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豪放派

洛陽,在東都住了三個月的楊廣,準備南下江都了。

本來一開始,他是不打算住這麼久的,但是他在和朝臣商議,希望東突厥始畢來洛陽朝見他。

蘇威他們一開始在勸,畢竟眼下國力艱難,人家始畢一旦找藉口不來,以皇帝的尿性,恐怕又想要動武了。

但實際情況是,遠征高句麗得競全功,使得軍府那幫將領們膨脹了,他們覺得雖然去年國家消耗空前,但依然可以供給一支三十萬的精銳大軍,對東突厥形成有效威懾,如果始畢真敢不來的話,那麼大隋鐵騎就去突厥的牙帳轉一圈。

因此,朝堂分爲了鴿派和鷹派,鷹派由於仲文、段達、張謹領銜,包括吐萬緒等一干參與過高句麗之戰的將領,以及西突厥的那位處羅可汗。

處羅自己已經混到這種地步,心裡的落差非常巨大他幾乎可以肯定,東突厥那邊一直在嘲笑他,如果大隋也把始畢滅了他的心裡纔會平衡。

所以處羅認爲不需要召見始畢,直接派大軍去幹東突厥,一舉把他們打趴下,這就是純粹的看熱鬧不嫌事大。

大隋的北方邊患,一直以來只有兩個,東突厥和高句麗,眼下高句麗已經被滅了,所以東突厥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在大家的視線內,蘇威他們也不放心始畢,但是他們沒想過動武。

可惜如今的鴿派,在洛陽的朝堂上有些勢單力孤。

因爲大戰之後,軍方勢力暴增,這是必然結果,而大隋一直以來又是文武不分家,所以於仲文他們的話,有很大份量。

偏偏楊廣也是一個鷹派,他這個人閒不住的,沒事了就想挑事。

爭論很久之後,召見始畢入東都朝見,幾乎就要定下了,結果突厥那邊,始畢可汗主動派出一支使團,帶着豐厚的禮物來洛陽,感謝楊廣來了。

感謝什麼呢?感謝你給我兒子一個和親公主。

楊廣壓根就不知道這回事。

“京師還沒有消息嗎?”朝會上,楊廣沉聲問道。

門下省楊達點頭道:“算算日子,太子的回覆應該差不多快到了,臣以爲,太子的做法,其實還是穩妥的。”

“是有點太穩妥了,目下情形,確實不宜興起戰事,但是我大隋何至於討好突厥?”於仲文發牢騷道:“臣絕無不滿太子做法的念頭,只是覺得無此必要。”

蘇威他們在前段日子得知這件事之後,簡直欣喜若狂像他們這樣久居尚書省,管理天下郡縣的中樞大佬,最瞭解國家當下的形勢,沒錢,沒糧,山東河北還有一肚子怨氣,嶺南還沒安頓好,剛打了高句麗,國家欠了一屁股債,遠征高句麗答應將士們的軍餉,還沒發完呢,怎麼打?

裴矩更是覺得,楊銘這一招可謂神來之筆,直接化解了皇帝對東突厥的意圖,知父莫若子啊,人家怎麼算到陛下會打始畢的主意呢?

軍方這邊,肯定有點氣餒,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始畢這一次的態度足夠卑微,禮物也厚重,按照皇帝的性格,你要是這麼尊重我,我就認你個臣子。

不過楊廣心裡也很清楚,事情是自己挑起來的,等於是柴火也點着了,鍋也架起來的,結果不能往裡面放米了,阻止放米的,偏偏又是自己的兒子。

他現在要是改變初衷的話,顯得自己好像有點優柔寡斷,這不好,於是他道:“突厥的使團還沒有離開,告訴他們,朕欲往江都,令始畢來江都朝見朕。”

蘇威裴矩牛弘,頭都大了,人家始畢已經擺出臣服該有的態度,你這麼強迫,會出事的,畢竟始畢不是啓民。

啓民跟大隋關係非常親近,又在山西住過很長一段時間,對大隋是有感情的,所以人家願意來,但始畢就夠嗆了。

蘇威趕忙道:“穩妥起見,咱們這邊還是要先派人給義成公主送信,讓她幫忙勸說始畢,萬一始畢不來,我大隋國威有損。”

“你這個法子簡直可笑,”於仲文道:“爲什麼要跟他們說好話?他來,這是臣子該有的禮儀,不來,我自去也。”

放在以前,於仲文不會這麼跟蘇威說話,但人家這不是攻滅高句麗的主力嘛,大勝而歸,難免飄一點。

這是很正常的,你在班裡一直是第一名,我是第六名,但是你考上了211,我直接上清華,能不飄嗎?

裴矩皺眉道:“你麾下將士的軍餉發完了?怎麼這麼粗氣啊?別忘了朝廷還欠着將士們的軍餉呢,舊債未還,再生新債,我說次武,要不你去做幾天民部尚書吧,瞧瞧民部這堆賬目,看看你還能不能說出今天這番話來。”

張謹在一旁打圓場道:“裴公誤解了,軍府知道國庫困難,但也不能因爲困難,就放任外夷不敬,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你哪隻眼睛看到外夷不敬了?”牛弘冷哼道:“這一次始畢送來了兩千匹上等馬,黃金兩百斤,這叫不敬?我中原向來是禮儀之邦,屬國無禮,可伐之,若是恭敬,討之非仁義之師。”

“好了好了,你們別再爭了,”楊廣擡手打斷衆人爭論:

“義成公主那邊的招呼,實無必要,若始畢對朕忠心,無人相勸,他也是會來的,傳旨獨孤纂,準備舟艫,一旬之後,朕要巡幸江都。”

蘇威等人對視一眼,心內嘆息一聲,眼下就看運氣了,始畢來與不來,直接決定了大隋未來一兩內之內,會不會再有大的動盪。

宇文士及眼下已經在返程途中,這一次出使突厥,始畢待他們相當禮遇,完全就是捧着他們。

但是趙德言私下告訴他,始畢一直在吞併東突厥周邊的大小部落,版圖在不斷擴大,而且將手伸向了西突厥。

據趙德言判斷,始畢很有可能想要征服西突厥,而眼下也確實具備了這個能力,如果將來始畢得逞,大隋的北方,將迎來一個史無前例的巨患。

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但是宇文士及是不敢說的,因爲他的消息途徑見不得光。

始畢甚至讓他帶話給他爹宇文述,讓宇文述放心,始畢是不會賣了他們的,但是宇文述要在皇帝面前給自己說好話。

宇文士及也不是傻子,他猜到這個好話,應該是在東突厥對西突厥用兵的時候,因爲那個時候,朝廷肯定會出手干預,避免始畢坐大,而老爹到時候,得幫忙在朝堂周旋。

這尼瑪的,一步錯步步錯,眼下跟始畢綁在了一條船上,想不答應都不行。

宇文士及心事重重,其他人倒是都很放鬆,畢竟太子派給他們的差事順利完成了,歸家之路總是會讓人開心的。

而京師這邊,今年的殿試就要開始了。

本來進士科,並不着重詩賦,但是當今皇帝不是愛好賦詩嘛?所以這一科對詩賦的要求比較高,那麼主考官,也必須是這方面的行家。

由薛道衡領銜,大儒王通,國子監祭酒明餘慶,何妥,被楊銘安排爲秘書省學士的王珪,秘書省著作郎江溢、江漼兄弟,孔子三十四代孫孔德紹等等等等,一共二十四個人。

這二十四個人,是公認的詩賦才子。

大隋之前,準確來說是楊廣之前,整個南北朝的詩賦都是以宮體詩爲主,其內容多是宮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追求詞藻靡麗,也叫豔情詩,楊廣也是這方面的高手,比如他的《春江花月夜》。

但是楊廣繼位之後,開始轉型了,走起了豪放派,算是一挽整個南北朝時期的傾頹風氣,詩歌風格豪放不羈,氣勢磅礴,其中以《飲馬長城窟行》爲代表作。

人家楊廣是真的有才華,雖然很難想象,這麼一個愛好文學的文人皇帝,竟然是華夏前三位的暴君,但不能否認人家確實是詩賦高手。

歷史上,隋朝詩篇傳世數量最多的,是舊陳時期的尚書令江總,宮體豔詩的代表詩人之一,由此可見,陳朝在不該重文的時候重文,導致國力孱弱。

江總就是當下秘書省著作郎江溢、江漼兄弟的親爹。

排在第二名的,就是楊廣同志了,他一改當下詩體風格,改走豪放派,那麼想要以進士科入仕,你的詩賦也得走這個方向。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楊廣自詡爲大隋第一,屬實有點臭美了,李德林、盧思道、江總,這三人雖然死了,但是水平是完全在楊廣之上的,你自稱當今大隋第一,也不合適,因爲還有個薛道衡,甚至虞世南。

楊廣的文學,是走的誰的路子呢?北周時期被稱爲“窮南北之盛”的文壇宗師庾信,與一代文宗徐陵並稱當世。

而楊銘本身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那都是後世學來的,以他在大隋所學,其實就是個半吊子,跟他爹比的話,就是個文盲,當然,這是排除後世所學的情況下。

而楊銘呢,又不好意思抄詩裝逼,因爲不符合他的文學功底,再者,詩詞之盛,源於唐宋,他現在把人家的詩詞給用了,你還讓不讓人家活了?李白杜甫可是還沒出生呢,但肯定會出生。

楊銘希望他們能引領大隋文壇,綻放文學之花。

所以進士科最後的殿試,他得讓薛道衡在旁協助。

楊銘是能聽出好壞,但不好評比優劣,文無第一,沒那麼容易評的。(本章完)

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746章 齊王楊暕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639章 舉個例子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511章 兵械優勢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698章 一鍋飯四七章 夫妻恩愛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526章 形勢複雜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613章 氣暈了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第734章 禮部侍郎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738章 五鳳樓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545章 雙眼皮第553章 公主將嬪六一章 背鍋俠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98章 不懂政治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562章 一世英名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四六章 一敗塗地五五章 吃剩飯三七一章 裴看穿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第628章 誠信第一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487章 (先鋒開拔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47章十四章 太子妃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761章 勸酒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二五零章 武士彠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十四章 太子妃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742章 日月二門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94章 雙子同出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
三二二章 慕容滅族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746章 齊王楊暕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639章 舉個例子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511章 兵械優勢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三三零章 兩年再兩年第698章 一鍋飯四七章 夫妻恩愛三四九章 我有一策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四一二章 獨孤懷恩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615章 地無三尺平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526章 形勢複雜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613章 氣暈了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零二章 卑鄙小人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第734章 禮部侍郎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第738章 五鳳樓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第545章 雙眼皮第553章 公主將嬪六一章 背鍋俠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第682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557章 我爹是冤枉的第598章 不懂政治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562章 一世英名四四零章 怒髮衝冠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四六章 一敗塗地五五章 吃剩飯三七一章 裴看穿二二一章 大隋建築集團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第628章 誠信第一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第487章 (先鋒開拔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三一八章 東拉西扯第501章 指桑罵槐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47章十四章 太子妃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二二二章 牛、羊、豬第761章 勸酒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二五零章 武士彠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十四章 太子妃一一零章 請假借口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653章 江淮羣賊第742章 日月二門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第594章 雙子同出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三九七章 頭上的一柄劍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第489章 北部大人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