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

河南開封城。

趙軍大營中,從幽京來急使將文書呈給李重九本人閱覽。

燭火下,衆將都在大帳的兩側,看向李重九的神色。

但見李重九看着書信,突然將之拍在案上,對左右道:“半個月前,突利被頡利擊敗,八萬大軍盡喪,盡餘五千殘兵逃亡松漠都護府尋求庇護。”

聽了李重九的話,衆將都是一驚,這突利也太沒用了吧。頡利一戰就將突利打成這個樣子。

張玄素急問道:“突利若敗,恐怕塞外就無人可制頡利了,依微臣看突利一敗,我松漠都護府就成爲孤軍了,若是頡利追擊,郭將軍就不妙了,他的三萬人馬很難全身而退。”

李重九道:“郭孝恪治軍有素,聞之突利戰敗,必有保全之辦法,就算失利,也不會大敗,朕現在擔心的不是郭孝恪,而是幽京,懷荒鎮,若是突利一敗,我軍在塞北兵力空虛,頡利必然抓住這機會,乘勢南下。”

李重九在塞外重點經營的懷荒,御夷,以及松漠都護府三鎮,這三鎮在足以以鼎足之勢,支撐其幽京的外部防線,無論突厥,契丹,高句麗,奚族無論哪一部從任何一個方向來攻打,都無法繞過這防線。

他的佈局就是以軍爲城,重點佈防三鎮,令突厥大軍不敢輕易繞過兩城,直攻幽京。所以李重九沒有在北魏,北齊所修葺的畿上塞圍的基礎上,將兵力佈防於長城各處隘口上。對於趙國,長城的作用,僅僅是烽火臺一個,上面除了報警嘹望的屯兵外就沒有其他人了。

這樣做的好處。當然是節約兵力,不足之處,就是沒有士卒把守隘口,一旦爲突厥騎兵突進將很快打入幽京城下。現在懷荒,御夷鎮的兵力都被李重九抽空南下攻伐李唐了。導致頡利有信心繞過兩鎮。直取幽京。

所以李重九料定頡利必然採取這個辦法,否則他也就妄爲突厥可汗了。

虞世南道:“陛下,懷荒鎮。幽京,都乃是我大趙基石,不可有所閃失,否則全國震動。懇請立即退兵,坐船返師。救援幽京。”

“陛下不可操之過急,”下首姬川道:“李唐雖是退兵,但是河東,河南,川蜀還有十幾萬大軍與我軍對峙,若是退兵,李唐再進攻如何?我軍不是陷入兩面受敵?”

張玄素反駁道:“依微臣看李唐不會。首先馬上就是冬季,不利於用兵,其次李唐今夏作戰,元氣已經大傷,而且兵糧耗盡。絕對無力再發動攻勢。何況我軍已設立三大行臺,獨立作戰,足以應對唐軍小規模的攻勢。”

李重九點了點頭,對其他大將道:“你們有什麼意見,也儘管可以提出與朕商議。”

聽李重九這麼說,衆將亦紛紛出言,大多數人的意見都是退兵救援幽京,並提出種種退兵計劃。

李重九採納衆人的意見道:“諸位愛卿所言有道,朕決定留下王馬漢的翊衛軍爲機動軍團,支援河東,河南,江南三路外,朕率武衛軍,廷衛軍立即返回幽京,另外在陝西的五萬草原騎兵也是一併返回幽京,抵禦突厥。”

李重九從善如流,衆將自是一併齊呼陛下英明。

“那麼陛下,開封城是否還繼續攻打呢?”

李重九道:“開封破城就在頃刻,沒有理由放棄,朕雖離開,但可以由單雄信接替朕爲領軍大將軍,繼續圍困開封。”

單雄信邁步而出道:“末將領命!”

“陛下請放心,城將早已是動搖,城內士紳十分畏懼,城內我軍細作放謠言,說若是不降就掘開汴河水灌開封,據消息傳來,城內都是一夜數驚,現在城內官吏他們已是威脅城將投降,士卒也是人心惶惶,破城就這一兩日了。”虞世南道。

李重九滿意地點點頭,開封城歷史上遭到秦國的水淹,當然在另一個時空李自成攻開封時,也水淹了一次。所以定都開封雖是十分便利,利於南北往來,建都於此可謂是宅中圖大之勢。

但是作爲都城,其防禦力卻遠遠遜色於長安,建康,幽京。但長安,幽京也有不足地方,就是靠近塞外,立都於關中的漢唐,長安都沒少被匈奴,突厥逼近過。而建都於幽京的明王朝,抱着天子守國門的念頭,也是經歷過數次兵臨城下的危境。

所以開封這樣易攻難守之地,對於趙軍而言,要攻下並不是難事,但是李重九仍要親征,就是因爲開封的便利,一旦打通開封就可以貫通通濟渠,這樣江都和洛陽一連接,江淮的稻米和財富就可以源源不斷地供給洛陽,

這樣洛陽有了幽京,江淮支持下,李唐時間拖延越遲,就拿洛陽沒有辦法。

事實上圍困了三日的開封城,在軍議後的第二日,也就是李重九決定率師北進的一日,終於向趙軍投降,城門終於緩緩開啓。

城中長史,司馬以及數十名郡官員皆身穿白衣,匍匐於城道上。

李重九,單雄信策馬上前,開封官吏將守將程嘉會與王要漢二人的人頭,高高地捧起,放在盤子裡。李重九看去二人的首級,皆用石灰抹着,二人面孔都是透着一種不甘心的神情。

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昨夜開封的官吏,竟設下鴻門宴將二人迎入套中。待他們與部下皆是鼎鼎大醉之際,被開封官吏暗算,二人與幾十名親兵皆是作了刀下鬼。

李重九接過印綬,當下對開封的官吏安撫了一番。現在開封已在掌握中,河南境內李唐各郡縣,也是不斷有官吏宣佈降趙,一時叛亂的烽火,在河南到處點燃,令李淵已是頭大如鬥。

就趁着李淵自顧不暇之際,李重九攻下開封后,沒有休息,而是馬不停蹄地率領武衛軍,廷衛軍兩萬士卒坐上戰艦,從開封出發沿着通濟渠進入黃河,再取道黎陽北上趕往幽京。

並且在河東,王君廓已是接到調令,現在也是率領五萬草原騎兵,趕往幽京。(未完待續。(LWXS520。))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同前行(第一更)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六百五十四章 隋軍戰俘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原郡攻略(二)第十四章 小名芷婉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九十二章 走私乃暴利第四百五十四章 預謀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假道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五百三十六章 千里戈壁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一百六十九章 口舌之爭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七百三十九章 六宮之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門峽(第二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五百六十六章 聖旨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陽之雨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七百零一章 李建成中計第一百零七章 千軍辟易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二章 誤打誤撞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四百九十四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兩百七十一章漁翁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至如今終不疑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四章 恩威並濟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四百零三章 郡試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六章處置第五百六十四章 黃河水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七百六十八章 隨我來(第一更)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焚城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大節小利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八百三十七章 當世虎將第六百九十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四十九章 海上霸權(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