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

另一座營帳,楊銘和韋貞圍着爐火相對而坐。

韋貞的級別是很高的,正四品。

門下省是三省之一,權力非常大,楊堅時期,很多中樞大老都兼任了門下省納言,納言就是可以給皇帝提意見的。

很顯然,楊廣不喜歡別人提意見,所以眼下的納言,只有兩個人,蘇威和裴矩。

門下省改制之後,原來的兩位總領實事的給事黃門侍郎,去掉了“給事”二字,改成了黃門侍郎,眼下是楊達和韋貞。

下面還有給事郎4人,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各4人、諫議大夫7人,這些都是諫官。

但是楊廣即位之初,就說過:我性不喜人諫,若位望通顯而諫以求名者,彌所不耐。

所以門下省的諫議之權,給剝奪了。

韋貞的爹韋師,那是楊廣心腹近臣,也是晉王府的老人,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京兆韋氏在楊堅時期,便已經分別押寶太子楊勇和晉王楊廣。

韋世康與韋師的矛盾,也是太子黨與晉王黨之爭,倆人看似鬥得很兇,實際上都特麼是表面功夫。

“殿下是沒有見到那座觀風行殿,堪稱鬼斧神工,宇文尚書實爲國之大才,”韋貞雙手接過楊銘遞來的茶水,笑呵呵道。

觀風行殿,就是行走的宮殿,宇文愷已經做出來了,那麼說明楊廣北巡,就要提上日程了。

“我倒是也收到一些消息,”楊銘皺眉道:“各軍府都在整軍,陛下這次北尋,要帶多少人?”

韋貞伸出一隻手掌晃了晃,道:“五十萬。”

楊銘嘴角一抽

韋貞繼續道:“五十萬大軍,十萬匹戰馬,分爲二十四軍,僧、尼、道士、女冠三千人,馬車一千六百駕”

半晌後,楊銘面無表情道:“山西抽調了十五萬,河南十萬,關中二十五萬,京師徹底空虛了?”

“是的,”韋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殿下不在,也沒人敢提意見,本來大家還盼着高公能頂一頂,誰知道高公一言不發,他老人家都不說話,更沒人敢說話了。”

五十萬啊,大興城攏共才六十萬人,楊廣北巡差不多帶走了一個大興?

在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了,怪不得讓我來主持春遊,這是故意支走我?怕我帶頭反對。

正如韋貞所說,滿朝文武都在等一個帶頭的,可偏偏就是沒有。

最近半個多月,楊銘都沒有參加朝會,雖然很多事情他這裡都知道,但畢竟不算詳細,於是他又問道:

“運河的事情怎麼樣了?”

韋貞道:“民部的韋福嗣和韋義節,聽說都去了河北,齊王眼下在洛陽主持引沁水入黃河的工程,閻毗帶着太府寺的人直接去了涿郡。”

“這倆人一南一北,什麼意思?”楊銘問道。

韋貞無奈搖頭道:“誰又知道呢?閻毗是營造大監,結果他不在洛陽,跑涿郡去了,反倒是齊王總領了運河事務,諸位大臣也在朝會上說過此事,但是陛下的態度很模湖,議來議去,也沒有議出一個結果。”

楊銘覺得有點不妙了,老爹讓楊暕重任豫州牧,就是要他看着點運河的事情,這纔剛剛開始,閻毗就已經撂挑子了,其中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宇文述最近又在幹什麼?”楊銘問道。

提起宇文述,韋貞也沒有好臉色,一半是做姿態給楊銘看,一半是因爲他真的看不慣宇文述,

只見他一臉不滿道:“門下省這邊,來自地方上狀告宇文述的奏摺就沒有停過,幾乎每天都有,上至太守下至縣令,都在告狀,河北最多,單單一個河間郡,聽說就要抽調民夫八萬人,河間太守楊萬石的奏疏非常不客氣,已經將宇文述稱爲國賊了。”

河間郡,是河北第二大郡,統縣十三,郡守楊萬石,是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的弟弟。

於公於私,楊萬石都不會跟宇文述客氣。

“然後呢,陛下怎麼說?”楊銘問道。

韋貞嘆息一聲:“這些奏摺,都被陛下壓下來了,壓根就沒有上朝會,也只有我們門下省知道,殿下心知肚明即可,不要外傳。”

他這是納投名狀呢,告訴一些楊銘本不該知道的事情,以獲得楊銘的信任與好感。

楊銘點了點頭,看樣子老爹這次是鐵了心讓宇文述和老二背鍋了。

“崔弘峻上任了?信都郡又要抽調多少人?”楊銘問道。

崔弘峻不單單是信都太守,還是趙王楊杲的長史,楊杲纔多大點,眼下根本用不着長史,所以崔弘峻也就是先掛個名。

韋貞道:“七萬人,但是崔弘峻沒有告狀的奏疏,想來是因爲齊王的面子。”

“一個八萬一個七萬,他們哪有那麼多人?”楊銘問道。

韋貞無奈道:“其中有婦人。”

女的都被徵調了

楊銘深吸一口氣,看樣子河北大亂,就在眼前了,關中、山西、河南,因爲皇帝北巡抽調,兵力幾近空虛,河北一旦起亂,拿什麼鎮壓?

靠山東?山東不跟着反,就特麼謝天謝地了。

楊銘突然間意識到,一場極大的危機,很可能就要降臨了。

民亂和楊諒當初造反,可不一樣,一個是老百姓上陣,一個是軍府衛士,前者一旦起勢,就是燎原之火。

自古燕趙多壯士,河北人造反,可不是開玩笑的,華夏幾千年歷史,這地方的人彪悍的一批。

眼看着楊銘沉默下去,看不出形勢危急的韋貞,試探性問道:

“臣六天後,再來將小女接走?”

楊銘微微皺眉,還是沒有說話。

河北一旦起亂,楊銘是肯定需要出面平叛的,老二把河北人得罪透了,他平叛,人家只會跟他玩命。

但是兵從何來?唯有招募一途,招募是要花錢的,國庫的錢,楊銘不能輕易去動,因爲國庫也特麼快沒錢了。

這個時候,京兆韋氏就必須要拉攏了,因爲人家有錢又有人。

“等她恢復好了,再說吧,”楊銘澹澹道。

韋貞瞬間大喜,他是聰明人,有些話是不需要楊銘點透的,他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那麼從現在開始,京兆西卷房,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往秦王方向靠攏了。

當天晚上,楊銘回了一趟京師,他是深夜走的春明門,這裡的守衛都是李靖的人,不會有人泄露他的行蹤。

進了城之後,他直接去了高熲府上。

高熲沒有睡,而是獨自在書房,點燈查看着一幅河北地圖。

他也意識到,要出問題了。

楊銘進來之後,高熲一句廢話都沒有,直接道:

“閻毗應該是察覺到情況不妙,所以才跑去了涿郡,他和楊暕一定鬧得很不愉快,涿郡是邊塞重鎮,這裡有當年幽州總管府的十一座軍府,常駐兵員一萬兩千人,北靠突厥,一旦河北有事,他可連同涿郡太守元弘嗣擁兵自保,塞外王師只要及時趕來,他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這個人太精明瞭。”

涿郡,就是以前的幽州,治所在薊縣,也就是後世的天津薊州區。

楊銘坐下後,點頭道:“這個人的反應確實夠快,他和楊暕到底怎麼了?”

“權力之爭,意見不合,”高熲道:“閻毗終究是行家裡手,運河的事情他來做,問題不大,但就怕一個外行頻頻插手,兩人肯定是鬧掰了,就像齊王當初與宇文愷一樣,如今閻毗跑到了涿郡,還真就不好說他什麼,畢竟涿郡是運河的北面終點。”

然後,楊銘將從韋貞那裡聽來的告狀一事,都告訴了高熲。

高熲聽了之後,苦笑道:

“大家都在爲自己考慮,誰都知道這麼做,地方肯定會起民亂,河北那些地方官就是在擔心這個,他們身處漩渦中心,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民亂一起,首先遭殃的就是他們,能不能活着都不一定。”

接着,高熲繼續道:“楊暕和宇文述應該也意識到這一點,眼下已經奏請趙郡太守魚俱羅,齊郡太守張須陀,上黨郡太守呂永吉,使持節,並讓宇文化及任東郡太守,使持節,就是爲了防範萬一。”

使持節,就是持節欽差,地方軍政權力最高者,有斬殺官員的權力。

趙郡就是邯鄲,在信都郡西邊,齊郡就是濟南,緊鄰河北的清河郡,東郡就是河南安陽,北面就是河北的汲郡(河南衛輝市),這地方在大隋屬於冀州。

上黨郡,就是山西長治,往東就是河北的襄國郡和武安郡,太守呂永吉是楊堅的表弟,楊堅的媽呂苦桃是呂永吉的姑媽。

東西南四郡屯兵,圍住河北,北面有涿郡以及從突厥趕來支援的王師,整個河北被包圍了。

既要用你挖運河,還得防着點你造反,這特麼叫什麼事啊?河北也是倒了血黴了。

楊銘無奈道:“就怕他們這幾個人不中用啊。”

“主要還是沒兵,”高熲道:“人都被抽調去挖運河,他們這些使持節只能靠地方強行徵募,就怕這麼一來,他們的轄地也會出問題,所以還得靠關中,只有關中世家,才能拿出足夠的兵。”

楊銘深表認同,點頭道:“眼下我們就要做好準備了,如果關中屆時連三五萬人都徵募不上來,河北的亂子可就大發了。”

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543章 諡號第532章 一觸即潰三二章 以後再說一五六章 薨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三二章 七貴第596章 關稅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第725章 共定海內四四章 說和第597章 木棉花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600章 皇帝帶貨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一八零章 齊國公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735章 創造需求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六章 一敗塗地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556章 改換門庭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580章 家規六條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731章 可稱公子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98章 一鍋飯第724章 傳染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三九章 香味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766章 體面第509章 水師相遇一一九章 撮合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四章 造化弄人十八章 關中盟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第692章 四大關係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六一章 背鍋俠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531章 手起刀落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八七章 楊廣留京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九四章 秦王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
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三三五章 賞你一個美人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543章 諡號第532章 一觸即潰三二章 以後再說一五六章 薨二零九章 你死我活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三二章 七貴第596章 關稅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第725章 共定海內四四章 說和第597章 木棉花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四六四章 染坊繡坊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第600章 皇帝帶貨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一八零章 齊國公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第735章 創造需求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四六章 一敗塗地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四三一章 不拘小節第556章 改換門庭四六七章 秦始皇和楊堅第767章 貓哭耗子第672章 離強合弱第580章 家規六條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731章 可稱公子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五章 坐地分贓第698章 一鍋飯第724章 傳染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三九章 香味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766章 體面第509章 水師相遇一一九章 撮合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三四章 造化弄人十八章 關中盟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第692章 四大關係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六一章 背鍋俠二七一章 裙帶關係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531章 手起刀落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八七章 楊廣留京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一九四章 秦王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