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的努力

革新四年夏天。

對於李唐和趙國而言,都是不平靜的一個夏天。

趙國北定突厥,掃平北面之患,又破高句麗,解除東顧之憂,現在可以全力向西用兵,對付李唐。

而對於李唐而言,李建成被殺,李淵被軟禁大安宮,而李世民成爲了李唐太子,他手上的李唐面臨着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

內有李建成,李元吉餘黨作亂,外有李重九趙國逼迫。

李世民即位後,大肆捕殺李建成,李元吉餘黨。這與歷史上玄武門之變不同,那時候李建成,李元吉已死,李唐內部在也沒有人與他爭奪帝位,所以他可以寬容這些餘黨,將這些人納爲己用,得一個好名聲。

當時如魏徵,薛萬徹等都是李建成餘黨,後來都爲李世民重用。

但是現在不同,李元吉爲李重九所救逃到趙國,代表着太子餘黨,仍是有復甦的可能。

所以李世民必須實行割肉之策,因此他即位爲李唐太子的第一個月,李唐處於一片腥風血雨之中。

於玄武門外救援太子的,東宮舊將馮立、謝叔方逃至終南山,仍是被擒拿殺之。

同時李建成之子,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鉅鹿王李承義,元吉子樑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李世民派人誅殺,並且從李唐宗譜上面絕籍。

除此以外,被株連的人還有上千之多,不是被殺,就是流放。長安之內,籠罩在恐怖之中。

鐵血之下的另一面。李世民大舉提拔有功之臣,也就是這一次幫助自己在玄武門之變中出力之人。

李世民當下以宇文士及爲太子詹事,長孫無忌、杜如晦爲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齡爲右庶子,侯君集爲左衛率。程知節爲右衛率,于志寧爲中舍人,褚亮爲舍人,姚思廉爲洗馬。

昔日秦王舊黨都得到了重用。並將齊王府抄家所得的金帛什器,賜給立下大功的侯君集。

爲了緩解之前殺戮造成的影響,李世民還替李淵宣詔,將文武官五品已上先無爵者賜爵一級,六品已下加勳一轉。令膽戰心驚的百官微微放心。

此外一貫是李淵心腹的老臣裴寂,蕭瑀,支持太子的封德彝,李世民也是給與禮遇。並且李世民將尚書左僕射裴寂的食邑,從五百戶加至一千五百戶。衆人都知道裴寂在時,多次爲難李世民,並支持李建成,但李世民卻厚遇於他,令朝中官吏都是安心不少。也可以見得李世民的手腕。

現在無極殿中,李世民負手立在大殿上。李世民身着太子冠冕。但舉手投足間已是有了天子氣度,大唐衆臣都是俯首在一旁。

這一個月,李世民入主無極宮以來。所謀處事,無不井井有條。不僅安定了李唐因李建成之死的分裂,而且李唐下墜的國勢,也是有了好轉之態。

天生英睿之主,莫過於此啊。這一點就是最厭惡李世民的人,心底也是如此想着。

李世民從大殿下轉過身來道:“眼下孤太子監國,一切之事百廢待興,百官可各上封事,備陳安人理國之要。”

李世民一語之下。殿下羣臣紛紛建言,他們都是想極力在這位太子面前表現一番。以往李淵用人。重閥閱,論出身。同時對於裴寂這樣隨他太原舉事的元從功臣優厚有加。

而李世民不同,唯纔是舉,不重閥閱出身,而重能力。

衆臣當下紛紛發言,朝廷上一片各抒己見之象,李世民見到這一幕笑着點了點頭。

“報!陛下,中書省急件!”

“念!”

“趙國大將蘇定方,偷渡河陽,襲擊河內,我軍大將李神通在蘇定方與王馬漢兩面夾擊之下,已是丟失河內。李神通敗退三十里,上表請求陛下增援。”

這消息猶如一瓢冷水,澆在正興致勃勃議論的李唐羣臣的頭上。

羣臣們不由想到,又是這樣,每當李唐局勢稍稍好轉之時,趙國的攻擊就來到了。李重九真是一刻安寧也不給眼前剛剛繼承李唐太子的李世民。這才稍稍穩定一下局面,李重九就不顧同時對淵蓋蘇文和林士弘兩邊用兵,集結了人馬來攻打李唐。按道理說現在趙國也是沒有餘力纔是。

但是李重九就是進攻李唐,不讓李世民順利的整合李唐內部。

“太子殿下,崔敦禮來報,廬江王李瑗不願意聽詔至長安。”

李世民聽了道:“廬江王李瑗,乃是宗室,本沒有什麼戰功,但蒙父皇信任用之,委以一方大將,眼下居然拒絕聽宣。”

見李世民怒色滿面,在場衆臣都是心底有數,李瑗與李建成一貫交好。眼下李建成一死,李瑗自然擔心李世民秋後算賬。聽說是李元吉降趙後,親自勸說自己這位叔叔,讓他不要聽宣至長安,本來性子懦弱的李瑗,這才大起膽子,拒絕李世民的召見。

房玄齡道:“太子殿下,李瑗在河東乃是重將,若是逼迫太緊,他隨時可能會降趙,眼下我們只有暫時安撫。”

“此事先放一放。”

杜如晦道:“太子殿下,眼下這裡倒是有一封捷報。”

“杜愛卿還不快說來。”

“諾,”杜如晦道,“今年五月西突厥應李重九之邀,派軍肆掠廓州蘭州,秦州三地,而李重九亦派樑師都,率党項,稽胡人馬攻打河州,結果我軍大將楊恭仁,柴紹設伏擊敗西突厥大軍,以少勝多,降其衆上萬。西突厥統葉護可汗不敵,已是派人至長安來求和了。而趙軍見西突厥戰敗,也是退兵了。”

“柴愛卿,楊愛卿做得好!”李世民笑着點點頭。

“西突厥這等跳樑小醜,以爲我大唐內亂,可以趁火打劫,但卻自討苦吃。若是以往定要好好敲打,但眼下趙國逼迫太緊,其可汗既有求和之意,就不要逼迫太緊了。”裴寂向李世民建議道。

“裴愛卿此言差矣,”李世民當堂否定了裴寂的建議道,“西突厥這樣趁火打劫之輩,若是就這樣放過了,以後吐谷渾和西域各國還不更加放肆,孤要讓他們知道得罪李唐的後果,命令楊恭仁,柴紹乘勝追擊!”

裴寂的意見被李世民拒絕,神色一僵,當下失落退下。

“諾!”杜如晦當下領命退下。

“虔州胡成郎等殺長史,叛逃樑師都,虔州都督劉旻率軍追擊,卻讓胡成郎逃脫,現已至趙境。”

“此外細作回報,段德操也有不穩之勢,此人乃是李建成心腹,乃是其餘黨,眼下也是擁兵自重,觀望起來。”

消息一道又一道傳來,都是最近叛亂之事。李世民雖已是雷厲風行地斬除了一波人,但是李建成,李元吉餘黨的叛亂猶自不斷。雖然大部分被鎮壓下去,但誰知道將來會不會又重新死灰復燃。

退朝之後。

內史令蕭瑀回到家中,立即有人稟告道:“相爺,蕭德言蕭侍讀來訪。”

蕭瑀聽了點點頭道:“我更衣後,讓他來內堂見我。”

蕭瑀到了宅裡脫去朝袍,換上常服來到了內堂中。這蕭德言也是出自蘭陵蕭氏,南宋名臣尚書左僕射蕭思話的玄孫。

在長安仕官的蘭陵蕭氏子弟不多,所以蕭瑀對這位族侄也是十分親近,兩邊時常也有走動。之前蕭德言在太子李建成宮裡任東宮侍讀,這本是非常有前途的職位,但是而今李建成一死,一切都變了。

蕭瑀在內堂中見了這位侄兒,但見蕭德言一見自己就哭着拜下道:“叔叔,請替侄兒做主啊!”

蕭瑀見了嘆道:“我知你失了官制,此事你暫且忍耐。”

蕭德言道:“若是失去官職也就罷了,但若爲人所辱,七尺男兒又怎麼能忍下。”

“怎麼被人所辱了?”

蕭德言道:“叔叔,自前太子被秦王所殺後,東宮臣屬各謀出路。我之前也做過最壞打算,既是太子失敗了,那麼作爲太子親信的我,能不被清算也就罷了,就算仕途中斷也無話可說,誰叫我站錯隊了。可是……可是,半個月前消息傳來,以往東宮屬僚紛紛起復,出仕爲官,唯獨我一人沒有消息。”

“開始我還以爲是否消息慢了一些,後來東宮那些官位比我低微的人,都得到啓用了,我還沒有得到消息,當然我坐不住了去吏部詢問。哪裡知道吏部官吏對我多番搪塞,就是不讓我見尚書和侍郎。”

蕭瑀道:“這倒是吏部不對,就算尚書侍郎不在,但也有主事在,連主事也不見你嗎?”

蕭德言道:“是的,我忍不住了找吏部官員理論,吵架都沒有用,只有回到家裡,託人去詢問。最後這才得知消息,原來吏部官員見我出身蘭陵蕭氏,就說眼下蘭陵蕭氏在趙國重用,這樣人的若是啓用了,將來不知是否成爲趙國奸細,索性就不將我選官了。叔叔你說這氣人不氣人,我並非我自己生氣,而是爲叔叔你啊,我都被如此看待了,叔叔你在朝中的日子不久更難熬了嗎?”

“他李家有把你當作心腹來看待嗎?”

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九十章 內附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五章 古武術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
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四十八章 再陰李世民(第二更)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第兩百四十二章 爲華夏威服狄夷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五百八十一章 洛陽之宴(第二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七百八十二章 入山尋敵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徐世績之心第四百二十四章番騎威力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走馬上任第七百五十四章 嫌隙已成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一百八十五章 射人當射馬第四百八十章河北形勝(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白道第兩百八十六章 四方震動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十一章 我不是惡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七十章 恰英雄年少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零四章 三個條件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九十章 內附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江淮軍火拼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九十一章 背信棄義又如何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高建武的打算(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七百一十八章 盟友發力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六百二十章 封號不可輕授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八十七章 少女,生意不是這樣做的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一百零九章 一戰成名天下曉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歸之戰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五百四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更)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十五章 三石強弓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七百七十章 皇后和貴妃(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了第五章 古武術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