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

大哥楊昭的信中說,老爹入主東宮之後,上表請奏:東宮屬官皆陛下臣子,兒臣無德不敢僭越,請陛下準允,兒臣入朝不着禮服,東宮屬官亦不稱臣。

楊堅準其所奏。

楊銘不由心中讚歎,這件事辦的屬實是漂亮。

老爹的意思是,東宮的屬官也是楊堅的臣子,所以楊廣不敢讓其對自己稱臣,而他上朝也不穿太子冠服,儘量保持低調。

這樣一來,會讓楊堅覺得,自己這個兒子對皇位的覬覦,一點都不着急,對自身不構成威脅,就會對楊廣更加的放心。

東宮對太子不稱臣,只尊楊堅,尊卑分明,再對比從前的太子勇,楊堅自然會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人。

看來自己對老爹的擔憂都是多餘,他很會來事,也曉得該夾着尾巴做人。

歷史上,老爹的標籤是暴君,但沒有人說他是笨蛋,大多數對其的評價是:步子太大扯了蛋了

原本被安置在九江郡的周仲牟,聽說楊銘就任荊州之後,也趕來拜見。

九江郡屬於荊州二十二郡之一,眼下是楊銘的地盤,與江陵郡相距甚遠,有近千里之遙。

周仲牟是從九江一路駕船,逆流而上,走了近一個月才抵達江陵,如今那艘五牙大艦,就停靠在荊州港。

原本楊銘還在發愁,這艘五牙怎麼安頓纔好,不過現在他已經想到辦法了。

大隋剩餘的十艘五牙,三艘在巴東郡,兩艘在襄陽郡,五艘在江都郡。

而襄陽郡也屬於荊州總管的管轄範圍,位置就在江陵郡的正北方,離得非常近。

隋滅陳之後,楊堅害怕南方割據,於是將水軍分成三個部分,分別停靠在益州、荊州、揚州三地,由自己的三個兒子兼任水軍總管,督領水軍。

而且直到如今,水軍沒有新增一條戰船,甚至連維護費用都經常撥不到位,怕的就是有人以此戰船之利,獨霸水路,對兩岸州郡造成破壞。

長江水匪之多,令人咋舌,如果這些人擁有了類似五牙艦、黃龍艦這類戰船,便可佔據兩岸州郡,形成一股難以剿滅的地方勢力。

既然周仲牟帶着船來了,楊銘便打算讓他繼續北上,走江夏入漢水,再進入襄陽郡,歸入水軍。

這樣一來,自己的船就可以吃官餉維護,省了一筆錢。

江陵郡南臨長江,而襄陽水軍是在漢水,所以必須從江夏走才能進入水軍駐地。

大隋沒有專門的水軍衙門,而是由軍府統轄,所以襄陽水軍,歸襄陽驃騎府。

驃騎府下設驃騎將軍一人,車騎將軍一人,另置別將、長史、兵曹參軍各一人,其下有校尉旅帥若干。

而周仲牟將會帶着總管府手令,就任襄陽驃騎府兵曹參軍一職,屬於是空降了。

至於原來的那位兵曹參軍,調任它地軍府補缺

文府,

原光慶被安置在一間密室,正與一美婦哭訴,

「河東王初來江陵,便打死你弟弟,如今又四處派人清查文家田畝,這明明就是衝着郡尉來的,女兒啊,你千萬讓文郡尉想想辦法啊。」

自己的兒子挑事在先,被楊茵絳打死,他反倒直接扣在了楊銘的頭上。

他也真看得起自己,是什麼讓他覺得,堂堂郡王會針對他一個庶人?

原氏婦人也是頭髮長見識短,聞言道:「阿爺放心,夫君已派人前往晉陽,不日漢王府就會派人來周旋,河東王一介孩童,衝着漢王殿下的面子,斷不會再針對咱們。」

「不過」原氏闇然道:「逝者已逝,父親還是節哀

吧。」

她倒是很清楚,自己弟弟被總管府的人打死,那是白死,就像他們家平時打死一些平頭百姓亦或奴婢一樣,是沒處要說法的。

原光慶也明白這一點,要怨就怨自己的兒子在江陵跋扈慣了,有姐夫撐腰,一向無人敢管,這下好了,撞到總管府頭上,哪裡討的了好?

這時,江陵郡尉文暉回來了,見到原光慶之後,頓時大怒:

「都是你兒子乾的好事,老子這些天不知被慕容公責罵了多少次,現在都不敢去郡府衙門了,只要被郡守大人看見,必是一頓臭罵,滾回去,別賴在這影響老子心情。」

原光慶捱了一頓訓,卻仍是陪着笑臉,唯唯諾諾的走了。

別看他是文暉的老丈人,但人家從來沒把他放在眼裡。

等到父親走後,原氏趕忙來至文暉身後,爲其揉肩道:

「夫君有氣,何苦與自己人發作?清查咱家田畝的又不是妾身阿爺,你衝他撒什麼氣?」

「***!」

文暉甩手一個巴掌,扇在自己妻子臉上,怒斥道:「誰給你的膽子敢指責我?要不是看你給老子生了一個兒子,我特麼早就一腳踢了你了,滾!」

原氏捂着發燙的臉頰,後退至室內角落,掩面哭泣,

「哭你媽個頭,」文暉不依不饒,朝着妻子小腹就是一腳,頓時將原氏踢到在地,痛苦哀嚎。

平時他也打老婆,不過沒有今天打的狠。

因爲今天他正在氣頭上,老家鬆滋縣有人傳來消息,總管府的人已經深入鄉里,清查他們文家名下的田畝。

而且目標非常明確,別人不查,只查他們家。

顯而易見,這位新上任的小東西就是衝着他來的。

到底是何緣由?守歲當日我送的賀禮並不少,爲什麼要拿我開刀呢?

越想越心煩,越想越沒有頭緒,文暉乾脆派人找來自己的堂弟文整,好好商量一下對策。

他真要出事,文整也跑不了,他的名下有一千多傾地,文整這些年少說也有八百傾。

當天晚上,文氏族內老一輩的幾人與文暉文整兄弟倆湊在一起商量。

其中文暉老邁的父親文達道:

「無需急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有過不去的坎,看樣子這位河東王年齡雖小,胃口卻大,這樣吧,大傢伙湊一湊,不要捨不得,咱們湊一份大的給他送去,好解決掉眼下這樁麻煩。」

文暉聞言嗤笑一聲:「阿爺湖塗,咱們每年孝敬漢王殿下的那部分,已經佔去整個族內營收的一半,哪來的錢再孝敬這位新土地爺,錢都送出去了,咱們都喝西北風嗎?」

「兄長之言在理,如今我那庫中屬實沒有多少錢了,」江陵縣尉文整哭窮道:「家大業大,每年的開支已經是捉襟見肘,醜話說在前頭,要湊錢的話,我可是沒有啊。」

「我也沒有,」文暉立即跟着表態。

「好了好了」

曾跟隨楊諒北征高句麗的文翊擡了擡手,示意大家安靜,隨後望着屋內這幫不成器的族人,冷笑道:

「首先,我們得想辦法讓這位河東王知道咱們與漢王殿下的關係,這樣一來,他自然會權衡輕重,雖說晉王眼下已經入主東宮,但河東王不過三子耶,漢王的面子他還是要看的。」

文暉皺眉道:「慕容三藏那個老東西,只怕已經提過了,聽說河東王時常召他問詢。」

「不可能,如果真的說了,就不會是眼下的情形了,」文翊好整以暇道:「漢王是他的親叔父,他清查咱們的田畝,就是清查漢王,你們覺得可能嗎?」

接着,文翊加重語氣道:「剛上任

就找自家人的麻煩?世上有這類人物?」

怎麼沒有?你要是死了,我肯定吞了你們家那份,文暉點頭道:

「叔父之言在理,河東王尚是一幼稚孩童,做事沒有分寸,若他知曉我們與漢王府的關係,理當網開一面。」

接着,文暉看向叔父文翊:「侄兒不過一小小郡尉,連拜見人家的資格都沒有,但叔父是咱們江陵一帶的長者,又曾在漢王殿下手下做事,您如果去一趟,應不至於吃閉門羹,你看」

「好了好了我懂你的意思,」文翊一臉傲嬌道:「便讓老夫親往一趟總管府,會一會這位河東王。」

「有勞叔父(兄長)了」衆人紛紛附和。

翌日,文翊又準備了一些禮物,然後駕車前往總管府。

他曾經在楊諒就任荊州總管時,做過總管府主簿,還曾與幾個兄弟一起北上征討高句麗,不過四個兄弟裡,就只有他一個人活着回來。

雖然沒死,但也傷了身體,下半身落了個殘疾,以至於本該由他主持的文氏,眼下由侄子文暉說了算。

文翊今年五十三歲,在江陵市井之中,都稱其爲文公。

在大隋,不是隻有國公、郡公、縣公可稱公,還有兩種,一種是爲國家做過貢獻的人,雖無爵位,也可稱公,一種是德高望重的長者,也可稱公。

歷史上有一些朝代,晚輩對年老的長輩,也稱公,但大隋不行,大隋稱翁。

而文翊,屬於在江陵一帶德高望重之人,所以可稱公,像他這種德高望重,基本是因爲人們畏其權勢,而有的巴結討好之意。

像文家,本是庶人出身,但因漢王楊諒的關係,族內有七八名入仕者,有了官位,其所擁有的田畝及奴婢數量就會有所增加。

但增加的不多,真正多的是擁有勳爵在身的人,而勳爵只有楊堅才能封。

像文翊這類總管府屬官,也就是個從八品,增加的田畝不是永業田,而是職分田,最多給你六十畝。

職分田就是按照你的職位分給你一點田,田租當作是你的額外俸祿,等你不幹了,職分田會被收回,充作官府的公廨田。

靠着漢王的關係,文翊名下吃着江陵郡二十傾的職分田至今未還,他竟然敢去見楊銘?

楊銘也樂了,我就喜歡這種英雄好漢。

讓他來!

第707章 尊師重道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733章 狼頭大纛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541章 嶺南爆雷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723章 三十歲整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五一章 天大的事三六章 晚宴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第561章 不準迎接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752章 下手太快六五章 書房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九一章 終於見面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705章 水軍出動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三三章 做妾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二七九章 透心涼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526章 形勢複雜六一章 背鍋俠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519章 終極目標二十二章 撩妹第756章 兩全其美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752章 下手太快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484章 僧籍道戶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684章 五五開第514章 野心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七章 化險爲夷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491章 軍府亂象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五六章 薨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588章 豪放派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503章 初步試探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二六一章 寡婦九九章 黑吃黑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763章 告狀第770章 大步前行
第707章 尊師重道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733章 狼頭大纛四五六章 五將離京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541章 嶺南爆雷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723章 三十歲整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第591章 駙馬都尉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五一章 天大的事三六章 晚宴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二二七章 殺人滅口第586章 兩隻耳朵豎起來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第561章 不準迎接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第752章 下手太快六五章 書房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九一章 終於見面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705章 水軍出動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三三章 做妾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二七九章 透心涼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526章 形勢複雜六一章 背鍋俠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第519章 終極目標二十二章 撩妹第756章 兩全其美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752章 下手太快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758章 清理門戶第484章 僧籍道戶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684章 五五開第514章 野心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七章 化險爲夷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六二章 買賣難做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五九章 豪放名士第491章 軍府亂象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五六章 薨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588章 豪放派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503章 初步試探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二六一章 寡婦九九章 黑吃黑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763章 告狀第770章 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