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

裴爽、薛收、薛萬述三人,跟玄挺的心情是一樣的,他們覺得,太子回來之後,肯定會找他們秋後算賬。

於是三個年輕人老老實實的站在大殿中央,聽候楊銘訓話。

“你們能幫着魏徵說話,這是好的,孤自然是願意看到東宮一應官員精誠團結,所以今天叫你們來,不是要數落你們,就是聊聊天,都坐吧。”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薛收首先站出來道:“我就知道殿下是明理的,非我等不懂規矩,實是玄挺欺人太甚。”

楊銘笑了笑:“坐下再說。”

“是,”三人紛紛點頭,於兩旁坐下。

楊銘緩緩道:“孤去河東之後,東宮的事務都交給了劉先生、李綱、封德彝他們幾個,爲什麼他們不站出來制止,而是你們三個呢?”

“回殿下,三位都是長輩,處事老成,不像我等這般輕浮急躁,”薛收道。

這孩子會說話啊,比他那個死板爹薛道衡要強。

楊銘笑道:“小小年紀,說話到是挺老道的,你直說他們袖手旁觀就行了,說什麼處事老成?做事纔有老成一說,沒做,怎麼能叫老成呢?”

薛收嬉皮笑臉道:“殿下心如明鏡,自不用臣等解釋。”

“滑頭,”楊銘笑了笑,看向老實人薛萬述:“你來說說,這是爲何呢?”

薛萬述直接道:

“他們不敢唄,因爲有人私下揣測,玄挺毆打魏徵,是太子妃授意,所以沒人敢勸,而我們三個認爲,太子妃處事公允,賢良淑德,絕不會讓玄挺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就站出來了。”

楊銘哈哈一笑,問道:“那如果真的是太子妃默許的,你們三個還敢站出來嗎?”

三人對視一眼,同時搖頭:“不敢!”

楊銘又問:“那如果是我默許的呢?你們敢嗎?”

三人又對視一眼,薛收道:“敢!”

楊銘笑了:“說說看。”

薛收道:“臣還是那句話,因爲殿下是講道理的,事情論對錯,而不是論輕重,魏徵便常說,殿下乃當今少有之開明之人,虛懷若谷,山容海納,房玄齡曾言:與殿下相處,如飲醇酒,悠然自得。”

“誰教你的諂媚奉承之言?”楊銘大笑道。

薛收笑道:“臣不需要別人教,臣也覺得與殿下之間,除了尊卑之外,還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您就像是臣的家中長輩,除了尊敬之外,還有親切。”

我跟你們家,確實關係很近,楊銘微笑點頭:“我也不是跟任何人都講道理,跟講道理的人,就要講道理,不講道理的人,咱們也不能講道理。”

“應是如此,”薛萬述笑道。

楊銘算是看出來了,這仨小的眼下雖然有點嫩,但假以時日,根本不是玄挺能鬥得過。

薛道衡的兒子,裴蘊的兒子,薛世雄的兒子,將來需要小心的,是玄挺啊。

“雖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但是你們今後不要學魏徵,”楊銘道:

“覺得不妥的地方,好好去跟太子妃講,不要張嘴閉嘴就是道德律法,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就你大義凜然嗎?”

薛收點頭道:“魏徵做事確實不妥,臣與之相處,也覺得他的話很傷人,可是時間久了就會發現,他就是這樣一個人,認死理。”

他是遇到老子了,好說話,讓他在我爹面前試一試?打不死他。

東宮有一個魏徵,就夠了,不能再多了,所以楊銘纔會引導三個小的,不要走魏徵那條不歸路,這個人,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殺了。

但是這三個小的,也不能學李綱他們,太世故了,躲在背後不敢出頭,什麼叫幹事的?敢爲天下先,這纔是做事的。

“這麼說,你們覺得太子妃不講道理?”楊銘問道。

薛收道:“非是太子妃,而是太子妃的孃家,一個玄挺、一個元慶,外加一個韓世諤,驕橫的很吶。”

別看韓世諤是李靖的表哥,但人家跟玄感是穿一條褲子的,茵絳沒有嫁人之前,還稱呼人家一聲叔叔呢。

驕橫的不怕,這屬於是直人,直人是不需要擔心的,楊銘笑道:“封德彝和李密呢?”

薛收道:“封老是持重之人,李密這傢伙,嘖嘖,不一般。”

得,你們該擔心的,就是這倆,看不出深淺的人,纔是深不可測啊。

“怎麼個不一般?”楊銘笑問道。

薛收想了想,說道:“這個人做事面面俱到,說話也非常得體,跟誰都很親近,還經常去王大儒府上請教學問,是個好學之人,尤喜兵書,其才非凡,將來恐有魚龍之變。”

“不至於吧?”一旁的裴爽道:“我與他喝過幾場酒,不覺得他有多厲害啊?”

那說明你不行,楊銘心道,人家這叫因人而異,跟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方式打交道,你覺得他不行,是因爲人家覺得你不行。

薛萬述則道:“李密好像也是國子監出來的,師從國子助教包愷,學問肯定是不一般的,李庶子(李百藥)平日裡便對其稱讚有加,無忌最近也與他走的挺近,聽說李密偶爾還會給秦王殿下解惑。”

楊銘頓時皺眉,好小子,盯上我的兒子了?你這未雨綢繆,是不是也太早了點?

楊素沒把兒孫教育好,卻教導出了李靖、封德彝和李密,可見玄感是真不行,畢竟老子對兒子,是不藏私的,但是師傅對徒弟不一樣,不是有句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嗎?

其中李靖,是楊銘十歲的時候便結識,一直以友人相待,一路扶持對方,兩人的關係已經超越李靖跟楊素的師徒關係。

其實就是從紅拂女開始,楊銘做中間人,去找楊素求情,那個時候,楊素便放手了。

人家很聰明,知道楊銘不是來給李靖求情的,而是要李靖改換門庭。

封德彝和李密這纔是純純的太子妃黨,也都是老謀深算之人,跟玄挺他們性質不一樣。

這仨小的,眼下對人家毫無防備,將來恐要吃大虧。

楊銘與三人,就是正常的聊天,其實也是在套話,有些事情他是不知道的,但這三個小的實誠,什麼都敢說。

對待實誠的人,就要以誠相見。

於是楊銘道:“今後遇事,多問問房玄齡和杜如晦,他們倆年紀不比你們大多少,卻比你們穩重,好了,不談這些了,飲酒。”

這仨小的,都是海量,一個比一個能喝,尤其是他們很少有機會跟楊銘喝酒,所以今天也是放開了喝。

喝多了,就容易亂說話,楊銘就是想聽聽他們這些酒後之言。

不出意外,第二天楊麗華便進宮了,她來找楊銘,還是爲了宇文靜禮那檔子事。

雖然她也知道,這麼做不妥,但是架不住妹妹整天哭天喊地的央求,於是希望楊銘幫幫忙。

“宇文靜禮,他是如何打算的?”楊銘問道。

楊麗華嘆氣道:“他自然是願意去的,王命不可違,何況他也希望能夠建功立業。”

楊銘道:“這不就得了嗎?他想去就讓他去,三姑母怎可攪亂國家用兵大事?”

“婦人都是這樣,害怕丈夫有失,畢竟沙場上刀劍無眼,而他們夫妻倆感情又深,”楊麗華道。

楊麗華今天沒有帶着妹妹楊文錦來,就是怕她在楊銘面前哭訴,而她也知道,楊銘不好勸的,公私分的很清楚,怕妹妹楊文錦說出一些難聽話來,得罪楊銘。

“慰撫使跟在總管左近,幾乎不可能上陣殺敵,這都不去,別人會怎麼看?”楊銘語氣加重道:

“雖是至親,但此事沒的商量,宇文靜禮必須去,他如果死在戰場上,三姑母爲其守貞便好。”

楊麗華嘆息道:“我說不通她,也說不動你,乾脆讓他們夫婦進宮,你做這個惡人吧。”

“讓他們來!”楊銘沉聲道:“將士們哪個沒有家眷?若都像她這般,我大隋必遭外辱,父皇都親征了,他身爲國戚,當縮頭烏龜合適嗎?她要敢跟我爭論,我就讓宇文靜禮去做前鋒小卒。”

楊麗華一臉無奈,令身邊近侍出宮一趟,將夫婦兩人叫進宮來。

半個時辰後,夫妻倆來了。

宇文靜禮一臉慚愧之色,頻頻給楊銘使眼色,意思是讓楊銘幫他說服妻子,畢竟他是樂意去的。

倒是楊文錦,一副泰然處之的模樣。

“爲人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楊銘望着那位並不算親近的三姑,沉聲道:“宇文此番若是不去,後半生,恐怕無法擡頭做人,姑母樂見於此?”

楊文錦一愣,頓時冷笑:“看樣子,你是想逼死他嘍?”

嗎的,不能好好說話是不是?楊銘呵呵道:

“沒錯,他要是不去,我就以叛國罪,賜其絞刑。”

“你”楊文錦頓時大怒道:“你雖然是太子,但我可是你的親姑姑,別的事情我讓你三分,但事關宇文身家性命,我這邊不會讓。”

說罷,她就去拉自己丈夫:“走,咱們回去,等着人家處死咱們。”

楊麗華趕忙去勸:“都是一家人,不能好好說話嗎?”

“我認人家是一家人,阿姐看到了,人家可不認我,”楊文錦頓時哭訴道:“二哥狠辣無情,誰知他兒子也是六親不認,阿姐若不爲我做主,我夫妻二人只能求死,黃泉之下,找父皇母后訴說冤屈。”

“你別鬧了!”宇文靜禮少見的對妻子發火,站定道:

“國之大事,匹夫有責,賢妻何故誤我?你若再是攔阻,我除了自戕以謝陛下之外,別無選擇。”

“你”楊文錦不能置信的望着丈夫,淚流滿面的癱坐在地。

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736章 徐景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664章 滎陽之圍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四章 八歲習武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06章 攻克遼東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九章 河東郡王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503章 初步試探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11章 兵械優勢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50章 宗團驃騎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三章 做妾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九二章 擦鞋底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684章 五五開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650章 宗團驃騎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603章 依律而行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543章 諡號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
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736章 徐景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第500章 東阿程咬金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八二章 實話實說第664章 滎陽之圍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三一二章 西域圖記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第560章 大封宗室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第658章 斛律明月第四章 八歲習武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628章 誠信第一第506章 攻克遼東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九章 河東郡王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第503章 初步試探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511章 兵械優勢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650章 宗團驃騎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三章 做妾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六四章 再闖東宮二九二章 擦鞋底六一二章 商君書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第684章 五五開第749章 君臣相合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650章 宗團驃騎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603章 依律而行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543章 諡號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