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世嫡皇孫

楊銘態度堅持,一定要保玄感,楊廣也不好辦啊。

難不成皇帝跟太子翻臉?這小子監國這麼多年,政務全理順了,朝中也不乏心腹,軍中他的人也不少,動他,是想都不要想。

老二那點本事要是當太子,楊廣都覺得對不起祖宗。

可是這件事,終需有個扛罪的,不然堵不住悠悠之口,楊廣心裡比誰都清楚,那些大臣們只是嘴上不敢說,心裡其實都在埋怨自己呢。

我做了什麼事,我能不知道嗎?但我能認錯嗎?不能!

其實兒子幫爹頂罪,是最好不過的,楊廣也沒有那麼爲難,但是太子的擁躉太多了,這些人不會同意太子身上沾上這樣的污點。

關於楊銘出征的事情,連續五天的討論,都是反對者居多,而楊約和玄感則是沒有表態。

楊約很清楚,現在能保他們的只有太子,而太子一旦領兵在外,誰都不敢動他們,也沒人敢找他們的後賬。

唯一的擔憂,就是外面實在是太亂了,他怕楊銘會有閃失。

小朝會說不通,只能是搬到大朝會。

朝會一開,爲了避免有不長眼的出來給楊廣挑刺,楊銘第一個站出來請罪,並且希望能夠領軍出征,平叛天下。

結果呢,一幫子給太子脫罪的,當時留京的那些官員,有輔佐之職,太子有失,按理說他們也逃不了。

於情於理,都得站出來分擔。

可是這麼大的事呢,總得一個領頭擔罪的,楊約慎重考慮之後,還是覺得讓玄感擔一點,太子已經出面保你,給你頂了大半,剩下一小半,你總得分擔一下。

他朝玄感使了一個眼色,後者趕忙站出來道:

“國事繁重,陛下在北,太子承監國之職,監理九州,不能因一事而廢萬事,非太子之罪也,臣奉命督運軍資,雖盡心竭力,仍不免左支右絀,致使糧草不濟,請陛下降罪。”

其實啊,誰對誰錯,從來都不是重要的,玄感有錯嗎?可以說一點錯都沒有,楊銘更沒有。

但是呢,現實往往就是這樣,對錯不是去探究的,而是用來平事的,只要能把事情擺平,誰對誰錯,無所謂的。

監國太子,督糧玄感,用來承擔責任,天下人是最能夠接受的,因爲他們倆就是主要負責人嘛。

太子的態度非常堅決,我肯定是要出門的,陛下如今在京,也用不着他監國了,而他將功贖罪的藉口,又是那麼的名正言順。

今天的朝會,人數非常多,各路豪傑都來了,宗室親王只要在京的,今天都在。

蔡王楊智積先起身道:“太子乃國本所在,不可動搖,今執意出征,乃爲陛下分憂也,臣以爲,應冊封太子嫡長秦王,爲世嫡皇孫,以保我大隋國本穩固。”

他的意思,跟楊約的擔心差不多,怕楊銘出事,楊銘要是出事,儲君之位給誰呢?

按理說,能爭的不多了,齊王楊暕算一個,趙王楊杲,還有楊茵絳的三個嫡出,外加魏王楊瑾。

眼下沒有人會把楊瑾當成庶出對待。

但是如果冊封楊瑞爲世嫡皇孫,等於是確定了繼承權,也就是太子之下的第二順位繼承人,後面沒有第三順位了,楊瑞之下,其他人都沒有繼承權。

什麼叫世嫡皇孫呢?也就是後來的皇太孫,一般情況下,只有在太子死了之後,爲了確保後繼有人,會冊封皇太孫,保證其合法性以及皇權的延續性,比如朱元璋的太孫朱允炆,但也有少數情況,太子活着也沒有被廢,就被立爲皇太孫,比如李治的太孫李重潤、朱棣的太孫朱瞻基等。

楊智積是宗室大佬,以他的角度說出這樣的話,無可厚非,但是有人不樂意啊。

楊暕呵呵道:“蔡王對太子沒有信心啊?平叛楊諒,滅吐谷渾,已經證明了太子的領軍能力,如今不過是一些匪盜聚衆而已,就算我出征,那也是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舉蕩平,太子焉有不勝之理?”

“齊王之言,如同兒戲,”滕王楊綸冷笑道:“你到現在還覺得,那只是一些匪盜啊?天下失首府之郡太守,已多達十一人,他們恐怕不會認同齊王的觀點。”

人家是不鳥楊暕的,要不是這次救駕,我都不會正眼瞧你,大家都是親王,太子健在你又沒有繼承權,我現在名義上是宗室領袖,你想要往上走,還得巴結我呢。

楊暕怒道:“我說楊綸,誰給你的膽子這麼跟我說話?武威郡呆了幾年,本以爲你會收斂一些,結果更跳了,怎麼?你是不是覺得你比我大啊?”

“大家都是自己人,何必爭吵呢?”樑王楊浩嘿嘿笑道:“齊王在北,不知國內之事,您要是覺得叛賊這麼容易剿滅,爲何不代太子出征呢?”

三個親王跟他唱對臺戲,誰都能看得出,楊暕已經沒什麼威望了,宗室不支持,他什麼機會都沒有。

楊暕呵呵道:“我想去,太子也未必肯啊。”

“你不說,怎麼知道我不肯呢?”楊銘淡淡道。

楊暕一愣,頓時道:“那行,我去,行了吧?”

“不可不可.”

這下好了,幾乎是全員反對。

太子出征,大家反對是怕太子有失,楊暕這個嘛,是知道他沒有這個能力。

楊暕頓時大窘,氣呼呼的坐下不吭氣了,被人瞧不起的感覺總歸是不好的。

楊廣點了點頭,看向楊銘道:

“你若出征,要思慮周全,議一個方案出來,讓朕過目,朕不欲你親力親爲,但你執意如此,朕也只能勉強答應,汝出征之日,便是楊瑞冊封世嫡皇孫之時。”

這下子,等於給老楊家立了一個正統合法繼承人,楊銘要是掛了,楊瑞就是儲君,但不會成爲太子,因爲他和楊廣中間隔着輩。

死了爹的皇太孫,跟太子沒什麼兩樣。

那麼接下來,又是一幫人反對。

楊廣心裡是很高興的,因爲楊銘這麼一鬧,沒人再提北征的事情了,全在討論太子出征,能於是把事情給接過去了,轉移重心。

然後又將玄感罰俸三年,算是蓋棺定論了。

玄感是不會在乎的,那點俸祿都不夠我塞牙縫,你要是讓我做尚書僕射,我貼錢給你都行。

但是呢,還是有人站出來了。

魏徵。

“臣以爲,應即刻拿辦齊王問罪,皇駕在營,齊王無當機立斷之能,猶豫之間致使敵寇攻破營壘,牽連陛下南進,致使大業不竟全功,此齊王一人之失,罪當削爵。”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

“漂亮,終於有人站出來了!”這是很多人的心聲。

兵部職方侍郎衛王楊集站出來道:“兵部關於北征的覆盤,疑點重重,齊王在如此關鍵時刻,畏而不戰,撤又不及,以至我左右備身府精銳折損,軍府已經在鬧了,齊王不定罪,將士們不好交代啊。”

楊暕怒而起身,直接過去一腳踹倒魏徵,然後踩在魏徵的腦袋上,指着楊集道:

“備身府有怨言,你能知道?備身府不是你管着吧?”

楊集淡淡道:“家父楊爽,開皇年間曾領左右衛、左右領軍府,宗團驃騎,以及左羽林衛大將軍,軍府的事情,我還是略知一二的。”

楊爽,是楊堅夫婦最信任的人,也是最放心託付兵權的,因爲楊爽,是被他的嫂子獨孤伽羅撫養大的,半個娘了屬於是。

開皇年間十二衛大將軍,他幹過一半,北周時期楊堅掌權之後,楊爽就被封了大將軍,人家在大隋軍方和宗室當中,都是頂格大佬級別的,很多將領都出自他的麾下。

隋唐演義中的靠山王楊林,原型就是楊爽。

所以楊集能不知道軍府的事情嗎?更何況我特麼還在兵部上班呢。

“額齊王就算有失,救駕有功,足以彌補了吧?”宇文述說完這句話,先是看了看楊廣,又趕緊看了看楊銘。

前者微微點頭,後者面無表情。

額.這是一個同意一個不同意,宇文述趕忙道:“正如太子所言,要賞罰分明,刑部和大理寺,似乎可以議一議。”

楊暕目瞪口呆,nmlgb,你是我老丈人,變臉這麼快?楊銘給你什麼好處了?

楊約冷笑道:“大殿之內,腳踩門下省官員,齊王好威風啊。”

楊暕哈哈一笑,指着虞世基,道:“你還好意思說我,你當年跟玄感還揍過虞尚書呢。”

虞世基一愣,你提這事幹嘛啊?於是道:“都是誤會,都是誤會。”

楊玄感也趕忙道:“確實是誤會,虞尚書勿怪勿怪。”

說罷,他還給人家揖了下手,算是賠禮道歉了,這時候可不能樹敵啊,人家虞世基已非吳下阿蒙,現在是吏部尚書了。

楊廣爲什麼會袒護楊暕呢?因爲楊廣知道自己這個兒子是個棒槌。

你傻你笨你無能,都無所謂,但是你孝順。

在楊廣看來,你確實錯了,不是你,老子也不會這麼狼狽,但是孝心可嘉,拼死爲自己殿後阻擊追兵,這也是事實,楊廣不可能不認。

還是那句話,忠孝都佔全了,其它過錯,都無所謂。

忠心的人,是排在有能力的人之前的,自古如此。

楊暕比誰都清楚,他爹不會搞他,一路上伺候的那麼周到,人家爹早就答應了,不會跟他算賬,所以他今天才這麼跳,因爲知道有人保。

朝堂上,御史臺也蹦出幾個人找楊暕的麻煩,其中一個陸知命,還捱了楊暕一記大比鬥。

大隋的朝堂氣氛,一直都是這樣,跟特麼鬧着玩似的,要怪就怪楊堅沒有起個好頭,他在位的時候,動不動就在大殿毆打官員,有時候會指使這個去打那個,導致大隋的朝會,有時候不怎麼嚴肅。

楊銘也真想下去給楊暕幾下子,但是不能這麼幹,兄弟內鬥是家醜,再說了,他畢竟是弟弟,弟弟打哥哥,不被世俗所認可。

換成楊昭就不一樣了,大哥教訓弟弟,那是天經地義,長子是高於其他兒子的,從老二開始,基本上算是平輩了,沒有高低之分。

“好了,”楊廣終於說話了:“錯了就要認,人家給你挑錯,是爲你好,關於這件事,門下省主持,協同兵部、大理寺,好好論一論,不可冤枉。”

冤枉這倆字,其實已經很明白了,門下省官員只衝着這倆字,也不會給楊暕定罪了。

而楊廣呢,自然非常滿意,兩個兒子、一個玄感,把罪名都給分擔出去了,沒人再會找他的麻煩了。

很好。

門下省主持,誰主持呢?楊雄牛弘一死,楊綸補上了,眼下三個納言,蘇威、裴矩、楊綸,外加兩個侍郎楊達、韋貞,他們五個是不會讓楊暕好過的。

放心,我不會冤枉你,但你想要無罪,門也沒有。

人家這幾個加起來,已經可以跟皇帝唱對臺了。

返回東宮之後,光化殿一片哭聲,楊茵絳攜衆女眷以及子女,全都跪在楊銘面前,希望他回心轉意,不要出征。

一個比一個哭的兇,不知道的,還以爲太子薨了呢。

楊銘也懶得去勸,三個女人還一臺戲呢,何況這麼多,耳朵嗡嗡的,讓他一陣心煩意亂。

你們哭吧,總是會停的。

“殿下萬金之體,怎可涉險出征,眼下四方皆亂,賊寇遍地,您是儲君,萬萬不可啊,”楊茵絳哭的鼻涕都流出來,他跟楊銘感情太深,別說出徵了,楊銘外出郊遊,她都想跟着。

前幾天她就知道丈夫有意領軍,但是並沒有當回事,因爲在她看來,太子出征,史書罕見,沒有人會同意的,只不過是丈夫的一廂情願而已。

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竟然變成事實了。

朝堂那幫狗賊,棄我國祚於不顧,都該殺。

裴淑英則是面無表情的垂淚,一雙眼死死盯着丈夫,徵吐谷渾我能跟着你去,此番平叛,我還去。

反正你走哪我跟哪,要死咱們一塊死。

裴淑英,人家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貞烈女子,她對楊銘是堅貞不渝的,屬於楊銘出征要是掛了,她在京師立即就會自盡殉情。

她就是一心只爲丈夫而活着的那種萬中無一的絕世好妻。

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484章 僧籍道戶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628章 誠信第一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684章 五五開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零七章 檢校衛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40章 沒錢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四一章 靜照庵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734章 禮部侍郎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476章 項籍虞姬第507章 殘部補充二八二章 做嫁衣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四章 八歲習武三十章 深不可測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543章 諡號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六一二章 商君書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520章 大柱國第637章 救荒法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730章 殺心起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705章 水軍出動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727章 吃虧是福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二二六章 進士第579章 弔唁長孫十二章 南北之爭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七三章 挖牆腳一零七章 檢校衛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510章 便宜行事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580章 家規六條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705章 水軍出動二三七章 救人第507章 殘部補充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二九一章 滎陽王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六九章 舉薦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
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660章 世嫡皇孫一一五章 首次離京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484章 僧籍道戶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628章 誠信第一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第521章 京兆需要狠人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五零章 武士彠第684章 五五開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98章 不懂政治一零七章 檢校衛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42章 驍果軍鷹揚郎將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40章 沒錢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三四一章 靜照庵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734章 禮部侍郎二六六章 齊王醜事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第476章 項籍虞姬第507章 殘部補充二八二章 做嫁衣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四章 八歲習武三十章 深不可測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543章 諡號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六一二章 商君書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第520章 大柱國第637章 救荒法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718章 北進洛陽第730章 殺心起第499章 羈縻政策第705章 水軍出動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九章 河東郡王第727章 吃虧是福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二二六章 進士第579章 弔唁長孫十二章 南北之爭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二七三章 挖牆腳一零七章 檢校衛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510章 便宜行事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580章 家規六條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705章 水軍出動二三七章 救人第507章 殘部補充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二九一章 滎陽王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六九章 舉薦第620章 明軍不滿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