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大軍齊聚

金秋三人來到驛館下榻。

這驛館比之當年,空山赴隋東都進貢時,萬邦來朝之驛館相較自是寒磣了許多。當年整個東都,以綢緞包裹街旁的樹,凡外國使節進酒館吃飯皆是不用錢。

當時這給予新羅使節無比的震撼,當時的新羅正使返回新羅後,大力勸真平聯隋攻高句麗。

往事已過,現在這驛館上,不過是接待往來驛使的,晚上的飯食也不過是粟米粥,以及胡餅。

三人用過飯後,相對而坐,商議了一番。契丹奚族陳兵二十萬來攻李重九,據空山判斷李重九兵力不過五萬人馬左右,如此大軍壓境之下,李重九勝算很低。

若是眼下幽州覆滅在即,他們帶着新羅王對李重九這一次厚禮前去,不是白送了嗎?空山元曉之前還在真平王面前,說李重九之勢力,雖不足以平敵,但制敵有餘。

儘管三人皆有此擔心,不過這時金秋言道:“聽說李重九之前不是曾大破契丹十萬人馬?契丹人我知道,雖十分悍勇,但進退無序。若是李重九謹守城池,契丹應是攻破不了涿郡。”

聽金秋開口,空山元曉二人皆是一併點頭。

元曉言道:“我也這般認爲,上谷公此人乃是豪傑,我不認爲現在契丹,奚族可以滅得幽州。”

空山見兩人表態,於是點點頭言道:“漢人不是常常說,富貴險中求嗎?若是我們在這時趕到薊縣,李重九定會感激我們這番雪中送炭之情的,如此對於兩方邦交大有好處。”

空山雖是這麼說,但實際之上,也是頂住了巨大壓力。他身爲這一次出使幽州主使,自是要揹負這次出使的最大責任,他這麼說,等於將一行人將來命運都賭在李重九的身上。

次ri一行人休息一晚,當下連夜出發前往幽州。

涿郡薊縣。

郡守府中,一名番人向李重九言道:“可汗,俟斤大人說他這一次確實遭到族中長老的壓力,突厥人派出了特使前來,讓我們不可介入此事。同時族中長老也爲辱紇王部之人出面收買。故而俟斤大人十分的爲難。”

李重九聽着這位木昆部俟斤虯裡漢使者之言,微微默然。李重九周邊盟友不多,只有新羅,以及木昆部。新羅是遠水解不了近火,所以唯一就木昆部可幫上自己一點了。

這一次契丹奚族來攻,謀定而動,看來不僅僅是高開道的意思,在後面牽頭實際上應是突厥人。果真啊,處羅還是將自己視做眼中釘了。

一旁的王馬漢倒是勃然大怒,言道:“貴部俟斤與可汗的老大人是兄弟,到了此刻如何能袖手旁觀。”

李重九擺了擺手,言道:“不可無禮。我相信貴部俟斤亦有不得已的苦衷。”

李重九心道既然突厥出面,木昆部能在這時不倒戈相向已是不易,何必苛求別人,若是怪罪了,反而會寒了對反的心。

這名使者見李重九沒有責怪的意思,露出了感激的神sè,言道:“多謝可汗體諒,事實上俟斤雖是迫於壓力,無法正式出兵,但他派出了一千名族中jing銳騎兵來協助可汗作戰,只是到時不會打出木昆部的旗號的就好了。”

李重九不由欣然,這無疑的變相的通融了,但也是掩耳盜鈴罷了。當下李重九讓對方下去歇息,自己寫信給與虯裡漢表示感謝。

李重九信才寫到一半,這時聽得門外盧子遷,趙何然,高徐道涿郡當地士族領袖皆是聯袂前來拜訪。

“上谷公,我們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盧子遷當下開口言道。

李重九言道:“我明白,可是因爲契丹奚族聯合來襲之事憂心?”

趙何然言道:“正是,早在幾年前涿郡之時,契丹,奚族對邊境也屢有sāo擾,但是當時大隋邊境有jing兵強將,如薛公,李公,羅藝這等名將駐守,所以契丹sāo擾當然是不以爲意了。但是不知爲何這一度,契丹人倒是起了天大的膽子,居然出兵二十萬人,這是前所未有之事啊。”

李重九笑了笑,呡了一口桌前的酪漿,笑道:“契丹誇大其詞罷了,契丹兩年前爲我大敗,勢力不可能恢復這麼快,加上奚族也並非與契丹一條心,故而我揣測最多十萬兵馬就是了。”

盧子遷一臉質疑的言道:“事到臨頭,還請上谷公開誠佈公,事實論事,不要欺瞞我等。”

李重九言道:“那是,那是。”

趙何然言辭犀利地道:“前幾ri奚關,遼東傳至長城烽火臺上示jing,令百姓們早就是人心惶惶,契丹奚族大軍來襲之事,現在涿郡就算是三歲小兒都知道。不少家人族人都勸說我們,立即收拾家當啓程往南暫避。我們心道與太守不可不辭而別,故而上門來告辭。”

李重九心道,好啊,這羣人這是上來逼宮了。若是今ri李重九沒給他們什麼交代,這羣士紳就要跑路。他們跑路沒什麼,但他們都是涿郡有頭有臉的人物,一旦他們跑了,那麼下層百姓必然人心惶惶,一場難民cháo是不可避免了。

如此李重九這半年來涿郡的經營和民心,就會一掃而空。

李重九之前笑臉相迎,這會卻是面sè一沉,對趙何然,言道:“要走可以走,但是現在走了,以後就別給我回來!”

趙何然被李重九如此一叱,當下憤然起身要甩袖而去,但被身旁的高徐道拉住。

高徐道一臉討好地,言道:“上谷公息怒,趙公並非是這個意思,只是涿郡現在人心惶惶,不僅僅是我們有疑慮,衆百姓們同樣也是有疑慮。希望上谷公能安定人心。”

李重九默然,這也是先天限制,李重九新佔據涿郡不過半年,雖說基礎不錯,民心歸附,但是根基畢竟不穩,一場動盪,很容易就會將當地潛在不穩定因素引爆,否則最少就是一波難民cháo。

正如趙何然所說的,萬一傳來什麼不利消息,涿郡百姓士紳都可能攜家帶口,逃離涿郡。

因此安撫民心之事,無論盧思道,還是有能吏之稱的魏徵都不能。李重九對此早有預知,故而從御夷鎮,來此親自安撫。

現在他現身涿郡,安撫當地的士紳,如此民心纔可以安定,但眼下也只是稍稍而已。劉備當初新得川蜀時,曹cāo從漢中來攻,亦不得不割讓荊州四郡給東吳,讓之爲己緩衝一下。

李重九於是親自安撫了盧子遷,趙何然,高徐道三人,承諾涿郡在他李重九坐鎮,絕不會遭到契丹人的大規模襲擊及破壞。

三位這才稍稍安心,當然李重九亦不會吃虧,乘機向三人要了五萬石軍糧,作爲這次作戰的軍資。

兩方達成協定後,三人這才離去,之後李重九又回見林當鋒,周博等商行的領袖,但爲了以防萬一,李重九讓在薊縣旁新設的懷荒酒酒坊,以及軍械坊兩處的人員,皆是暫時搬遷。

安置之後妥當後,遼西郡快馬來稟告,說契丹大軍只是試探的攻打了柳城一番,但後來覺得城池堅固十分難攻,於是當下留下近兩萬大軍包圍柳城。之後可汗大賀咄羅率領契丹主力,沿着白狼水河谷的大道,直接南下進發安樂郡。

而據突地稽回報,奚族五萬騎兵亦也出現的遼西郡境內,看樣子是要與契丹會師。

不過李重九聽說契丹人分兵,倒是有幾分出乎他的意料。他在柳城屯駐jing銳,並配備最好的守城武器,是希望堅城藉以消耗契丹人的銳氣。

只要柳城堅守十ri,他就可以率軍北上,以柳城之地爲預設戰場,與契丹奚人進行決戰。

不過契丹既棄了柳城而南下,顯然也是認爲遼西沒有什麼油水,涿郡纔是富庶之地。至於後勤補給對於契丹人而言根本不是問題。處於部落聯盟社會的契丹人而言,什麼是後勤?就是馬背上的乾糧袋。

而一旦若是他們能進入涿郡。涿郡人口密集,不要說攻打堅城,四野的村落人口密集,他們四處搜繳一番,也能取得補給。

這策略就和李重九攻打高句麗如出一轍,就是就食於敵。

面對契丹人的南下,現在薊縣之內兵馬也已經調動得差不多了。上谷,雁門,安樂,涿郡四郡,兩萬郡兵盡數而出,地方守備則交給鄉兵了,除了高楚率部分郡兵防備劉武周外,幾乎是李重九麾下漢軍齊出。

除了兩萬郡兵外,三千高句麗府軍也被徵調,他們作爲輔軍,負責押運糧草,兵器。

李重九也算通過這次作戰來檢閱下高句麗府軍的忠心,以及戰力,並承若一旦此戰獲勝,他們可以選擇返回遼東老家,或者是得到封賞。

此外就是李虎率領懷荒鎮,御夷鎮兩鎮駐軍,以及突騎團,萬勝軍,還有奚族部落遊騎了,因爲軍情緊急,李重九就讓李虎不必來薊縣會師了,直接從木蘭草原至遼西郡增援。

而李重九決定明ri就率領兩萬三千大軍,從薊縣出發趕往遼西郡。

就在李重九大軍出發的一ri,得知空山元曉帶着花郎軍趕至薊縣,要求加入李重九大軍對契丹作戰。

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
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第五十一章 豪門惡奴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三十六章 柳城之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五百六十一章 身後榮光第六十三章 一吐心頭氣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世績的反擊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四十章 緣分天定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佈疑陣第兩百二十三章 說客第二十五章 河邊重見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家有子初長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八百一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情絲第四百九十五章 錯綜複雜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六百九十八章 長槍陣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五百五十五章 五牙大艦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長公主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後果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還不配問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之都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親征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衛之功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一百七十章 爭風吃醋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三百零一章 寡廉鮮恥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七十八章 伏兵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四十九章 陽謀陰謀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七百二十章 攻陷丹陽第六十一章 遭遇伏殺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之戰(第二更)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兩百五十九章 下決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士商之爭第三百二十三章具裝甲騎的威力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七百四十九章 兩京制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兩百二十七章 醫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八百五十一章 三原之陣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