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

齊王府的屬官,對楊暕多少是有點失望的,都火燒屁股了,你竟然說你吃不得痛?

但失望歸失望,不影響他們的忠心,因爲貴族們奉行的儒家文化,講究不事二主,所以他們只會賣力的幫楊暕出主意。

得罪自己的親孃,聽起來好像不是什麼大事,但如果你娘是天底下權力最大的娘,那就是天大的事了。

與秦王的爭鬥,可以暫且擱置,修復母子關係,纔是重中之重。

楊暕的額頭被打出了血,王世充下手有點狠,以至於血都沒止住,還捱了楊暕一個大耳刮子。

本來楊暕打算止血了再進宮,但是柳謇之不同意,直接張羅人手,就把楊暕往宮裡擡。

理由他們都想好了:齊王思念母親,每日朝着永安宮方向叩拜,今日念及母子深情,悲季痛哭,以至於磕壞了腦袋。

抵達永安宮外的臺階下時,他們又被攔住了,

一起進宮的,還有老管家褚季,他直接朝着宮門方向叩拜,痛哭流涕,也把腦袋給磕破了。

攔路的內侍,是認識褚季的,實際上跟褚季還是個親戚,見狀,他只好返回殿內通報。

蕭皇后,是天生的心軟,但是她的氣可沒有消,而且她知道,自己只要是見到老二,肯定會心軟,見不到,反而沒事。

最關鍵的是,她現在打算去東宮,心裡還掛念着自己的長子,根本沒有心思在老二身上浪費時間。

於是她告訴內侍:“轟走。”

楊暕這一次的苦肉計,再次以失敗告終,但是內侍告訴他們,皇后應該是有些心疼齊王,只是還有要事,近來不會見面。

柳謇之等人聽聞之後,打定主意,以後每天都帶着齊王來請罪,反正見不到皇后的面,絕不罷休。

楊昭的病情,所有知情人等,心裡都明白,萬不能讓秦王和齊王知曉。

所以楊暕這些天,也沒有機會見到自己的大哥,父皇在朝會上給出的理由,是皇孫身體不適,太子需要照顧。

他幾次以探視侄子的理由,前往東宮,希望大哥能幫他在母后那邊求情,但是東宮根本不讓進。

這讓他有點懷疑了,我是二叔,見親侄子都不行?

偏偏也就是這個時候,王府有人打探到,身在長平的大名醫孫思邈,進宮了。

“父皇母后,都無礙,那麼孫思邈是給誰看病?”王府密室,楊暕詢問衆人。

祭酒李玄道說道;“太子近來蹊蹺,也許是給皇孫看病,也許,是給太子,臣比較傾向於太子,因爲按理說,皇孫有病,不應該耽誤朝政議事纔對,可是太子近來,一直沒有上朝。”

“臣也認爲,應該是太子患疾,眼下朝廷正在商議開挖運河的事情,太子怎能因皇孫不適,而不出面主持大局呢?”柳謇之沉聲道。

楊暕嘴角一勾,笑道:“看來老大真的病重了。”

說着,楊暕臉色一變,失聲道:“不好,眼下情形,我若離京,楊銘必然回來,這可如何是好?”

“不打緊的,”柳謇之道:“開挖運河,是陛下一力主張推行的國策,殿下一直都是全力支持,深得陛下歡心,如今領了這份重任,正應好好謀劃。”

王世充也道:“洛陽那邊來消息,看工期,東京應該是今年九月份建成,介時,陛下必定親自前往巡視,若殿下能趕在九月份左右,開通運河,建成龍舟,陛下必然是龍顏大悅。”

運河的原定計劃,是三月動工,年底完成,也就是九個月,如果按照王世充說的九月完工,工期就會縮短三個月,等於縮減了三分之一,那麼必然就需要多徵調更多的民夫。

這一次,楊廣沒有急,楊暕急了。

“好主意,”楊暕興奮拍桌,起身道:“父皇一直惦念江都故地,若是九月份運河開通,他老人家就可以順流南下,必然嘉賞於我。”

柳謇之笑道:“秦王延誤東京營造,殿下提前開通運河,兩相比較,陛下自然曉得誰纔是真心爲他分憂,所以殿下今遭,務必要將事情做漂亮。”

這時,李玄道皺眉道:“大家覺得,秦王會不會掣咱們的肘,畢竟洛陽上面,咱們可是拖了他的後腿了,而秦王也心知肚明。”

柳謇之笑道:“掣肘是肯定會的,但是他怎麼掣肘呢?徵調民夫,糧食供給,是民部的事情,只要這兩個方面不出問題,就沒有問題,而韋尚書是殿下的丈人,自然會全力協助。”

“不錯,那個時候楊銘已經回京,洛陽那邊,誰敢跟我作對?”楊暕額頭滴血,意氣風發

李子雄兒子李珉,是個聰明人,自然不會相信皇帝的鬼話,說什麼抓錯了人。

他知道肯定是出事了,太子楊昭的病情,無論怎麼隱瞞,早晚會有曝光的一天,所以他猜到,自己多半就是因爲這件事,被牽扯進去了。

可是他眼下不知道該怎麼做,因爲下人通報,宅邸周圍近來多了很多陌生面孔。

不用說,他已經被監視了,這個時候逃跑,又或是給父親送信,都是不明智的選擇。

唯一能做的,就是靜觀其變,他和齊王是從小長大的好友,就算出事,也有齊王保他,何況妹妹還是他的側妃。

再者,父親一向都得陛下信任,應該不會出什麼事。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楊暕離京的時候帶上他,如果留在京師,指不定會發生什麼。

二月十三,

李子雄返京了,他在家中聽完兒子的彙報之後,心知不妙。

太子患病的消息,就是兒子李珉前往幽州的時候,告訴他的,他當時也沒想到,兒子竟然敢將這件事,告訴齊王。

這無疑犯了陛下的大忌,爲今之計,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犧牲自己的兒子。

“不要擔心,太子患病,大家知道,也是早晚的事情,你跟我進宮一趟,向陛下請罪,這件事就有迴轉餘地,”李子雄看向兒子道。

李珉頓時大驚,連忙哭訴道:“阿爺這是將兒子往火坑裡推啊,此事若是和盤托出,阿爺恐也不能自保。”

李子雄澹澹道:“不說實話,你以爲就能逃得掉嗎?這裡是京師,咱們都沒有退路,陛下最在意的,是做臣子的是否忠心,只要實話實說,那就是最大的忠,別說了,跟我進宮吧。”

李珉頓時癱軟在地,自知難逃一死

開挖運河,是工程,工程的必備條件,是人力物資,這方面,都是民部在做。

而且楊銘也不會在這方面打主意,拖延糧食供給,楊暕能幹的出來,他可幹不出來。

那麼怎麼給老二拖後腿的,這是楊銘最近一直都在思考的事情。

他已經吩咐元文都等人,做好隨時返京的準備,內苑的牡丹花開,應該是在四月份左右,楊暕看不到了。

站在山頂上,眺望遠方的東京洛陽,楊銘頗爲震撼。

以當今的工程水平,能營造出這樣一座恢弘的巨城,屬實歎爲觀止。

沒有大興城那樣的四四方方,但整體的雄偉程度,卻要比大興高出一截,大致雛形已然具備,官道也已經鋪好。

楊達已經授命,徵集山東河北江南世家富商,遷往新京洛陽,充實人口,將來這裡,會是一個富人的聚集地,繁華程度可能要比大興還高出不少。

因爲洛陽,註定會成爲整個大隋最大的貨物集散中心,經濟樞紐,未來上馬的通濟渠,永濟渠,都是圍繞它修的,南北貨物都會集中在這裡,然後通過陸路水路,運往八方。

這麼重要的地方,周圍沒有雄關要塞是不可能的。

所以二月份的時候,環繞洛陽的八大關隘,也在進一步大修擴建,分別是函谷、尹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合稱八關都邑。

除此之外,洛陽以西有潼關,東有虎牢關,北有天井關和軹關。

東西南北,進可攻退可守,城池之堅,與京師大興不相上下。

歷史上的楊玄感造反,腦子也是抽了,不去打大興,硬啃洛陽,結果遭遇東西夾擊,被拖垮了。

這個地方,楊銘一定得有自己人。

獨孤家有獨孤纂,長孫家有長孫成,元家有元文都,也就是滎陽鄭氏,跟他毫無關係。

二月十三當天,楊銘接到旨意,令他返京述職,東京事務,交給楊達和宇文愷。

此番督建洛陽,楊銘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初衷,洛陽、江南、河北三地民夫的總死亡人數爲一萬三千人,傷者四萬。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了,最難得的是,宇文愷因爲與楊銘共事,久而久之,全盤接收了楊銘這套民夫保障體系。

這對楊銘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成果。

既然他要走了,留守洛陽的官員以及當地豪閥,肯定要辦一場盛大的歡送宴會。

宴會上,楊銘也藉此機會,認識了很多當地貴族,其中有一個八歲的孩子,是被他的二兄長孫恆安帶着,來給楊銘見禮。

而這個八歲大的孩子,名叫長孫無忌。

六四章 再闖東宮一五六章 薨第691章 謝恩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三章 小狗崽子三二章 以後再說八六章 左右之爭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09章 反客爲主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十二章 撩妹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第534章 臨洮縣公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640章 蘇夔無父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677章 我舅老爺十六章 高門大閥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534章 臨洮縣公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608章 小奸巨猾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一五六章 薨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486章 軍輜開運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二四零章 秦王嬪十三章 老實人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63章 告狀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五零章 武士彠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589章 折辱武舉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四六章 一敗塗地
六四章 再闖東宮一五六章 薨第691章 謝恩四二章 形勢大好第三章 小狗崽子三二章 以後再說八六章 左右之爭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四四八章 琅琊郡公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六四章 再闖東宮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第570章 這不是毀我嗎?第609章 反客爲主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二十二章 撩妹第609章 反客爲主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第673章 渡河之戰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第534章 臨洮縣公八八章 紅拂私奔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第488章 軍驛夜話第640章 蘇夔無父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677章 我舅老爺十六章 高門大閥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七三章 醍醐灌頂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534章 臨洮縣公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608章 小奸巨猾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一五六章 薨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第二章 不做第二人想二九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486章 軍輜開運一零八章 大吐苦水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二四零章 秦王嬪十三章 老實人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632章 田畝新制第四章 八歲習武第763章 告狀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二五零章 武士彠四二三章 算計兒子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589章 折辱武舉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583章 荊州故人第546章 一天的保鮮期四六章 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