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七十一 三岔口(二)

四月,東省已是芳菲殆盡,而京都卻正是春色繁茂。

莫平奴一身戎裝,坐在榮德殿內,臉色略有恢復,但依舊的瘦削。

尉遲南坐在龍案後微有發呆,似乎在想什麼重要的事。

“臣打算這幾天就回去。”莫平奴再次重複了一遍剛剛的話。

“再養些日子吧,朕讓樑英代你的職。”他這個傷勢,讓他很不放心。

“軍中各種應對都是臣親自部署,稍有打亂,可能會影響整個戰局,這次又不比別次,一旦敗下來,很難講結果會怎麼樣,臣謹記陛下的話——時機不等人。”

“……換漢陽去。”他確實不想讓莫平奴去冒這個險,“你去東北軍,協助白裡鎮守長麓山。”

“陛下,您知道漢陽的攻陣之法,他可以打這一仗,也可以贏,但是——這一戰結束的時間可能就要拖後。西北的百姓已經無糧可吃,這一戰不速決,後患就會紛至沓來……”

“……東北、西北——兩個讓人頭疼的地方,這樣,朕把西南軍調一部分至西北,讓漢陽接替你迎戰,你到臨北縣坐鎮,就這麼定了。”打斷莫平奴的反駁,“另外走得時候把御林軍中的黑武士全帶上。”

“陛下,那是您的近護衛,下臣怎麼能全都帶走!”

尉遲南哼笑,“等京城裡的事情處理好了,朕還要親自去西北一趟!他們又有什麼不能去的?”

“陛下……”因爲李琛進來,莫平奴沒再說下去。

“陛下,廷尉左監封侯祖已在殿外等候多時。”

莫平奴見尉遲南蹙眉,知道是有大事,起身退下。尉遲南沒有攔他,明日早朝後還能見到,就先讓他退了下去。

封侯祖與莫平奴,一個進門,一個出門,兩人互視了一眼,封侯祖恭敬地點頭。

莫平奴下了天階,在一名宮人的引領下,上了宮道,在內宮與外殿的交界口,姐姐莫蓉正站在那兒等着他。

“還是要回去嗎?”

莫平奴點頭,“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夢想成真,難得老天爺眷顧我,怎麼能失去這個機會呢?姐姐,我要謝謝你,沒有你,我沒這個機會。”莫家的起勢,最初的原因便是莫蓉。

“傻小子。”眼睛泛酸,“你現在是一家之主了,要爲他們保護好自己。”

“我知道——”

“好了,去吧——”拍拍弟弟的手臂。

莫平奴很少見姐姐這麼悲傷的眼神,走幾步,不禁回頭看看,姐姐依舊站在那兒,直走到盡頭,姐姐還站在原處……

“莫將軍,這是娘娘給您的東西。”一名小宮人抱着一隻黑錦的包袱,就在宮門口等着他來。

莫平奴收下包袱,裡面是一件青緞的長袍,以及幾件給孩子的玉飾,青緞長袍是署名給祖父的,玉飾是署名給他跟漢陽的孩子的,“娘娘還說什麼了?”

小宮人搖頭。

莫平奴回身看看宮門內,不太懂姐姐爲什麼要給他這些東西……

夕陽之中,莫蓉依舊站在遠處,望着早已杳無人影的宮道。

封侯祖放緩腳步,看着這位貴妃娘娘,莫蓉回頭,他趕快低頭,垂眼,“娘娘千安。”

正欲離開之際,被莫蓉喊住——

“恭喜封大人高升。”

封侯祖錯愕地擡頭,皇上剛晉升他爲廷尉,莫貴妃是怎麼知道的?

他的錯愕讓莫蓉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張延真的栽了。

封侯祖愣愣地看着這位莫貴妃悠然地轉進內宮門,然後消失,這莫家人確實都是半張嘴,三顆頭——這是外面人的評價。

張延栽了,也就是說衛家也要倒了,之後就要看大哥怎麼跟王家糾纏了……

真痛快啊,他的勝局收的差不多了呢。

該她來給他錦上添花了……

三日後,莫平奴重返西北,張延被革職——

四月中旬,張延因賄賂朝臣之罪被關押,然後捅出了諸多是非來……衛羅也隨之獲罪,降爲才人,搬至涼秋苑,一生圈禁……

奇怪的是被張延惡咬的太子、莫家都沒事,甚至單卿也沒事。

“哧——”火折擦燃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夜裡,尤其突出。

王太妃張開雙目,她喜歡黑,睡覺見不到光絲,所以夜晚睡覺時,寢宮裡不許亮燈,“半夏——”沙啞中帶着些不悅的哼哼。

帳子外無人答應。

“半夏——”

依舊是無人答應。

並且伴隨着燈光越來越亮。

“呼——”一聲,王太妃掀開牀帳,哪裡還有半夏的影子,有的只是明亮的內室。

起身,忽見右側不遠處有人影晃動,快速轉過頭去,卻是一個白衣女子的背影,長及腰下的黑髮散在身後,正拿着火折點亮桌上的燈燭……

王太妃哼一聲,跟她玩這種虛招?以爲嚇得住她?

“你是什麼人,敢在這裡裝神弄鬼!”

那白衣女子搖滅火折,轉身,是莫蓉——

“你?”王太妃訝異不已。

“太妃娘娘好膽量啊,手裡犯了這麼多條人命,這麼多年來居然還能睡得這麼好,真是令臣妾萬分敬佩。”

王太妃上下打量她一番,繼而冷哼,“怎麼?你這是打算來替她們清算的嗎?”

“當然不是,臣妾只是來給母妃您還幾樣東西,您送的禮物都太貴重了,臣妾實在是沒那個福份消瘦。”

話畢,就見幾名宮人擡進來兩隻大箱子,莫蓉手一揮,宮人紛紛退下。

“母妃不想看看臣妾還給您的數目對不對嗎?”莫蓉伸手敲了敲木箱。

王太妃臉色黯然,沒有理會莫蓉的注視,兀自對門外喊了一聲:“來人!”

“您覺着我都站在這兒了,還能有人會來嗎?”

“你——居然敢禁我的寢宮!誰給你的膽子!”

莫蓉並不理她的質問,而是輕輕打開其中一隻木箱,裡面是這些年來,他們王家給莫家的“好處”,一一列的清晰,甚至還有一本記錄的冊子。

王太妃看見箱子裡的東西后,忽而噤聲,這小賤婦拿這些東西來做什麼?

隨即,莫蓉又打開了另一隻木箱,裡面蜷了兩個侍婢,都用黑紗捂嘴,且都處於昏睡狀態,都是王太妃放進昭華宮的人。

兩個侍婢之間的縫隙裡還塞了幾封信箋。莫蓉伸手,一一將信箋拿出來,擺到一旁的木几上,第一封,沒署名,是給定北侯王衝的,要他剋扣西北軍的軍備,給莫平奴製造壓力。第二封,也沒署名,是拉攏廷尉左監——封侯祖的,要他告發莫函中飽私囊,其中還答應一旦事成,將會助封侯祖坐上廷尉的位子。第三封到是署名了,信封上寫得是一個名叫姬巫的人名,信中的意思是讓他配一種聞而致死的毒藥,是用來對付太子的,想以此來陷害莫蓉。太子是儲君,也是莫家將來最大的敵人,就算當今陛下不會拿莫家怎麼樣,但是一旦太子登上君位,莫家將必然成爲眼中釘。所以,他們用這招,最是省事,也最有說服力,尤其此時此刻,。第四封不是書信,是一貼膏藥,莫蓉來京都後便有了骨痛,常用來貼在膝蓋上止疼的,自從王莫兩家漸生摩擦以來,她的藥就被人換了,換成了眼前這種帶毒性的東西。

“你擺這些東西,是想怎麼樣?誣賴我?”

“不,您是太妃,奪嫡之爭,是您給了皇上一份助力,於恩於孝,他都不能怎麼樣您,即便王家這棵大樹傾覆,您照樣還會安然享樂,臣妾又怎麼敢誣賴您,臣妾這是在給您找一個藉口,來對付我。”捏起木几上幾封信箋,在燈燭上點燃,半刻後,這些要命的東西便化成了灰燼……

王太妃審視着眼前這個女人,她真得是看不明白這女人要幹什麼了。

“臣妾知道,您這些日子想盡了辦法,想我萬劫不復,可是您毒也下了,禍也嫁了,髒也栽了,卻沒有一樣成功的,知道爲什麼嗎?”

王太妃默不作聲,就看她要說什麼。

“因爲皇上他自始至終都在防着你!”

“胡說!半夏——半夏——”幾乎是怒吼般叫着一個叫“半夏”的侍女,她算得上王太妃最信任的女婢。

“半夏——”莫蓉對着門口,淡淡叫了一聲。

一名身穿月白深衣的宮婢低頭進來,衝兩人各自福了福禮,這宮婢便是王太妃口中的那個“半夏”。

“半夏……”王太妃顯得難以置信,她的人竟然出賣了她。

“太妃在臣妾的宮裡安過多少人,臣妾幾乎都數不清了,臣妾身單勢薄,能送來服侍太妃的也只有這麼一個。”很不幸,卻真讓她看上了。

從拿他們王家第一筆錢財開始,她便送了這個叫半夏來

王太妃注視着那個半夏,視線之灼灼,讓半夏忍不住低眼。

忽然,王氏撫掌大笑,“好,好。”瞅一眼莫蓉,“你也算聰明。”

沒過多會兒,寢宮外燈火通明,十多名宮妃齊聚,神色略顯張皇,讓她們沒想到的是連皇上也來了。

她們得到的口信是王太妃讓她們來見證什麼人的罪證,而尉遲南得到的消息是太妃宮裡有刺客。

尉遲南第一個跨進內殿,樑、單等人緊隨其後。

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那兩隻大木箱,其次就是兩個披頭散髮的女人。

這就是莫蓉要的,她要所有人見證她的罪證——她與王太妃的罪證,所有的錢財、賄賂,一筆一筆都有出處,都是她親自收下的,與莫函沒有丁點的關係,一切的罪過都由她來承擔。

一切都是由她引起的,那麼一切就要由她來承擔。

尉遲南的拳頭攥得很緊,因她這突如其來的自首。晾着她不理會,就是爲了讓她在整件事中能置身事外,她卻偏偏要闖進來。

所有人的視線都望向他這個一家之主,看他打算怎麼辦?

而他看着莫蓉——

王太妃呵呵大笑……

三岔口上,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有的人無奈,有的人氣憤,有的人讓人捉摸不透……

尉遲南攥住莫蓉的手拉了出去,惡狠狠的,這盤棋註定會是他贏,不能有差池,一點也不行——

第45章 四十五 宮亂(一)28 二十八明謀暗計三第46章 四十六 宮亂(二)第36章 三十六 敢與不敢第34章 三十四 醉酒夜獵 撞偷情(一)第13章 十三 和親(一)第36章 三十六 敢與不敢第30章 三十 三起三落之——與君計(二)第13章 十三 和親(一)四十七宮亂三第11章 十一 少將(二)第75章 七十五 西北捷 京都雪(三)第9章 九 做戲第13章 十三 和親(一)第62章 六十一 迅戰(三)第43章 四十三 八月迷情(三)第18章 十八 與回憶作別第72章 七十二 蘭花開16 十六家族二第54章 五十三 背後(三)第9章 九 做戲第83章 八十一 嫡亂 二(2)第35章 三十五 醉酒夜獵 撞偷情(二)第30章 三十 三起三落之——與君計(二)第35章 三十五 醉酒夜獵 撞偷情(二)第32章 三十二 雙面魔(一)第64章 六十三 北秦王第37章 三十七 舊愛第71章 七十一 三岔口(二)第40章 四十 君心第68章 六十七 伊落伊始(二)第13章 十三 和親(一)第19章 十九 奪嫡(一)17 十七家族三第18章 十八 與回憶作別第5章 五 莫趙爭之端倪(一)第43章 四十三 八月迷情(三)第44章 四十四 八月迷情(四)第60章 五十九 迅戰(一)第66章 六十五 風雲莫家(二)第72章 七十二 蘭花開第65章 六十四 風雲莫家(一)第71章 七十一 三岔口(二)21 二十一儲君一第55章 五十四 背後(四)第43章 四十三 八月迷情(三)10 十少將一第2章 二 菊暗香(一)第44章 四十四 八月迷情(四)14 十四和親二第59章 五十八第25章 二十五 莫攻(二)第15章 十五 家族(一)第27章 二十七 明謀暗計(二)第38章 三十八 默契第69章 六十八 大宮 計定第18章 十八 與回憶作別第4章 四 過度的恩寵28 二十八明謀暗計三第64章 六十三 北秦王第62章 六十一 迅戰(三)第73章 七十三 西北捷 京都雪(一)第33章 三十三 雙面魔(二)第55章 五十四 背後(四)第59章 五十八第60章 五十九 迅戰(一)第25章 二十五 莫攻(二)第80章 七十九 秦王第36章 三十六 敢與不敢四十八縱容危機二第65章 六十四 風雲莫家(一)第70章 七十 三岔口(一)第62章 六十一 迅戰(三)第65章 六十四 風雲莫家(一)第19章 十九 奪嫡(一)22 二十二儲君二第42章 四十二 八月迷情(二)四十七宮亂三第31章 三十一 三起三落之——與君計(三)第58章 五十七 抑與揚(二)第40章 四十 君心四十七宮亂三第71章 七十一 三岔口(二)第7章 七 錦盒17 十七家族三第57章 五十六 抑與揚(一)第80章 七十九 秦王第45章 四十五 宮亂(一)20 二十奪嫡二第6章 六 莫趙爭之端倪(二)第73章 七十三 西北捷 京都雪(一)第44章 四十四 八月迷情(四)第18章 十八 與回憶作別第45章 四十五 宮亂(一)第8章 八 反目第6章 六 莫趙爭之端倪(二)第56章 五十五 兄弟齊心第46章 四十六 宮亂(二)
第45章 四十五 宮亂(一)28 二十八明謀暗計三第46章 四十六 宮亂(二)第36章 三十六 敢與不敢第34章 三十四 醉酒夜獵 撞偷情(一)第13章 十三 和親(一)第36章 三十六 敢與不敢第30章 三十 三起三落之——與君計(二)第13章 十三 和親(一)四十七宮亂三第11章 十一 少將(二)第75章 七十五 西北捷 京都雪(三)第9章 九 做戲第13章 十三 和親(一)第62章 六十一 迅戰(三)第43章 四十三 八月迷情(三)第18章 十八 與回憶作別第72章 七十二 蘭花開16 十六家族二第54章 五十三 背後(三)第9章 九 做戲第83章 八十一 嫡亂 二(2)第35章 三十五 醉酒夜獵 撞偷情(二)第30章 三十 三起三落之——與君計(二)第35章 三十五 醉酒夜獵 撞偷情(二)第32章 三十二 雙面魔(一)第64章 六十三 北秦王第37章 三十七 舊愛第71章 七十一 三岔口(二)第40章 四十 君心第68章 六十七 伊落伊始(二)第13章 十三 和親(一)第19章 十九 奪嫡(一)17 十七家族三第18章 十八 與回憶作別第5章 五 莫趙爭之端倪(一)第43章 四十三 八月迷情(三)第44章 四十四 八月迷情(四)第60章 五十九 迅戰(一)第66章 六十五 風雲莫家(二)第72章 七十二 蘭花開第65章 六十四 風雲莫家(一)第71章 七十一 三岔口(二)21 二十一儲君一第55章 五十四 背後(四)第43章 四十三 八月迷情(三)10 十少將一第2章 二 菊暗香(一)第44章 四十四 八月迷情(四)14 十四和親二第59章 五十八第25章 二十五 莫攻(二)第15章 十五 家族(一)第27章 二十七 明謀暗計(二)第38章 三十八 默契第69章 六十八 大宮 計定第18章 十八 與回憶作別第4章 四 過度的恩寵28 二十八明謀暗計三第64章 六十三 北秦王第62章 六十一 迅戰(三)第73章 七十三 西北捷 京都雪(一)第33章 三十三 雙面魔(二)第55章 五十四 背後(四)第59章 五十八第60章 五十九 迅戰(一)第25章 二十五 莫攻(二)第80章 七十九 秦王第36章 三十六 敢與不敢四十八縱容危機二第65章 六十四 風雲莫家(一)第70章 七十 三岔口(一)第62章 六十一 迅戰(三)第65章 六十四 風雲莫家(一)第19章 十九 奪嫡(一)22 二十二儲君二第42章 四十二 八月迷情(二)四十七宮亂三第31章 三十一 三起三落之——與君計(三)第58章 五十七 抑與揚(二)第40章 四十 君心四十七宮亂三第71章 七十一 三岔口(二)第7章 七 錦盒17 十七家族三第57章 五十六 抑與揚(一)第80章 七十九 秦王第45章 四十五 宮亂(一)20 二十奪嫡二第6章 六 莫趙爭之端倪(二)第73章 七十三 西北捷 京都雪(一)第44章 四十四 八月迷情(四)第18章 十八 與回憶作別第45章 四十五 宮亂(一)第8章 八 反目第6章 六 莫趙爭之端倪(二)第56章 五十五 兄弟齊心第46章 四十六 宮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