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火燒糧草

李靖剛過洨水,就撞上了格謙的先頭部隊,人家是十五萬大軍,鋪的太廣,兵分六路南下,其中一路由高開道養子董茂率領,進入趙郡,剛好遇到李靖。

董茂大喜,覺得對方背靠洨水已無退路,雖然是重騎,但也肯定架不住他三萬多大軍的猛攻,於是就在趙郡首府平棘縣東北方向的平原結陣,打算一口吃掉李靖。

然後,李靖開始衝陣。

再然後,董茂敗了。

三萬大軍四散而逃,糧草輜重散亂一地。

李靖在得到補充之後,休整了一個時辰,便繼續往北。

他判斷,這絕對是一支先鋒軍,那麼格謙的主力應該還沒有到,肯定在後面,所以他沒有選擇往東進入信都,而是繼續北上。

他要捉的就是格謙的中軍,一場大戰下來,他的六千精騎只損失了三百二十一人,還且能打呢。

這就是全甲的好處,受傷都難。

李靖麾下同樣是驕兵悍將,太子精銳,但是這些人是完全服從李靖的,畢竟楊銘成爲太子之後,李靖便一直都是東宮左衛率。

這些兵,本來就一直是他在管着。

至於張定和之敗,也是敗在大意,他看不起人家竇建德,然後被竇建德給上了一課,自己差點都陣亡,幸好裴行儼趕到,將局勢扭轉,擊退敵軍。

裴行儼也是一個不要命的,吊在竇建德屁股後面,一路追殺去了。

竇建德這一次在裴行儼身上吃虧最大,別看人家裴行儼只有兩千騎,已經將他的各路部隊衝擊的七零八落,說到底還是戰鬥力差距太大,還有就是人的心境。

民,一直都怕官,那麼反賊對官兵,也是天生懼怕的,如果一直佔據優勢還好說,能夠樹立信心,一旦出現不利局面,就是四分五裂之局。

何況裴行儼在征討高句麗的時候,是打出威望的,年輕人裡就屬楊元慶、蘇烈還有他,收穫最大。

一場大火出現在距離信都郡長樂縣六十五里的地方,頓時惹的三軍混亂。

行軍時候的糧草,是最不好燒的,因爲不是扎堆在一起,而是沿着道路,一輛車接一輛車,每一輛糧車,至少都有六個人護衛。

也就是說,徐世績燒糧,要不停的跑,不停的放火,才能儘量的多燒一點。

足足十三裡的運糧隊伍,徐世績從這頭燒到那頭,又掉頭再補燒一遍。

因爲有的火,剛開始起來了,很快就被滅了,還有的壓根就沒有點着,徐世績得補刀啊,直到大火無法以人力撲滅,纔算是大功告成。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所以徐世績邊放火,邊指揮部下朝叛軍喊話,說什麼高士達已經死了,太子率領的朝廷三十萬大軍就在前面,怕死的趕緊跑路吧。

誅心啊,這話比什麼都管用,丟失糧草在叛軍裡也是死罪,如今糧草被燒,我不跑還等什麼?何況太子到了。

太子是沒打過敗仗的。

運糧的這些雜兵四散而去,徐世績趁此機會,組織大家撤退。

火油燃燒的濃煙,竄上天空,方圓幾十裡的敵軍,都看到了,正在急速往這裡匯聚。

“走吧,別他麼貪了,”裴行一鞭子抽在裴晟的馬股上,大聲道:“徐軍將在東,往東跑。”

他們雖然都是在箭頭裹上棉布,沾上火油,遠遠的放火,但還是損失慘重,只剩下了不到兩百人,有些呢,確實是走散了,但陣亡居多。

徐世績自己,也不知道這次能不能活着回去,反正跑就對了。

一匹匹的戰馬累死,然後靠兩條腿儘量往地勢高的地方跑,爲數不多的兩百人,也給走散了。

是的,他們不過是兩百人走散,但是這場大火,讓高士達麾下的兩萬大軍開始跑路了。

沒糧食,還打個屁啊。

這就是爲什麼三國演義電視劇裡面,總是要想辦法燒燬敵方的輜重糧草,這玩意是命根子。

如今的徐世績,仍處在叛軍腹地,戰馬傷的傷,死的死,已經不剩下幾匹了。

躲在一座小山頭上的三十多人,望着山腳下正在往這裡匯聚的烏泱泱一片的叛軍,並沒有因爲即將戰死而傷心,大家的心情反而非常激動。

因爲他們知道自己幹了一票大的。

“徐軍將,還剩下幾匹馬,你帶幾個弟兄跑吧,”裴行道:“咱們這麼大功勞,總得有個活着回去領功的,也讓太子知道,咱們河東子弟,沒給他老人家丟人。”

徐世績臉上煙熏火燎,黑漆漆的,露出那一口白牙笑道:

“咱們說好了共赴生死,我又怎會苟且偷生?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能這樣戰死,何憾之有?”

裴晟嘿嘿道:“我以前瞧不起你,覺得你不過是運氣好,藉着太子增開武舉混上來了,如今看來,徐軍將一身是膽,令人敬佩,兄弟們以後認你這個主將了。”

“主將談不上,不過是臨危受命,與弟兄們一起幹票大的,”徐世績笑道:“此番叛軍糧草被燒,必然急於決戰,然其軍心浮動,此戰必敗無疑。”糧草被燒,濃煙滾滾,很多叛軍都知道了,這個時候,士兵們會埋怨,你們幹什麼吃的,竟然把糧草輜重給丟了?

那麼高士達做爲主帥,難辭其咎,就需要轉移矛盾,轉移矛盾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趕緊跟官軍打起來。

你現在不打,麾下的叛軍逃跑的會越來越多。

人家很多人,本來就是從楊廣北征路上跑回來的,臨陣脫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一旦動了這個念頭,比誰跑的都快。

打的時候,越是難以控制的部隊,越是得打前鋒,這種時候就是保嫡系,舍旁系。

這跟楊銘的選擇是一樣的,吐萬緒麾下最難控制,所以被派去死磕長樂縣。

“你們快看!”這時候,一名衛士突然起身,指着東方遠處大聲道。

只見遠方天際線上,煙塵滾滾,隱隱可見旗幟飛揚。

大家都是老兵,自然看出這是大股騎兵,而叛軍,是沒有這麼大規模騎兵的。

何況已經快抵達山腳下的叛軍正在匆忙結陣,明擺着他們也發現東面來人了。

來的是楊元慶。

他手下一萬人,六千騎兵,就是楊銘的河東部曲與玄縱麾下的關中精銳。

元慶本來沒有朝這邊來,但是他看到了濃煙,這麼大面積的濃煙,只有兩種可能,大營被燒和糧草被燒。

但是叛軍沒有大營,那麼肯定就是糧草了,叛軍自己不會燒糧草,那麼這邊肯定有自己人。

六千精銳還沒有走近,山腳下的叛軍便四分五裂,落荒而逃。

大家又不是傻子,騎兵都衝刺了,他們這邊烏合之衆,哪能扛得住這個?

古代很多戰爭,其實不像我們電視劇裡面看到的那樣,見面就打,不死不休,史書上的寥寥幾筆,你也看不明白。

真實情況就是,有些戰事,是很滑稽的,因爲我們不能忽略一點,那就是人心。

一千個人,一千個心思,裡面但凡有五十個想跑的,這一千人就都會跑。

徐世績他們大喜,趕忙就往山腳下跑。

“是東眷的裴三叔嗎?我是裴行,”裴行下山之後,正好遇到一股自己人,領頭的他還認識。

裴少潁見狀大喜:“好傢伙,你們在這啊?這麼說,前面那把火是你們放的?”

“正是我們,”山腳下,三十多名灰頭土臉的河東子弟相視大笑。

不大一會,侯君集也趕過來了,知曉情況後,果斷道:“南邊沒有敵軍,你們往南走,回清河去,敵軍陣腳大亂,我部會繼續追擊。”

徐世績大聲道:“我也去。”

侯君集跟他算是同一批應屆生,都是武舉上來的,聞言笑道:“回去吧,弟兄們辛苦了,這麼大的功勞,太子也在等着你們陳述呢,他老人家還不知道這裡的狀況。”

聽到這裡,徐世績點了點頭。

侯君集立即令人分出幾十匹馬交給他們,然後便帶着先鋒軍繼續往西追殺去了。

至於楊元慶,在後面帶着步軍壓陣呢。

他現在不敢打前鋒了,怕死,他爹和楊約三令五申,不讓他衝鋒陷陣,否則的話,楊玄感就不認他這個兒子了。

人家玄感續絃的妻子崔氏,很爭氣,生了仨兒子呢。

當然了,這仨沒有繼承權,楊約也不會同意,就是嚇唬元慶呢,人家元慶還有一個一母同出的親姐姐護着呢。

不過是擔心家族繼承人出閃失罷了。

得知情況的楊元慶,也是大喜過望:“好傢伙,有本將當年之風,一千人就敢往這裡面鑽,好膽魄。”

麾下將領開始紛紛拍馬屁,意思是還是您牛比,徐世績不如您萬一,如果是您,定像那長阪坡上的趙子龍一樣,在敵軍陣中殺個七進七出。

少年終究長大了,楊元慶也沒有以前那麼一根筋了,也喜歡聽馬屁。

他將來,鐵定是要進中樞的,如果身上還是一股子bing痞味兒,那可不行。

首先不能在大興殿說髒話吧?他需要改掉的習慣多着呢,只要楊銘將來是皇帝,這小子百分之百能混個八座,或者衛府大將軍。

說不定還能混個權臣,因爲他是世嫡皇孫楊瑞唯一的親舅舅。

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九五章 返京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480章 太師李穆二二二章 牛、羊、豬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518章 西方之劫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578章 舊時父女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627章 潮汕地區一零六章 上嫁二九八章 洗白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517章 嚴防死守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683章 南面可汗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七九章 透心涼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二九二章 擦鞋底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五六章 薨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一九六章 亂戰第五章 坐地分贓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763章 告狀第506章 攻克遼東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九零章 鞭罰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一章 吾教當興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六六章 是非之地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766章 體面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六十章 兩難七四章 家大業大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623章 朱雀門下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九八章 洗白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543章 諡號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63章 有失遠迎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九六章 亂戰
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663章 你別害我啊?九五章 返京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四一三章 連跳三級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480章 太師李穆二二二章 牛、羊、豬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518章 西方之劫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578章 舊時父女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第627章 潮汕地區一零六章 上嫁二九八章 洗白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517章 嚴防死守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七四章 家大業大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683章 南面可汗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二七九章 透心涼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二九二章 擦鞋底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三六一章 兩封奏疏一五六章 薨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一九六章 亂戰第五章 坐地分贓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643章 各就各位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763章 告狀第506章 攻克遼東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九零章 鞭罰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三一章 吾教當興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644章 苛捐雜稅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六六章 是非之地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第766章 體面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六十章 兩難七四章 家大業大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三一七章 秦王入陣曲七五章 舐犢情深第623章 朱雀門下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一零三章 庶子楊煜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九八章 洗白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六八章 其罪有三第543章 諡號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63章 有失遠迎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一九六章 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