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三章 大勝

六千步軍主力終於趕到,並帶來消息,高句麗遼東城方向有所異動,似要正準備出兵。李重九聞言後,令大軍抵達樑水,於蓋牟城以南佈陣。

楊林甫再次向李重九勸誡,言這絕對是高句麗的誘敵之計,要將漢軍引誘到蓋牟城這堅城之下,再以大軍包圍殲滅。李重九聽了楊林甫的意見,卻沒有說話。

在蒼頭軍佈陣於樑水,而蓋牟城城內也曾着這幾ri加固城防,城下三道防馬牆似又挖了陷坑,埋下了鐵蒺藜,鹿角之類,而城頭上堆砌着各種滾木擂石,甚至還有數架拋石機。

高句麗守軍嚴陣以待,他們似也認出了李重九的可汗大纛,每當李重九的可汗大纛,出現在某處城下,城中就一併鳴鼓響鑼一併喧譁,守軍大聲嬉笑。數名穿着白衣口褲的高句麗人,甚至穿起漢家女人的衣服,當衆跳舞,之後一件一件地將衣服拋下城池,放聲大笑。這一幕令衆將都是氣炸了,就算明知道高句麗人是用這等手段刺激衆將士攻城,但是也是無法容忍。但李重九卻令衆將不可擅自出戰。

次ri蓋牟城外傳來了吵雜的喧囂,高句麗士卒們皆是大喜,心道這漢軍終於來攻城了。但是拿起兵器奔上城頭後,蓋牟城城頭上的高句麗士卒,看得都驚呆了。前來攻城的居然並不是漢軍。

只見城下樑水後,密密麻麻的灰sè正在蠕動。

無數麻衣破裳的人,正跋涉渡河。他們每人背後都揹着一個土袋,而全副武裝的漢軍則用馬鞭驅趕着他們向蓋牟城城下而去。而同樣的場景,一樣出現在四周的城下。城頭上高句麗士卒頓時辨識出,這些逼近向城下的人,居然都是本國的百姓。

大纛之下,李重九坐在馬匹上觀陣,而身後衆將看向城頭露出森然之意。

“擂鼓!攻城!”李重九一聲喝令。

隆隆鼓聲作響,前頭的高句麗百姓,看到身後的漢軍皆是舉起了弓弩,馬刀對着他們的後背。當年大隋徵高句麗時,這些高句麗人寧可將田地裡莊稼燒掉,水井填滿,也不肯將一粒米,一口水給隋軍。

但是現在他們卻爲漢軍驅役着向前,這些高句麗人一咬牙,當下手揹着土袋向前,他們用高句麗語哀憐地向城頭高呼着,似說明自己的本國人,讓城頭不要放箭。

就在這一刻蓋牟城第一道防馬牆瞬間被這些高句麗百姓淹沒,沒有防備下不少人被鐵蒺藜扎中腳,但後面的人受漢軍催促,頓時向這些受傷的人淹沒。

而壕溝被高句麗人揹負的土袋填滿,而木製的防馬牆,也爲這些高句麗百姓一併動手拆卸,雖拆卸頗爲緩慢,但後面涌來的人越來越多,無數人擠在在防馬牆上前後推搡,竟然硬生生將第一道防馬牆衝破。蓋牟城城頭上的高句麗人這時也明白過來,原來漢軍居然用本國百姓來衝城。

李重九清楚地感覺到城頭上高句麗人的怒意。隨即城頭第一波箭矢shè下,前頭搬鹿角,填壕溝的高句麗百姓,頓時中箭紛紛撲到。

前面的高句麗百姓受此一滯,紛紛停下腳步,但這時後方的漢軍用各種手段催促高句麗百姓向前,前面的人不由自主的爲後面的人cháo推搡着向前,凡是要想後退的,都被踩在自己人的腳下。

第二道防馬牆中的鹿角壕溝也被填平,城頭上守將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守城工事,就如此遭到破壞,高句麗士卒得到命令後,開始以一波一波放箭殺戮着本國百姓。本是用來對付漢軍的拋石,火油,滾木擂石噼裡啪啦地從城頭上滾下,傾斜至山下。密密麻麻的箭鏃呼呼地城頭上飛出。

“不要放箭,我們是自己人。”前方高句麗百姓都是一併跪下磕頭,哭聲哀號聲高入雲霄,但是這些哀求的人都被守軍的箭鏃shè殺在當場。

“我大高麗,不要懦弱之人!”經人翻譯後,李重九明白蓋牟城城頭上對方一名將領是如何高聲吼着。

守軍無情的殺戮着,這名將領怒吼着時,身旁的士卒卻是都無力將弓箭垂了下來。甚至有的士卒拋了弓矢在城頭上抱頭大哭,有此效仿,當下城頭上高句麗軍軍心動搖。城上箭矢稍弱,轉眼間,第二道第三道防馬牆被洶涌向前的高句麗百姓推平!

轟!

城內響起了擂鼓之聲,城南的大門頓時開了起來,本是已奔到城下的高句麗百姓,皆是大喜,正要入城時,但是城內牛角鐵兜的高句麗騎兵卻是洶涌而出,將人羣衝散。

李重九言道:“不必驅趕這些高句麗百姓,準備野戰!”

衆將見城內高句麗人放棄堅城而出,與隋軍野戰,當下都是jing神一震。高句麗城門大開,鐵騎呼嘯出門,直衝李重九的中軍大纛而來。李重九看着對方鐵騎衝陣,絲毫章法也沒有,心知對方主將被自己引出了真怒,這簡直就是不顧一切殺來。

當下蒼頭軍六千步卒正面沿着樑水佈陣。三千上谷郡兵爲前列,五百弩弓手手持弩弓,步行至第一線,之後一千名能開一石五斗的步弓手爲第二,三線,之後陌刀手,長槍手,刀盾兵一列一列的向後排列。

而遼西靺鞨,丁零族的三千番軍步卒,也是拿起了大棒,骨朵等兵器於漢軍之後,準備廝殺。最後則是王馬漢的一千突騎。

驟然馬蹄踏破平靜的樑水,河水被馬蹄踏高高濺起,戴着牛角鐵兜的高句麗鐵騎,手持着銎尖鐵矛,奮然拔馬涉河向隋軍陣地攻來。高句麗騎兵的進攻隊列,蔚爲可觀,牛角鐵兜覆面下,青黑sè鎧甲的騎兵頓時擠滿了樑水北岸,戰士的身子隨着戰馬奔馳,而猶如波浪一般起伏着。

鐵甲鏗鏘聲伴隨着馬蹄聲轟轟作響,之後大股大股手持長矛的步兵亦從城門傾斜而出,城門下一個無比奪目一個高字的大旗,豎立在那。

“殺光漢狗!”無數高句麗兵卒的滔天的聲浪,頓時鋪天蓋地而來。

見此一幕,左右都有幾分擔心。汗珠從第一排弩兵的鼻尖額下滴滴滑落。

高句麗騎兵殺至半渡時,而李重九高懸在右手的令旗,陡然落下。第一排弩兵扣動懸刀,弩弓一震,箭矢猶如飛蝗一般。樑水河中密集衝來的高句麗鐵騎,猶如被一張鐵釘耙掃過,一片人仰馬翻的景象。

戰馬在嘶鳴,轟然地一頭砸進水裡,背上的高句麗騎兵高高飛出馬鞍,隨即站在河岸邊的第二排弓兵,亦是舉弓仰天,猶如一團烏黑sè的箭雲,從空中降下,不斷有高句麗騎兵在衝鋒中慘叫倒地。

第三排長弓疾shè,密集的箭矢如疾風驟雨,shè穿了高句麗騎兵的鐵盾鐵甲,一片一片的高句麗騎兵從馬上滾落,合着沉重鐵甲鐵兜一起栽入水中,濺起大大的水花來。

“論野戰,我們漢人是你祖宗!”

隨着箭矢的疾shè,蒼頭軍兵卒咬緊了牙,飛快地上弦,狠狠地朝面前的高句麗shè出每一發復仇的箭矢,通定鎮,京觀,薩水,這一幕幕慘景,慘死的漢軍將士不屈的英魂正庇佑他們。這每一箭都是爲當年的三十萬袍澤復仇。

若換了一般的軍隊,在此鋪天蓋地的箭矢打擊下早就崩潰了,或者是亡命而逃,但高句麗人不知是十分悍勇呢?還是爲李重九攻城的手段激怒了,前仆後繼而來。李重九不時看見,那些穿着魚鱗鎧甲的高句麗將領,甚至親自衝鋒,他們身上的魚鱗鎧給與了很好的防護,渾身幾乎都shè成了刺蝟,直到掙扎到了對岸河灘之上,方纔血流盡而死。

“末將請命願爲前鋒。”大將王馬漢叉手而出。

李重九將手一指高句麗中軍大旗,言道:“你率軍衝擊敵中軍,若敗提頭來見!”

“諾!”

咚!

咚!

咚!

雄渾厚重的鼓聲,響徹軍中。鼓響則進,鼓疾則擊!

聽到鼓聲,王馬漢所部一千鐵甲具裝騎兵出戰,這是李重九最jing銳的部隊,用最好馬,最jing銳的士族,最鋒利的武器,打造成的鐵甲具裝騎兵。李重九現在用他來直搗高句麗人的中軍。

鐵甲騎兵頓時猶如在狂龍一般搗入高句麗人的腹心。

李重九見高句麗軍陣腳大亂,當下喝道:“全軍總攻!”

而這時額託,英賀弗,突地稽,崔序率領近萬騎兵從四面八方殺向蓋牟城。

蒼頭軍的總攻開始了!

正在出城的高句麗士卒薄弱左右兩翼,同時遭到了隋軍的襲擊,他們本是邁着大步向李重九的大纛方向衝鋒。而是主將憤怒的衝動,令他們忘記了側翼的掩護。

草原騎兵們紛紛拔出了馬刀,大棒,好似虎入羊羣一般殺入敵軍步卒之中,好似無情的收割者,手中長矛穿刺收回,穿刺收回。鋒利的長刀擦着鎧甲劃破人體,一團血水直濺而起,刀子的入肉之聲,噗哧噗哧地響起。

而骨朵,狼牙棒如此鈍重的兵器,每一下揮舞,都發出砰砰刺耳的詭響。

蓋牟城城下瞬間已是化作高句麗人的人間地獄。

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
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狼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亂棒打出(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九章 家事即國事第七百六十七章 攻下開封第八百零七章 李唐的天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三百九十五章 掩殺第九十八章 胡騎聲啾啾第三百九十九章 仰求俯就(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詐城第八百二十四章 礪兵積粟第四百三十三章雪中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辱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道霸道第五百九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五百零九章 土山臨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橫山前線第八百四十三章 佯裝分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騎團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密心聲第兩百七十八章入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遠征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斷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六百三十九章 官位升遷(第二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教訓第三百三十四章 鹽場與海船第兩百三十二章 獻計三策第六百七十一章 美人計第九十一章 立足懷荒鎮第七百七十六章 頡利的失算第兩百六十三章戰雲第六百四十三章 少年雖窮,不可辱其志(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谷通守第兩百七十二章 涿郡劇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情之所鍾第五百零六章 突厥手段第六百七十五章 江上論勢第三百二十七章以夷制夷第兩百四十八章 分化突厥第五百零五章 母憑子貴第五百六十二章 玄甲軍第十六章 強弓顯威第兩百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第三百五十三章 渡河第兩百零八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唐內亂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喜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婚第兩百四十章 遼東之事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本傷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唐退兵第五十八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當乘風破浪江山國色 第三百八十章 楊暕之意第八百五十三章 卯時三刻第一百八十七章 屍山血海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戰第六百九十四章 衣錦還鄉第八百三十九章 河東三族(第一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機第三百三十章身在亂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幕第四十三章 寺內修行第兩百七十章盧家條件第一百二十八章 襲營第兩百五十七章 盧家顧慮第五百六十九章 蕭銑出兵(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踏破烏桓山第七十一章 比箭第六百二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五十四章 塞外胡騎第三百八十六章 瓦崗歸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四百八十二章 岳母安危第七百一十六章 敵將降伏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偷城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四百五十九章 試探第八百四十二章 蒲津關之役第兩百四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