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蟄伏

黃龍坡驛位於汾水西岸,因爲汾水上游堤壩多年失修,秋夏時逢暴雨,低陷地帶的河谷地區常遭洪水侵灌,使得北去寧武的驛道修築在管涔山東麓的低嶺間。

其與橫穿管涔山東北段、前往嵐谷的驛道交於一座緩坡,便是黃龍坡。

黃龍坡距離嵐州城僅二十餘里,直線距離更短,沒有必要單獨修築軍寨,僅建有一座驛站控制這一要衝之地。

不過,管涔山整體要比呂梁山、雁門山低矮、平緩許多,而管涔山東麓的地勢還要更爲平緩一些。

黃龍坡說是控扼要衝,卻非沒有其他道路可去寧武、嵐谷等地。

不過,這些道路都是山間野徑,在當下山嶺都有積雪的情況下,單人匹馬或可走野徑,大股兵馬,特別是身穿鎧甲、手持兵械的步卒,爬坡越嶺,累個半死都走不出幾裡地去。

入冬之後,嵐州境內的天氣以及地理環境會越發惡劣,搶佔黃龍坡,便能有效的將原本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的清順軍切割開來。

當然,徐懷之前勒令楊祁業率其部在兩天內趕到黑雁驛,其中要走相當長的一段路乃是荒山野坡,也是一件非常艱鉅的任務。

好在午後唐盤押解曹師雄二子前往桃花衝砦,先賺開桃花衝砦的大門,又與及時趕到王憲所部成功全殲桃花衝砦守軍,奪下桃花衝砦。

這相當於直接打通從桃花衝經草城寨(嵐州石場)東部接上岢嵐-嵐谷驛道的通道。

而從桃花衝砦到勝軍堡南側的哨壘之間,僅有七八里縱深的野坡沒有開闢道路,這無異極大降低了從勝軍堡行軍至黃龍坡驛的難度。

唐盤、王憲其部經歷一番惡戰,需要暫時留在桃花衝砦休整。

楊祁業、潘成虎、殷鵬等部則快速經桃花衝砦東進,都於天黑之前趕到黃龍坡驛嵐州城、樓煩等駐守敵軍沒有異動,趁着風雪稍停,楊祁業率部便往汾水趕去,準備夜渡汾水,趕在明日午時抵達黑雁驛,與徐心庵會合。

潘成虎、殷鵬則率一千騎兵留在黃龍坡與徐懷會合,這要比原計劃的早了一夜。

郭君判、唐青則率騎兵繞過草城寨,直奔嵐谷城北面的鹿鳴寨而去,準備將蕭燕菡、陳子簫所統領的天雄軍俘卒接應進嵐谷縣境內。

“嵐州城還沒有動靜?這孫子真沉得住氣啊,真不怕斷子絕孫啊!”

潘成虎、殷鵬率部趕到黃龍坡時,風雪已停,雖然暮色漸濃,但天地一片澄澈。他們站在山崗上能眺望到直線距離僅約十二三裡的嵐州城,以及此時還沒有冰封,在河谷之間靜靜流淌的汾水河。

嵐州城門緊閉,城門外圍遊蕩的都是楚軍銳騎。

潘成虎、殷鵬都頗爲意外,他們得到詳細的戰報,也確信曹師雄在嵐州城裡應該已經知道曹師利被擊斃、二子再次被俘的消息,還以爲曹師雄會按捺不住出兵進攻黃龍坡。

他們緊趕慢趕,途中不敢稍歇,不少將卒在結了薄冰的山道上騎馬滑倒,都是直接放置在可以避風的山坳裡等候後續的人馬上來後救治,就想着趕到黃龍坡會有一場激烈戰鬥等着他們。

他們沒想到曹師雄在嵐州城裡竟然沒有動靜。

“曹師雄非常沉得住氣,不僅嵐州城的駐軍沒有動靜,嵐谷、寧武等城寨兵馬都沒有出來。”王舉說道。

“這要怎麼打?”潘成虎咂嘴問道。

嵐州是他們進出的通道,所以在正式進太原之前,他們要儘可能的打擊、削弱清順軍的實力,以免他們奔襲太原之間,清順軍堵他們的退路。

這是既定的作戰計劃,但是清順軍龜縮在各個堅固的城寨之中不出來,他們也沒轍啊。

今日借曹師雄二子,突襲桃花衝砦得手,可以說是意外之喜,卻沒法在岢嵐、嵐谷、寧武等城故伎重施。

很顯然他們此時是沒有辦法強攻這些堅固城寨的,蕭燕菡、陳子簫所領的天雄軍俘卒,也需要派騎兵過去接應,從狹道繞過鳴鹿寨,然後破開邊牆進入嵐谷境內。

“不急,先連夜紮下營寨再說!”徐懷說道。

黃龍坡驛在建造之初就考慮到要駐紮一部分兵馬,佔地要比普通的驛站開闊得多,驛院裡所建屋舍也多、也密集,但目前已經抵達黃龍坡集結足有一千三千將卒、又一人兩馬配置,還是遠非黃龍坡驛所能容納。

更何況後續還有兩千天雄軍俘卒、一千名楚山騎兵趕來。

楚山騎兵在嵐州境內只作短時間內的停留,但天雄軍俘卒沒有配備戰馬,在冰雪天善騎者也極少,他們無法一起去奔襲太原,後續將留在嵐州境內與清順軍周旋。

黑雁驛、黃龍坡,現在又加上桃花衝砦,是他們與清順軍周旋的主要依託點。因此這會兒潘成虎、殷鵬他們率將卒頂着風雪趕到黃龍坡,徐懷還不能讓他們立刻簡單紮下營帳就地休整,現在就安排人連夜進山伐木,依託黃龍坡驛修建營寨。

這比戰場廝殺更爲考驗將卒的意志。

…………

…………

次日午時,蕭燕菡、陳子簫、張雄山、鄔散榮等人率兩千余天雄軍俘卒進抵岢嵐-嵐谷驛道西口的草城寨。

草城寨位於王稟流貶嵐州任司事的嵐州石場北側,陳子簫、潘成虎、郭君判一度曾任草城寨巡檢使等職,也在草城寨咬了徐懷的鉤,上了賊船迄今沒能跳下來。

曹師雄接掌嵐州全境之後,作爲清順軍節度使、嵐州刺使,他勢力所轄主要爲四城五砦(寨)。

四城分別爲樓煩縣城、岢嵐縣城(州治,又稱嵐州城)、寧武縣城、嵐谷縣城,五砦爲桃花衝砦、鳴鹿砦、廣武砦、陽田砦以及草城(砦)寨。

在桃花衝砦未建之前,草城砦乃是嵐谷與岢嵐城的重要銜接點,同時還負責對管涔山中南段山區的監控,駐軍較多。但在桃花衝砦建成之後,草城砦的地位迅速降到比黃龍坡驛還不如的地步。

因此鑄鋒峽道伏擊戰發生時,草城砦僅有百餘駐軍。

徐懷昨日急於搶佔黃龍坡驛,在草城砦方向僅部署一隊騎兵監視。

天雄軍俘卒抵達草城砦,他們本身就是負責攻城拔寨以及守禦城寨及結陣作戰的步卒,當然是毫不猶豫的接過圍攻草城砦的作戰任務。

當然,蕭燕菡還不會將這點事放心裡,着鄔散榮、張雄軍留下來負責攻打草城砦,她與陳子簫趕來黃龍坡見徐懷。

他們也沒有想到曹師雄竟然如此沉得住氣。

“曹師雄不出城,昨辦?”蕭燕菡也是發愁的問道,“你直接領兵去太原?”

就算周景能成功封鎖楊廣故道兩翼的小徑,阻止曹師雄直接派人翻越呂梁山前往太原通風報信,但寧武守軍將伏兵殺入嵐州的消息,繞經雁門關傳至太原,可能也就多耽擱兩天的時間。

在鑄鋒峽道伏殺曹師利,是將清順軍在嵐州最後一點快速機動作戰殲滅了,徐懷掌握三千騎兵,完全不懼與清順軍步卒在城外野戰,就像赤扈騎兵進入河淮縱橫無敵一般。

不過,徐懷率楚山騎在嵐州境內最多再滯留兩天就必須去奔襲太原,這麼短的時間,可沒有時間給他們攻城拔寨。

這與赤扈騎兵一次南下,可以在河淮滯留數月完全不同。

而在徐懷率楚山騎奔襲太原之後,他們在嵐州境內沒有精銳騎兵配合作戰,曹師雄面對僅兩千余天雄軍俘卒時,又將重新掌握住嵐州境內的絕對主動權,清順軍到時候沿汾水設防,或強攻黑雁驛、黃龍坡驛等關鍵節點,封堵楚山騎的歸路,他們將會很麻煩。

“他不出兵來打我們,我們便去打他們,”徐懷肅然盯住嵐州城方向,說道,“曹師雄沒有一支騎兵,不敢來打黃龍坡,赤扈人不會說他的不是,甚至還會稱讚他能忍大謀,但我率楚山騎進逼嵐州城下,他倘若還繼續龜縮在嵐州城裡,除了赤扈人那邊他不好交待,他麾下的將吏不炸毛?”

“曹師雄在嵐州城有五千步甲,倚城而戰,我們怕也討不到便宜啊!”陳子簫皺着眉頭說道,“你們昨日順利拿下桃花衝砦,顧家應該沒有理由再不直接出兵參戰,你或許派人再去府谷找顧繼遷好好談一談!”

步卒在冰天雪地裡與騎兵在野地對陣,作戰將極其艱難,但倚城而戰,則是另外一種情形。

步卒陣列背倚高聳的城樓、城牆,除了可以得到城樓、城牆之上部署的弓弩、拋石弩等戰械的支持,背後及側翼不虞騎兵包抄、傷卒可以及時從城門洞撤入城中外,可以從城中將笨重的拒馬等戰械拖出來,加強側翼的防禦,天黑之後還可以鳴金撤回城中休整。

基本上步卒倚城而戰,軍心士氣可用,對抗同等規模的騎兵,都是不會吃虧的。

徐懷守朔州,面對西山蕃兵,他從來也不會被動守禦城池。

“顧氏就算答應增兵,也是三天之後的事情,我會派人去見顧繼遷,但眼前嘛,只要曹師雄兵馬出城來,我自有辦法將他們誘離城牆!”徐懷眺看了一眼天穹之上單薄的日頭,帶着一絲淡淡殺氣的說道,完全不擔心曹師雄會徹徹底底的靠着城牆根不出來……

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五章 駐與戍第三章 難民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雪第八十章 牽掛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第九十章 對質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一百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二章 避禍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七十章 消息第四章 嶽海樓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六章 危急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二十章 問策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十九章 泌陽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一百零五章 奪軍
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佔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一百八十四章 渡淮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能承受之仇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五十五章 混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圍第一百四十九章 局外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五章 駐與戍第三章 難民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信任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七十五章 丈夫生世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河灘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雪第八十章 牽掛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一百八十二章 廣武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擅權第九十章 對質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六十五章 陣戰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救第一百章 大捷第二百七十四章 優禮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二百五十八章 莫及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二章 避禍第五十六章 怯敵第七十章 消息第四章 嶽海樓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獻策第六章 危急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二十章 問策第二百六十七章殘都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十九章 泌陽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傳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恢河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四十七章 極限第一百零二章 戰後第一百零五章 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