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逃生之路

因爲新魯字的事,劉箐這段時間都不出門了,有朋友登門拜訪,他也幾乎不出現。

劉竹今天把他硬是從屋裡給拉了出來,“家裡要商量事,天天都看不到你的人,今天你過去露個臉,叔伯們有話問你,好好答。”

劉箐就更衣整冠,重新梳頭,一邊問劉竹:“什麼事?”

劉竹道:“大王突然開口要三千萬斤炭,我讓人去建城打聽了一下,建城那邊可是什麼王令都沒接到。”

劉箐跟劉竹來到了劉家正堂,劉竹父親居住的院落中。

外面的迴廊上、小亭中就有不少聚在此地的劉氏子弟。門都關着,只開了窗,嫌屋裡太熱的就從窗外探出頭來,看到劉竹和劉箐一起來了,招呼裡面的人一起來看。有人冷嘲熱諷,“阿箐去了樂城以後就不愛跟我們一起玩了。”

“阿箐來了,我好久都沒見到阿箐了。”

“阿箐一會兒過來坐,跟我們說說樂城,說說大王,對了,阿箐見過大王嗎?”

幾人快樂的笑起來。

劉竹挽住劉箐,對那邊幾人笑着說:“你們等一等,我先帶阿箐去給叔伯問好。”

對劉竹,這幾人不敢放肆,爲首一人特意出來行禮,“不敢阻攔大兄。”

對劉箐視而不見。

劉箐回來後,同輩的兄弟中差不多都是這副嘴臉,一些心胸狹小的長輩也是如此。

因爲他是王使,身負王令,還有王的信物。他回來時乘的車是王賜的,護衛是王給的。他回來時,劉氏從上到下,全都在城外迎接。

而且大王並沒有賜給劉氏任何禮物。

劉箐打聽過,有些人就帶着大王的禮物走了。那爲什麼劉氏沒有?他實在想不通。

從另一方面說,他現在的地位是高於劉氏族長,劉竹之父的。因爲這個,他自己的親爹都開始稱病不見人了,也不肯讓他回家住。他本來要住到城中的驛站去,還是劉竹親自去請,才把他給請回來的。

就算這樣,他現在也是住在劉竹家中,而不是回自己家。

有時他都覺得自己不姓劉了。明明在自己家裡,卻像個外人。

他回來後,除了召集開元城的讀書人抄錄典籍外,一個人不見,連門都不出。這一年多來,他對劉氏的任何事都沒有說話,在王令到來之前,劉竹還特意來勸他一定要參加祭祖前的聚會。

“我知道你是想避嫌,但你是劉氏子弟,被兄弟們說幾句心裡不舒服,正好,跟我一起去和他們喝酒,到時藉着酒意,你好好的跟他們打一架,把話說開就行了。”

劉箐心懷忐忑的剛答應下來,王令就到了。

劉箐沒說話,堂兄弟們的冷言冷語不算什麼,讓他害怕的是這一切簡直就像是在推着他和劉家決裂。

他當時的預感是對的。

大王正是想用他們這些人來分裂各城世家!

但他不知道,他現在說出的話,還有幾個人信。

走進屋裡,劉竹之父劉葵坐在上首,在他左側的是劉芬,劉箐的父親,他頭上還綁着藥巾,歪在憑几上,眼睛閉着,彷彿仍在病中,勉強起身。

劉葦坐在下首,看到劉竹和劉箐進來,對劉葵說:“大哥,阿竹和阿箐來了。”

劉葵是長子,他生就一副老好人臉,白胖面頰,不笑也像笑的彎彎的眉眼,說話慢吞吞的,他看到劉竹和劉箐來了,對這兩兄弟笑着招招手。

兩人上前行禮,劉葵笑着連聲說好,輕聲道:“坐在那邊。”他指的是劉芬身邊。

劉箐心中感謝,就算劉芬說是裝病,他也擔憂,平時還不敢常回家探望。之前就有人說劉芬強勢,劉葵懦弱,有弟奪兄產的嫌疑。他現在又是這個身份,稍有不慎,他們父子就會在劉家身敗名裂。

他坐到劉芬身邊,扶了劉芬一把,小聲喊:“爹。”

劉芬睜眼瞧他,沒有什麼表情,只是點點頭,手放下來藏在袖中時,擰了一下劉箐的腿。

劉箐心中一沉,知道今天估計不好過。

看到劉箐來了,在座的就有人開口了。不是直指劉箐,而是裝似不經意的“擔憂”起來。

“大王怎麼會突然找我們開元城要炭呢?”

“對啊,我們開元又不以炭出名。”

“還是這個時間,要的這麼急……”

炭的數量並不多,如果給開元城半年功夫,一定能早早的準備好交上去。

“大王這是對我開元親近啊!”

如果要錢要兵,要糧要鹽,那是壞事。但要炭,這算什麼?賤物,不值錢。

除了要的急了一點之外。

這些人已經商量好幾天了,卻始終拿不定主意。大王好像是對開元城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喜之意,但又不是那麼嚴重。讓他們沒有太大的不快,只剩下一點不安,想找出原因來。

想來想去,就是劉箐了。

對,一定是他在樂城時惹怒了大王,大王才這麼整開元城。

劉箐開始還在想怎麼把自己的推斷慢慢透露出來,聽到有叔伯說“不像父親發怒,倒像是妻子不高興撓了我一下”這種比喻後就明白了。

——劉家其他人不覺得這是大王的陰謀,他們覺得這是大王一個小小的報復。

爲什麼報復開元城劉氏?

劉箐沉默了。

轉了半天圈子後,有人問劉箐:“阿箐在樂城時是不是長伴大王左右?”

劉箐搖頭:“我不曾有機會與大王交好,就算上殿,也只在角落坐着。”他當時在樂城的身份是劉氏棄子,怎麼有資格坐在大王身邊?

沒人相信。

又有人說:“阿箐謙虛了,大王若不信重你,怎麼會委以重任?”劉箐說:“不曾在大王身邊擔任重責大任,某隻在二環裡任一個小小的蒼蠅官,每日與流民百姓打交道,斷各家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這就更不會有人信了。

有人順着他的話往下問:“都是些什麼事啊?”

劉箐一五一十的答:“錢糧穀米,人畜牲口,男女老幼,房前院後,街上市內,都是某職責所在。”

近兩年的打磨,劉箐自認不說是多長進,但一座城該有什麼事,會有什麼事,他都瞭如指掌了。可以說他在二環不足兩年的歷練比他在開元城十年的積累更豐富。

知道是什麼,和了解是什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能體會大王爲什麼會這樣“練”官。他覺得大王在用二環來歷練官員,這樣從二環的小蒼蠅官裡成長出來的人,日後就是大王手中最需要的人才。

他之前曾羨慕那些沒有被選中要出巡的蒼蠅官,認爲他們可能就是大王要保存的人才。至於他們,不過是大王送給這些城殺的人牲而已。

但他回來後又冒出了另一個可怕的念頭。

——大王可能希望他們中的人能夠接掌一城!

也就是說,如果他能遵照大王的心意“除”掉劉家,他就可能成爲開元城新的主人。

擺在他面前的路有兩條。

第一條,跟劉家一起死。不是被劉家殺掉,就是和劉家一起被大王殺掉;

第二條,他親手除掉劉家,得到開元城。

他該怎麼選呢……

劉箐辯了一天,回屋後嗓子啞得說不出話來。劉竹特意送來了煮好的蘿蔔水,讓他喝了潤喉嚨。

“不要想太多,你今天做得很好!大家以前對你有不解,有懷疑,今天就打消了大半了。”劉竹替他高興。

劉箐猶豫幾番,還是不敢把嘴裡的話說出來。

“好好休息。”劉竹說完就走了。

劉竹回到屋裡,還沒坐下,就有人來送信讓他去見劉葵。

他匆匆趕到劉葵這裡,進門拜見道:“爹。”

劉葵放下手中的書卷,這書是紙做的,紙是他親自帶着家中匠人做的,木漿哦,做出來的紙又細又白,書也是他自己抄寫的,全是他的珍藏,除了在房裡看看,平時在外面從來不露出來的。

他是挺喜歡紙的,因爲輕薄。現在年紀大了,拿一卷書讀,總是讀不了多久手就痠痛痠痛的,現在換成紙就沒這個問題了。

“好東西啊,好東西。”劉葵指着這書對劉竹說,“如果我能年輕二十歲,一定會到樂城去向公主求愛。”

“爹。”劉竹嘆氣,“您叫我來幹什麼?”

劉葵說:“你去見過阿箐了吧?你覺得他是不是有什麼話沒說?”

劉竹說:“阿箐是好像有什麼話想說又不敢說。不過他還沒對我開口。”

劉葵說:“那你覺得,阿箐說的是真的嗎?”

劉竹:“阿箐說的應該都是真話。不過大王爲何選他就更說不通了。”

劉葵說:“有什麼說不通的?你聽到阿箐每天在樂城幹什麼了,難道還沒看出來?阿箐這些人,就是大王選出來的官。大王在用那些流民教他們怎麼做事。”

劉竹不解:“流民?這怎麼會一樣?”流民是怎麼管的他知道,無非就是刑重一點就行了。可用管流民的辦法去管世家子弟就是笑話了。是個人都知道,這是根本行不通的。

劉葵搖頭:“不,都是一樣的。你以爲你爹我坐在這個位子上後,沒在開元城殺過人嗎?我殺得還不少呢。你以爲我殺的都是百姓嗎?錯,我殺的跟你一樣出身的比流民還多。”

劉竹驚呆了。

劉葵嘆道:“我猜,大王讓劉箐來有一個用意。就是看我開元城聽不聽話。如果我沒料錯,要這三千萬斤炭只是一個開始,以後多着呢。什麼時候我開元城不聽話了,現成代替我的人就在劉家。”

劉竹身上的汗毛都豎起來了!如果惹怒大王,確實是他們這一支獲罪,大王不可能把劉家的人都殺光,那麼從劉氏中選另一個人出來接掌開元城是最有效的。

——要不要殺了劉箐?

這是劉竹心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

劉葵:“你不要想殺了阿箐。阿箐前腳死,我們劉氏後腳就跟他一起死了。斬殺王使是大逆。”

劉竹身上的冷汗落了,腦袋也清醒了一點,但他整個人都更憤怒了:“阿箐早就有這個打算?”

“你以爲這由得了阿箐?”劉葵笑着搖頭,“阿竹,你還是太年輕了。你沒發現嗎?阿箐不管怎麼選,結果都一樣。他順從大王,我劉氏亡;他不順從大王,我劉氏一樣沒活路。”劉氏出來的子弟,辜負王的信任,難道不是大罪?劉氏難道不需要負責?

劉竹想來想去,發現劉家面前竟是一條死路!

他剛纔不理解父親爲什麼這麼鎮定,現在他明白了,父親是早就看出來了,所以才這麼平靜。

“難道我劉家就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了嗎?”劉竹悲憤的問。

劉葵說:“怎麼沒有?”

劉竹驚喜道:“父親早有妙招?快告訴兒子!”

劉葵:“樊城是怎麼變成鳳城的?”

劉竹聽懂了,臉色再次變得慘白。

劉葵慈愛的看着劉竹,輕聲說:“阿竹,我想讓你帶着你弟弟們去樂城。”

“對!”劉竹激動道,“我去找大王!不能讓大王這麼對劉家!劉家對大王一向忠心!”

“告什麼?”劉葵笑道,“告大王不該向開元城要三千萬斤炭嗎?”

這種小要求,開元城都諸多抱怨,那纔是讓劉家被天下人唾罵。

劉竹僵住了。

“你要學着點。”劉葵再次拿起書卷,輕聲說:“大王並不是拿着刀向劉家砍過來,他是在等劉家向他舉刀,劉家只要把刀舉起來,他就能要了劉家的性命。”

劉竹想起來叔伯們都自持大王不會對開元城發怒,所以不願意交足三千萬斤炭。

“那……如果我們沒有交足炭……”他顫抖的問。

“大王會讓此事人盡皆知,但他會原諒我等的怠慢。”劉葵道。

“如果我們交足了呢?”劉竹期待的問。

劉葵笑着說:“那下回大王可能會要六千萬斤。”

劉竹哭起來,哭得委屈極了,“大王爲何要這麼對劉家?劉家從未冒犯過他啊!”樊城還好說是曾對大王不敬,開元城何時也沒有對大王不敬啊。

劉葵沉默了一會兒,悵然道:“……因爲大王想要開元城。”

劉竹擡頭憤怒道:“開元城是劉氏……”

劉葵打斷他:“不是。”

劉竹搖頭,怒道:“開元城是姜氏祖先交給劉家掌管的!他一個小輩有什麼資格從劉家手中要回去?”

劉葵哭笑不得,“所以,大王也沒有衝劉家要啊。”

他是自己來取了。

劉家願意讓開,就可以得一條活路;劉家不願意讓,就只能等死。

——他是沒有辦法讓劉家讓路的。

劉葵看着痛哭的兒子,無奈的搖頭。

所以他只能陪劉家去死。本想在最後救兒子一條命,沒想到這孩子竟然這麼剛烈,那就不能選他了。

明天找劉箐談談吧,看看這個孩子是不是夠通透。

第251章 趙國求親第782章 昭儀第694章 病嬌皇帝第2章 新爹第34章 求親第93章 授官第391章 八姓重歸第503章 新城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539章 徐家接盤第358章 鄭王無糧第120章 神仙第628章 請君入甕第568章 反目第21章 間隙第378章 種瓜得瓜第305章 自毀第204章 入甕第45章 摘星樓第467章 順毛第531章 □□第97章 燕使第392章 刑自救第327章 獸與人,人與獸第340章 豬隊友第480章 巨人第328章 福禍相依第594章 往事不可追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27章 逝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75章 回宮第67章 王后第502章 幼虎第740章 趙國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256章 迷惑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9章 姜元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753章 入席第384章 封賞第632章 逼“婚”第132章 姐妹相易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105章 潮起第27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333章 新世界,新現第631章 12點前!第403章 藍招婿第751章 魯王之計謀第657章 市恩第366章 引導第181章 淚第752章 盤中一域第644章 “自由”第409章 燕國亂相第298章 空城第171章 威儀第461章 治災與治人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7章 紅顏第521章 舊人第308章 觀瀾第553章 死時君子生時賊第574章 良友第603章 好大一個坑第242章 歡宴第58章 兄弟第774章 回家第339章 鄭國大夫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316章 成長第75章 回宮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454章 誓師第186章 入夜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192章 雨後初晴第128章 風聲第95章 憂天第594章 往事不可追第185章 惡第534章 相見第304章 心服第428章 暴虐之主第391章 八姓重歸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435章 揭短第217章 公主第709章 ^^第37章第157章 三年後第131章 舊夢第401章 餘波
第251章 趙國求親第782章 昭儀第694章 病嬌皇帝第2章 新爹第34章 求親第93章 授官第391章 八姓重歸第503章 新城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539章 徐家接盤第358章 鄭王無糧第120章 神仙第628章 請君入甕第568章 反目第21章 間隙第378章 種瓜得瓜第305章 自毀第204章 入甕第45章 摘星樓第467章 順毛第531章 □□第97章 燕使第392章 刑自救第327章 獸與人,人與獸第340章 豬隊友第480章 巨人第328章 福禍相依第594章 往事不可追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27章 逝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75章 回宮第67章 王后第502章 幼虎第740章 趙國第472章 推倒與建立第256章 迷惑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9章 姜元第750章 願奉公主爲帝第753章 入席第384章 封賞第632章 逼“婚”第132章 姐妹相易第520章 滿園□□關不住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105章 潮起第27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588章 殺雞何用牛刀?第333章 新世界,新現第631章 12點前!第403章 藍招婿第751章 魯王之計謀第657章 市恩第366章 引導第181章 淚第752章 盤中一域第644章 “自由”第409章 燕國亂相第298章 空城第171章 威儀第461章 治災與治人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7章 紅顏第521章 舊人第308章 觀瀾第553章 死時君子生時賊第574章 良友第603章 好大一個坑第242章 歡宴第58章 兄弟第774章 回家第339章 鄭國大夫第645章 迎公主歸第316章 成長第75章 回宮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454章 誓師第186章 入夜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192章 雨後初晴第128章 風聲第95章 憂天第594章 往事不可追第185章 惡第534章 相見第304章 心服第428章 暴虐之主第391章 八姓重歸第736章 天下將亂第435章 揭短第217章 公主第709章 ^^第37章第157章 三年後第131章 舊夢第401章 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