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

翌日朝會,楊廣果然宣佈,齊王妃喪葬一事由秦王主持。嬸

因爲楊銘巧不巧的,身上剛好兼着鴻臚卿,但是他完全不懂,也就是掛個名字而已,真正張羅布置的還得是下面的人,少卿蘇夔,少卿陳叔明。

韋衝先死,韋妃再死,京兆韋接連遭受重創,可以說打擊巨大,但遠遠談不上傷筋動骨。

歷史上的京兆韋氏分支,多達十一房,但是眼下,只有九房。

其中最爲興盛的,就是太子妃韋盈所在的鄖國公房,以及齊王妃所在的逍遙公房。

而鄖國公韋孝寬和逍遙公韋夐,這是親兄弟,所以這兩房的關係是非常近的。

韋家是非常牛逼的,不誇張的說,在京兆地區,沒有人敢得罪他們,這是關中最大的地頭蛇。

現在的韋挺,還是一個痛失至親的少年郎,但是歷史上,人家在太宗一朝做到了吏部侍郎,兒子韋待價在武則天時期,做到了尚書右僕射,女兒嫁給了李世民第五子齊王李右爲齊王妃。嬸

齊王李右的姥爺,是陰世師。

王妃喪葬規格,比韋衝肯定是高了好幾個等級,而且楊暕必須回來。

天大的事,他也得回來主持大局,誰讓死的是他的正牌媳婦。

運河那邊,有宇文愷在,就不會出事。

楊銘整個白天,都待在齊王府,他是主事人,雖然什麼都不用幹,但也得拋頭露面。

能看的出,韋家的人現在,對楊銘多少還是有點敵意的,雖然他們顯露的並不明顯,誰讓楊銘是楊廣的三個兒子裡,唯一一個跟韋家沒有關係的。

楊廣夫婦是不會來弔唁的,因爲他們是長輩,而東宮那邊,太子不便出面,於是太子妃韋盈來了。嬸

“大嫂來了,”楊銘在府門外迎接韋盈,而韋盈的態度卻非常冷澹,只是衝楊銘點了點頭,便直接忽略他,被齊王府的人迎入府中。

她的表現,很可能代表着太子對自己的態度,所以楊銘多少感到有點不妙。

如今太子患疾,不能參與朝政,很多大事楊廣不得不倚仗楊暕和楊銘,時間一久,他們倆的影響力勢必提升,從而對東宮造成威脅。

雖然楊昭這個大哥,絕對是好大哥,但楊銘一旦對他的位置產生威脅,楊昭也不是吃素的。

於是楊銘一路跟在太子妃韋盈身邊,表現的頗爲謙卑,隨時聽候對方問話。

興許是覺得楊銘態度卑微,一向沒什麼城府的韋盈,臉色稍有好轉,道:

“辛苦你了。”嬸

韋盈在靈堂內哭過一場後,又與韋家的人說了一陣話,這才遣退其他人,獨自面對楊銘,說道:

“我聽母后說,是你主動奏請父皇,辭去兩衛大將軍?”

楊銘點了點頭:“是的。”

韋盈道:“你大哥讓我問你,你爲什麼這麼做?”

楊銘回答道:“大嫂面前,臣弟不敢隱瞞,大哥患疾不理朝政,朝堂上也是風言風語,臣弟怕大哥聽信了這些謠言,對我不滿,所以主動放權,以示忠貞,請大嫂轉告大哥,臣弟今後,將不會接手任何職位,只等大哥康復返回朝堂,再聽候大哥安排。”

鴻臚寺這種部門,沒啥實權,是不會遭人忌諱的,只要楊銘不接手軍方,太子對他還是放心的。

“你倒是沒有瞞我,”韋盈點了點頭:“你大哥對你還是信任的,正如你所說,現在有不少人在私底下亂嚼舌根,謠傳太子病重,二王爭位,你大哥信你,但是東宮那幫臣子,可沒有你大哥這麼瞭解你,爲了避嫌,你這麼做,其實很好。”嬸

她是故意說的嚴重,實際上,有哪個不要命的敢謠傳二王爭位這種事情?這不是嫌自己命長嗎?

眼下的右武衛和右屯衛,已經被楊昭不足一歲的嫡長子楊侑,和庶長子楊倓接手,基本等於楊銘主動讓出來的。

楊銘道:“風言風語最是傷人,我知道大哥不會猜忌我,但是我必須這麼做,因爲要堵住那幫風語者的嘴巴,免得他們挑撥我兄弟關係。”

韋盈點頭笑道:“長孫熾的事情,你大哥很感謝你,現在東宮那幫臣子,已經沒有人說你的不是了,等你大哥病癒之後,是不會虧待你的。”

楊銘趕忙道:“只要大哥病癒,比什麼都強,臣弟並無所求。”

這時候,韋盈突然嘆息一聲:

“也是造化弄人,我與韋妃雖是族內姐妹,但幼時常常見面,也算是關係親近,如果當初她是秦王妃而不是齊王妃,想必也不會是今日結局。”嬸

這就是想法天真了,楊銘三兄弟的婚嫁,那都牽扯着政治,牽扯着朝堂局勢,豈是想娶誰就能娶誰的?

說着,韋盈羊裝好奇道:“銘弟似乎與我們韋家,並無姻親?是沒有相中的女子嗎?”

楊銘趕忙道:“並不是,其實臣弟與韋家,並無任何交集,府上妻妾,也皆是隨緣。”

韋盈明擺着是拋出橄欖枝,但楊銘這邊態度則有些微妙,沒有接受也沒有拒絕。

“以後還是要多多親近的,”韋盈笑道:“銘弟當知,我韋家並不比楊家差,甚至猶有過之。”

你最好說清楚是哪個楊家?這話可不要讓楊廣聽到。

楊銘點頭道:“這是自然,其實臣弟與勳國公(韋圓成)還是比較相熟的,奈何他在冀州,難以見面。”嬸

韋圓成,是楊昭提拔上來的,而且是韋盈的親堂哥,所以聽到楊銘這麼說,韋盈頗爲欣慰:

“好了,我也不多駐留了,這裡的事情就託付給你了。”

楊銘趕忙起身相送:“臣弟分內之事,大嫂放心,也請大嫂代我向大哥問安。”

韋盈點了點頭,在宮女的簇擁下,離開了王府。

接下來的日子,楊銘每天都待在齊王府,鐵勒的契必喀圖,包括在京的一些其他外國使臣,也都前來弔唁。

其實在大興,有很多番邦小國的駐京辦事機構,包括東西突厥。

這些人的主要業務,是與大隋通商,因爲當下,縱觀亞洲地區,沒有比大隋更物產富饒的地方,而且農耕防治冶煉技術,也都是當時拔尖的。嬸

對外通商,也是互補長短,人家波斯和天竺那邊也有更好的技術,這就是打通西域走廊的必要性所在。

楊廣不是坐井觀天的那號人,他一直都在積極的對外交流。

高玥在王府與陳淑儀閒聊的時候,得知楊銘與長孫成關係似乎不錯,於是她主動找到楊銘,希望能幫着引薦一下,她想見見長孫夫人高氏。

她和高氏是同族,高氏的曾祖父高翻和北齊奠基者高歡的爹高樹生,是親兄弟。

高氏是高翻這一支的,高玥是高樹生這一支的,兩人以前壓根就沒見過面,因爲人家高玥,是北齊皇室嫡系,長孫成的妻子高氏只是宗室。

終究是本族,而高玥在京師,幾乎沒有朋友,所以難免想與高氏這個親戚多走動一下。

楊銘當然也樂意,於是直接派人去了長孫府,說明緣由之後,將人邀至王府團聚。嬸

兩人見面之後,雖然對彼此的容貌非常陌生,但終究都是高家這顆樹上長出的果實,所以一見如故,相擁而泣。

房間裡,兩人雙手緊握,噓寒問暖,家常裡短說個不停,而楊銘就在一旁坐着。

高玥比人家大十幾歲的,但是高氏在高玥面前,卻是自慚形穢,一來是身份有高低,再者容貌相差太大。

高玥的事情,是不方便對外宣揚的,所以高氏不曉得今後再來團聚,該以什麼藉口。

楊銘幫她想了一個辦法,乾脆就讓長孫無忌來王府讀書吧,他不是喜歡探究文史嗎?拜到李百藥門下做門生吧。

李百藥這小子,非常的出名,要不然當初也不會被楊廣青睞,所以高氏一口答應了。

等到楊銘離開之後,高玥才問道:“妹妹可還有兄弟姐妹?”嬸

高氏垂淚道:“有的,還有一個兄長,名士廉,現在鴻臚寺當差。”

“鴻臚寺?眼下不正是秦王殿下兼着的嗎?”高玥問道。

高氏點了點頭:“是的,兄長只是一個從九品的治禮郎,想來殿下並無印象。”

“可惜我人微言輕,幫不得忙,”高玥闇然道:“不過我與秦王嬪淑儀關係很好,或可讓淑儀幫着在秦王面前說說話,也好給士廉弟弟謀劃一二,不枉同族情誼。”

高氏頓時感激道:“若得秦王垂青,乃兄長之幸。”

接下來,高氏一直呆到深夜,才戀戀不捨的離開。

長孫成在得知秦王府上還藏着一位舊齊的亡國公主之後,也是瞠目結舌,囑咐妻子道:嬸

“萬不可對外宣揚,以後你再去王府,帶上無忌,以掩人耳目。”

高氏點頭道:“夫君放心,我曉得輕重。”

長孫成老成謀國之人,口風是很嚴的,肯定不會亂說,就怕無忌和無垢還小,反而壞事,於是他又叮嚀道:

“不要當着孩子面說話,小心泄漏出去。”

實際上,他是多慮了,高玥的事情,雖然不便見光,但是知道的人還是很多的,楊廣夫婦也知道,只不過他們並不知道,高玥竟然和傳國玉璽有牽扯。

否則的話,高玥早就被楊廣給帶走了。

九六章 頂包五一章 天大的事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483章 一代巨匠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二一一章 妾妃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684章 五五開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518章 西方之劫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613章 氣暈了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529章 進退無路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503章 初步試探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596章 關稅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十二章 撩妹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485章 造橋大匠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531章 手起刀落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七九章 透心涼七四章 家大業大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三一章 吾教當興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四十章 爽約第691章 謝恩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一一九章 撮合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八三章 皆大歡喜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五六章 胡商第672章 離強合弱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767章 貓哭耗子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549章 家宴第592章 水車軸承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483章 一代巨匠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712章 你別幹了六一二章 商君書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四章 造化弄人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二九八章 洗白
九六章 頂包五一章 天大的事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483章 一代巨匠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二一一章 妾妃第609章 反客爲主第684章 五五開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518章 西方之劫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四六章 一敗塗地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737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613章 氣暈了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529章 進退無路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第503章 初步試探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第596章 關稅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十二章 撩妹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第485章 造橋大匠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第531章 手起刀落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三二章 以後再說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七九章 透心涼七四章 家大業大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三一章 吾教當興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四十章 爽約第691章 謝恩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第481章 君君臣臣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一一九章 撮合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八三章 皆大歡喜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五六章 胡商第672章 離強合弱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第767章 貓哭耗子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四零四章 博陵家主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549章 家宴第592章 水車軸承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483章 一代巨匠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712章 你別幹了六一二章 商君書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三四章 造化弄人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二九八章 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