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

高純年雖說此時他寫給雄州降臣楊景臣的信函,在淠口虜營被攻陷時落入京襄手中,但也不願輕易就範,已有些許昏濁的老眼像毒蛇一般盯住陳鬆澤,低聲問道:

“卻不知陛下欲爲何事?”

“陛下欲爲何事,高相就一點都沒有猜測?”陳鬆澤笑着問道。

“你也知道平涼公孤舟遠渡建鄴勤王時,老夫當時就幫京襄說過話,之後也附隨過葛伯奕‘不戰屈敵’之議,結果是兩邊都沒能討到好,兩邊都不得親近。老夫又從哪裡能猜到陛下欲爲何事?”高純年微微蹙着眉頭,訴苦說道。

雖說建鄴城此時的街頭巷尾都在熱議渡淮北伐之事,很多販夫走卒、商賈士子滿腔熱血,爭欲從軍伐虜者也不在少數,但高純年身居相位,消息再閉塞,還是能感受到水面下激涌的暗流。

京襄借防範赤扈水師襲擾的名義,除了將數十艘戰船、兩千多水軍將卒駐紮在建鄴城對面的真州轄境內,還調王峻、徐忻等徐王兩家的親信子弟執掌牛首山義軍,掌握建鄴城外圍的沿江防線。

這些都是公開的消息,高純年這樣的人物當然斷定這是京襄有意加強對京中的控制,也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過,顧藩、王番二人在京中爲相,年前藉口有盜匪私闖相府,相繼都將侍衛兵馬擴編到三百人,據說鑄鋒堂也增加在京的武將護衛,這個多少顯得有些不同尋常了。

高純年只能猜測京襄預料到,或者說在防範建鄴城裡有可能爆發直接的武力衝突。

不過,說到有可能會爆發怎樣的武力衝突,高純年現在信息來源有限,一時間還有些猜測不到。

好在陳鬆澤稍作試探,也無意跟高純年打多深的啞謎,說道:

“此時陛下與魏楚鈞等人都迫切希望使君率軍渡淮北伐,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了,以及諸多蛛絲馬跡,都說明陛下很顯然對京襄存在很大的誤會,很顯然誤會京襄在渡淮北伐之際對建鄴所做的拱衛、防禦部署調整有別的什麼意圖。存在這樣的誤解,很難排除陛下不會在使君率軍北伐之際、鋌而走險離京出走。高相你說,這最後要是鬧出陛下離京出走這出事,場面該多難看啊?”

“京襄是擔心陛下欲投揚州?”高純年驚問道,“不,不,京襄是擔心葛鈺率部從揚州渡江到潤州與陛下會合?”

“……”陳鬆澤笑着點點頭,暗想高純年身居高位這些年,不管他有無志氣,這份見識也非常人能及。

高純年卻是倒吸一口涼氣。

他是不難想象潛邸係爲何打算鋌而走險,卻沒想到京襄預料到這點,應對會更爲狠辣。

與其陷在建鄴受京襄系的控制,紹隆帝只要能成功從建鄴出走,在潤州受到葛鈺率精銳兵馬保護,無懼受到京襄系的武力威脅,到那個時候,也許荊北、淮西都已經做了選擇,最終不得不跟京襄捆

綁在一起,但江東、江西、廣西、廣東、福建以及浙東、浙西這些地方以士臣及地方勢力掌控爲主,基本上應該會奉王詔行事,更不要說淮東、荊南都還在潛邸系大將韓時良、葛伯奕的直接控制之下。

不過,京襄要防範這一局面的發生,正常的做法不應該加強對長江水道的封鎖,令葛鈺無法率部渡江進入潤州就行了嗎?

現在京襄是要做什麼?

是要引蛇出洞,一網打盡?

高純年就覺得有股寒氣從尾脊骨直竄上來,壓低聲音說道:

“老夫找陛下自曝己短,或許也有可能再贏得陛下的信任,但這些都不是三五日能成的事情,而平涼公渡淮在即,恐怕再拖也不會遲於四月吧?”

京襄用計狠不狠辣,高純年無意評判,但他得考慮自己身涉其中的兇險。

等到紹隆帝最後覺察到完全落入京襄的彀中時,也許再無法從京襄編織的牢籠中掙扎出去,但困獸猶鬥,他高純年當時又在紹隆帝身邊,稍有差池,豈是能輕易脫身的?

“秦淮河口以及淠水河口兩役,京襄都是全殲虜營兵馬,像那樣或與胡虜、或與叛將聯絡感情、爲自己謀退路的信函,高相要相信我們所得絕不僅一件兩件,”陳鬆澤說道,“使君寬厚,以爲只要沒有實際投敵的行徑,都不想追究,也無意公開這些信函,但有時卻不得不從權……”

陳鬆澤言外之意,高純年不願入彀也沒關係,京襄有的是人選,但既然京襄決意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高純年又不願意合作,就不要怨京襄拿高純年在其他地方發揮作用。

高純年看不透陳鬆澤這話的虛實,但有一點很清楚,此時不願入彀,他與楊景臣的私函一旦被揭開,他的下場絕對不會比流充瓊州的楊茂彥好上半點;又或者京襄手段狠辣一些,將他高家滿抄斬,也絕對不會有人替他高家喊冤。

高純年沉聲說道:

“爲平涼公謀事,老夫自是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只是擔憂謀事不密難成……”

“明天高相老家會有遠房親戚來投靠,雖說高相對這些削尖腦袋鑽門路的遠房親戚煩不勝煩,但高相到底是個仁厚之人,念在有幾分血脈之情,勉強將他留身邊差遣,”陳鬆澤說道,“之後有什麼事情需要叨擾到高相,都會由這個遠房親戚傳話——鬆澤這就先告辭了。”

待陳鬆澤與兩名京襄密間離開鋪子,侍衛從外面涌進來,高純年恍惚了好一會兒,才說道:“突然有故人來建鄴相見,你們莫要大驚小怪……”

諸多侍衛心裡又驚又疑,但是叫刺客近身,也是他們這些侍衛失職在先,現在高純年一副風平浪靜的樣子,他們還敢多問什麼?

…………

…………

與王記食肆隔着一條小河的挹翠樓裡絲竹正盛,晉玉柱沒有興致留在挹翠樓宿夜,在晉龍泉及幾名

家丁的簇擁下走出溫暖如春的挹翠樓,叫冷風一吹,喝得醉醺醺的神智頓時也清醒過來。

晉玉柱回頭看了一眼正燈紅酒綠的挹翠樓,叫家丁扶着上馬車之時,見晉龍泉牽馬走過來,身子停頓了一下,低聲問道:“周運剛剛在酒桌上說他剛聽到風聲,京裡風暴將起,要大家都埋着頭小翼做人,你覺得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周編修有說這話?”晉龍泉裝瘋賣傻問道,“興許周編修說這話時,我出去給大公子你們添酒了……”

周運乃南陽籍人士,早就從翰林院編修任上致仕,即便跟晉莊成不能相提並論,也算是南陽士紳的領袖人物之一。

晉玉柱今日在挹翠樓宴請翰林院的兩名同僚飲酒,特地將周運等幾名南陽士紳請來作陪。

飲酒時大家也是互通消息,但大多是老生常談,或道聽途說,晉玉柱也沒有當回事,但周運席間說他聽聞京襄近期會在京裡搞些動作,殺一殺士紳及朝臣的威風,以免渡淮北伐之後京裡有人蠢蠢欲動,晉玉柱卻記在心裡。

酒桌上有人問京襄到底要搞什麼動作,周運卻諱莫如深,不肯多言。

晉玉柱還以爲晉龍泉也聽到周運說這話,但聽晉龍泉否認,細想晉龍泉當時可能真不在他身邊站着,便將周運說的那些話又複述了一遍。

“現在捕風捉影的事太多了,誰知道周編修這是從哪個門縫裡偷聽來的消息,作不得準的。”晉龍泉不以爲意的說道。

“周編修有幾次消息還是挺準的,我們不能大意了,”晉玉柱無法釋然,神色凝重的示意家丁離遠一些,低聲跟晉龍泉說道,“咱家在鑄鋒堂安插的那枚釘子,也該發揮些作用了,你去聯絡一下,看他有沒有聽到什麼風聲……”

“好的,我現在就去。”晉龍泉不動聲色的應承道。

晉龍泉示意家丁護送大公子晉玉柱回府,他拽住繮繩,御馬往旁邊的巷道而去,穿過兩條巷子,見身後沒有人跟着,勒馬停在一座朱漆斑駁的宅門前,拿馬鞭叩開宅門,牽馬進入院中。

在偏院裡見到陳鬆澤,晉龍泉拱手問道:“陳僉事見着高純年了?”

陳鬆澤點點頭,說道:“高純年還是願意配合的,但消息也不能從高純年那裡傳入宮中,現在就看晉莊成身上這個文章要怎麼往下做了。”

“關鍵還是要將魏楚鈞羈絆住,不能叫他回京……”晉龍泉說道。

在淠口一役之前鄧珪、顧藩突然投向京襄,這令紹隆帝及潛邸系驚慌失措之餘,也變得更加的多疑。因此陳鬆澤、晉龍泉他們判斷,單純通過晉莊臣等人傳遞假消息,已經很難令潛邸系咬鉤,還需要更多不着痕跡的配合。

當然,潛邸系最令忌憚的人物還是魏楚鈞,晉龍泉覺得關鍵時刻能將魏楚鈞纏住,叫他無法脫身返回建鄴,很可能是能不能順利打蛇驚草的關鍵……

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講武德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一百章 風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一百八十七章 縱虎歸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十九章 相邀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七十章 消息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十二章 突襲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輿第十八章 奪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
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一百七十四章 誤會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講武德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五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五十九章 憂心第六十二章 貼身相隨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一百章 風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殘骸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零八章 狩獵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八十八章 敵意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零四章 新任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一百八十七章 縱虎歸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八十章 觀敵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一百六十二章 勝利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十九章 相邀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七十章 消息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雙柳莊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敵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八十五章 老槐舊事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零一章 渡河第十二章 突襲第五十一章 王謝堂前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一百六十二章 堪輿第十八章 奪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八十六章 督戰隊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十三章 聰明誤第六十五章 王氏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