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右僕射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這是規律。

百姓們經歷一場戰亂之後,已經非常苦了,那麼刑罰必須減輕。

當然了,不會改律法,那玩意不好改,那麼怎麼減緩刑罰呢?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需要楊銘在朝會上提出來,然後吏部下發各個地方,有些犯罪,要適當放寬,不要動不動搬出律法,地方關於小罪,有自決之權,也就是說你可以自己處罰,無需依律而行。

刑罰減輕,是降低民間對官府的不滿情緒,但也有一個弊端,勢必導致犯罪激增,所以如何減輕刑罰的同時降低犯罪率,這需要好好議出一個方案。

今年各地上來的舉人,是歷年以來,質量最差的一批,但也是運氣最好的一批。

因爲戰亂導致了全國很多地方官出缺,這一批舉人,一半被下放地方,有縣令、縣丞、縣尉、主薄等等,也有郡一級衙門的僚屬官員。

楊銘在幾年前就提出來,朝廷要收回地方僚屬官員的任命大權,所以吏部現在的權利非常之大,原本只有一百七十人編制的吏部,一下激增至三百二十一人。

三省六部,人員全部擴編。

每一位新入職的官員,都要經過弘文館考覈審批,其實就是在背後楊銘審覈過後,纔可以錄用。

裴矩在今天的朝會過後,前往東宮探望女兒。

“六部新入職的官員,多達八百三十人,其中一半,來自於舉孝廉和歷年舉人,剩下一半纔是從候補中挑選,今天朝會上,議的就是這件事,”裴矩邊喝茶邊道。

裴淑英淡淡道:“這麼多人一下子進來,勢必增加國庫開支,眼下時局艱難,阿爺還是要多多費心,爲太子分憂。”

裴矩笑道:“阿雲是否在暗示我,除了朝政,不要在其它方面再費心了?”

裴淑英微微一笑。

她這輩子智商最在線的時候,就是跟她爹在一起,原因嘛,因爲她爹太精明,總是說一些聽起來不正常的話,所以需要去分析理解,自然就得動腦筋了。

比如這一次,好好的裴矩將朝會商議的事情跟女兒說了,以前可沒有過。

爲什麼裴淑英要暗示她爹呢?因爲蘇威被告了。

一場天下大亂,吏部在清點天下官吏名檔的時候,查出了蘇家四百多個吃空餉的,意思就是人在京師,官位在地方,白吃國庫。

楊銘呢,現在需要整頓吏制,雖然無心拿蘇威開刀,但是站出來指責蘇威的太多了。

老而不死是爲賊,蘇威坐在左僕射的位置太多年了,而左僕射呢,又分管的吏部、禮部和兵部,在人事安排這方面,權利最大。

他安排自己人,勢必導致別人無法安排,候補官員也遲遲上不去,別人能沒有怨言嗎?我們也想吃空餉啊。

這下好了,牆倒衆人推,楊銘迫於壓力,不辦也得辦了。

保留房國公爵位,仍舊可以參加朝會,但是左僕射你是不能幹了。

那麼這個位置最有利的爭奪者,只有裴矩了。

裴淑英認爲,老爹這是想找她幫忙,在太子那裡吹吹風,讓他上去,朝堂上裴矩已經搞定了,眼下就等楊銘點頭了。

父女倆無言對坐,裴矩也不明說,裴淑英也不挑明。

沉默的氣氛持續了很久,最後還是裴淑英忍不住了,嘆息道:

“阿爺不用找我,這個位置也是非你莫屬,太子已經跟我說過了,但是我有一點疑惑,房國公的事情,不是你在背後唆使的吧?”

裴矩笑道:“我雖爲右僕射,但也分管民部、工部、刑部,職權不比蘇威小多少,我何必爲難他呢?”

他和蘇威高熲楊素,都是一輩人,以前還是楊約的直屬領導,屬於開皇年間頂級大佬之一。

除了高熲,裴矩並不怎麼將另外三個放在眼裡,面子上客氣,骨子裡是蔑視。

因爲裴矩的真性情,就是心高氣傲。

再者說,左右僕射名義上左爲大,右爲小,但你得看是什麼人坐這兩個位置,裴矩背後的支持力量,遠遠不是蘇威能比的,所以蘇威在裴矩這裡,也就是比我年紀大而已。

高熲人家坐的穩,是因爲背後是楊堅夫婦,楊素幹不過,只要獨孤伽羅不點頭,就沒有人能扳倒高熲。

裴淑英道:“按理說,我一介婦人,並不宜干政,但是太子什麼都跟我說,聽的多了,有時候也會在閒暇時琢磨琢磨,女兒想給父親一個勸告,將來舉薦右僕射人選的時候,順着太子的心意來。”

裴矩頓時心中恍然,看樣子太子在閨女這裡早有暗示,自己想借閨女的口探聽虛實,而人家太子也給你埋了一手,借女兒來暗示他。

“那麼太子心中屬意何人呢?”裴矩問道。在他的立場看來,自己做了左僕射,那麼右僕射一定得是一個弱逼,便於壓制,如果是個猛人,他也不好乾。

而楊銘如今也是非常爲難的,因爲他屬意的人,其實跟裴矩心裡屬意的人,是同一個人。

那麼問題來了,裴矩一旦接手左僕射,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做右僕射。

這就是裴矩的利害之處,蘇威的事情,就是他在背後搞的鬼,人家把什麼都算到了,算到了自己會接班蘇威,而崔民燾接手右僕射。

如果真的這樣安排了,裴矩在朝堂的勢力,將會非常大,因爲崔民燾的閨女,將來要嫁給裴矩的外孫。

左右僕射聯合,容易架空皇帝。

“阿爺自己猜吧,您不是事無鉅細洞若觀火嗎?”裴淑英道。

她的話,多少有點陰陽怪氣,但是裴矩習慣了,因爲他這輩子聽的難聽話,基本來自於裴淑英,主要是就這一個嫡女,寵壞了。

裴矩笑了笑,不再說話了。

難道他不知道左右僕射聯姻,皇帝是不允許的嗎?但是他現在的主要目標,是扶持楊瑾,給楊瑾在朝堂上增加助力。

這是老裴家的切身利益所在,幹不倒楊瑞,楊瑾上不去,他們將來會被楊瑞清算。

楊茵絳和裴淑英,終究是太嫩了,她們不是政客,一心想要維持楊瑞和楊瑾的兄弟關係,但這種關係,無數的歷史經驗已經告訴你,在皇家是維持不了的。

楊廣五個都是親兄弟,楊瑞楊瑾還不是一個媽,翻臉之後只會更狠。

裴矩和楊玄感心裡都清楚,撕破臉是早晚的事,眼下只不過是因爲有楊銘壓着他們,纔有所收斂。

等到裴矩走後,楊銘從後面的寢殿走了出來。

他一直在偷聽,但是基本沒聽到裴矩都說了什麼,因爲裴矩這個人太謹慎,說話很小聲,只有裴淑英故意提高音量,爲的就是後面的丈夫可以聽到。

“你怎麼想?”裴淑英重新敘述一遍後,看向自己的丈夫。

楊銘皺眉道:“裴矩想要當權臣啊,但我不能讓他如願,他在壞我的事。”

裴淑英低下頭,抽噎起來。

楊銘一陣心疼,將妻子攬入懷中,柔聲安慰道:

“不是你阿爺的錯,他沒有錯,他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和楊瑾,以及裴家的利益,事情就是這樣,本無對錯之分,不過是各人都在爲自己考慮,你做的已經很好了,是我讓你受委屈了。”

今天這樣的場景,楊茵絳就不會做,如果楊銘借楊茵絳來試探楊玄感,楊茵絳一定會偷偷對玄感有所暗示,但裴淑英不會。

這也不是楊茵絳的錯,那是親爹,生我者父母也。

裴淑英哭泣道:“我不想族內給你添麻煩,可是我勸不了。”

“你當然勸不了,”楊銘安撫道:

“裴矩是家主,身上的擔子何其之重,他做的事情,本來就不是他一個人能說了算,他代表了無數人的利益,他不想做都不行,這叫形勢逼人,在我心裡,並沒有責怪過朝堂上的每一個人,人如果連私心都沒有,那就是聖人了,又有誰見過聖人呢?”

“可是這樣一來,你會很爲難的,”裴淑英躺在楊銘懷裡,呢喃道:“將來國事以民部爲重,而崔民燾偏偏就是民政大器,我猜父親,必然推舉此人。”

楊銘點了點頭:“此人確爲不二人選,可惜啊可惜,裴矩的做法,讓我連崔民燾都不能盡用了,如今朝堂,楊裴之爭已初現端倪,你和茵絳在壓,我也在壓,但最後如何,誰也不知道。”

“不如.不要讓我父親接手左僕射,”裴淑英道。

楊銘忍不住笑道:“崔民燾乃民政大器,裴矩卻是國之大器,我怎麼能因小失大呢?等明天朝會,再看看他會舉薦何人。”

裴矩肯定還是想推薦崔民燾,如果不成,就推薦大理寺鄭善果或者是內史令盧楚。

鄭善果,根基淺,威望不足,盧楚呢,有行政能力,但性格比較溫和,不與人鬥。

況且裴矩算到,楊銘肯定會更換內史令人選,因爲這個位置,必須是有大才,而且與皇帝親近的人。

楊銘是未來的皇帝,內史令肯定不會是盧楚這個外人。

指望裴矩推薦楊家的,那是一萬個不可能。

而楊銘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必須要控場,所以右僕射的人選,絕對不能比裴矩弱,也不能與裴矩有任何關係。

最好是跟裴矩不對付,跟楊家也不對付,這個人的選擇,能力威望在其次,主要作用是平衡。

二一一章 妾妃第578章 舊時父女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四五章 未雨綢繆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481章 君君臣臣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四七章 夫妻恩愛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一九六章 亂戰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665章 目有重瞳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702章 紙上談兵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751章 十五道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14章 野心第587章 門當戶對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四三二章 七貴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722章 吾不忘矣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644章 苛捐雜稅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三六章 晚宴二十六章 河東裴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600章 皇帝帶貨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481章 君君臣臣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685章 悍兵難管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749章 君臣相合
二一一章 妾妃第578章 舊時父女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四五章 未雨綢繆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481章 君君臣臣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508章 冒失僭越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四七章 夫妻恩愛一八四章 仁壽宮之變(一)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753章 重在民部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一九六章 亂戰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四三四章 通達幹練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594章 雙子同出第665章 目有重瞳三八章 晉陽出事了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二三五章 登科進士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702章 紙上談兵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769章 請父皇退位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589章 折辱武舉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751章 十五道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514章 野心第587章 門當戶對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四三二章 七貴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八六章 左右之爭第722章 吾不忘矣二九四章 河間王第644章 苛捐雜稅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三六章 晚宴二十六章 河東裴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七章 化險爲夷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600章 皇帝帶貨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481章 君君臣臣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685章 悍兵難管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第733章 狼頭大纛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616章 劉皇叔的眼淚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749章 君臣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