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隕

大敵壓境,全城宵禁。

深夜除了巡街兵卒,還舉着火把在城中行走,暗沉的街巷再無他人。

凜冽的寒風呼嘯,吹得城頭篝火搖擺不休;城頭值夜的將卒圍着篝火而坐,看到火星濺到衣甲,都懶得伸手拂一下,反而僥有興致的看着火星在嚴寒中滅去。

突然間,急馳的馬蹄聲,踏破深夜的沉寂——城頭守軍豁然立起來,從垛牆間望西眺望去,只見夜色深處隱約有數騎馳來。

“襄城急訊!”

高舉火把縱馬而馳的信使,勒馬停在城門前,將身後所插的令旗舉起來揮舞,振聲呼叫。

城門寒夜緊閉,一名小校坐着竹籃縋下城頭,查驗信使印信,之後又用竹籃將信使吊上城頭,在城門換上快馬往衙署馳去。

羅山新城之中皆是泥路,但寒夜凍得堅硬,釘着鐵掌的馬蹄踩踏而過,像是敲響戰鼓,攪碎城中沉鬱的寂靜。

四壁簡陋的驛舍之中,朱沆同樣是難以入眠,坐在燈下思慮怎麼再寫一封奏章才能更好的訴說楚山、汝州的現狀。

聽到有如驚雷般的馬蹄聲從驛館前的長街馳過,朱沆心緒難寧,推開窗戶朝外看去,但視野爲院牆、夜色所擋,一時間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寒風竄進來,將燭火吹滅,室內瞬即被黑暗吞噬。

院子裡僅有暗淡星光照進來,朱沆禁不住憂心揣測,是襄城、召陵以北的敵軍又有什麼異動嗎?

“吱啞”一聲,朱芝從側廂房推門走出來,裹衣伸頭往外探看,想必也是爲城中快馬疾馳驚醒。

“啊,父親,你還沒有睡下?”朱芝過了好一會兒,才猛然發現朱沆衣袍整飭的站在窗前暗處,掌燈走過來問道。

“哪裡睡得下啊?”朱沆輕嘆一口氣,說道,“城中快馬夜奔,也不知道又有什麼事發生了!”

“徐懷用兵看似喜用奇謀,善走偏鋒,但實在不用擔心什麼,”朱芝寬慰他父親道,“卻是汝州之行,父親實不應該強邀徐懷同行啊……”

“淮南一戰,事關大越生死存亡,哪還有什麼應該不應該啊?!”朱沆苦笑道。

朱芝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將屋中油燈點亮,見長案有草擬未半的奏章,拿起來看過一遍,問道:“父親還在思慮石炮之事,以爲午後所發奏章,還有未盡之言?”

шшш◆тTk ān◆CO

“不僅於此,”朱沆坐到案前,說道,“與徐侯言,越發感受到守江必守淮的迫切性,只覺有千言萬語,落筆卻又無從下手,心緒雜亂,連一封奏章都寫不好……”

朱沆正與朱芝說着話,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俄而聽到韓圭在院子裡外的說話聲。

朱沆這一刻心裡才真正驚悸起來,忙推開門,走到廊下,問站院門口的韓圭:“韓參軍,徐侯深夜收到什麼急報?”

“汝陽失陷了!”韓圭走將進來,也難掩惶急稟道,“徐侯請朱相公過去……”

“什麼,汝陽失陷了?!”朱沆如遭雷霆重擊,驚問道,“楊侯可有成功從汝陽突圍,可否安好?”

韓圭苦澀說道:“更具體的消息還未盡知,除樑縣急傳而來的初步消息,有一部分汝陽守軍熬不住如此惡戰降敵了,也有一部分守軍突圍出來,但楊侯生死暫且不知……”

朱沆失魂落魄的坐|臺階上,不敢相信還能什麼僥倖消息等着他們。

朱沆雖說希望徐懷能同他前往樑縣,說服楊祁業率部南下,但無論是於公於私,他內心都希望楊麟能成功從汝陽突圍脫身。

楊麟戰功或許不如徐懷耀眼,但大越遭逢大難以來,楊麟南征北戰,浴血殺敵,爲御胡虜鞠躬盡瘁,他又何甘人後?

倘若說徐懷乃大越左膀,那楊麟、劉衍等將則是大越右臂,大越失之將有斷臂之痛。

朱沆力邀徐懷同往樑縣,內心深處未嘗不是希望徐懷揹負更大的責任之後,會極盡一切所能,去解汝陽之圍,救楊麟脫困。

他還沒有等到徐懷確切的答覆,汝陽就失陷了?

楊麟治軍極嚴,同時他在軍中威望也高,倘若楊麟還安好無恙,很難想象會他麾下有一部分守軍會降敵?

而徐懷四五天前剛接到樑縣信報,確知汝陽守禦極其艱難,守軍將卒死傷也極其慘烈,但形勢還能勉強維持,楊麟也做好據街巷死守的準備。

現在傳回的消息,雖然還不夠詳盡,但也足以說明楊麟凶多吉少。

朱沆歇了好一會兒,才緩過勁來,拉上朱芝隨韓圭去見徐懷。

他們抵達徐懷寓所,這時候院中也是火把點遍,數名信使持旗而出,也不知道徐懷倉促下達怎樣的軍令傳往楚山各地。

在韓圭的引領下,朱沆、朱芝徑往徐懷所在的偏院走去,徐武磧、潘成虎、史珍、徐心庵等將吏也都聞訊趕來。

“這是楊祁業着人送來的信報……”徐懷見朱沆走進來,將一封信報遞給他看,信報所寫與韓圭所述並無二致:

汝陽失陷是在昨日午前,楊祁業也是在有散兵潰卒突圍翻山越嶺趕到樑縣才知此事。

趕到樑縣的十幾名將卒,城陷時負責守禦臨近紫邏山的汝陽西北側城牆,離敵較遠,才得以順利脫身,卻也因此並不知道城中太具體的情況,更不清楚楊麟的生死。

“徐懷,你覺得楊侯有無機會脫身?”朱沆帶有僥倖的問道。

“……”徐懷艱難的搖搖頭。

他對楊麟以及左驍勝軍的瞭解,比朱沆更深,哪怕逃歸兵卒帶回的消息很零碎,卻也足以說明城陷時楊麟身上發生重大變故,羣龍無首纔會驟然間如此混亂,以致毫無掙扎機會被敵軍攻陷。

朱沆有些虛弱的扶椅而坐。

徐懷又說道:“河洛敵軍陷汝陽,必然第一時間舉師東進往樑縣而去,我已下令唐盤從襄城、葉縣各調兩千精銳馳援樑縣,以防樑縣有失……我現在就動身趕往樑縣,你們有什麼要收拾的?”

“我現在就與你動身,留一兩人在羅山收拾行囊即可!”朱沆說道。

汝陽失陷,孤城嵩縣又遠在伊水上游,河洛敵軍數萬再無牽制,將能全力往樑縣碾壓而去。

樑縣僅有萬餘守軍,初聞楊麟失事,必然軍心動盪。

汝陽失陷,楊麟生死不明,朱沆便有徹入心扉之痛,實不敢想象一旦樑縣失守,襄城、葉縣、郟縣三城面臨京西、河洛之敵夾擊的局面!

…………

…………

東線有徐武磧、潘成虎、徐心庵、唐青、韓奇等人坐鎮,徐懷暫時不用擔心赤扈東路大軍在攻陷壽春之前,會分出多少兵馬|強攻羅山、信陽等城,當夜便與朱沆、史軫等人,在百餘選鋒軍精銳的簇擁下快馬離開羅山城,一路西進。

從羅山到葉縣遠達四百里,沿途乃是楚山新建驛道,隨時可以更換快馬,徐懷一行人午時便趕到葉縣。

葉縣位於伏牛山東北麓,北滍水以南,可以說是淮上西線防區的腹地。

不過,考慮到隨時有增援汝州的需要,在蜈蚣河戰事最緊張的時期,除了千餘州兵作爲基本守禦力量外,徐懷還在葉縣放了兩千右軍精銳,受坐鎮襄城的右軍副統制陳子簫節制。

陳子簫最先得到汝陽失陷的消息,在派人將樑縣信報送往羅山之際,也同時將葉縣兩千精銳第一時間派往樑縣增援。

此時陳子簫也趕到葉縣跟徐懷見面。

“汝陽城陷之前,楊侯爲敵軍牀子弩射中,陷入昏迷,敵軍趁機發起總攻,守軍沒能支撐住多久,便被敵軍攻入城中——目前有消息說楊廷照率小部精銳護送楊侯殺出重圍,去向不明,應該在汝陽南面的山嶺之中……”陳子簫此時已經得到汝陽失陷更詳細的情報,跟徐懷、朱沆稟道。

這並非什麼好消息。

大越所制牀子弩,短矛粗細的弩箭,一百步內能將一頭黃牛射穿。

莊守信、莊庸、陳榮鈞等人當然也掌握牀子弩的製法,但製備牀子弩的弓材,比普通的弓弩要求更爲嚴苛。

大越一直都實行弱枝強幹的策略,除了各地廂軍極其不堪外,就連軍械製備乃至儲備,諸路監司及州縣都受到打壓,良匠良器都集於京中。

因爲良材難得,楚山到現在還不能批量製備牀子弩等利器。

反倒是汴梁失陷後,大批良材以及武庫所儲備大量弓弩兵械,連同十數萬匠師、匠工及家小皆被赤扈人擄走。

汝潁會戰之後,赤扈人就極其重視步甲的建設,河洛、京西敵軍將西域石炮投入戰場,他們擁有更多的牀子弩等軍械,徐懷也是一點都不奇怪。

楊麟在陣前被牀子弩射中,即便沒有一命嗚呼,傷勢之惡勢、之嚴重,也是不難想象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十八章 奪城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十八章 婚配第六章 危急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線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二百零八章 封國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
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十三章 辭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三十九章 身邊人第十二章 北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劣局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一百一十八章 晉城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十二章 無事也無非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二百六十二章 席捲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十八章 奪城第七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谷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四十六章 殘敵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十八章 婚配第六章 危急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十二章 安排第二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七十四章 父命難違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七十九章 晨時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爾小命一用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破衙第二百七十三章 西征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將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一百二十四章 底線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八十六章 工師第十九章 知謀無良策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二百零八章 封國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五十五章 寨前殺三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