“這層意思,肯定是有的,監門衛的油水實在是太大了,你換一批,下一批還是這個德行,禁不了的,況且他們背後都牽連着十二衛,法不責衆,長孫安業這次是殺雞給猴看,朝廷想要藉此收一些錢回來,算他倒黴,最近正處在風頭上。”

“這小子確實不上道,酒後什麼都敢說,聽說長孫家也在找他麻煩,”楊汪道:“言語侮辱繼母,這也是不孝,他的仕途算是斷了。”

鄭善果拿過一份卷宗,然後提筆沾上丹砂,畫了一個圈:

“就這麼定了,長孫安業貶爲庶人,長孫行布罷免其職,留待起用。”

住在高士廉府上的長孫無忌,得知這一消息後,也是目瞪口呆,趕忙與舅舅和母親高氏商量。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高士廉捋須笑道:“太子還是維護無忌啊。”

高氏卻是臉色難看道:

“行布是嫡長,如今被免職回家,將來能否起用尚是未知之數,安業是罪有應得,但行布不該如此的,季晟(長孫晟字)絕不忍行布落至這番下場,這是嫡長,他要是毀了,家也就敗了。”

嫡長在古代到底有多牛逼呢?如果嫡長子過世,父母都是需要戴孝的,而且是五服中最重的斬衰。

長孫無忌也是嘆息道:“我雖怨恨他們,卻也不忍如此,行布沒有爵位,只有個朝散大夫的末等勳,按照以往慣例,他這樣的勳位一旦免職,很難再被起用,我們不是京兆韋,沒有人家那個能耐。”

長孫家最牛逼的長孫熾和長孫晟都死了,後代們沒有支棱的,眼下正處於低谷,能幫忙的只有洛陽元家。

但是元家在大理寺也說不上話,畢竟人家已經判了,誰也沒能耐讓人家改判。

“行布是一定要保的,若不然我愧對亡夫,”高氏正色道:“好在大理寺的判罰中,有一句留待起用,我們可以在這四個字上面,想想辦法,兄長要幫幫行布。”

高士廉搖頭道:“無用的,鄭善果那個人油鹽不進,我平日見到人家,人家都不拿正眼看我,這件事到此爲止,太子默許,大理寺判定,這是誰也無法更改的,你們誰敢去申訴,就是跟大理寺過不去。”

高氏神情哀傷道:“行布若是就此仕途斷絕,我下去之後如何向季晟交代?不能因爲我和無忌,致使家族敗落,這個罵名,我擔不起。”

長孫無忌沉默無言。

第二天,京師飄起了雪,一身素衣的高氏跪在了朱雀門外,要爲長孫行布求情。

她這一次非常聰明,這件事不能家裡的男人去幹,誰敢求情誰就獲罪,但是女人沒事,何況高氏確確實實是繼母。

繼母也是母親,母親替兒子求情,天經地義嘛。

事情傳出去之後,長孫家裡很多人都來勸高氏離開,包括長孫晟在京的兩個女婿,內史省通事舍人王韶、謁者臺丞柳逵。

“你給我回去,別來這一套假慈悲,”長孫行布一臉嫌棄的就去拉地上的高氏,結果被自己的四叔長孫敞一腳給踹在地上。

長孫敞上去就去兩個耳光,揪着侄子衣領,恨聲道:

“你個孽障,皇城腳下你敢這樣對待你的繼母?你還要不要你這張臉了?”

長孫行布也反應過來了,畢竟是在外面,兒子對待母親不該是這個樣子,於是他趕忙跪在高氏面前:

“您就跟我回去吧,整個京師都在看兒子的笑話呢,您就不要再給兒子添麻煩了。”

高氏自始至終都沒吭聲。

一幫子人堵在朱雀門外,今天值守的是河間王楊弘的次子楊晏,只見他打發衆人道:

“你們堵在這裡,想幹什麼?都給我閃開,太子側妃的車駕馬上就要回宮了,擋了駕,我可是要抓人的,到時候別怪我不給你們留面子。”

長孫敞趕忙招呼衆人:“閃開閃開,快點閃開。”

衆人紛紛退往道路一側,只有高氏一個人仍舊跪在正中間,別人也不敢去拉扯,畢竟是長孫晟的妻子,其他人要麼平輩,要麼晚輩,不敢拉扯。

楊晏也不好意思,女流之輩嘛,何況長孫晟在軍方的威望一直都很不錯,他也不想爲難一個婦道人家,人家兒子可是每隔三天,就跟着世子回宮一趟呢。

世子那麼護短,他可不想招惹是非。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外出接兒子回宮的裴淑英,車隊抵達朱雀門外,離得遠遠的,裴忠便下馬上前,本來打算趕人,結果一看是長孫無忌的媽,又返回去向裴淑英稟報了。

裴忠爲什麼會認識高氏呢?

因爲早些年,楊瑞給長孫無忌娘仨安排居所的時候,就是楊瑾偷了裴淑英的地契,那是一座綢緞莊的後院,而那座綢緞莊的管事,就是裴忠的小兒子裴洪。

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761章 勸酒第534章 臨洮縣公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56章 改換門庭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64章 滎陽之圍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647章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583章 荊州故人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三九四章 三推讓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三四二章 倒黴崔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639章 舉個例子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482章 老少談心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705章 水軍出動四五三章 苦肉計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一五六章 薨第637章 救荒法第544章 表哥表弟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二五零章 武士彠二六一章 寡婦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第710章 蠻子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六五章 書房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625章 登高之門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596章 關稅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478章 倚老賣老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552章 弒君者第588章 豪放派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539章 遼東郡王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549章 家宴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一章 吾教當興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01章 指桑罵槐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491章 軍府亂象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
四五章 未雨綢繆第761章 勸酒第534章 臨洮縣公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556章 改換門庭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64章 滎陽之圍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647章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第583章 荊州故人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三九四章 三推讓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第764章 牽扯太多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二一五章 大秘小秘三四二章 倒黴崔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五一章 天大的事第639章 舉個例子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482章 老少談心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705章 水軍出動四五三章 苦肉計三六二章 張開覆滅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一五六章 薨第637章 救荒法第544章 表哥表弟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二五零章 武士彠二六一章 寡婦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第685章 悍兵難管第609章 反客爲主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第710章 蠻子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六五章 書房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第625章 登高之門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第635章 河西戰線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第596章 關稅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第478章 倚老賣老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552章 弒君者第588章 豪放派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第539章 遼東郡王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549章 家宴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一章 吾教當興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01章 指桑罵槐一八零章 齊國公第491章 軍府亂象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