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

齊王的獨子倒也罷了,但蕭皇后是何人,前朝的國母,楊廣的正妻,在野史傳說之中,爲六位帝皇追逐過的女人,這簡直是另外一位六味地黃丸。但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蕭皇后乃是楊娥皇的母親,也就是李重九的岳母大人。

若論正牌岳母,李重九已是有一位岳母了,這位岳母起先是對於漢人十分不待見,半信半疑的將女兒嫁給李重九。後李鷹出生以後,就一肚子的研究,怎麼樣將室得芸扶爲正室,讓李鷹成爲王太子。

對於這位岳母大人,李重九已是夠頭疼。不過對於李重九麾下的漢人官吏而言,卻並不對李重九這位岳母大人,有所承認。因爲按照過去禮制,只有正妻的父母算是王上的親家,真真正正屬於外戚的範疇。

至於室得芸乃是妾室,故而她的家族,文武百官可以不用承認,否則過去皇帝后宮佳麗三千,若都算上親家,那真是皇親多如狗,國戚滿地走了。

所以這位蕭皇后,乃是李重九正兒八經的真正親家,她與齊王楊暕,都是大趙真正的外戚。

虞世南言道:“吾主的請求,乃是將蕭皇后,齊王之子,一併送至幽京,而王上能在八月攻打洺州,牽制劉黑闥。至於李神通由吾主,自己抵禦。”

此言一出,在場衆人皆是神情一鬆,他們還以爲宇文化及提什麼艱難的要求,出兵攻打劉黑闥,乃是趙國一直計劃中的事。眼下不過是舉手之勞,只是時間提前了一個月罷了。

李重九思索了一番言道:“要出兵攻打劉黑闥可以,不過孤要先見到蕭後,以及齊王之子。”

虞世南言道:“趙王這麼說,也太兒戲了吧,吾主絕不會答允的,若未見出兵,豈可放人。不如如此。只要趙王出兵至信都,那麼就會見到蕭後與齊王之子如何?”

“好,就以此一言爲定。”李重九言道。

虞世南見李重九終於答允,當下一喜,言道:“多謝趙王。”

虞世南退下後。

姬川上前言道:“王上何必如此輕易答允虞世南?難道就任宇文化及拿蕭後,及齊王之子,來要挾我們嗎?”

李重九言道:“姬愛卿。你還是咽不下這口氣啊,宇文化及不過是冢中枯骨罷了,吾早晚必擒之,犯不着與之計較。”

薛萬述言道:“是啊,出兵洺州,乃是我們早定下的大計。宇文化及的請求歪打正着,也算是正中下懷。何況我軍沒有滅劉黑闥之前。宇文化及不可以被李唐吞併。”

李重九當下問向溫彥博言道:“若是八月,我軍出兵,府庫之中的軍糧可支多久之用?”

溫彥博言道:“臣需請尚書省以及戶部,統籌一下方知。”

李重九言道:“高勝立即去尚書省。”

眼下已是下午,不過尚書省一直有人輪值,戶部尚書林當鋒尚未離去。林當鋒直接將十幾本帳本拿到臺上,當殿統計了一番,當下向李重九做出答覆:“若是八月出兵,秋糧沒有收上,只能支持十萬兵馬一個月。”

“一個月?”

衆人聽了皆是心道。一個月根本不夠攻伐洺州的。

“那麼以原計劃九月出兵呢?”

林當鋒言道:“秋糧最遲十月都會收齊,那麼最少二個月,甚至吃緊一些三個月,都可以。”

“相差一個月出兵,居然差距這麼大?”薛萬述詫異言道。

“王上,是否再如上一次出兵契丹一般,再找民間富商,讓他們募糧?”一旁的人問道。

李重九擺了擺手。言道:“此乃是擾民之舉,用過一次也就罷了,不可再用。”

林當鋒言道:“王上,可以不必派出全軍。可以令一兩萬大軍奔襲,聲援宇文化及,也算達到許國的要求。”

張玄素上前,言道:“此事萬萬不可。”

林當鋒問道:“張侍郎,爲何如此不可?”

張玄素言道:“此乃與這一次攻伐劉黑闥的成敗有關,不可分兵。”

林當鋒言道:“這裡在座都是心腹大臣,張侍郎可否道出一二,讓我知道爲何不能分兵的理由。”

張玄素言道:“抱歉,此事未到最後,絕不能說。”

衆人見張玄素口風如此緊,皆是好奇,但見李重九一副默許的樣子,當下也就不在追問。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應當如何?索性讓宇文化及等一等好了,反正我軍又不是不出兵?只是遲了一個月罷了。”薛萬述笑着言道。

“一個月即天翻地覆,恐怕宇文化及等不到,就給李唐,劉黑闥兩路合擊給滅了,”姬川挖苦言道,“反正宇文化及這等亂臣賊子覆滅也是大快人心之事。”

“姬侍郎,不要說意氣話,宇文化及死不足惜,只是其地爲李唐攬括,就不好了。何況一旦城破,宇文化及若做出玉石俱焚之事,豈非不妥。”溫彥博斥道。

溫彥博說得話一貫很有分量,姬川當下也就不再言語了。

當下衆人商議了一晚上,沒有結果。

次日,李重九舉行朝會,將宇文化及向趙國求援之事,公佈於堂上,就出兵之事,衆臣議論半日,最後也沒有討論個究竟出來。

退朝後,李重九回到寢宮,路過一處迴廊看見假山後,有幾位宮女竊竊私語。待這幾名宮女看見李重九後,卻是一併失色。

李重九當下停住腳步,命內侍將宮女叫來。李重九目光掃過數名宮女,宮女們垂下了頭,有一人甚至身子打顫。

李重九開口問向她們:“偷偷摸摸,議論何事?”

宮女數人見李重九詢問,更是驚慌,不知如何言辭。

李重九言道:“若說實話,我就從輕發落。”

幾名宮女對望一番,最後一名宮女大着膽子上前言道:“回稟王上,今日春娥出宮買菜,聽聞許國派了一位使者來幽州,言要將蕭後歸還給王上,讓王上一家團圓,以換得趙許兩國交好,此事已是傳得沸沸揚揚了。”

李重九聽後問道:“我明白了,那麼此事王后已經知道嗎?”

“這奴婢不知。但奴婢不會再傳了。”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宮內裡有宮內規矩,這些不需要孤教你們,這次小懲大誡,扣除兩個月例銀,下不爲例。”

“多謝王上開恩。”宮女們當下一併退下。

一旁內廷官高勝言道:“王上,許國使者昨夜纔到,今日就滿城皆知,我看是不是昨日下午商議時,幾名重臣走漏了消息。”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不會,殿內之人都是孤的心腹之臣,絕不會亂說,此必是許國怕孤不肯出兵救援,故意在民間散佈消息,讓孤騎虎難下,若真的不出兵,就成了無情無義之人了。”

高勝聞言恍然,當下怒道:“王上,許國之人真是太卑鄙了,居然設此計謀。”

李重九笑着言道:“人家國之將亡,什麼手段都用得出來,此事並不奇怪,我只是擔心王后得知消息後,會不會更添煩惱。”

“王上,”高勝上前正色言道,“王后正在孕中,不可受驚擾,此事下官下令宮內封鎖消息,不讓王后知道,王上放心絕不會有一人走漏了消息。”

李重九言道:“此乃下策,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此事還是我親自與王后說去吧。”

說罷李重九當下舉步前來寢宮。

寢宮之內,拂衣服侍楊娥皇剛剛喝了一碗粥,精神很好,半臥在榻上拿起了一本書看了起來。

楊娥皇見了李重九,當下笑着言道:“王上,今日比以往遲退朝了兩刻,可是朝上有什麼疑難難決之事耽擱了嗎?”

李重九坐在楊娥皇一旁,言道:“確實有棘手之事。”

楊娥皇微微笑着言道:“你素來不與我談論朝政,我也素來不問,怎麼今日你要破例嗎?”

李重九哈哈一笑,卻沒有說話。

楊娥皇一愣,看向李重九眼睛問道:“莫非此事與我與齊王有關?”

李重九心知楊娥皇猜到了,當下言道:“不錯,昨日宇文化及派出使者,說是要以歸還蕭後爲條件,讓我趙國出兵援助許國,保他不亡。”

楊娥皇聽到宇文化及的名字,銀牙輕咬,目光露出了恨恨之色。

“宇文化及這亂臣賊子,居然有臉面來求你出兵。”

李重九見楊娥皇動氣,連忙言道:“本來衆官都勸我不要告之你,以免影響你與腹中的胎兒……”

楊娥皇搖了搖頭,言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衆官不想讓你告之我,是怕你判斷出了差錯,身爲帝王之家,但我知道什麼是家事爲國事。你毋須以我爲念,我會好好養着身子,,還有我兄長他若是過問,你也不必理會。”

說到最後楊娥皇又默默的流下淚來。

李重九將楊娥皇摟在懷裡,她嬌弱的身子,在李重九懷中抖動着。

李重九不由大生憐惜之意,應該如何思考一個完全之策呢?

正當這時,在千里之外,東萊郡郡守喬焦聞之皇泰主退位之事後,服毒自盡。

而喬焦死後,東萊郡的歸屬亦是撲朔迷離。

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
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五百六十八章 洛陽民心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七十七章 繳獲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汗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兩百二十六章 馬上比箭第兩百九十七章 酒坊私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兩百一十八章 招賢館第兩百三十七章 樓車第二十章 荊聶之士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初出牛犢不怕虎(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百零五章 取士(第二更)第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兩百零四章 莽古歹戰法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竇線娘第五十章 大打出手第兩百六十六章戰密雲第三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七百三十八章 蕭銑歸趙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五十二章 齊王楊暕第十二章 折服以言辭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五十三章 月下名花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六百五十三章 目標平壤第兩百九十一章 挑撥第兩百一十二章 反間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第四百五十二章 征服之道第七百八十六章 斬敵一臂(第一更)第五百九十六章 孟海公第兩百八十一章 水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路齊勝(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三百九十八章 自知者明(第一更)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連克數郡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唐議和(第三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六百六十章 甲堅兵利(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翻臉如翻書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六百八十三章 外交恐嚇(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賊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百二十一章 羅成之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一百四十二章 抄家第兩百一十四章 雪過方晴第四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降第五百四十一章 帝王雄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鼙鼓而來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二少年第四百六十四章 烏桓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戰迫和第兩百九十章 李家有喜第七百八十章 陽山高闕第五百三十三章 無定河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汗庭第五十六章 才動京華第四百一十四章 河北爭雄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羅的請求(第二更)第兩百九十六章 離間第六百四十七章 血戰烏骨嶺(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挺進草原第六百九十六章 趙軍佈置第六百八十六章 布衣之怒第五百章 收官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