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

燕寶壽,是在守歲的前三天,抵達江陵。

他今年二十七歲,因爲自己的父親燕榮是獲罪被誅殺,所以他沒有資格襲爵。

但是歷史上,在他死後,被李世民追封了一個昌平郡公,因爲他的女兒就是李世民的燕德妃。

唐朝的后妃制度,皇后最大,下來便是四夫人,分別是貴妃、淑妃、德妃、賢妃。

也就是說,燕德妃在李世民的後宮之中,排第四。

事實上,李世民能娶了長孫皇后,純屬運氣,如果不是因爲長孫成死的早,李世民是不夠格的。

他只是個次子,而長孫成在大隋時期,是真正的國之柱石。

興許是因爲罪臣之子的身份,燕寶壽表現的很落寞,總是給人一種心事重重的感覺。

不過楊銘可以理解,本來是一位頂級官二代,結果一下子家裡就垮了,這樣的落差,誰也接受不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huanyuan】

「時也命也,寶壽不要多想了,至尊給過燕公很多次機會,是他自己沒有把握住。」

堂內,燕寶壽聽了楊銘的開導,點頭道:「父親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楊銘點頭道:「楊侍郎跟我打了招呼,你姑且先在本王這裡安身,將來有機會了,再謀他處。」

燕寶壽趕忙道:「能被殿下收留,已是萬幸,寶壽不敢有二心。」

這麼好的出身,媳婦家又那麼硬,燕寶壽將來肯定會好起來的,這一點,楊銘是清楚的。

眼下不過是迫於燕榮剛死,至尊怒氣未消,所以楊雄那邊不好多做安排,等到太子繼位之後,楊雄肯定會爲自己的女婿謀劃。

而楊銘,也樂意與楊雄這一支搞好關係。

安頓好對方之後,楊銘返回內苑,馬上又是新年,今年守歲,也是楊茵絳成爲王妃之後的第一次過年。

按禮制,府中所有僕役奴婢,都是需要拜賀的,因爲楊茵絳是家中的主母,內府的事,她一個人說了算。

自打楊銘封王之後,就沒有缺過錢,尤其是娶了楊茵絳和裴淑英之後,他對錢就已經沒有什麼概念了。

怪不得自己當初盯上晉陽樓的時候,會被老大老二嘲笑,是的,像他們這樣的身份,錢是會源源不斷找上門的,根本沒必要靠置辦產業來賺錢。

河東王府,目前由房玄齡一人打理,楊茵絳信不過,每個季度,都會親自派人查賬。

在她看來,那是楊銘的錢,自己做爲正妃,必須爲楊銘打點好一切,做到心中有數,以免將來楊銘用錢的時候,她手忙腳亂,不知道從哪裡調撥。

再多的錢,也要合理的,有計劃的使用。

守歲當晚,楊廣的信也送到了,

信中的意思很明瞭,至尊楊堅口諭,讓楊銘他們該生生,不要有任何顧慮。

….

楊茵絳興奮到無以復加,趕忙叫來陪嫁的媵妾以及有經驗的女婢,開始張羅怎麼生孩子。

楊銘做爲郡王,他的孩子必然是皇室貴胃,所以不是想生就生那麼簡單。

要算日子,什麼日子適合要,都有一套流程要走的。

而且同房的時候,除了楊茵絳之外,還會有幾名侍女從旁協助,她們的任務,是要保證皇族精華順利抵達它們該去的地方。

最後,日子定下了,正月十五,月滿,天地靈氣充裕,適宜生子。

裴淑英的性格,不搶,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庶子,爭不爭長子其實都一樣,不過心裡的難過還是有的。

楊銘知道,所以這些天來,他一直都待在

裴淑英身邊,夫妻倆同吃同睡。

而裴淑英也全身心的投入,來逢迎楊銘,討他歡心。

正月十五當晚,楊銘的寢室內,除了楊茵絳之外,還有六個女人,她們都是來幫忙的。

折騰了一個晚上,楊銘才一身疲憊的離開。

接下來的幾天,他還得這樣做,沒辦法,爲了子嗣,累就累點吧。

四天後,內侍省的宦官帶來了皇帝楊堅的旨意,楊銘調任回京,接任右領軍大將軍,並且入駐門下省,成爲納言之一。

右領軍大將軍,未必有參加朝會的資格,但是門下省納言,一定有。

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楊銘可以參加朝會了。

「恭喜夫君,終得進入中樞,」楊茵絳很清楚,楊銘的這一次調任,究竟意味着什麼。

身爲皇室成員,進入朝堂中樞,必然是要有大用場的,雖然一時間她還不明白至尊爲何做此安排,但肯定是好事。

楊銘自己也沒想到,自己離開荊州的這一天,會來的如此之早。

此番回京,只怕以後很少有機會再來荊州了。

當然,他對這樣的安排,也是很高興的,因爲進入中樞之後,他就可以遙控荊州地區,就算將來有新的荊州總管上任,也動不他的基本盤。

楊茵絳和裴淑英,本來就是土生土長的關中人,雖然嫁夫隨夫,跟着楊銘來了荊州,但是心裡還是希望能住在大興的。

於是在接到聖旨的第二天,楊茵絳便開始着手收拾行裝。

總管府前衙,元文都等人在知道這個消息後,也是由衷的感到高興。

他們是楊銘的屬官,等於已經綁在了楊銘這條船上,楊銘往上走,對他們來說是好事。

郡王進入中樞,必然要獲重用,雖然楊銘頭上最大的,是門下省納言,但他身份超然,是太子嫡子,所以進入中樞之後,必然是舉足輕重的實權大老,基本等同於一部尚書。

「這次我先返京,瞧瞧形勢,你們暫且留下,如果有新的總管接任,本王自會想辦法將你們調回大興,」楊銘坐在主位上,朝衆人笑道。

杜如晦起身揖手:「但憑殿下安排。」

….

楊銘眼下,確實不合適將他們都帶走,因爲河東王府的屬官,和親王府屬官,是兩個概念。

眼下的他,還不好安排這些人,等到成爲親王之後,就容易很多了。

親王府的編制和總管府差不多,介時將這些人平移至王府擔任各職即可。

「荊州的事情,還是要有人做的,不過你們也可以慢慢進入收尾階段,」楊銘道:「遲則一年,短則半年,本王自會爲將你們帶走,在此之前,你們要先安頓好了。」

大堂內,瞬間響起了歡聲笑語。

這裡面,一大半都是關中人,誰也不願意老是呆在荊州這樣的地方,大興城要什麼有什麼,它不香嗎?

龐牛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了,他在京師的相好,已經很久沒有被滋潤過了。

而楊銘這次返京,會帶上他,因爲這小子留在荊州,也沒什麼用。

楊茵絳先一步派人返回大興,把裴淑英陪嫁的宅子都收拾好,她們這一次回去,肯定不能再住在晉王府了,得有自己的住處。

好在裴淑英陪嫁的宅子足夠大,雖然遠不如晉王府,但安頓眼下的家奴僕役,已經是夠了。

唯一因爲楊銘離開,而感到不高興的,也就是慕容三藏了。

這次能被楊銘從吏部手裡撈回來,下次呢?還有誰能救他?

京師那邊,韋家至今沒有消息傳來,他們到底能不能擺平吏部,還屬未知之數。

於是這一天,他趕緊來總管府拜見楊銘。

「吏部那邊,還是揪着下臣不放,殿下這一走,下臣恐再遭磨難,」慕容三藏自打進來之後,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事關身家性命,他也顧不得楊銘是不是已經對他不耐煩了。

楊銘問道:「韋尚書那裡,可有消息?」

「沒有,自從上次來信,囑咐下臣大可安心之後,就再也沒消息了,」慕容三藏哭訴道:「可事後吏部仍是強行派人從江陵將下臣帶走,可知尚書那裡,也使不上力。」

楊銘點了點頭道:「本王回京之後,會跟吏部打個招呼。」

他這句話,說的模棱兩可,幾乎跟沒說差不多,慕容三藏聽了,也是一陣心驚膽顫。

實際上,在楊銘看來,慕容三藏跟自己也沒多大關係,犯不着下大力氣保他。

柳述之所以盯上對方,現在看來,更多像是意氣之爭,就好像柳述連個慕容三藏都辦不了的話,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

楊銘最好的做法,其實就是不要去管,但他現在已經被柳述給架起來了,這口氣咽不下。

但是他還不能表現出,一定會爲慕容三藏將事情辦妥的樣子。

恩惠這種東西,不是我隨便就能給你的,你要自己爭取。

慕容三藏,也是久經江湖,此時從袖中拿出一張摺紙,雙手遞給楊銘。

楊銘打開一開,是一份清單,錢不少,有六萬貫,包括一些金銀玉器。

「賄賂本王?」楊銘隨手將紙張拋在地上,冷笑道:「本王差你這點?」

「不不不,」慕容三藏苦着臉,趕忙道:「殿下此番回京,各方招呼都要顧及到,下臣怎能忍心讓殿下破費?這點心意,萬望殿下收下,下臣這條老命,就賴殿下保全了。」

說完,他起身跪地,給楊銘磕了個頭。

楊銘澹澹道:「東西拿回去,本王是不會收的,至於你的事情,能幫忙,我自然會幫忙,本王已經救了你兩次,也不差再多一次。」

慕容三藏心裡清楚,楊銘這是在提醒他,要懂得感恩,於是他趕忙道:

「下臣今後,惟殿下馬首是瞻。」

楊銘擺了擺手:「下去吧。」

圓盤大佬粗

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二七九章 透心涼三三章 做妾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479章 任人唯親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六三章 舊時主僕第483章 一代巨匠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566章 以牙還牙七四章 家大業大八四章 又保一個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480章 太師李穆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08章 小奸巨猾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565章 嶺南之疾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767章 貓哭耗子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二六章 進士第566章 以牙還牙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一九四章 秦王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519章 終極目標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617章 楊老八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490章 非大不可二八二章 做嫁衣第747章 楊老四五六章 胡商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748章 以身入局第754章 高玥求子十二章 南北之爭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二十六章 河東裴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486章 軍輜開運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40章 沒錢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685章 悍兵難管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677章 我舅老爺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七九章 透心涼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540章 沒錢第763章 告狀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四章 說和第600章 皇帝帶貨六七章 御史中丞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52章 救火將軍八五章 手起刀落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九六章 頂包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四二七章 捱打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三二四章 談判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
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二七九章 透心涼三三章 做妾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第479章 任人唯親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六三章 舊時主僕第483章 一代巨匠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562章 一世英名第566章 以牙還牙七四章 家大業大八四章 又保一個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480章 太師李穆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08章 小奸巨猾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565章 嶺南之疾四一章 宇文娥英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一八三章 煬帝五貴第767章 貓哭耗子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二二六章 進士第566章 以牙還牙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一九四章 秦王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519章 終極目標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第617章 楊老八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490章 非大不可二八二章 做嫁衣第747章 楊老四五六章 胡商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748章 以身入局第754章 高玥求子十二章 南北之爭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二十六章 河東裴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第486章 軍輜開運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40章 沒錢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685章 悍兵難管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677章 我舅老爺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二七九章 透心涼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540章 沒錢第763章 告狀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四四章 說和第600章 皇帝帶貨六七章 御史中丞四九章 有求於人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652章 救火將軍八五章 手起刀落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九六章 頂包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四二七章 捱打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三二四章 談判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