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

太原郡境內,原先滾滾而流的晉水現已是結凍,河面上鋪着一層堅冰。

當年周王桐葉封弟,封叔虞於此,其主見晉水之源奔流不息,遂改國號爲晉,後爲秋五霸之一。

後晉國家臣,趙簡子家臣董安在晉水以北築城。以古人山南爲陽.山北爲yin.河南爲yin.河北爲陽說法。築在晉水之北的城池,故名爲晉陽。

渡過晉水後,在看到晉陽城城頭的一刻,幽州軍上下從頭到尾皆是爆發出歡呼的聲音。士卒們皆是舉槍一併歡呼,番軍士卒也是一併脫了皮帽,丟擲上天空,一併捶胸高呼。

人馬一片熙熙攘攘,這就是幽州軍入城之景。

姬川一席儒衫,騎在馬上不由諷刺地言道:“我們明明在上黨郡碰了個灰頭土臉,但這番動靜,卻好似讓太原郡百姓以爲我們打了勝戰一般,再也沒什麼比這更好安定人心的辦法了。”

一旁薛萬述笑了笑,言道:“姬川兄,還是一貫如此言辭刻薄,不過大軍從僥倖,回師晉陽,確實值得慶賀一番。”

兩人雖是這麼說,但見到晉陽城頭之際,也是同樣神情一鬆,這半個月璐水畔激戰,可謂是幽州軍成軍以來,最艱苦的一戰。眼下隨着大軍返回晉陽,他們二人心中喜悅之情,絲毫不遜於普通士卒,只是二人面上卻不表露出來。

薛萬述揚起馬鞭言道:“此度征討上黨郡,渡河血戰,大雪封路,追兵前追後堵。我幽州軍根基薄弱,起於寒微,如何能於隴西李家這等高門大閥,相提並論,能戰到這個地步已是不易了。”

姬川看着晉陽的門樓,感慨言道:“李閥半年橫掃關中,聲望隱隱凌駕於蒲山公之上,天下梟雄誰敢爭鋒。但此次我們征討幷州,不僅攻下太原,還縱橫河東數州,駁去李淵的臉面。李唐不是號稱有關中府兵jing銳二十萬嘛,亦不過如此。”

“正是,”薛萬述言道,“假以時ri,下一次我軍再戰李唐之時,定叫其刮目相看。”

姬川言道:“那麼薛兄,你猜我軍主力返回晉陽,那麼李世民是否還會繼續北上,來晉陽城下與我軍決戰?”

薛萬述想了一番,言道:“這倒是不好說,我軍人馬雖衆,但晉陽兵糧不足,當初李淵從晉陽起兵,裴寂進宮女五百人,並上米九萬斛、雜彩五萬段、甲四十萬領,晉陽倉城之中的糧草,李淵差不多已是用盡。我軍五六萬人馬,若聚集晉陽,不出兩個月,糧食就會食盡。”

姬川點點頭,裴寂爲起兵三功臣之一,李淵入長安後重用裴寂,此功比攻下數郡還大。

太原晉陽宮之內。

李重九返回大營,此刻攻打太原的大將,除了英賀弗,其餘大將軍盡數身在宮中。

“啓稟上谷公,兩ri前,李世民已突破了雀鼠谷天險,收服西河郡。李世民分兵命右武衛大將軍姜寶誼從西河郡,出兵離石郡。守將劉季真,劉六兒,不敢抵復率郡降唐。”

“現在太原東南有李世民,姜寶誼的五萬唐軍主力,而西南有平陽公主,李元吉的四萬大軍。”溫彥博向李重九稟報言道。

李重九點了點頭,言道:“西河,離石二郡,我軍軍力不足,不能保全,果斷棄之纔是正理。”

顏也列笑着言道:“可汗,我們也不做賠本買賣,攻破的各縣府庫,糧倉都被我和英賀弗大哥洗劫一空。唐軍拿幾座空城有什麼用,這一次,我們收穫不淺啊。”

額託也言道:“不錯,可汗,我們奚人作戰,萬里草原,追逐水草,哪裡草好,人和馬兒就趕往哪裡,誰還呆在這呢,我看唐軍主力趕來,這太原郡也不必拿了,值錢的東西都拿到手,大家扛着東西一併回幽州去,不是很好。”

李重九聞言笑了笑,沒有說話。

這時溫彥博上前言道:“上谷公,此不可,太原郡不比其他郡縣,趙國以此爲都,南控太行,太嶽,以御秦國,漢又將幷州刺吏部設治晉陽,晉滅之後,爾朱榮,高歡、高洋父子以此爲霸府,現在若棄之,將來悔矣。”

姬川上前言道:“”上谷公,河北若yu與關中爭天下,則重在幷州之得失,而yu取幷州,則重在太原郡,而yu得太原郡,則重在於晉陽,眼下唐軍雖是勢大的,但我軍只要持晉陽一城不失,將來攻取幷州未嘗不可,若讓唐軍收服太原,站穩腳跟,那麼將來捲土重來就難了。”

尉遲恭亦是言道:“眼下我軍雖然疲憊,但唐軍也不好過,何況現在冰天雪地的,唐軍要想克太原乃是做夢。”

額託,顏也列見漢軍大將一併反對,當下覺得好生沒趣,也不說話。

李重九點頭言道:“就依各位所言,固守晉陽此城。”

“稟告上谷公,關中密報!”一名幽州刺史府的參軍上前稟報言道。

“念!”

“薛舉父子自淺水原之敗後,再度從天水興兵五萬,攻打寧州,唐軍大將劉文靜,慕容羅睺不敵,現在薛舉軍勢極大,關中震動!”

聞言衆將皆是大喜,李重九想到是,在原本歷史上,薛舉父子這時早被李世民收拾了,但因爲自己突襲晉陽,攻勢迅猛,故而逼迫李淵不得不令,李世民率領關中主力來河東迎戰自己。

現在李淵,李世民父子遠征在外,而薛舉父子死灰復燃,兵鋒直指關中。

李世民這回就算不想退兵,也不得不退兵了。

此刻唐軍大營之中,李世民望着晉陽城的方向不由長嘆了一口氣。

長孫無忌拿着李淵要求李世民從太原郡退兵的詔書,與衆將反覆看着。房玄齡,杜如晦,唐儉等人皆是各自私語。

李世民轉過頭看向衆將,言道:“薛舉父子勢大,關中震動,連長安城中也是一夕數驚,你們看我軍是否要南返?”

長孫無忌當先言道:“秦王,我軍現在連戰連捷,河東呂崇茂,堯君素被滅,石州,絳州,隰州,澮州皆已是收服,士氣極盛,在潞州,公主又擊退李賊,迫使其倉皇逃至晉陽,眼下正是兩路會師,一舉克服晉陽之機。”

長孫無忌其叔長孫順德死於李重九之手,故而長孫無忌對於李重九倒是有切齒之恨。

“秦王,我到不這麼認爲,”開口的乃是唐儉,對方言道:“太原郡乃胡漢交雜之地,民風彪悍,突厥,劉武周,李重九皆有染指之心,眼下我們將太原郡棄之,挑起這三強內鬥,也坐收漁人之利。”

聞此衆將皆是一曬。

李世民負手言道:“太原城內有幽州軍五六萬之衆,就算攻城,我軍一個月內也攻不下的。現在當務之急乃是隴西的薛舉父子,父皇說的不錯,當先安定關中,再謀天下。”

這時房玄齡站起身來言道:“秦王何必憂心,眼下我們所失的不過是一個太原郡而已,正所謂失之東偶,收之桑榆,眼下河間郡王已南下攻下山南三十餘州,巴蜀已定,眼下只要長安不失,何必計較一太原郡。”

河間郡王就是李孝恭,乃是李淵的堂侄,這一次拜爲山南招尉大使,向南攻取巴蜀,連克三十餘州,一下就將大唐的版圖擴充了一倍。

攻克巴蜀之後,李唐形勢可比擬戰國時的秦國。當時有人言秦爲大鳥,負海內而處.東面而立,左臂據趙之西南,右臂搏楚之鄢、郢,鷹擊韓、魏,勢有地利,奮翼鼓翮,方三千里。

若將大秦比作大鳥,那麼河東,巴蜀就是大鳥的兩翼,現在兩翼齊全,大秦只需守住函谷關,即進可攻退可守。

這當年婁敬獻策劉邦時所說,洛陽雖處天下之中,然大戰七十,小戰四十,然秦地險固,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

衆人聽房玄齡的分析,頓時都是欣然,毫無疑問,現在大勢在於李唐一邊。

李重九眼下雖攻克了晉陽,奪了太原郡,但對於李唐大勢的影響卻是微不足道。

但一旁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太原郡乃幷州之重,失去了太原郡,幷州怎麼可能稱得上完固,李重九一ri佔據太原郡,就一ri牽扯着李唐軍力在此。

當然在此場合,李世民回軍關中,救援關中之事,已是不可能更改,這些人也就知趣的不將此說出。

衆將議定之後,李世民仍是面望着太原郡的方向,露出一絲惋惜之sè。

這時一旁房玄齡來到李世民身邊言道:“秦王,中書省那邊有消息,潞州刺史郭子武密奏,言平陽公主與幽州軍一戰未盡全力,有意縱容之,返回晉陽。”

“混賬!父皇如何說的?”李世民不由勃然大怒。

房玄齡言道:“天子看過奏章後,卻沒有說話,不過聽聞這次絳州總管,本是意屬於平陽公主。”

因丟失太原郡,李淵打算撤除晉陽的幷州總管府,該置絳州總管府,以轄絳、潞、蓋、建、澤、沁、韓、晉、呂、澮、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

絳州總管的人選,可謂李唐一方封疆大吏,此位置卻有不少人盯着。(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
第四百四十四章 曲江池畔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分進合擊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四百一十一章 要買你的帳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杜如晦之斷第七十四章 太行第一陘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五十九章 我就是王法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定民心第六百三十章 洛陽十年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第兩百八十三章 幽州刺史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一百零二章 言辭如刀第三十四章 少林寺的真相第四百六十三章深入重山第四百七十五章觀其進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微服下鄉第一百四十五章 繳獲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九十章 卻月之陣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挾?第三百九十章 殺機第八百三十四章 伐交爲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老油條(第三更)第兩百五十六章 待客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四百七十章 河北之將第七百三十六章 李唐民債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局(兩更合一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組建甲騎第三百六十七章 魏徵之怒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章 除夕之日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六百六十二章 城戰(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重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兩百九十二章 深入草原第三百二十章全線擊退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四百一十八章 竇軍主力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書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七百二十三章 黃河之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七百七十七章 草原天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八百六十章 大勝第五百九十九章 舔犢之情(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許決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知好歹第七百三十章 突圍之戰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十九章 牙尖嘴利的丫鬟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五百四十章 新年夜宴第五百七十五章 受降(第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靺鞨勇士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伏殺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章 城內之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緩稱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洛陽賢王第兩百九十三章 碾壓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跳梁者雖強必戳第兩百九十四章 要不要戰第四百四十六章同盟第一百二十五章 示警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築城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亂命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三百六十六章 落難公主第兩百二十二章 林間搏虎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