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拼死一擊

劉箐第二天去見了劉葵。

之後,他就不再沉默,而是光明正大的站出來。

先是要求整個開元的蒙童都要學習新魯字和新數學。

開元劉家的話,哪怕開元城裡大大小小的塾師們不樂意也沒辦法。

《說文解字》每一章每個月都在衙門那裡張帖,販夫走足們也都常去看看,有意去樂城的窮學子們更是不會錯過。

但以劉氏爲首的開元城幾大家族卻都是持反對態度的。他們只是不會明着表達,但平日的行事上對什麼新魯字是不假辭色的。

不過商人們使用的新數學,他們倒是沒什麼意見。

現在劉箐把二者放在一起了,他們就連新數學都給反對了。

以前,劉箐對家族長輩的嘲諷都是閉口不答的,現在卻有一句頂一句,不把人氣死不罷休。很快,他就在開元城出了名。

劉箐和其父一支,都成了忘恩負義的劉氏孽子。

劉芬把劉箐叫來,問他:“你想好了?這事就算成了,就算你救了劉家,但你也是遺臭萬年的。”

劉箐點頭:“這是我唯一能爲劉家做的。”

劉芬嘆氣:“你既然想好了,就去做吧。”

當日護送劉箐來開元的那幾百人一直駐紮在城外,當然吃喝糧草都是劉家掏的。

爲首的小將早得了姜大將軍的“秘令”,很清楚自己的任務是什麼。

所以當劉箐“秘密”的找上門,想請他幫忙把他的父母妻兒給送到樂城時,小將一口答應下來。

“如果王使有差譴,小的們也可以進城保護王使。”小將道。

劉箐嘆道:“希望……不至於如此吧……”

劉芬在劉家經營多年,也有幾家靠向他。

最後以探親爲由偷偷出城的劉氏子弟足有近一百多號人。小將嚇了一跳,以爲最多十幾口人,沒想到這麼多,看裡面有老有小,有男有女,看年紀,也不可能都是劉箐生的或劉箐父母生的。

小將看了眼劉箐,他總覺得此人言語不實。

劉箐送上重禮,親自跪下,“我的父母親人就都託給將軍了!”

“使不得!”小將沒攔住,受了劉箐三個響頭。

沒辦法,小將只得一面讓人回去送信,一面把劉箐的“家人”送走,一面留下五十多號人看情況。

劉箐再回來,劉家的氣氛就更險惡的。

但與當日的樊城不同。樊城幾家亂鬥,樊城中的百姓受創最深。

但劉家的亂是亂在家內,大門一關,外面的街上還是平平靜靜的。

人們最多把劉家最近的亂相拿出來說說嘴,笑話一番就算了。

劉箐從劉家搬走了,十分決絕。這一下,舉城譁然。

人人都知道,劉家從樂城回來的那個偏支子弟不知跟長房鬧翻了。

街上的人各站一邊。有的人認爲劉箐是奉大王的王令而來,劉家不能再把人當成小輩來看。

另一邊覺得劉箐就算爬得再高,也是劉家子弟,他在殿上,他親爹親爺爺給他行禮都是應該的,他回到家裡就該給親爹親爺爺跪着端洗腳水!

其他人還在看熱鬧,劉箐和劉家的分歧已經達到了最高點,爭鬥變得白熱化。

農曆十月初十,劉家祭祖。劉箐被堂兄弟推出了宗祀,不許他拜祭祖先。

劉箐灑淚當場,割發割袍。他爹出去“訪醫看病”了,家中他爲長,他這一支是他做主,他就在這一天說他這一支從劉氏分出去了,從此他另立祖宗,不再是開元劉氏的人。

劉家分家,分得鮮血淋漓。

城中與劉氏有親的幾家紛紛出來說和,都覺得怎麼鬧得這麼厲害?

怎麼這麼快?

平常人家爹死了爭產也沒這麼急的啊。

有勸劉箐的,劉箐一臉正氣凌然,水油不進。

有去勸劉葵和劉竹的,劉葵只是嘆氣,劉竹恨到雙眼充血,但因他不肯說劉箐半句壞話,大家就感嘆就算是這樣,也是一家骨肉,還是念着情的。

可念情沒有用。

劉箐繼續推行新魯字,劉家就派人把他們教學用的紙牘木板都給砸了,燒了,教新魯字的先生都給抓了。

劉箐就親自去教。

劉家就把劉箐也給抓了。

外人不免唏噓。

劉箐有什麼錯?忠實王令,忠臣啊。

劉家有錯嗎?新魯字確實不該讓小孩子們學嘛。百姓們學是無奈,他們又沒錢請先生,正經讀書識字的蒙童們學這個幹什麼?

兩邊都沒錯。

只能是大王有錯了。

官衙牢房裡,劉箐披髮赤足,蓬頭垢面的坐在地上。

劉竹站在外面,替他倒上一杯水酒,“喝了吧。”

劉箐抖着手:“就是今天了?”

劉竹笑道:“就是今天!今天過後,我劉家永垂青史!”

劉箐舉起酒杯,閉上眼睛喝下去,兩行淚滾落面頰。

劉竹望着兄弟,柔聲道:“劉家……以後交給你了。”

劉箐痛哭,哽咽道:“大哥……”

劉竹,“是我懦弱,不敢擔起這副重擔,才扔到你身上去。你別恨我。”

劉箐拼命搖頭:“大哥……不是……”

劉竹笑着站起來:“不要哭。我只要想到……大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會是什麼樣,就痛快極了!!”

小將帶着剩下的五十幾人守着半空的營房。其他人有吃有喝,日子過得別提多逍遙。他卻一直提着心,他總擔心只剩下這麼幾個人,開元城出點什麼事,他收拾不了。

劉家會跑嗎?

不對,他跑的話,不就正好了?把他們當賊抓就行了。

要是他們衝出來殺了他們呢?那這五十個人還不夠人家砍的呢。小將害怕之餘又感嘆,沒事,將軍會替他們報仇的!

好長時間都是夜裡睡不着覺,白天派人鑽進開元城打聽。

這一夜,小將難得睡着了,剛閉上眼就被人推醒了。

“將軍!開元城裡起火了!!”

小將跳起來,可城門夜閉,他們在城下怎麼喊都喊不開門!

到了天亮進去才知道,劉家被人趁夜放了把火!

除了被關在大牢裡的劉箐,無一活口。

而且,傳言中放火的正是小將他們。

小將心中一緊,帶人進大牢劫走劉箐,迅速出城,連營都不要就跑了。

姜姬從商人口中得知這件事時,姜武也從小將嘴裡聽說了,順便接手了劉箐與他的“父母妻兒”。

他來到摘星樓,陰着臉說:“劉家陰了我們。”

姜姬笑着說:“還挺聰明的。”她拿着幾份文書奏報,“這是目前唯一一個成功反制我們的。”

剩下的,有把王使暗殺了的,有王使倒向家族的,也有像劉家這樣反目成仇的,但劉家一看就是一齣戲,那一家卻是真的反目成仇。

畢竟真的有人是回去報仇的。

姜武很生氣:“劉箐呢?”“留着。”她說,“他能爲保劉家揹負千古罵名,還是被自己的血脈親人罵,這樣的人才怎麼能放過?”

換句話說,劉箐是最好用的一把刀。如果用得好,他會和姜奔一樣,成爲不可或缺的人。

畢竟兩人能用的範圍不同。

劉箐可是世家出身呢。

開元城現在亂成了一鍋粥。

劉家燒光了,死光了,劉箐不見了,連城外的駐軍也不見了。

等孫菲過去收拾殘局時,開元城裡已經開始把鍋扣在大王身上了。

——也不算冤。

孫菲在心裡發笑。

他隱姓瞞名進的城,不出他所料,城中現在正在爭劉家留下的這半壁江山,也有人趁機報私仇,烏泱泱一大片。

他頂着芳菲子之名,輕爾易舉的就進了一家借住,時不時的出門訪友,或者有人來訪他。

現在想把這開元城給完整的收在手中,最好的辦法就是任由開元亂下去。

亂到所有人都忘了他們認定的兇-手是“大王”之後,再由大王出面平定亂局,到那時,大王的名聲是最乾淨的。

但席五在舉薦他之後,特意提點他去摘星樓向公主問安。

他懷抱着驚奇詫異的心情過去,沒見到人就回來了,公主只有一句話“公子大才,必能馬到功成”。

從字面理解,這是要他儘快把事情辦好,馬到功成嘛,一個快就足以解釋了。

但他總覺得,這話裡還有另一個意思。

——讓我看看你的本事。

孫菲思考再三,決定還是順應心意,在開元城多花些功夫是值得的。

大王收回此城,圖的是千秋萬代,不是一代之工。長遠看來,不宜操之過急。

劉家這最後一手也真是夠狠啊。

那就比比看誰更狠好了。

十一月初,天降瑞雪。

細小的雪珠從北向南,蓋過了魯國大半疆土。

樂城附近的村莊多,村中又多是住的草棚。一到冬天,姜姬就怕凍死人。

神女廟的鼎食日夜都有人排着長隊領取,但這也喂不夠整個樂城的百姓。

城中肯定還是有人在捱餓的。

也一定會有人在這個冬天死掉。

姜姬站在摘星樓前時,深深的嘆了口氣。

她有糧食,但她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能把它們喂到每一個人嘴裡。

不能放到市場上,糧價不能高,但也不能低,低到賤時,商人不屑買賣還是輕的,百姓覺得種地不划算纔是最可怕的。

鼎食是可行的,但範圍越大,控制起來就越難。她也不能把鼎食當成有效手段,它只能是一個象徵,是宣傳品,讓百姓們對“糧食足夠”這個概念有印象,哪怕他們鍋中無糧,但鼎食會給他們虛假的幻像,認爲糧食是夠的,是吃不完的,他們家在餓肚子,但別人家一定是有飯吃的。

“公主。”蟠兒進來說,“大王請您過去。”

今晚,金潞宮有宴會。

姜旦非自願的在金潞宮舉行宴會了,這是大宴,在座的不止有他和姜揚,還有鄭姬。

姜姬,姜武,姜奔也列席。

金潞宮足以裝下樂城所有世家的頭頭腦腦,座無虛席。

宴會上廣籌交錯,很好的撫慰了前段時間受了驚嚇的世家們。

看着上首的大王與段青絲爲首的一羣世家子弟喝得痛快,底下的人也算放了心。

——看,都是那些行爲不儉的傢伙自己惹事!

——大王還是向着我們的。

——這是當然的,大王跟我們是一家的!

酒到酣時,段青絲又做女子打扮,退回後殿去換了女裙,打點胭脂,解發簪花,輕移蓮步的被宮女們扶出來時,受到殿上衆人的歡迎。

有頭一次上殿看到這一幕的還噴了酒。

“真是,真是……”真是什麼,也說不出來。

因爲大王顯然很喜歡啊,早就起身“愛妃”“愛妃”的叫起來了。

酒醉之後,當然是要越瘋狂越顯得痛快,顯得人至誠無僞。

大王看起來很喜歡這出酒戲,其他人怎麼可以掃興呢?

酒後放浪纔對。

姜姬見姜旦已經不緊張了,就和姜武悄悄溜了。當然,走之前,姜武先讓人把姜奔給送走了。

姜智也隨即請示姜旦後,把鄭姬也送走了,姜揚也藉口要讀書,退下了。

金潞宮中只剩下姜旦和羣臣。

一夜過去,姜旦在榻上醒來時,仍有些酒意上頭。

姜智看着宮人侍候他洗漱更衣。

“大王。”姜智上前,宮人等退下。

姜旦頭暈,倚在憑几上,左右環視:“……這是哪裡?”

姜智笑道:“昨夜大王酒醉,天又下了雪,不便挪動,所以大王就歇在此處了。”

姜旦一個騰身幾乎要跳起來:“金潞宮?!”他轉着圈圈,“快快快!孤要走!”姜智喊住他:“大王因何害怕?這是大王的宮啊。”

姜旦:“不不不!”

姜智:“大王昨夜在此可有不適之處?”昨晚他喝醉了啊!

姜智勸道:“大王,這纔是您該住的地方。”

姜旦:“可、可是……姐姐以後要去哪裡見人呢?”

姜智:“公主當然是在摘星樓。”

摘星樓建的時候本來就是大王用的,各項機能設施都齊全,上下兩層,下面就是見人的,上面是寢宮。

不過後來下面的改成遊戲歌舞的地方而已。

姜旦仍在猶豫,姜智勸了又勸,他纔不安的點點頭:“那好吧,反正就這幾天,等回行宮就好了。”他上下環視一圈,道:“這蓮花臺還是太小了。”

姜智聽到這難得的充滿大王氣度的話,喜不自勝,“大王所言極是。”

有這話傳出去,大王不肯用金潞宮的原因就是“此處狹小,大王不喜”了。

第253章 臨戰第417章 煤與鐵第19章 蔣淑第226章 鐵第82章 爲王第59章 將軍與錢第116章 歸音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66章 孔雀第485章 須歸第734章 慶王雲氏第402章 忠犬第598章 無人知曉第28章 成熟第271章 人與非人第412章 新魯國第266章 龔香第211章 聖誕快樂第631章 12點前!第231章 練兵第469章 球賽,和離,招婿第771章 最後一場大戰第455章 吾欲爲皇第263章 定計第252章 王后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378章 種瓜得瓜第24章 狼窩第378章 種瓜得瓜第121章 堅冰第555章 花樣薦人第469章 球賽,和離,招婿第717章 儲君第618章 棄暗投明第347章 挖牆角第331章 鄭姬第512章 情投意合第470章 姜武班師第310章 冬日第540章 明年第490章 逃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188章 遼城第191章 流言第517章 萬聖節快樂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31章 荒野第168章第447章 廖博士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363章 侍郎第147章 戲戰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713章 敢問君在何方第407章 女神收稅第506章 糧少只能搶第3章 優待第53章 亂第580章 同謀第162章 愛第70章 龍蟠第480章 巨人第202章 遠來是客第275章 野心第493章 魯國新事第261章 姜氏有女名幽第303章 分歧第306章 初冬第757章 與你相配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537章 設計第301章 秋季第682章 祭祀神女第212章 取第717章 儲君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295章 調絃第419章 鼠官第365章 招贅第216章 近親情怯第619章 白哥挖坑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756章 不義之士第740章 趙國第577章 姜儉第646章 真心假意第176章 小公子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598章 無人知曉第733章 送他一程第732章 給你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第96章 八點半三更第663章 新鳳凰臺第59章 將軍與錢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642章 看看誰的拳頭硬第282章 懼
第253章 臨戰第417章 煤與鐵第19章 蔣淑第226章 鐵第82章 爲王第59章 將軍與錢第116章 歸音第307章 請君入甕第66章 孔雀第485章 須歸第734章 慶王雲氏第402章 忠犬第598章 無人知曉第28章 成熟第271章 人與非人第412章 新魯國第266章 龔香第211章 聖誕快樂第631章 12點前!第231章 練兵第469章 球賽,和離,招婿第771章 最後一場大戰第455章 吾欲爲皇第263章 定計第252章 王后第245章 新年快樂第378章 種瓜得瓜第24章 狼窩第378章 種瓜得瓜第121章 堅冰第555章 花樣薦人第469章 球賽,和離,招婿第717章 儲君第618章 棄暗投明第347章 挖牆角第331章 鄭姬第512章 情投意合第470章 姜武班師第310章 冬日第540章 明年第490章 逃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783章 該把放在外面的人都召回來了第188章 遼城第191章 流言第517章 萬聖節快樂第772章 與民休息第31章 荒野第168章第447章 廖博士第563章 魏王心事第363章 侍郎第147章 戲戰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713章 敢問君在何方第407章 女神收稅第506章 糧少只能搶第3章 優待第53章 亂第580章 同謀第162章 愛第70章 龍蟠第480章 巨人第202章 遠來是客第275章 野心第493章 魯國新事第261章 姜氏有女名幽第303章 分歧第306章 初冬第757章 與你相配第427章 神女像出馬第707章 大王你好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537章 設計第301章 秋季第682章 祭祀神女第212章 取第717章 儲君第326章 勢均力敵第295章 調絃第419章 鼠官第365章 招贅第216章 近親情怯第619章 白哥挖坑第459章 因言治人第756章 不義之士第740章 趙國第577章 姜儉第646章 真心假意第176章 小公子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598章 無人知曉第733章 送他一程第732章 給你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第96章 八點半三更第663章 新鳳凰臺第59章 將軍與錢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642章 看看誰的拳頭硬第282章 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