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苛捐雜稅

崔弘升帶着三萬人離開高昌之後,駐守在張掖郡,因爲他身上有一個任務,盯着點西域。

大隋北征之後,西突厥要是在背後來那麼一下,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西突厥雖然遭遇大敗,損失慘重,但也因爲敗的太狠,所以與他一起的薛延陀部和鐵勒部,依附的更緊了。

統葉護是個牛逼人,逃回突厥之後,他很快便在衆部落的推舉下,出任新可汗。

歷史上,統葉護就是整個西突厥的巔峰,版圖之大超越前代,乃有史以來西突厥權勢最大的首領。

他返回三彌山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將牙帳從三彌山遷徙往千泉城(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他是擔心大隋接着幹他,畢竟三彌山,就是今新疆庫車縣北哈爾克山,距離大隋比較近。

這個態度,大隋這邊是很滿意的,而且統葉護也繼續向大隋俯首稱臣,派人將用來交換契苾歌楞的兩萬匹馬送到了大隋邊境,還有一些貢品。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態度轉換,脆弱的一批,今天我能稱臣,明天我就能翻臉,還是那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朝廷派出使者韋節、副使者崔儀,出使西突厥,以期安撫對方。

畢竟大隋這邊的動靜,人家估摸着也知道了,其中這個崔儀就是契苾歌楞的漢人軍師崔禛的幺弟,崔禛現在混起來了,已經歸入統葉護帳下,成了人家的軍師,因爲去年那場關中大戰,崔禛曾經諫言打到武威就不能再往前了,否則大軍戰線拉長,只有等死的份。

射匱那時候不聽,覺得自己和始畢五十多萬人,兵強馬壯,直入關中拿下大興不在話下。

殊不知李靖故意把他們往裡面引。

“河西諸郡,單是供應崔弘升,就已經是捉襟見肘了,不能再從那裡徵調糧食了,”崔仲方在朝會上反駁宇文述道。

宇文述也是沒招啊,糧食缺口太大,全指望江南和河南,也不切實際,關中他又不敢徵,只能惦記河西了。

然後呢,宇文述剛反駁了一句,崔仲方立馬不吭聲了。

明擺着人家崔仲方就是表個態,但沒有打算爭取,意思是告訴別人,你們看,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我拗不過宇文述,

楊約和楊玄感已經都走了,宇文述其實也差不多了,他就等着解決完河西的事情,就會啓程往洛陽,畢竟東都是整個北征的調度中心。

而於仲文呢,回來了,只聽他道:

“左右翊衛,我可是都帶回來了,加上關中徵調的衛士,大約十二萬兵馬,需要多少糧食和民夫,你得把事情給我辦完再走。”

人家是西路軍行軍大總管,我只管打仗,但是我打仗需要的東西,你們得給我準備全乎了,不然我可不幹。

宇文述也是苦逼的很,他身爲中路主力大總管,還特麼得負責天下統籌徵調,我特麼累成這副樣子,你還逼我?

“再過一旬,我怎麼也得動身去洛陽了,關中的事情你不能全指望我啊?”說着,宇文述朝於仲文使眼色,意思是你讓太子給你想辦法。

於仲文的眼神挪向了楊銘。

楊銘笑道:“河西的糧食,就不再徵調了,把崔弘升餓着了,後果太嚴重,號召關中、巴蜀富商,捐輸助餉吧。”

捐輸這玩意,始於清朝康熙滅三藩的時候,並且被康熙發揚光大,兩年內,先後在山西和甘肅,賣出去三萬個縣丞職位,接下來的六巡江南包括乾隆下江南,其實就是要錢去了,沿路所過,富商官紳都得給錢,漸漸的就發展成了一種稅,叫做捐稅,只要皇帝從你這過,你就得交這個稅。

這個就叫苛捐雜稅。

楊廣巡幸花的是國庫,至少表面光鮮一點,那倆辮子純屬討吃要飯的。

沒錯,捐輸聽起來好聽,其實就是賣官。

楊銘也實在是沒辦法,要不然也不會用捐輸這個法子,好在大隋的科舉正處在萌芽階段,賣點官的話,不會影響多大,你要是放在明朝賣官,那幫飽讀聖賢書的官員能用唾沫噴死你。

因爲賣官,等於斷了下面士子的上升渠道。

所以楊銘才選了關中和巴蜀,因爲這兩個地方,上升渠道一直都是斷的,與其被世家門閥壟斷,不如給那些富商一些機會。

宇文述也是第一次聽到這麼不要臉的法子,拍案叫絕:“這個法子好啊,關中經去年一場大戰,各郡縣衙門出了不少缺,巴蜀糧食富足,又都在本土豪族手裡,他們肯定願意。”

楊銘笑道:“只能拿關中和巴蜀的缺,用來捐輸,其它地方都不行,至於怎麼個捐法,許國公臨行前擬出一個法子,交給民部和吏部施行,要快。”

宇文述趕忙點頭,眼下已經是二月份了,四月下旬,於仲文就得動身了,也就是還有兩個月,時間上確實非常緊迫。

他做爲總調度師,去了洛陽之後,完全是可以說服楊廣再往後延期一個月的,畢竟楊廣現在還在江都沒動身呢,就屬他最磨蹭。

眼下北方各地的籌備,都非常困難,不延期幾乎都不可能了,總不能餓着肚子出征吧。楊銘只覺得心力憔悴,整個身體都疲乏難當,衆臣見狀,一個個的都不說話了,等着散朝。

“虞尚書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楊銘無力的擺了擺手。

宇文述等人趕忙說了一番太子保重身體的場面話,這才陸續退了出去。

虞世基做爲於仲文的行軍長史,其實不算合格,畢竟這小子根本不會打仗,但是人家呢有個長處,我不懂的事情絕不插手。

沒有這份通透勁,也不會成爲皇帝的寵臣。

歷史留名的臣子,都不是簡單人,而且虞世基身上有一個特質,楊銘還是喜歡的,那就是忠心。

歷史上他是跟着楊廣在江都,一起被殺的。

雖然是個奸臣,但是在皇帝眼中,忠心的奸臣那也是好臣子。

“去年朝廷已經跟武士彠與何稠借了一筆錢,錢是我借的,朝廷得還,”楊銘道:“可是眼下的情況,怎麼還呢?”

虞世基和裴蘊一樣,除了吃飯睡覺,腦子就一直在揣摩領導的意圖,楊廣是領導,人家楊銘也是。

擅於揣摩人心的,往往有着極高的情商,虞世基道:

“不對,這錢不是殿下借的,臣聽說過這件事,關中大戰,將士們英勇殺敵,朝廷自然要賞罰分明,武士彠與何稠不過是略幫小忙,他們這個是不是應該也叫捐輸呢?”

楊銘哈哈一笑:“不能這麼說吧,如果算捐輸,他們可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其實算,”虞世基已經猜到楊銘想幹什麼了:“眼下出缺的位置不多,將來有缺,可以優先考慮他們兩個。”

虞世基現在是吏部尚書,人事任命歸人家管,正五品下都有任免權。

其實就是楊銘想賴賬了,但是賴賬不能白賴,你得給人家一點匹配的好處交代才行,武士彠想買官嗎?他比誰都想,說不定人家還想一步到位,再加點錢買個大官。

至於何稠,人家本來就有職位,但是可以給兒子準備嘛。

楊銘笑了笑:“你是吏部尚書,掌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我不插手了,你自己看着辦吧。”

“臣明白,殿下放心好了,”虞世基笑道。

朝廷欠武、何兩人,一共兩百四十萬貫,還是楊銘親口借的,但是眼下的情況是,未來五年都未必能還的了,這就成失信人了嘛。

所以楊銘得解決這件事情,他不願意揹債,當然,跟他爹一個尿性,也不願意還債。

債務也是分種類的,有些債,你砸鍋賣鐵也得還,有些債嘛,就是曲線還債了。

李靖和蘇烈,楊銘肯定是不會放人的,但是徐世績和侯君集,他還是希望兩人能出去歷練一番。

傍晚的時候,這倆人被召入東宮,就在楊銘的殿內吃飯。

這是大榮幸,以他們兩個的身份,其實根本不夠格,雖然他們靠着去年那場大戰,分別混了個從七品的綏德尉、正八品的懷仁尉,但是你要知道,很多正三品上的官員,都沒能跟楊銘一起吃過飯。

虞世基不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嗎?

楊銘看着拘束的二人,示意他們放開一點,然後道:

“武舉出身,自當從戎立功,我跟衛玄打了招呼,你們倆這次就跟着他北上,東西突厥的鐵騎你們也見識過了,算是有經驗的,此番出征,期待你二人能馬到功成。”

徐世績趕忙道:“太子厚望,卑職誓死報答。”

“卑職雖死難報,”侯君集也道。

楊銘笑了笑:“你們兩個是我選上來的,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功勳是打出來的,混,混不了多少,懂得把握機會的人,纔有未來,封妻廕子靠的是機會,你們倆要把握住了。”

兩人忙不迭的點頭,感動的一塌糊塗。

他們倆現在還很嫩,不知道楊銘是在籠絡他們,因爲他們倆也確實沒資格讓太子籠絡。

但是他們也很清楚,太子是他們的貴人,吃了今晚這頓飯,太子就是他們的靠山,今後,是主僕。

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760章 右僕射第677章 我舅老爺十四章 太子妃六一二章 商君書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三一章 吾教當興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707章 尊師重道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70章 太平清河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三十章 深不可測第497章 搭設浮橋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六七章 御史中丞二九零章 鞭罰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655章 敗局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640章 蘇夔無父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738章 五鳳樓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552章 弒君者十四章 太子妃第698章 一鍋飯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四章 造化弄人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三二四章 談判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687章 火燒糧草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504章 五女山城三九章 香味第478章 倚老賣老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711章 楊廣離京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736章 徐景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四二七章 捱打第622章 監門將軍十三章 老實人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九六章 頂包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45章 諭齊王暕
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二七五章 血氣方剛第760章 右僕射第677章 我舅老爺十四章 太子妃六一二章 商君書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三一章 吾教當興三五四章 爾虞我詐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第622章 監門將軍第707章 尊師重道一零五章 玉體橫陳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508章 冒失僭越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670章 太平清河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三十章 深不可測第497章 搭設浮橋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第503章 初步試探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六七章 御史中丞二九零章 鞭罰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655章 敗局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640章 蘇夔無父五七章 胡姬酒肆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第738章 五鳳樓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551章 殺雞給猴看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552章 弒君者十四章 太子妃第698章 一鍋飯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三四章 造化弄人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三二四章 談判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600章 皇帝帶貨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三八四章 和親公主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687章 火燒糧草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504章 五女山城三九章 香味第478章 倚老賣老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第659章 將功贖罪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711章 楊廣離京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519章 終極目標第701章 自命不凡第736章 徐景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四二七章 捱打第622章 監門將軍十三章 老實人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九六章 頂包三五九章 大儒門生第745章 諭齊王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