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

長安城,十里灞橋。

正是陽春三月,灞橋兩岸柳樹鬱鬱蔥蔥。

士人相送之時,皆在灞橋相別,別時折柳相贈,故而灞橋折柳,在長安十分有名。

現在灞橋上,李唐太子李建成與李唐百官都在橋旁相侯。

明黃色的御傘遮着太陽,李建成安然坐在柳蔭之中,許久在柳樹之中,李唐的東征大軍,正緩緩前進。

李建成但見李世民一身金甲,獨騎在前,而齊王李元吉,屈突通等二十五將從其後。後面則是身負重甲的大唐鐵騎,魚貫行來,軍容嚴整。黃塵漫漫,透出一股百戰雄師的味道。

李世民雖沒有攻下洛陽,但李建成仍是微微不快,李世民這一次出征,攻陷王世充之地七十餘州,河南之地除了洛陽,虎牢關以西之地盡入李唐之手。

這樣的功勳,怎麼能不讓李建成妒忌,而且李淵聽說李世民回來後,讓他堂堂太子來相迎,與之一起獻俘太廟等等。若是李世民再攻下洛陽,滅了鄭國,俘王世充獻於太廟之下,那麼他堂堂太子的臉面往哪裡擱,恐怕早就應了李元吉那句話要功高震主,連儲君之位已是不保了吧。

無論如何,都不可讓李世民再掌軍權了,這一次洛陽之戰給李建成敲響了警鐘。

“拜見太子殿下!”

李建成見李世民,李元吉下馬向他行禮,笑了笑道:“秦王,齊王這一次立下不世之功。作爲兄長的我,實在替你們高興啊。”

李世民卻是道:“不敢。正要向父皇,太子請罪纔是,沒能攻下洛陽,反而爲李重九所乘,讓其勢力延伸至中原。將來必爲我大唐的心腹之患!”

李元吉在一旁道:“李重九最多不過肌膚之患,二兄說是心腹之患太過了。”

李建成聽李世民的口氣,心道四弟什麼都不懂,這李二的意思,是還想攬權繼續攻打洛陽呢。李建成扶住李世民的肩膀道:“二弟啊,你這一次攻鄭,爲我大唐開疆闢土,舟車勞頓。着實辛苦了。攻打洛陽之事,父皇的意思,還是緩一緩,交給其他大將來辦吧!”

李世民聽李建成這麼說,笑道:“多謝太子殿下體恤。”

李建成笑了笑道:“再告訴二弟你一個好消息,弟媳與侄兒都已是平安回來了,說了遭了趙軍劫持,後又平安無事回來。實在是大幸,秦王回到府中就可以與家人團圓,真是慶幸。”

李世民聽說長孫無垢和李承乾居然平安回來。不由訝然,心道李重九竟如此輕易就放過他的妻兒,但轉念一想,立即明白了李重九的意思,二人平安回來,這分明要令李淵。李建成懷疑,這純粹是李世民自己自編自演的一場好戲。李重九果真是善於耍弄計謀,一環套着一環。

看着李建成的神色,李世民沒有說話,只是言道:“此事必爲李重九所謀,太子殿下,此人狡猾多端,最擅離間之策。”

李世民看李建成的神色,顯然是不大信,笑道:“太子殿下,世民對你,對大唐是一片忠心。”

李元吉沒有說話,臉上卻露出不屑的神情,李建成當即哈哈大笑道:“二郎,孤怎麼會信不過你呢?來入城!”

說完這裡李建成挽住李世民,李元吉的手,三人一併走到百官面前。裴寂爲首的李唐百官當下向三人叩拜,慶賀李世民這一次凱旋而歸。

之後就是三軍的入城式,長安街頭的百姓,爭相目睹這一盛況。李家三兄弟三人獻俘太廟之後,李淵當下在無極殿內召集衆有功將士,行飲至之禮,犒賞三軍。

到了無極殿內,李世民見到李淵立於殿前,當下是快步上前先是一頭跪下,對李淵垂淚道:“父皇,是兒臣無能,不能保護好三妹。懇請父皇重重責罰兒臣。”

李淵聽了李世民這話眼眶一紅,身子微微一晃,一時說不出話來。

李建成看了李世民一眼道:“父皇,此事不能怪世民,都是王世充之過,唉!誰料到王世充那賊子,正好在三妹出秦王軍營時,就出兵截殺,還正好在半道之上。”

李世民卻是泣不成聲,跪在李淵面前。

李淵長嘆了口氣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聽說無垢和承乾也是平安無事,朕也就欣慰了。自晉陽起兵入主長安來,我李唐已是流了太多的血,不能再有什麼閃失了。”

李世民聽李淵的口氣,知道李淵是想起剛剛病死的李玄霸,還有晉陽起兵時死在長安的李智雲。李世民看李淵雙鬢星霜,早無當初入主長安時,那意氣飛揚之態,彷彿一夜之間老了許多。

李世民心中也是不由傷感,想到當初策馬揚鞭在自己身邊的李芷婉,他更是熱淚下涌,若說方纔還有幾分作態,這一次卻是真的痛難自抑了。

李建成,李元吉想到李芷婉也是不由陪着李淵,李世民二人落了一會淚。

“凱旋之日,何必效仿兒女之態!”

李淵看向李世民,將他扶了起來道:“三孃的事,朕知是意外,並沒有怪你,只怪朕當初沒有好好待她。朕真正動怒的,卻是這一次我軍攻打洛陽半年,費了多少錢糧,死傷了多少士卒,最後卻給李重九撿了漏子,這口氣朕咽不下,睡不安,食無味!”

李世民再度跪下道:“父皇,洛陽絕不能讓給李重九,否則天下會再演當年周齊爭霸之事,我們必須要乘着李重九立足未穩之際,反攻洛陽,鞏固我軍新奪取的河南之地。兒臣請命再戰洛陽!”

李建成聽了立即道:“父皇,秦王說的對,洛陽絕不能拱手讓給李重九,兒臣願意替秦王出征,打下洛陽!”

李元吉道:“兒臣也要替父皇分憂。”

李淵看向三個兒子欣然笑道:“你們能如此爲大唐考慮,替朕分憂,朕十分欣慰,不過反攻洛陽此事。朕早有成算!”

“願聞父皇之謀!”三人一併道。

“關中府兵征戰半年,人馬疲乏,這是要歇一歇。而蕭銑剛剛攻陷襄陽,是否有北圖之志,我們不知道。”李淵沉穩地言道。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都是點頭。

李淵道:“眼下王世充已滅,我大唐最大的敵手,就是李重九。李重九雖據洛陽,但突厥,高句麗都是心腹之患,山東諸反王都是燙手的山芋,無論是論國力,論軍力,論大勢,趙軍都不如我們,你們這都要明白這一點,我們李家四父子先要上下一心,如此趙國就絕沒有取勝之機。”

李淵如此言道,三人都是欣然點頭。

“那父皇下一步按兵不動呢?”李建成問道。

李淵搖了搖頭道:“不,李重九新破洛陽,我們不能讓他站穩腳跟。孝恭和李靖的戰船都要打好了,正是順江而下一舉蕩平蕭銑之時,滅了蕭銑,我們可從潼關,襄陽,河內三面夾擊洛陽,李重九若調兵據守洛陽,突厥,高句麗必對幽燕實以壓力,李重九若退,我軍則乘機進取洛陽!”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聽李淵這麼說,都是露出撥雲見霧般的神情。

從晉陽起兵至攻陷長安,先平定隴右河西,再南下得川蜀,北上進河東,李唐的大戰略一直是由李淵制定,一戰一戰打下來,而李世民,李孝恭,李神通只是出戰在外的大軍統帥罷了。

李淵對戰略的把握從未有錯過,李世民心想若自己堅持在虎牢關與趙軍決戰,在內外夾擊下,勝負難料。李淵眼下雖沒有得洛陽,卻也擴大了李唐的勢力,無論將來奪回洛陽,或者是南下掃平蕭銑,發動進攻的戰略主動權一直握在李淵手中。

從大戰略上,李唐從始至終都沒有錯着,並且一步步積攢着優勢,穩紮穩打。但不可否認,李重九奪取洛陽乃是出乎李唐意料之外,

李世民言道:“父皇,李重九攻陷河陽三城後,趙軍水師可沿着以及黃河,洛水直抵洛陽城下,而我大唐又沒有水師可以在黃河上截擊。如此我們要想效仿當初破王世充那般,斷絕洛陽外圍的援兵,再攻陷洛陽的機會,變得微乎其微。”

李元吉道:“不僅僅是河陽,虎牢,軒轅關都在趙軍手中。我們急切要攻打洛陽,很難攻下。”

李建成道:“所以我軍要堅持繼續掃清洛陽外圍,再與趙軍決戰洛陽城下的大計,趙軍雖有水軍,但我就不信破了河陽城,他們的水軍還能反上天。”

“總之絕不能讓李重九,在洛陽站穩腳跟!”李淵最後如此言道。

說到這裡,外周裴寂走了進來向李淵道:“陛下,時辰已是到了,懇請陛下還有三位殿下赴宴。”

李淵點點頭道:“飲至之宴,乃是爲爾等奏凱慶功,大家都要高興起來,今日不醉不歸!”

“諾!”

說完李淵帶着三位皇子走到了大殿之上,衆官員紛紛向父子四人慶賀,祝酒,大殿內好不熱鬧。

而同樣的,在洛陽趙軍祝捷大宴也是辦得熱熱鬧鬧。

武德四年,趙唐兩國在洛陽城下的交鋒,這僅僅是拉起了開端。

ps:謝謝大家昨天的打賞和月票,滿滿的感動,早知道天天爆發了,今天再求點推薦票啊!今天會是兩更,明天也是兩更。

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
第一百三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三十八章 真人不露相第七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蛇蠍女人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一百四十三章 守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五百三十七章 蕭皇后的賢婿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美酒的陷阱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七百八十五章 生還希望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四百七十六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六百零八章 李靖的擔憂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一百一十二章 建衙懷荒鎮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兩百四十一章 蓋牟城下第兩百一十七章 安民養望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九章 勝機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淮梟雄第六百零一章 大趙年號(第一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零五章 賜爵封賞(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四百五十章 大將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一百七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二十六章 李芷婉的請求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八百二十七章 室得芸的求見第兩百二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兩百零六章 籌謀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四百七十四章 虎將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撥雲見月第五百五十三章 鄭軍內應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翼突破(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鏢行天下第五百零三章 唐鄭大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炸營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都之變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兩百一十三章 情報體系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六百六十六章 降則活,拒則死(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要回恩情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六十二章 六纛雙旌萬鐵衣第七百二十四章 火攻第兩百零九章 變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六百五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更)第四百二十六章勁敵(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更)第八百五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二更)第兩百零三章 將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