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民兩利

郡守府內。

魏徵正面黑如炭,大聲陳詞,口中唾沫是飛了一地都是。

“這是卑職昨夜寫下的條陳,在城南草市設一市署,任一得力官員爲市署令,收取稅賦,如此一月所得,可增千貫!可是……可是,使君你攻下一太原郡,稅賦未至,就未經商議擴軍上萬,敢問錢從何來?”

“卑職自從爲郡守以來,戰戰兢兢,每ri不過睡三時辰,爲郡守內安百姓黎民,外開源內節流,辛苦籌錢,但上谷公你一意孤行,卑職費勁心血又有何用,耗了半夜寫下這條陳又有何用?卑職這就將它撕了。”

李重九連忙從魏徵手裡搶下這條陳,心道看來這幽州府內的傳言是真的,寧夜半遇鬼,莫路見老魏。

魏徵坐鎮幽州官場,刷新吏治,幽州官員無不戰戰兢兢。

纔想的當年李世民會說,某誓殺此田舍漢,果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李重九心底亦不由大恨。

不過眼下財政入不敷出卻是真的,魏徵辛苦給李重九積攢的錢,就如流水一般的花出去了。

次ri幽州府,郡守府兩班人馬,再度一併舉會。兩府官員聞此無不戰戰兢兢,心道不知誰也要被老魏給罵了。

他們沒有想到這一次倒黴的居然是刺史本人。

衆人坐定,陳孝意聞之李重九擴軍一萬後,也是吃了一驚,畢竟太原府是剛奪回的,今年的稅賦交不上來。

李重九就先行擴軍一萬,加上這一次戰損,安撫陣亡士卒家屬,嘉獎有功將士,即便是這次洗劫幷州諸縣,收入不少,但這根本頂不住這天文數字。

陳孝意看着魏徵給李重九列出的長長的賬單,言道:“使君若是如此下去,不用到明年夏天,我們府庫……”

嗯,這個時代還沒有破產這個詞。

魏徵重重一坐,當下不語。

溫彥博言道:“魏郡守,你是否能再挨三個月,畢竟到了來秋,下面的稅賦就交納上來了。我們可以暫且渡過這一關。”

魏徵搖了搖頭言道:“來不及,不說幽州,上谷數郡官吏的薪資,就是幾萬大軍士卒米糧都發不出來,我們官吏還好,若三個月發不出軍糧,那士卒就可能會譁變。此外萬一在這時竇建德殺過來,我們拿什麼打這一戰。”

薛萬述言道:“卑職有個辦法,不如將明年的稅賦,從秋季提前至夏季徵收。”

“不可,”陳孝意一言否之,言道,“此乃是寅徵卯糧之舉,百姓沒到秋收,哪裡有糧米繳稅,此令一出不知要多少百姓破戶。”

薛萬述言道:“陳司馬且聽我一言,幽州,上谷兩地百姓,多栽夏麥,夏麥四五月時就可成熟。我們可徵夏麥之稅。”

衆人聽薛萬述這麼說,倒是覺得有幾分道理。

這時陳孝意卻言道:“李唐於關中富饒之地,乃襲前朝租庸調役,每丁納租二石,絹二丈,綿三兩。而我幽州稅賦亦襲前朝之法,可幽州不必關中富庶,但稅賦相當,故而百姓頗爲疾苦。再徵夏稅怎行?”

姬川言道:“這還不容易,卑職倒有一議,幽州多大戶商賈,可以叫他們募資!”

姬川這大言不慚的話,一出衆人皆是側目。高徐道,趙何然,盧承慶臉sè頓時頗爲難看。

不愧是姬川,如此犯衆怒的話,整個幽州也只有姬川才能道出。

自古以來,大凡稅賦,都乃是取財於民之道。至於往既得利益者身上收取,不要坐這位子了吧。

李重九沒有言語,他想起自己剛入主幽州時,糧倉之中,糧官向自己言,糧倉中糧米兩層被幽州士族偷偷拿去私賣,而他們自己家中米糧堆積如山,不出分毫。士族在幽州水道蓄壩作碾磑,導致沿河百姓無水灌溉,良田歉收。

故而姬川此言,李重九頗有想贊同的念頭,不過他也知若是自己答允,等於好容易與幽州士族保持和睦的關係,就要決裂了。

魏徵言道:“姬郎中此言是不錯,但是我想要大戶答允,恐怕有些難處。”

林當鋒當下言道:“上谷公,我們可令幽州上百商行一併募資,助刺史府渡過難關。”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林司馬有心,當初北平郡要你們商行助力置辦船塢,已是費了不少錢糧了,怎可再問你們拿錢?”

林當鋒一臉感激地言道:“沒有上谷公,哪裡有林某今ri,故而必當竭力助之。”

李重九微微一笑,當下看向高徐道,趙何然,盧承慶,問道:“三位以爲如何?”

高徐道,趙何然,盧承慶三人對望一眼,都是面有難sè。

盧承慶言道:“府庫不足,我等幽州士族自當進獻薄力。”

高徐道,趙何然亦言道:“正是,我等也願意一併出力。”

李重九哈哈一笑,言道:“在此之際,大家能衆志成城,竭力而爲,我實在欣慰,不過我這次並非只是向大戶商賈,而面向整個民間。”

“上谷公……”魏徵剛要出言反對。

李重九伸手一止,言道:“衆所周之,我們只是眼下無錢,而來年秋糧稅賦一旦徵收,即可保錢糧無憂,故而我決定幽州府的名義向民間放債,稱爲民債。”

“民債?”

衆人一聽皆是不知李重九這新名詞的意思。

李重九言道:“所謂民債,就是以我幽州府的名義,向民間借貸,我以百錢爲額,向民間借貸五萬貫,持債者次年二月後,可至幽州府來兌換,年息爲半成,你們意下如何?”

聽了李重九之言,衆人這才恍然,不過年息半成,對於很多有餘錢的富戶百姓而言,這可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

若是李重九可以還清這筆貸款,相信不少人願意借貸,唯一就是信用的問題了。萬一李重九欠債不還,或者戰亂一起,李重九丟了幽州,那麼這筆錢到時候問誰去討。

衆人聽了李重九的話後,議論紛紛。

李重九卻有十足把握,這現代國債之法,在宋末時早有通行,只是當年行此的宋徽宗,也是逼不得已爲之,結果在民間留下滔滔罵名。

但李重九不僅有利息,而且還限定歸還的期限,對於衆人而言,將錢借貸給州府,就比較新鮮了。

不過消息一出,從原先的攤派到每人頭上的募資,至現在的民債,無論如何,名義上好聽了許多。

盧家府內。

盧子遷正在榻上品茗,他的茶碗內乃是蜀地來的貢茶,在這四處戰亂,道路斷絕之時。盧子遷能喝上蜀地的茶湯,不得不說是盧家的本事。

盧子遷將茶碗一蓋,冷笑言道:“民債,真是天大的笑話,你真以爲李重九會還這筆錢嗎?不過是換個方子從我們手裡拿錢罷了。”

盧承慶言道:“叔父,我倒覺得,若李重九真能還這筆錢,則不失爲一個良法。可官民兩利。”

盧子遷哼地一聲言道:“取利放貸,那平良陳家,雍奴周家的行徑,你不是沒看到,放貸給那些破落戶,三分利,利滾利,這半成利算什麼。”

盧承慶言道:“叔父不是最不齒這等行徑,陳家,周家此舉逼的鄉鄰一個個家破,無力償還借貸,最後逼得人不得不將田產典當,淪爲佃戶。之後叔父嚴令我盧家不得有人行放貸之舉。”

盧子遷嘆了口氣,言道:“不錯,你們在外地可以購置田產,巧取豪奪,你們如何弄都沒關係,但地方鄉鄰,卻絕不可欺之分毫,有難反而應該助之,此乃是我盧家世世代代的祖訓。”

似盧家如此大門閥,行事自有規矩,當然不似其他小士族行巧取豪奪,連鄉里都不顧了。

盧承慶言道:“陳家,周家近來也收斂許多了,估計怕是被魏徵抓到把柄,不過叔父,這一次我們盧家該出多少呢?”

盧子遷雙目一眯,言道:“這筆錢就當丟到水裡,別想着收回,但以你在幽州府的地位,以及我們盧家的臉面,卻不可太少,就三千貫!”

“三千貫!”盧承慶不由一愣,以盧家的財力,這實在也太寒磣了吧。

盧子遷負手言道:“就算萬貫家財,也自有用度,子孫不孝,也能坐吃山空,不可空作大方。”

“是,叔父。”盧承慶抱拳答允到。

盧子遷見盧承慶答允也有幾分勉強,知他嫌少。盧子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言道:“叔父老了,這盧家馬上就要輪到你來當家做主了,我盧家家產幾何你可知道?”

盧承慶笑道:“這我倒不曉得,不過古人有言,大廈千間,夜寢一牀;良田萬頃,ri食一鍾。就學時候,夫子也說,人貴在安貧樂道。”

盧子遷聽盧承慶這麼說,露出又是嘉許,又是驕傲的神sè來,言道:“兒孫不問耶孃田,這纔是我盧家的好男兒。兄長真是生了個好兒子啊,我這幾個子女中,怎麼都沒有你這般的。”

盧承慶聽叔父誇獎,臉sè微赫言道:“叔父謬讚了。”

盧子遷笑而不語,當下回到榻上喝茶。

這一次幽州府放行民債之事,一時也弄得沸沸揚揚。

李重九再郡縣二道,分別售賣,並令人做成票據,何人何時何地購買,戶籍一一登記。

在售賣之地,百姓排成了長龍。

ps:明天要去婚檢,可能只有一更,額這一週每天雙更,對於上班族的俺來說着實不易啊。這一週都沒陪老婆,老婆已是很有意見了,所以明天陪陪她,下週會補這一更的。(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
第五百九十一章 見與不見(第二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九十一章 李重九的戰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恥之徒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四百零二章 南北合擊(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懷荒鎮的歡歌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第一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利的誠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三百四十一章正朔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兩百九十九章 就食於敵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七章 秘密武器第四十四章 一頭麋鹿的血案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四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一更)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六十二章 河北集團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四百零八章 義成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士氣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五牙大艦顯威第三百三十一章 求將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二十四章 禁運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一百五十五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九十九章 黑臉大將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五百八十三章 繡錦(第二更)第一百章 雁門關前第一百五十三章 鑄鐵第四百三十五章 謀人謀己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軍雲集(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三章忍了你很久了第兩百六十八章民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六百一十章 河道行臺(第二更)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六百零九章 皇后的舉薦(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品士族第七百八十四章 風雪渡陰山第三白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五十三章 立信尉第一章 大隋盛世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四百一十七章平息風波第六百八十七章 幾人稱孤幾人道寡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洛陽第三百五十一章 河東之爭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六百七十三章 登陸東萊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第四百八十三章奪郡第三百六十一章 紅顏一怒第四百五十六章 暫避第七百一十九章 瓜洲之戰第兩百六十二章 小樓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五百五十二章 狹路成皋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識文斷字第三百三十五章 消弭紛爭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五百八十章 飲至之酒(第一更)第兩百五十章 范陽盧氏第六百八十五章 講武堂第七百九十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零八章 劫糧(第二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