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

“宇文述刻意討好,其謀劃深遠啊,”楊約在得知宇文述把侄女給楊銘送來之後,在房間裡感嘆道。

楊銘笑道:“爲何這麼說?”

楊約正色道:“宇文述的家底薄,是靠着成爲宇文家的家臣起的勢,但是咱們大隋可不認宇文家的人,他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屬實厲害,我是佩服的,但是他今後的路可不好走,家族沒有底蘊,三個嫡子也沒有教導好,我要是宇文述啊,能愁死。”

宇文述的祖上,姓破野頭,他可不是鮮卑族,而是匈奴族。

北魏從大同遷都洛陽,直接導致了邊疆六鎮起義,爾朱榮憑藉鎮壓六鎮,擁兵自重,成爲北魏最有實權的頭號大佬,關隴集團第一代第二代領袖賀拔嶽、宇文泰,以及北齊的奠基者高歡都是他的手下。

爾朱榮被殺之後,賀拔嶽、宇文泰佔據關中,賀拔嶽死後,宇文泰大權獨攬,立元寶炬爲帝,高歡佔據山西河北山東,立元善見爲帝,逐漸形成東西對抗之局,也就是西魏和東魏。

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宇文家和高家分別殺死皇帝,自立爲王,也就是北周和北齊。

這兩家的基本盤,都是北魏時期的邊關六鎮軍戶,而宇文述他們家祖上,世代爲六鎮之一,沃野鎮軍主。

他們家跟着宇文泰來到了關中,只要北周不倒,他們家會越來越牛逼,但是北周倒了,而楊堅繼位之後,認祖弘農楊,就是要和中原氏族搞好關係,淡化自己家出身六鎮當中的武川鎮這一形象。

這就是爲什麼,楊素他們家始終不認可楊堅來自弘農楊。

六鎮軍戶與關中本土大族融合之後,逐漸形成了新的關隴貴族集團,成爲大隋政權的基本盤。

這其中,來自六鎮的那幫人,其實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能不能挽回這種頹勢,靠的是後代有沒有牛逼人物出世。

比如李虎的孫子李淵,正在走上坡路,兒子李建成又和太子關係匪淺,兩代之內,家族當延續富貴。

李弼的子孫們,還有駙馬李長雅,河東郡公李匡義,還有個頗有前途的李密。

於謹家裡眼下雖然還有個於仲文,但是和獨孤家一樣,正在走下坡路。

至於宇文述,指望他那三個兒子,把家族的門戶頂起來,不切實際。

歷史上混的最好的老三宇文士及,那是因爲妹妹給李淵做了昭儀,極爲受寵,才藉着妹妹起來的,他運氣也好,後來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戰。

歷史證明,跟着李世民混的,結局都不差,但是宇文士及死後,李世民可是給了他一個不怎麼體面的諡號:縱。

弱而立志,曰縱,敗亂百度,曰縱,忘德敗禮,曰縱。

這個諡號算是對宇文士及生平最真實的評價了。

而這一世,跟着楊銘混,纔有前途。

楊約這個人,興許是年紀大了,楊銘越來越覺得,這老小子比以前正派多了,少了陰謀詭計,反而頗有些磊落光明。

要麼說人家是楊素的左膀右臂,以前是壞事楊約幹,美名歸楊素,現在楊約不需要再給誰背鍋了。

與楊約聊天,楊銘是非常受益的,這個人的見識眼光,不亞於裴矩多少,高熲不在以後,楊銘確實需要這樣一個老成謀重的幫手。

“玄感在山東,買了多少田?”楊銘突然問道。

楊約笑了笑:“殿下想要的話,儘管拿去。”

“我現在還用不着,但將來肯定用得着,你跟玄感打個招呼,讓他有個心理準備,”楊銘笑道:“錢這玩意,你得有命花才行。”

楊約哈哈一笑:“老夫是否可以將太子這句話,理解爲對玄感的警告?”

楊銘微笑擺手:“警告談不上,自己人嘛,便當是苦勸之良言吧。”

楊約點了點頭:“玄感這輩子,只要聽勸,應不會太差了。”

等到楊約走後,楊銘纔將那個小丫鬟叫了過來,對方年紀不大,也就是十七八歲左右,放在後世,連結婚的資格都沒有,但在大隋,正常都應該有孩子了。

楊銘沒有多說什麼廢話,直接讓對方給自己寬衣。

當你可以擁有的時候,一定要去享受,因爲不知道哪天,你可能就無法擁有了。

有花折時堪需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就是這個道理。

等到你六七十歲的時候,你倒是想享受,身體不允許了。

所以啊,人最不應該辜負的,就是自己的青春,它像風一樣飄走,只留給人無窮的回憶。

五月份的時候,嶺南的事情談妥了,馮盎要回去了,但是寧長真走不了。

這樣的人物,你不能強行扣押人家,因爲在嶺南,有很多寧長真的擁躉,老寧家若是知道寧長真是非自願留京的,那麼肯定會鬧事。

而唯一能讓寧長真自願留下的,只有一個人,沈婺華。

而楊廣又非常聰明,他准許兩人見面,但是隻有楊廣夫婦在場的情況下,他們倆才能相見。

這招狠啊,等於是不給寧長真任何可乘之機,得不到的才最珍貴,寧長真如果有機會與沈婺華重敘舊情,只怕很快就會趨於平淡,畢竟他也是一方梟雄人物,但楊廣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少時不可得終將困其一生,楊廣就是以這個法子,將寧長真困在了京師。

唉.這可真是福王少小風流慣,不愛江山愛美人。

與馮盎一起離京的,有朝廷的一萬兵馬,外加十一位各郡太守:丘和、裴宣機、韋約、李襲志、李晙南、柳萂、陳智略、段綸、楊坦,楊猛,楊溫。

這十一個人下去,就是去嶺南推行大隋的政策去了,至於能否成功,說不準。

嶺南的事情,算是暫時告一段落,而楊廣同志又在京師呆不住了,人家要去洛陽住一段時間,接下來,有可能去晉陽,也有可能去江都,這得看人家的心意。

楊銘真是服了他了。

皇帝出巡,這不是什麼好事,先不說人家的出巡規模龐大,消耗國力,各地方官員還要挖空心思的招待人家,怎麼算,這都是窮奢極侈的鋪張之舉。

但是楊銘攔不住啊。

他攔了,楊廣壓根就不聽他的,還美其名曰:巡幸天下,皆爲察民間情事。

但是楊廣創作的一首詩,暴露了他的真實目的:我夢江南好,徵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

意思是,我向往的地方一直是江南,征討高句麗不過是興趣所致,你們都照顧好自己,我明年就會回來。

不得不說,楊廣對江南,是真愛啊,他去江南,不牽扯任何政治目的,純粹就是喜歡那個地方。

最扯淡的地方在於,蕭皇后也想去,人家夫婦倆對京師,沒有歸屬感。

眼看着皇帝就要走了,衛玄着急了,我特麼案子還沒查完呢,你這走了,我跟太子彙報嗎?

太子能做了這個主?這可是晉國公啊?

“凡國文諮情,但由太子批覆,”這是楊廣臨行之前,交代給朝臣的。

楊暕肯定也是要走的,他可不敢留在京師,但是走之前,他得先把自己的媳婦要回來。

“母后的千秋節也過了,你沒理由繼續讓令姿呆在你的東宮嗎?”楊暕眼下來東宮,都是膽戰心驚,生怕哪個不長眼的笨蛋,把他給陰了。

這次要不是索要媳婦,他纔不會來。

楊銘詫異道:“你擔心什麼呢?她在我這還能出事不成?”

呵呵你小子也不是什麼好鳥,我怕你把她睡了,給我戴綠帽子,楊暕道:

“母后可是答應的,讓我來將令姿帶走,你不放人,自己去跟母后說。”

楊銘咧嘴一笑:“你欠陳淑儀一樣東西,等你還給她的時候,我就將人還給你。”

楊暕徹底呆住了,沉默半晌後,一聲不吭的拍屁股走人。

哪個王八蛋告訴他的?活膩了是不是?

楊暕離開東宮之後,本想着去找母后,告訴對方,當年那檔子事,有人不聽你和父皇的話,已經告訴老二了。

但是轉念一想了,現在不能說,父皇母后就要離京了,這個節骨眼上捅出這事,只怕會有一場大風波。

算了算了,既然老三也沒跟我翻臉追究,我就暫時當不知道吧。

崔令姿被楊銘扣在東宮,其實就是對楊暕的一種警告,好讓對方今後做什麼事,先掂量掂量,等於是一把懸在楊暕頭頂的劍。

楊銘可沒有睡嫂子的嗜好,雖然不論是韋盈和崔令姿,都是各具風情,但他是下不了手的。

女人嘛,他不缺。

楊廣這一次離京,又帶走了十五萬人,還把沈婺華和寧長真,也帶走了。

而他走的也很是時候,正好是各地舉人入京參加考試的日子,楊銘甚至認爲,老爹這是甩鍋給自己,得罪世家的事情,讓自己來幹。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

今天的科考,郡一級,舉人名額增加爲十人,縣一級五人,朝廷明令,正五品以上官員直系親屬,不得參加。

這其實就是在給寒門世子機會,正五品官員的家屬,不走科舉也能安排,他們佔着名額那是浪費。

而大隋今後的用人,會逐漸減少安排貴族子弟,加大對寒門士子的任用,從而實現行政體制的小換血。

但是這樣的小換血,也是非常難的。

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722章 吾不忘矣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766章 體面第481章 君君臣臣七九章 負荊請罪六一章 背鍋俠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723章 三十歲整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520章 大柱國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一三章 來護兒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四五三章 苦肉計二九一章 滎陽王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665章 目有重瞳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508章 冒失僭越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731章 可稱公子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一一九章 撮合第670章 太平清河第752章 下手太快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766章 體面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98章 不懂政治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540章 沒錢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747章 楊老四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91章 謝恩七八章 五牙大艦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二七三章 挖牆腳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744章 寧願一死一九六章 亂戰二三六章 偶遇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543章 諡號第487章 (先鋒開拔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735章 創造需求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九四章 換防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655章 敗局第739章 隔代親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
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三五三章 八議免罪第722章 吾不忘矣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766章 體面第481章 君君臣臣七九章 負荊請罪六一章 背鍋俠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723章 三十歲整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第520章 大柱國七九章 負荊請罪二一三章 來護兒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四五三章 苦肉計二九一章 滎陽王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665章 目有重瞳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第508章 冒失僭越七六章 至善至孝第731章 可稱公子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一一九章 撮合第670章 太平清河第752章 下手太快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766章 體面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98章 不懂政治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540章 沒錢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747章 楊老四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91章 謝恩七八章 五牙大艦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二七三章 挖牆腳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零零章 天以福瑞正告之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第744章 寧願一死一九六章 亂戰二三六章 偶遇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543章 諡號第487章 (先鋒開拔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735章 創造需求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二四九章 兩個兒子九四章 換防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655章 敗局第739章 隔代親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