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九章驗庫

當李重九從薛府上出來後,看到額託,英賀弗,顏也列與薛萬述,薛萬鈞,薛萬徹三人正在對峙,雙方各自按刀,似要火拼一般。直到他們見李重九出了府上,都是鬆了一口氣。

薛萬述見李重九拿得鑰匙,當下亦是露出了深思的神sè。薛萬鈞,薛萬徹二人握着步槊,則是滿臉的不忿。

李重九當下於門口,站定腳步對薛萬述言道:“薛公高風亮節,在下十分佩服,在薊縣,薛公子但凡有任何之事,皆可直接來我府上找我,李某必然掃塌相侯。”

薛萬述聞言拱手言道:“不敢叨嘮,但是還是多謝李使君一番心意。”

見薛家這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樣子,李重九點點頭,也沒有多說,直接上馬,率衆軍士前往武庫。

武庫內,蘇素亦是從縣尉那取得了鑰匙,說來也並未費得太多周折。當下武庫令將三把鑰匙一併,將武庫的大門打開。

但見滿庫房內,鎧甲皆是整齊披在甲牀之上,比目皆是,至於兵杖更是堆積如山,鋒銳的狼牙箭鏃,更是一捆一捆地紮起隨意堆放在地上,滿滿皆是。跟隨李重九入內的衆大將不由皆是看得瞠目結舌。

“發財了!發財了!哈哈!”

“老子這回算是暴發戶了。”

“俺今晚就住這裡不走了,摟着鎧甲睡,哈哈!”

“如此多的兵甲,可以裝備多少人馬啊,真是舒心啊。”

“不錯啊,如此再對陣上幽州鐵騎也不會吃虧了。”

額託,顏也列等人幾乎都要仰天咆哮了,當下伸手往鎧甲上手撫過去,滿臉皆是愛不釋手的表情。

李重九點點頭,當下讓武庫令上前言道:“這武庫都沒有開啓過嗎?”

武庫令回答言道:“回稟使君,當年天子,呸,是昏君,本待第三度徵遼,要開武庫使用的,但是大軍未能齊集,天子就撤除了征討。所以自第二度徵遼後,此武庫再也沒打開過。即便是薛公,以及李大將軍,坐鎮於涿郡時,沒有得天子詔令,也沒有動用分毫。故而武庫一直封閉着。”

李重九點點頭,薛世雄,李景皆是大隋忠臣,十分廉潔。

李重九聽武庫令一一說後,這才知道武庫之內兵杖之數目遠遠超出自己預計,這武庫之內都是當年大隋爲了徵遼所備,集合了整個大隋的國力。原先李重九預計涿郡武庫可以裝備上一萬人馬,現在看來這遠遠被低估,依着武庫令所言數據,三萬士卒都可裝備得起。

換作是李重九以上谷一郡,貧瘠的物產,就算工匠坊拼了命的運作,就算是五十年也是生產不了這麼多兵仗。這簡直大發橫財。

將武庫封存之後,李重九當下不顧着天黑,連忙趕往糧倉視察。這糧倉也是隋煬帝爲了徵遼準備的,當年爲了徵遼,隋煬帝開通永濟渠,從黎陽,回洛等洛陽周邊四大糧倉,一船一船地從黃河,經永濟渠運糧前往涿郡薊縣,在此囤儲。

之後爲了將糧食調往遼東前線,隋煬帝又發了兩百萬民夫,從涿郡薊縣直接走大淩河古道,經過遼西郡,運至懷遠鎮中囤糧。而當時駐守懷遠鎮的,正是李淵。

二度徵遼時,楊玄感謀反,李密獻上中下三計,其中上計建議從楊玄感黎陽倉率軍北上,攻取涿郡,奪取徵遼大軍囤糧之處,不僅扼斷徵遼大軍的西歸之路,也讓百萬大軍無糧而困死於遼東險地。最後楊玄感因爲此舉太過冒險,沒有聽取李密的意見。

李重九來到糧庫後,糧庫官一副肥頭大耳的模樣,看見李重九連忙點頭哈腰,一副獻媚之情。李重九即便不身在其位,但也是知道糧庫官絕對是肥缺,就算大隋律令很嚴,但是官員莫不監守自盜的。

所以聽着糧庫官滿口清正廉潔之詞,當然是不行,李重九親至糧倉之中監視,只見糧倉糧草皆是一袋一袋碼在如地窖一般的大坑之中。

在糧庫官隨同下,李重九親自帶人用一種帶着凹槽的長尺,往糧袋之中插入,之後取出,然後看長尺凹槽上米的成sè,是否有蛀,米是否cháo溼等等。李重九四面轉悠了一圈,一個一個糧倉檢查過去,按照賬簿上,一一覈對。

李重九一直忙到凌晨,天sè已明,糧庫官看得李重九如此認真的態度,頓時一臉肥臉之上,滿是汗珠,並且越看越是心驚。

到了天亮,李重九覈對之後,與糧庫官言道:“與賬本之上短了兩成,其餘兩成在哪裡?”

糧庫官這時再也頂不住了,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言道:“使君饒命,使君饒命。”

李重九言道:“按照糧官的規矩兩成也不算太多,這幾年兵荒馬亂,這涿郡,上谷各郡無不缺米,百姓不得食,不少地都是斷糧易子而食,你乘機將糧賣一點出去,雖是中飽私囊的私心,但也活了不少xing命。”

“說罷,與你暗中溝通的是哪幾個糧商,嗯,想來背景不小,你只要將他們說出來,並將你這幾年所得都吐出來,我就活你一條狗命。”

糧庫官聽了慌忙,言道:“是,使君,我一定全數將實情說出一事不差。”

李重九點點頭,命人備下筆墨,之後糧庫官呈上一份名單來,李重九看了一眼,自言自語道:“果不其然。”

李重九看了這名糧庫官一眼,深吸了一口氣,言道:“帶下去吧,不要爲難他。”

糧庫官聽了當下叩頭如蒜,言道:“多謝使君活命之恩,多謝使君活命之恩。”

李重九心道雖是糧草短了三成,但是這涿郡的糧倉,雖遠遠不及天下四大倉,但因爲徵遼所積,存糧還是不少,足夠可以令李重九麾下番漢四萬大軍,三年內衣食不愁。所以僅僅是薊縣了武庫與糧倉,已是令李重九這番攻取薊縣之舉,收穫巨大,不虛此行。

當年王須拔動員十幾萬大軍攻打薊縣,所爲了就是這涿郡糧草,但最後身死城下,所有人萬萬沒想到這最後倒是便宜了李重九自己。

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
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五百二十一章 暗棋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六章 左右開弓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羅人的盛情(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關中精銳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一百八十八章 烏侯秦水畔的喧囂第三百三十七章 圖謀太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說親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兩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兩百八十章 水利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山東局勢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房之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暗流(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二十九章 瓦崗好漢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十七章 突遭敵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六百五十二章 假道伐虢第六百六十五章 混水摸魚(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兄妹反目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兩百三十八章 攀城第七百零二章 河陽得失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百八十章 要投降的是你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第五百零八章 大軍圍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一百六十章 御夷築城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八百零五章 玄武門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四百三十一章 雪夜破敵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三百二十八章興亡更替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十七章 遭人眼紅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久利商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