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

禁軍武卒應王稟要求,被請出石場;沒有司理院與兵馬都監司的調令,草城寨禁軍武卒也不能隨便進駐牢營。

不過,昨夜到底還是發生了一些事情,朱孝通請陳子簫到牢營商議應變機制,卻是合乎規矩的。

陳子簫知道蔡系在嵐州是以郭仲熊爲首,但他們被打發到嵐州來擔任無關緊要的閒散差遣小半年,也就見過郭仲熊兩回,沒能說上幾句話;曾潤有過幾次找他們聯絡感情,卻也勉強。

郭君判、潘成虎他們牢騷滿腹,但陳子簫對此早就預料。

蔡鋌執掌河西軍務十數年,官至樞密院,朝中不知道有多少文臣將吏投靠他門下,麾下根本就不缺人手;鄭恢、董其鋒已然身死,失去這個紐帶,他們即便接受招安,也不可能得到蔡鋌或蔡系其他核心人物的信任。

十數日前,郭仲熊突然將他與郭君判、潘成虎都調到草城寨任事,曾潤也引薦說朱孝通是蔡府門人,陳子簫當時就意識到促成這一變化的,並非郭仲熊或曾潤,而是另有其人。

陳子簫隨朱孝通走進丁字號牢室東首的獨立牢室,看到嶽海樓、孫沉坐在牢室裡的乾草堆上。

他的眼眸就像是見到獵物的野獸一般微微斂起來,往蓬頭垢面、被亂糟糟髯須遮住半張臉的嶽海樓掃了一眼,心裡一驚:蔡府在嵐州的真正主事人竟然是他?

他不惜棲身牢室之中,僅僅是爲貼身盯住王稟這個實際上對蔡鋌已沒有多大威脅的人物嗎?

“這位是相爺跟前的嶽爺。”朱孝通說道。

“陳子簫見過嶽爺!”陳子簫上前行禮道。

“昨夜牢營裡發生了一些事情,陳軍使應該聽說過了吧?”嶽海樓堅毅的眸子打量了陳子簫兩眼,指了指面前的乾草堆,示意他與朱孝通坐下來說話。

“徐懷有着常人不足的武勇,行事也渾無顧忌,而在王稟及夜叉狐的唆使下,常有出人意料之舉,這在桐柏山不是什麼秘密。”陳子簫表示他對昨夜牢營之內發生的事情,略有耳聞。

“牢營飯食之惡劣有諸多成因,非一時能解決,但這莽貨晨時卻應承五日後要帶人去糧料院領糧,王稟也不能阻止,或者說王稟並無意阻止,依陳軍使所見,你覺得他們在打什麼主意?”嶽海樓問道。

“我聽曾先生說過,王稟赴任嵐州有女眷相隨,但在王稟赴任之後,這些女眷就踏上返途,但以卑職所見,我們還是要防備夜叉狐依舊在嵐州!”陳子簫沉吟片晌,說道,“鄭先生在桐柏山時,數次都是對夜叉狐防犯不足,數次都吃了大虧……”

“……”嶽海樓示意陳子簫繼續說下去。

“據我所知,五日之後,也非石場牢營一家要去糧料院領糧;而對糧料院所撥糧谷心存怨意,也絕非石場牢營一家,”陳子簫淡然說道,“僅以草城寨而言,廂軍每日所食糧谷與禁軍差異極大,廂軍將卒對此就怨聲載道,也恰好是五日之後要派人到糧料院領授下一旬日的新糧。倘若僅僅是徐懷從石場牢營帶着數十囚徒去糧料院鬧事,我相信折騰不出什麼幺蛾子出來,但要是夜叉狐還在嵐州,他們若是鼓動五日之後去糧料院領糧的牢營、廂軍一起鬧事,就不知道郭郎君要如何應對了?”

“他們敢?”朱孝通驚叫道,“伐燕在即,慫恿上萬囚徒、廂軍嘯鬧譁變,王稟有幾個頭腦都不夠砍頭的!”

“伐燕在即,上萬囚徒、廂軍嘯鬧譁變,朝廷追責下來,王稟確是罪大惡極,但要說到砍頭,郭郎君似乎先難逃其咎吧?”

陳子簫說道,

“他們之前也很清楚將禁軍武卒驅趕出去後,朱管營比他們還要畏懼牢營嘯鬧,所以會被他們逼得事事退讓——其實想想看,牢營這邊真要不可收拾,除了我們草城寨能坐收漁翁之利外,王稟他們在石場能置身事外嗎?這一次他們重施故伎,說不定會提前搞出一些動靜,引起郭郎君的注意,只要郭郎君退讓了,只要嘯鬧譁變沒有實際發生,這裡種種隱而未顯的動靜,誰又會上稟到朝廷去?”

孫沉頗爲意外的朝陳子簫看去,沒想到草寇出身的陳子簫,竟然有這樣的見識。

“他王稟好大膽子,他就不怕玩火太甚終自焚?”朱孝通之前還自以爲妙計得售,聽陳子簫這番話,嚇得冷汗直冒。

這一把火真要燒起來,王稟是逃不過干係,但郭仲熊、曾潤以及他朱孝通,豈非都要跟着死無葬身之地?

“不會的,不會的,”

朱孝通難以想象這一切,思量種種細情,又禁不住懷疑陳子簫這話聳人聽聞,搖頭說道,

“晨時我將計就計,欲請王稟入甕,王稟明顯有所遲疑,卻是那莽貨不識好歹,一口將這事應承下來——這幾人神色我看得一清二楚,怎麼可能是他們事先商議好的計謀?陳軍使或許是一朝被蛇咬,有些小心過頭了吧?”

陳子簫對牢營裡所發生的事情,當然沒有朱孝通那些清楚,但恰恰如此,朱孝通的這番話,卻是叫他心頭一悸,內心深處似有一層什麼,在這一刻被暴力的捅破。

偶爾,他又覺得自己這個念頭有些可笑。

那莽貨是天生神力,於武道有着逆天的天賊,甚至習武成癡,但他在匪亂之前,都沒有離開過桐柏山啊……

“陳軍使在想什麼?”注意到陳子簫心神有些恍惚,嶽海樓微微皺起眉頭問道。

“朱管營所言或許不假,但我還是要提醒一句,這夜叉狐最善隨機應變、因勢利導,”陳子簫回過神來,摒除雜念說道,“當然,說來也是可憐之極,我們在桐柏山起事後,屢屢挫於夜叉狐之手,都沒有一次佔得先機,所以這次也只能是胡亂猜測,作不得數,一切還請嶽爺權衡……”

“辛苦陳軍使走這一趟。你也知道伐燕在即,只要陳軍使盡心做事,少不了飛黃騰達的機會。”嶽海樓說道。

“相爺說不定會親至嵐州統兵作戰,只要陳軍使……”孫沉不再將陳子簫當尋常賊將看,就禁不住想拉攏他。

“多嘴!”嶽海樓瞪了孫沉一眼,示意朱孝通可以陪陳子簫先出去了。

…………

…………

陳子簫滿腹心思的回到草城寨時,夜色已深,郭君判、潘成虎兩人也剛好喝得酒酣耳熱回來。

他們二人在公廨後宅院門口撞到走神的陳子簫,扭扭捏捏還有些不好意思,甕聲打過招呼便要回各自小院中。

陳子簫心神一凜,攔住他們道:“又是那鄭屠強拉你們去吃酒?”

“……”

潘成虎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我與老鴉不想搭理那廝,但那廝死皮賴臉相邀,而石料進出石場,又免不了要跟那廝打交道;實在抹開臉,便被拉過喝了兩小盅酒——白喝白不喝嘛,好在鄭屠也是妙人,比那個小|逼|養的好糊弄。不過,說起來,這些雜碎腦袋提褲腰帶跟我們在桐柏山拼死拼活,臨到頭,我們好歹還能撈個廂軍軍使的差遣,他們到最後屁都沒有撈到,也是夠慘的,也難怪他們怨聲載道。被拉去吃酒,聽他們發發牢騷,我們心裡卻要舒坦些——”

“是啊,”陳子簫順着潘成虎的語氣說道,“這些雜碎卻是不如一早跟着我們落草爲寇!我新得一包好茶,我看你們酒喝不少,去我屋裡喝些茶解酒。”

“朱孝通找你過去,是有什麼事情?”郭君判與潘成虎走進陳子簫屋裡,問道。

“能有啥鳥事?”陳子簫讓伺候他的老卒燒一壺水來,坐下來嘆氣道,“徐懷那莽貨昨日大鬧牢營,朱孝通治他不住,找我過去說了一堆空頭好話,無非是想慫恿我們去跟他們鬥——”

“你怎麼說的?”潘成虎說道。

“我們現在寄人籬下,都半年過去還沒有站住腳,時時處處都要看別人臉色行事,我能說什麼?當然是先應承下來。可惜鄭先生他們不在了,我們即便豁了命出去,他們都未必會將我們當回事!實際上嘛,我也就應承一下,你們樂意跟那邊死鬥?”陳小簫問道。

潘成虎、郭君判一起搖頭,說道:“那小|逼|養的不那麼氣人,誰犯得着跟他們一般見識?”

陳子簫感慨說道:“說實話啊,現在想想,還真不如當初在虎頭寨逍遙自在,我們當初就不該聽鄭恢慫恿,真以爲富貴啐手可得,啐他娘個頭……”

“日他孃的,可不是嘛!”聽陳子簫打開話匣子,已有醉意的潘成虎也狠狠啐了一口,說道,“老子當年在歇馬山,雖然藏頭縮尾,不敢鬧多大的動靜,但手下二三百號人馬,玉皇嶺、金砂溝、青柳溪方圓二三十里,有誰敢給我臉色看?哪日不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老子都快四十了,水靈靈的大姑娘小媳婦也睡了十好幾個——你們不要覺得少,可跟你說,我挑食,不像老鴉不挑食。現在說是混上官身,但他娘這算什麼狗屁官身?每日帶着兩三百老弱病殘運送石料,稍有延誤,隨便一個雜碎都敢跳出來把我們當孫子訓,每日吃食豬狗不如,都見不到兩塊肥肉,酒酸得跟馬尿似的,而嵐谷城裡那些賣肉的娘們,身子糙得拿砂子搓過似的,弄兩次就膩得不行,唉。”

“鄭屠他們羨慕我們有官身,但他娘不知道我們還是被當賊盯着,”郭君判怨氣上頭,也不覺得在陳子簫、潘成虎兩人面前說話需要什麼顧忌,說道,“我們從廂軍裡挑選十數還算健壯的漢子,想着操訓一下,以免日後遇到什麼不平事受人欺負。然而就這破事,我便聽得有人在背後陰陽怪氣說我們不安於事——不安他個鳥事。”

“你們還算好的,你看你們手下將卒,每日吃的是啥,他們都能忍受,你們也不要再多牢騷了——牢騷多了,其實沒有好處,何況人家正提防着我們呢。”陳子簫勸他們道。

“怕他鳥,惹急了我,大不了拉人馬進管涔山落草, 不受這鳥氣!”潘成虎說道,說到氣憤處,他手掌重重拍打着桌案……

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九十章 猜忌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六章 殿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十八章 奪城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十九章 援至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六十章 職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二十七章 傳習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九十九章 相勸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十章 收編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十七章 縣政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章 死士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五章 駐與戍第十三章 辭行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陽
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九十章 猜忌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六章 殿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二十五章 蜷住第一百三十一章 難行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擇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七十九章 惡世生賊心第二百三十八章 君臣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十五章 牢騷太甚防腸斷第二百零五章 奪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十八章 奪城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二百六十五章圍殲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五章 留守新蔡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一百章 大捷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六十五章 繩縛第四十章 越宮曉月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十九章 援至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六十章 職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二十七章 傳習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一百四十章 收穫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九十九章 相勸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二百二十四章 北上第十章 收編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伏殺第五章 淮水楚山一軍寨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平崗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一百四十三章 赴京第十七章 縣政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七十一章 斷謀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章 死士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五章 駐與戍第十三章 辭行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