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

恭喜漫天雪花飛書友成爲本書舵主。

義成公主看向處羅可汗,又開始溫言勸說言道:“可汗,你今日的地位已遠遠超越了我們突厥歷代可汗,漠北漠南諸部匍匐於可汗的腳下,如漢人之中的豪傑李淵之流,也要仰仗可汗的鼻息,甚至連遼東極北的窟說島的流鬼部,骨嵬部,完水,難水的吉里迷部都向可汗你進貢臣服了,今時今日可汗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處羅聽了沒有說話。

義成公主向處羅可汗,言道:“我們漢人有句話,叫治平者以仁義爲先,治亂者以權謀爲先。留下李重九來對付可汗最大的敵手李淵,繼續趙德言分強離弱之策纔是上策啊。”

處羅深吸了口氣,站起身來走到帳外,負手看着營壘之中,目光躍過萬千的突厥營帳,落在了遠處的幽京城垣上。

就在義成公主勸說着處羅之際,與此同時,在突利可汗的帳內,亦是另一番動靜。

突利對面前一人,反問言道:“趙王,真的有誠意再與我突利作朋友?”

對方笑着言道:“上一次兩邊失和,乃是可汗被處羅所逼,王上怎麼會不知道呢?王上說突利可汗,乃是草原上雄鷹,豈可蟄伏在處羅可汗之下。趙王還說了以後,會繼續支持可汗你,與處羅分庭抗爭,但眼下必是讓突厥從幽京退兵,並兩家在城下議和方是上策。”

突利聞言哈哈笑道:“好吧,趙王都這麼說,我突利豈能不給趙王面子。告訴他,我突利與趙王願意作兄弟,將來我北面稱霸草原,而趙王而南面爲王,胡漢兩家永爲兄弟之邦。”

對方言道:“那是當然。”

在另一座大帳內,趙言德用小刀從剛烤下的羊腿上挖下了一塊肉。

趙德言盯着這塊羊肉,陰冷目光中露出一絲深思的神色,在突厥多年。他早已習慣如此吃食的方式,甚至在他心底亦忘了自己是一個漢人,而是一個突厥人。

趙德言與幾名心腹言道:“突厥人看不起我,漢人罵我的中行說,這都沒關係,最重要是我要知道我要的是什麼就好了,你們看吧,只要我突厥入主中原,過去仇恨我們的人,就是跪在我們膝下。這就是成王敗寇!”

一名心腹言道:“不錯。在漢地士族把持。九品中正之風遺留,我們根本沒有出頭的餘地,與其去舔那般權貴的腳,倒不如投奔突厥人。富貴來得痛快。突厥人性情爽直,比漢人好打交道多了。”

這是一名心腹言道:“趙大人,你說我們會和趙國議和嗎?”

趙德言言道:“幽京城池堅固,趙軍又善於守城,我看是打不下來的,只是可汗明明知道,卻對各部長老口中卻不肯承認,我看是他咽不下這口罷了。”

那名心腹言道:“死磕城下,並沒有好處。若我是可汗,絕不會做這樣慕虛名而處實禍的事來。何況我們與趙國打的激烈,若是兩敗俱傷,只有讓李淵交好。”

“你以爲可汗不知道這個道理,”趙德言言道。“若是退兵,這一次攻打趙國無功而返,你叫各部頭領會如何看可汗,有時候實是騎虎難下。”

“那總不能在幽京過冬吧?趙大人,何不去勸勸?”

趙德言搖了搖頭,言道:“我纔不去勸可汗,我反而要勸可汗,繼續攻打幽京,以表示我對他的忠心。你放心吧,可汗不是前可汗那般的魯莽之人,其心機手腕阿史那一族中沒幾人及得上他的,死纏爛打只是蠢材的做法,而真正的智慧之人,才懂得妥協二字。”

衆人議論,接下來三日,處羅可汗率突厥十幾萬大軍又圍攻幽京數日,趙軍守的滴水不露,沒給突厥十五大軍任何機會。

趙軍與突厥兩軍在城下又激戰數日,這時額託回援的兩萬騎兵趕到幽京。

處羅得知消息後,當下率軍將幽京之圍,突厥率軍後退。

兩日之後,依舊是在無定河河畔。

這時幽京落了一場大雪,戰馬的馬蹄印在雪泥。十幾萬大軍士卒呼出的白氣,遠遠望去猶如一層白霧。

雪粉撒落在無定河的河面,隨波而去,一座簡易的便橋,搭設在無定河上。

雪落紛紛,便橋已是一層白色。

數萬趙軍與突厥十萬鐵騎對峙河水兩岸,雖這一幕似曾相識,但卻少了數日之前劍拔弩張的味道。

大雪連天之中,突厥與趙軍士卒,身上不知不覺都覆了一層雪粉。

李重九與處羅二人一南一北策馬而來,處羅穿着熊皮裘衣,李重九則是披着羊毛大氅。

兩人下馬後,目光對視,處羅哈哈大笑,彷彿未見的老友般言道:“趙王。”

李重九抱拳言道:“可汗,有禮。”

二人一併舉步登上了無定河浮橋。

橋面的木板,咔嚓咔嚓響動,二人於浮橋當中站立,彼此站得都是恰到好處,位於河心,不肯再向前一步。

“果真是一個驕傲的人啊。”處羅心底暗道,待走的近處一打量李重九他不由心驚,此人竟如此年輕,想到天下霸主之中,自己已是四十有幾,李淵則是五十多歲了,而此人不過才二十多歲,以他的精力,再擔任王位二十年,絕不成問題,只要其勵精圖治,天下到時還有何人可製得他。

想到這裡,處羅不由暗暗後悔,議和的決定。

李重九笑着問道:“可汗爲何面露詫異之色?”

處羅心道此人察言觀色果真厲害,自己才稍稍露出這一抹驚歎的神情,就被他察覺了。

處羅毫不掩飾地言道:“只是驚訝於趙王的年輕,我想二十年後我與李淵都老了以後,趙王卻是精力旺盛,這中原大好山河,恐怕就要歸趙王所有了。”

在李重九看來,處羅說話坦蕩而真誠,這絕非是愚蠢,相反是他的魅力所在。

李重九露出欣賞的神色,言道:“可汗說笑了,吾李某雖有志於天下,但卻不是窮兵黷武之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他人興兵侵略趙國,我絕不會出兵。”

處羅聞言笑了笑,言道:“趙王說的是,我們草原上的好漢子,不打不相識,這一次突厥與趙國交兵,雖是失和,但是也叫我認識了趙王這樣一位的好漢,真也不枉費了我來中原走一趟。”

李重九言道:“能結識到可汗這位朋友,也是孤的榮幸,可汗如有意思,兩家議和後,大可在幽京長住,孤願一盡地主之誼。”

處羅哈哈大笑,言道:“若是我在幽京長住,恐怕草原上早就亂翻了天了。”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也是,只有可汗這樣的雄主,才鎮得住各野心勃勃的番部,孤對可汗佩服不已。”

處羅冷笑一聲,言道:“好說,也只有趙王這等英雄人物,給我看住李淵這條老狗,我纔不怕他反咬我一口。”

李重九處羅二人面上雖一片和睦,但言語中卻相互交鋒。李重九心道誰說突厥人都是直腸子的,處羅此人胸中之城府絲毫不遜色於李淵。

見了處羅如此,李重九更堅定了扶植突利,來抗衡其之心,否則有這等人物在草原之上,真是趙國的心腹之患。

兩人說到這裡,李重九的部下,當下牽過一匹神駿的白馬,以及一碗金碗孤來。

李重九言道:“今日孤與可汗,就於這無定河上起誓,殺白馬爲盟,從此趙與突厥,相爲兄弟之邦,再不相侵!”

處羅言道:“本汗在此與趙王,於這無定河上起誓,從此趙與突厥,相爲兄弟之邦,再不相侵,長生天爲鑑!”

說完處羅拔出金刀,刺入白馬的脖頸。

白馬悲嘶一聲,脖頸上鮮血泊泊流出,李重九處羅各自從金碗內將血酒喝下。

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
第三十五章 流賊將至第三百二十五章 封白狼山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定河之盟第九十四章 可汗點兵第兩百零七章 河北之勢第八百五十章 背叛第八百三十五章 最後決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零九章 戰雲再起第八百三十八章 雙管齊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很高興第八百四十一章 旗開得勝第七百五十六章 掃清側榻(第二更)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現第六百八十九章 納妃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八百章 李世民的圈套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兩百二十八章 收服遼西靺鞨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四百二十八章火燒易水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捷第一百八十三章 蠻力攻城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勢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二章竇建德心意第兩百六十九章時局之變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郡武試第八百一十四章 河南烽火第七百四十三章 人心向背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靖判斷第兩百一十章 強援第五百一十一章 兵精糧足第八百二十三章 處罰薛家第四十六章 帝都洛陽第一百零八章 人可敵國第二十三章 自謀生計第六百二十七章 江山與美人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二十二章 相知於心第兩百二十章 反王們的機會第七百一十章 震驚(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三百三十九章 開府建牙第八百二十八章 何爲漢統第五百八十五章 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十二章 惡向膽邊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位重於爵位第兩百七十五章 鐵騎威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私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厥的信心第七百三十三章 輔公佑的末路第六百九十七章 開戰第六百零七章 室得奚部的勢力(第二更)第八百四十八章 長安城下(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七章 勢大第一百四十六章 賊勢第六十五章 摘星奪月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兩百七十四章 幽州鐵騎第九十五章 汾陽宮之圍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元吉降趙第六百一十一章 主僕二人第五百九十章 重會(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隋朝舊吏第六十八章 玄甲精騎第七八三十五章 安定江淮第七百五十七章 願得一人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徐州楚歌第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函第二十一章 千杯不醉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五十四章 盛世當歌舞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二雄相會第四百零九章 十里紅妝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援第七百五十五章 兄弟相爭(第一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勸立太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支文德出馬(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五章 塞內塞外第八百一十三章 蕭瑀叛唐第十三章 李家來頭第六百八十八章 鳥盡弓藏第兩百三十四章 高句麗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三章 趙軍水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黎陽之爭(第一更)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許和親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