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

革新六年,七月二十日。<頂-點>小說X.

拂曉時候一場濛濛細雨降下。

李世民昨夜只睡了兩個時辰不到,就起身了。他略微有些煩躁,於是親自到一線視察趙軍陣地。

還沒有走到前沿,一旁長孫無忌稟告道:“陛下,楊恭仁回來了。”

李世民轉過頭皺眉問道:“楊恭仁,楊師道還有與柴紹,不是在追擊王君廓的人馬嗎?怎麼回來了。”

長孫無忌道:“陛下,還是聽楊恭仁自己說吧。”

不久楊恭仁入內向李世民稟告道:“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將楊恭仁扶起道:“愛卿辛苦了,戰況如何?”

楊恭仁回答道:“陛下,微臣爲你帶來了一萬大軍。”

李世民瞪了楊恭仁一眼,露出不滿之色道:“朕這裡兵力很充足,不需要你的人馬,你眼下需要是盯住王君廓。”

楊恭仁垂下頭道:“陛下,柴將軍和我們,已是失去了王君廓人馬的動向,他們都是騎兵,跑太快了,我軍的騎兵少,步軍多,只是追擊他們三日,就被甩掉了。柴將軍和我的弟弟都準備繼續朝隴右追擊,而命我率軍回來幫助陛下,防止王君廓的襲擊。”

李世民聽了道:“你說王君廓繼續向三原來與李重九會師?”

楊恭仁跪下道:“陛下,微臣認爲王君廓重整旗鼓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微臣同樣擔心,王君廓重整旗鼓後。會來三原前後夾攻我軍。不過最少今天是不會,陛下。微臣想請陛下臨機決斷,不要給趙軍以機會。”

李世民聽了目光一凜。當下拉住楊恭仁的手道:“愛卿說得對,現在朕令你佈陣於高陵縣一帶,掩護住我軍後路,無論發生什麼都要保住我軍至長安的退路,懂了嗎?”

楊恭仁抱拳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竭力而爲。”

楊恭仁走後,李世民向長孫無忌道:“你說要不要告訴突厥人,趙軍已可能迂迴我軍側翼的消息?”

長孫無忌面無表情地道:“陛下。微臣以爲不要告訴。這樣能穩定軍心。”

李世民道:“若不告訴,那你以爲統葉護能突破趙軍蘆葦一帶的防禦嗎?”

長孫無忌道:“陛下,統葉護久經沙場,還是有一手的,陛下可以相信,而且微臣猜測統葉護也擔心趙軍隨時可能迂迴的,今日必定會全力一戰。”

“很好,那麼今日就是勝負分曉之時。”

李世民說完走到唐軍陣地前沿,視察起趙軍大營來。

李世民手指着趙軍大營對長孫無忌道:“從佈陣就可以知道。李重九此人實在是用兵謹慎,你看其軍左翼臨着一處不知名的村莊,中軍主力佈陣在三原至高陵縣的大道上,扼守交通。不讓我軍通過,而右翼則是臨着一片蘆葦地。在大營東西兩側都是山丘,可以防止我軍騎兵迂迴。”

長孫無忌點點頭道:“陛下說得極是。不僅是東西佈陣趙軍有講究,而從南北來看。你看趙軍大營中央,有座山丘微微隆起。其兵馬一部分佈陣在南坡。可以居高臨下可窺探我軍一切虛實,而山丘之後卻可以埋伏兵馬,不讓我軍一窺究竟。”

清晨的細雨,令地上更加潮溼,李世民踱步於陣前,望着遠方,霧氣朦朧中趙軍大營內密密麻麻的乳白色穹帳道:“你說得極是啊,朕用兵一貫不喜歡攻打有備之敵,但今日卻必須不得已爲之了。”

相對於李世民大清早起來視察,李重九卻是一晚上沒有閤眼。對着這可以決定天下勝負的一戰,他久經沙場,可謂戎馬多年,但是此刻卻不由有幾分患得患失。

到了清晨時,部將來稟告右翼蘆葦之處,有突厥騎兵運動的跡象,李重九當下再無睡意,立即起身。

清晨露水很重,又是剛剛下過一場雨,地上十分泥濘。

大營之內,士卒們還在帳內安睡,細雨打在自己的臉上,望去遠處的天際灰濛濛的,在下面唐軍的大營,似已開始生火做飯,還有兵馬來回調動跡象。

大將尉遲恭前來稟告道:“陛下,在我軍右翼,發現突厥騎兵裹挾附近鄉民揹負土囊,似乎要在葦澤中墊出一條通路,越淖而進。”

李重九道:“蘆葦泥澤之中,不便於騎兵進出,突厥人這麼做,是要鋪平道路,攻擊我軍右翼了。”

王馬漢抱拳道:“陛下,泥澤裡騎兵就是一盤子菜,我們派步卒出動,將這般突厥狗盡數宰了。”

李重九道:“蘆葦雖不利於騎兵機動,但是便於埋伏人馬,我軍若是冒然進入蘆葦之中,若是中了突厥人的埋伏怎麼辦。蘆葦中必然有埋伏,這分明就是統葉護的誘敵之計。”

“可是陛下!”

王馬漢還要再說,李重九搖了搖頭道:“就算有獲勝的機會,朕也不允許你出戰。”

王馬漢聽了滿肚子牢騷道:“陛下,你用兵也實在太謹慎了。那個統葉護,某看來不過是庸將罷了。”

“朕認爲不必要稱讚任何敵人,會降低我軍的士氣,當然一味貶低對方也是不足取的。你記着小心無大錯!”

王馬漢聽了當下抱拳允諾退下。

見王馬漢還是難以介懷的樣子,李重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王馬漢,你追隨朕多久了?”

“回稟陛下,快二十年了。”

李重九點點頭道:“是啊,這麼多大將中,你追隨朕最久了,你爵位也改動一動了,此戰之後,朕就封你爲國公。”

“微臣叩謝陛下!”王馬漢聽了跪伏下去,這七尺大漢此刻也是不由激動。

李重九道:“下去吧,朕有預感,今日唐軍會在左翼投入重兵,你要替朕守護這裡,不得有誤。”

王馬漢抹去眼淚道:“陛下放心,若是唐軍有一兵一卒通過左翼,微臣就將自己腦袋擰下來。”

王馬漢走後,部下給李重九騎來戰馬。李重九翻身躍上坐騎,開始戰前視察。

天邊這時候已是開始明亮了,一點點的晨曦透過東面的樹照了過來。

因爲大戰在即,趙軍的伙頭軍比以往提前造飯。因爲下過一場雨,有些柴火打溼了,所以放在行軍鍋下燃燒時,弄出嗆人的濃煙。伙頭軍捂着臉在燒飯,不少人都是被薰得滿臉皆黑,士卒們也玩笑般的相互打趣,營壘間輕輕傳來各種笑聲。

“陛下,大戰未起,是否讓士卒不要喧譁!”廷衛軍別將王實在一旁建議道,在軍中有士卒禁止喧譁的軍令,違者是可以斬首的。

李重九擺了擺手道:“不必了,大戰在即,士卒都是繃緊了弦,眼下讓他們放鬆一下吧,你看我軍士氣不是十分高昂嗎?不用擔心的。”

“諾。”王實答允。王實是王君廓之子,之前在郭孝恪麾下效力,參與討伐契丹的一戰。之後高句麗已平,趙國東面再沒有大的戰事,忍耐不住寂寞的王實當下想李重九申請,調回廷衛軍,甚至還上書到楊娥皇那走後門。

李重九徵求王君廓意見後,將王實調到自己身邊,在廷衛軍擔任別將。

兩人騎着馬在軍中巡弋,李重九對這‘侄兒’寄予厚望,時常找他談話。眼下他看向王實道:“你說你爹的人馬會從西面趕回來參與這場大戰嗎?”

王實十分有信心地道:“陛下這是當然的,李世民越是在外面說,我爹的西路軍被擊敗了,實際上這纔沒有信心呢。我爹是誰,他縱橫南北時,李世民還穿兜襠布呢?想要算計他,沒門。”

聽王實這般粗俗的話,李重九也是哈哈大笑,一旁衆將和幕僚都是習慣了,換做其他大臣這般向李重九講話,必是被御史參一個君前失儀,最輕的也是被奪官的。當然趙國也無人敢這麼說就是了。

李重九與王實說說笑笑中,視察全軍。

營壘間各種腳步聲也多了起來,大趙軍營隨着天亮也是甦醒了過來。士卒們都走出營寨,檢查裝備和進行用餐。

李重九耳邊似傳來輕輕的鳥叫聲,還有士卒們打水時鐵桶晃盪的聲音。

一旁趙軍士卒見李重九親至前線,不由都是激動放下手中的飯碗,站起身來向李重九行以軍禮。李重九將頭盔脫下,舉手向士卒致意,所到之處士卒皆是口呼萬歲。衆將見李重九談笑風生,顯然對此戰具有十足的信心,於是都是心底大定。

李重九視察完全軍之後,返回中軍。

抵達轅門之後,天色已是大亮,清晨的薄霧漸漸散去。

李重九騎在馬上向唐軍陣地眺望而去,但見唐軍士卒已近乎準備就緒,營壘時唐軍士卒正在空地上集結,清一色鎧甲,在晨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大股大股的騎兵隊,從遠處馳騁繞過步兵的陣勢,在右翼集中,其中既有突厥的騎兵,也是唐軍鐵騎。

嗚!

嗚!

嗚!

三聲尖銳的牛角號響起。

李重九側頭問道:“現在幾時了?”

王實聽了立即策馬到軍中記時的日晷前,然後再策馬回稟道:“陛下,是卯時三刻!”

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章 古武術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
第八百六十二章 一統天下(大結局下)第七百零九章 撤不得啊(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七章 破敵第三百三十八章 幽州刺史府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四百零四章 得魚之時(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七章 傳檄而定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一百一十六章 幕僚班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奮然一箭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二十九章 入塞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春秋的野心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八百三十章 篡改史書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他日得志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可再忍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五百零七章 中策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三十三章 李密之異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六百五十六章 平壤烽火第八百五十七章 勝負一刻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一百三十章 露布告捷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零四章 兵諫前夜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二十七章 做人需留三分餘地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一百七十二章 五鼎食還是五鼎烹?第一百五十章 螟蛉義子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三名中書侍郎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四百五十七章 懲治奸商第七百五十九章 四方來投第兩百八十四章 天下之望第八十九章 烏帕第七百六十九章 誰來主事(第二更)第六百二十八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三百零七章 高句麗府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四百八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一章 偃師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五章 古武術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兩百四十九章 草原王者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兩百三十九章 破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養女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谷成家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