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西涼(四)

吐蕃人確實不成了,纔在西涼古城下打了三天,就已經耐不住性子,受不得傷亡,和當年威震西域的吐蕃帝國相比,已經有了天壤之別。

當晚間,帳篷中只剩下李匪以及他的一些心腹,他們的輕蔑之情便再也難以遮掩,即便是兩個低地大部的首領,,也是嗤笑不已。

當然,這並不奇怪,吐蕃低地的部族來歷極爲雜亂,多數都是唐末之時,歸附於吐蕃帝國,向來對吐蕃王庭沒什麼敬意,加上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還都或多或少有着漢人血統,說起來,當有了李匪這麼一位低地王者之後,他們對漢人反而顯得很是親近。

秦人和吐蕃人交易戰馬毛皮,也多數是跟低地人來往,到得如今,低地當中的一些部族實際上已經不願自稱爲吐蕃人了,他們或者恢復頗爲久遠的部族稱謂,或者乾脆便以漢人自居,吐蕃高地對他們的影響力,到這個時候,其實算是完全消弭不見了。

可以想見的,真正成爲大秦治下的那一天,也許並不算遠了,當然,這跟吐蕃低地的由來也脫不了干係。

畢竟,吐蕃低地大部疆土,都是當年吐蕃出兵助大唐平亂時佔據的,換句話說,這都是漢家故地,所以當漢人重回此地的時候,算不得什麼開疆拓土,只能算是收復故土而已。

廢話少說,此時帳篷之中,除了這兩位跟歸義王李匪有着姻親的吐蕃低地部族首領之外,其餘的人,就都是歸義王李匪的心腹之人了。

這個時候,說話也就不用怎麼顧忌。

對於行軍打仗,這裡很有幾位行家裡手,都是當年西北鎮軍出身,他們受命來到吐蕃,少則一兩年,多的已經在低地呆了將近十年。

來的早的人都是偷偷摸摸,清一色都是西北張家的心腹將領。後來到來吐蕃的,就都光明正大的多了,身上也多數都有着秦軍軍職在身,加上現在歸義王府中的一些人,人數其實已經不少了。

實際上,在吐蕃低地歸附的時候,大秦朝堂上便有人提議。依照蜀中蠻族之例,建下規制。或者劃分地域,設立郡縣等。

不過,這樣的提議並未得到多少附議,最關鍵處,還在於低地歸附日短,不易輕動的原因。

當然,大秦朝廷也非是不聞不問,等到成武皇帝登基之後朝政漸趨平穩,一些將領屬官。也便陸續來到吐蕃,名爲示好,實際上,卻是在爲將吐蕃低地真正納入大秦治下做着準備……

不過,這幾年,大秦南征北戰,對於新附的低地部族。也無法做到太過有力的約束,照這樣一個情形看來,歸義王李匪對於吐蕃低地的轄制,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於,他的自主權。比之北方歸附的草原部族,還要大上許多。

不去說這些有的沒的,當帳篷中剩下這些人後,歸義王李匪臉上的笑容便漸漸淡了下來。

別看他之前一副輕鬆自若,胸有成竹的模樣,實際上,他的心也開始拎了起來。這些年打的仗並不少,但除了幾年前攻打卓羅城之外,都是和吐蕃蠻子在交手,對於這一戰,到底能打成怎麼一番模樣,他自己心裡也沒底。

說到底,無論他的經歷怎麼精彩,也只是一個當過秦軍低級軍官的馬匪頭子而已,能到今時今日之地步,雖少不了有着他自己才幹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因緣際會罷了,論起行軍打仗的本事來,他甚至不如帳篷裡的一些秦軍軍官來的強些。

等到帳篷裡清淨下來,他的眉頭便皺了起來,嘟囔了一句,“他孃的,十幾萬大軍,看上去威風,還不如老子當年帶着兄弟們來的爽快呢……”

對於怎麼能打下這座千年古城,他並沒有多少清晰的概念,他只知道,吐蕃騎兵攻城根本不成,這還只是三天,高地來的蠻子就已經有了怨言,要是在這裡呆上十天半個月的,不知道會不會鬧起兵變來?

在低地呆的久了,他可是明白,這些部族戰士打起仗來到沒的說,勇猛無畏的很,不過一旦形成對峙,幾天下來,一些部落首領就敢拉着自己的人回去自家部落,所以,在吐蕃內亂當中,激烈的戰事從來沒有超過十天的。

低地人還好些,尤其是高地聯軍,打着打着,莫名其妙的就潰了,究其就裡,大部捨不得拿自己部族戰士的命來奪取勝利,而小部落,根本不想參戰,多數都是在大部逼迫之下,纔會派出戰士。

這樣一來,哪裡還談得上什麼軍心士氣?

就像這次揮兵攻打西夏,各部都在想着勝利之後的戰利品,一旦受挫,鬧出什麼幺蛾子來,也不奇怪。

看着他臉上漸顯的憂色,帳篷中多數人都明白其中的關節所在,也都安靜了下來,兩個部族首領左顧右盼之間,心裡卻是在琢磨着,戰無不勝的大王好像……嗯,那麼之後,是不是就要回去了呢?

想到這裡,兩個人心裡一陣輕鬆,吐蕃人在各方面,都和北方的草原部族很相像,但有一點,他們和草原部族是不同的,那就是在對劫掠的狂熱喜好上面。

他們比草原部族更加的吃苦耐勞,生活也更加困苦,但也比草原部族更加的安於現狀,吐蕃內亂,多數都表現在信仰之爭上面,而非是要擴展生存空間,這就是一個明證。

這兩位,是標準的吐蕃大部首領的心態,不太願意讓部落戰士流血,去爭奪看不見的戰利品。

所以,兩個人一邊抿着漢人的美酒,一邊輕鬆的等待着大王的決定,在他們看來,能打到西涼城下,已經算是不錯了,就此回去,誰也說不出什麼,再往西北去,就更加的荒涼,帶着人去吃沙子嗎?

不過,顯然,帳篷裡的其他人可不這麼想,在有着資歷的秦軍軍官心中,若不能奪下西涼古城,那麼大軍便沒有落腳之地,此次攻夏,這一路也就算是一事無成。 щщщ⊕ тt kǎn⊕ c o

進一步說,若不能纏住或者覆滅西夏右廂朝順軍司主力,很可能會影響整個攻夏戰局。

而對於李匪來說,若不能攻克西涼城,對自己那位兄弟也沒法交代……

“不如退上一退……”

有人提議,一聽,就能明白他的意思,激戰三日,也捉了幾個俘虜,知道一些城中情形,所以,這個提議並不算離譜。

不過李匪當即就搖頭給否了,一聽就知道這是個偏愛行險算計的,這可不是令行禁止的秦軍,在此士氣受挫之時,一退可能就會出事,這明顯是個餿主意,不用瞧就知道,這個傢伙來吐蕃的日子並不長,甚至不太明白,吐蕃人是怎麼打仗的。

“城中糧草不多,不如多圍幾日,城中自亂。”

實際上,到得現在,破城的辦法並不少,左廂軍司的處境,也是分外糟糕,外無援應,內無糧草。

當年秦軍攻夏,來攻西涼的秦軍頓兵於西涼古城之下,那會兒,西夏人堅壁清野,連沿途的水井都堵了個遍,並將牛馬屍體扔進裡面,讓人無法飲用。

之外,還有甘沙諸處的援軍窺伺在側,其中最兇悍的便是白馬強鎮軍司的援兵,最終擊潰秦軍的,也正是他們。

但現在,西涼城就是一座孤城,別說什麼援軍了,連堅壁清野都沒來得及做,就已經被圍在了西涼城中。

所以說,只要有耐心和時間,西涼城必破。

但來到這裡的吐蕃人馬,圍城之說,對於明顯缺乏耐心和久戰之力的他們來說,卻並不合適。

方半儒到不愧是讀書人出身,見李匪皺着眉頭,並不言語,立時便明白了癥結所在,開口道:“不如多做安撫,以王爺的威名,還怕旁人不聽?若是有人……不妨殺一儆百。”

李匪不由揉了揉腦袋,“這他孃的,恁的憋悶。”

心中煩躁漸起,不過他到是突然記起,當初和趙家兄弟談論戰事之時,趙石兄弟好像說過,打仗無非就是四個字,膽大心細。

至於用什麼樣的手段,只要能贏了,便沒什麼好說的,成王敗寇,自古如是。

十餘萬大軍,只激戰三日,就沒了同心協力的意思,道理都跟他們講不清楚,讓人着實懊惱,這些吐蕃蠻子,真個不是東西,這個時候沒工夫跟他們太過計較,之後到要跟他們算一算後賬,真當老子是尊佛爺嗎?

想到這裡,心中暢快不少,也隱隱有了一些計較……

(第一更,求贊。

第1379章 啓程第118章 試探第252章 決定第832章 御衛第795章 見駕第1470章 稱病第1444章 文樓(五)第1284章 興慶第1123章 盟約(十八)第511章 雲涌(十一)第690章 新鮮(四)第750章 太子第1373章 局面第641章 武學(五)第114章 盛怒第163章 明斷第458章 童生第1462章 麻煩第1106章 盟約(一)第1075章 分封第259章 女真第425章 軍務第1429章 書信第1270章 元康第862章 收官第284章 罕王第281章 歸來(二)第1049章 私話第101章 捉賊(五)第272章 開拔(二)第379章 風雪(二)第1388章 深謀第1192章 忙碌第934章 論賞第990章 決定第180章 壽筵(七)第382章 倒黴第247章 歸家第1424章 相交第1538章 交易第107章 長安第1344章 紛擾第1357章 用人第1208章 初戰第439章 演武(一)第1352章 官員第1443章 文樓(三)第1078章 重生第322章 兩軍第941章 刺殺第1309章 君臣第1378章 埋伏第1391章 洛陽第1205章 平涼第148章 計議第374章 軍隊第83章 風雲(一)第581章 戰後(二)第321章 相見第569章 刺殺第579章 激戰(三)第116章 對策第159章 騎戰(二)第1026章 收降第855章 中書(三)第71章 狠辣第1048章 變化第633章 人來(六)第187章 求情第556章 奇士第181章 決死第1499章 暴烈第1419章 借人第1399章 戰爭(三)第964章 降順第182章 爲官第233章 血夜(一)第1263章 韋州(九)第543章 準備第1391章 膨脹第1194章 公主(二)第156章 比鬥(二)第729章 決斷(一)第1558章 攻防第601章 來人(二)第1383章 談商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25章 打鬥第1349章 周枋(二)第1111章 盟約(六)第1394章 交底第1393章 安撫第52章 春光第1214章 財富第419章 拜訪第1428章 稍定第1134章 晚間第2章 親戚第903章 北進第1092章 終結(五)
第1379章 啓程第118章 試探第252章 決定第832章 御衛第795章 見駕第1470章 稱病第1444章 文樓(五)第1284章 興慶第1123章 盟約(十八)第511章 雲涌(十一)第690章 新鮮(四)第750章 太子第1373章 局面第641章 武學(五)第114章 盛怒第163章 明斷第458章 童生第1462章 麻煩第1106章 盟約(一)第1075章 分封第259章 女真第425章 軍務第1429章 書信第1270章 元康第862章 收官第284章 罕王第281章 歸來(二)第1049章 私話第101章 捉賊(五)第272章 開拔(二)第379章 風雪(二)第1388章 深謀第1192章 忙碌第934章 論賞第990章 決定第180章 壽筵(七)第382章 倒黴第247章 歸家第1424章 相交第1538章 交易第107章 長安第1344章 紛擾第1357章 用人第1208章 初戰第439章 演武(一)第1352章 官員第1443章 文樓(三)第1078章 重生第322章 兩軍第941章 刺殺第1309章 君臣第1378章 埋伏第1391章 洛陽第1205章 平涼第148章 計議第374章 軍隊第83章 風雲(一)第581章 戰後(二)第321章 相見第569章 刺殺第579章 激戰(三)第116章 對策第159章 騎戰(二)第1026章 收降第855章 中書(三)第71章 狠辣第1048章 變化第633章 人來(六)第187章 求情第556章 奇士第181章 決死第1499章 暴烈第1419章 借人第1399章 戰爭(三)第964章 降順第182章 爲官第233章 血夜(一)第1263章 韋州(九)第543章 準備第1391章 膨脹第1194章 公主(二)第156章 比鬥(二)第729章 決斷(一)第1558章 攻防第601章 來人(二)第1383章 談商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25章 打鬥第1349章 周枋(二)第1111章 盟約(六)第1394章 交底第1393章 安撫第52章 春光第1214章 財富第419章 拜訪第1428章 稍定第1134章 晚間第2章 親戚第903章 北進第1092章 終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