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師徒

總的來說,趙石這個年過的還算不錯。

不用見那麼多的人,也不用想那麼多的事兒。

臘月二十七這一天,趙石將長子叫到了書房。。。。。。。

除了吩咐今年往各府去拜會的事情外,還有另外一件事。

“你有個準備,明年開春,給你謀一任外任,所以,別讀你的書本了,緊着跟你老師請教一下爲官之道。”

趙君玉當即就傻了,這個消息太過突然,他這裡一點準備也沒有。

“您是說。。。。。。。但明年大考。。。。。。”

趙石頭也沒擡,繼續寫着他的大字。

“明年科舉,不參加也罷。。。。。到外面,去長長見識,你還太年輕,知縣先不用想,最多是個主簿。”

趙君玉定了定神,倔強的仰起頭,“父親,兒子還是想科考中第,再入宦途,若明年不成,再聽父親安排如何?”

趙石停下筆,讚賞的笑了笑,“行,你也算有自己的主見了,再要出去,爲父也放心不少,但既然讓你不要參加明年的科考,自然有爲父的考量。。。。。。”

“這麼跟你說把,明年的進士科,考之無益,多的呢,你也不用問了,聽爲父的吩咐,出去爲官,爲父也不求你能做到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但你要記得,你是爲父的兒子,晉國公府長子,不要給人說你虎父犬子的機會。”

趙君玉如今也大了,也不是什麼事都不懂,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聞言沉默良久,躬身道:“既然父親這麼說,兒子自然聽父親的,出去之後,也絕對不會給您丟臉。”

實際上,趙君玉已經隱約明白,明年的大考。可能要起些波瀾了。

而聽父親的口氣,再聯想如今朝廷的風聲情勢,趙君玉猜測,可能是朝廷要改科舉之制了。。。。。。。。。。

朝廷科舉之制。多仿後周,南唐所立,初時以進士科爲尊,後來,其他諸科漸漸被進士科合併。到了如今,朝廷選士,或有側重,但卻不會再出進士科範疇。

所謂士林華選,進士及第,也漸漸深入士子之心。

到底會怎麼改呢?是回到隋唐舊制,還是。。。。。。。。。

趙君玉有些好奇,但父親既然不說,他也不敢深問,這到底牽涉到了朝廷大政。就算知道了,對他也沒什麼好處。

出了書房,徑自去了後宅老師居處。

陳常壽這兩年身體越發差了,已經很少在府外露面,大將軍府的職責,也早已交卸,甚至於,在外府也少有能見到他的身影。

平日裡除了看書,其實就見見孫文通,李博文幾個。談談詩文之類的東西,一年當中,大部分的時光,都在休養。

趙君玉來的時候。陳常壽正抱着火爐,身上蓋着皮裘,在屋中靜讀,屋中書案之後,一個半大小子,在伏安練筆。

韓氏也在屋內。手裡拿着針線,織着繡品,時不時擡頭看看父子兩個,眼角眉梢都帶着溫柔之意。

靜悄悄的,卻是一屋子的幸福味道。。。。。。。。。

趙君玉不算外人,直入內室,丫鬟跟進來,給他脫去外氅,趙君玉又給師傅師孃請安問好。

韓氏趕緊吩咐下人,給他準備些熱湯,暖暖身子。

半大小子眯縫着眼睛湊過來,甜甜的叫着大哥,趙君玉拍拍他的腦袋,順手塞過去一個小玩意,半大小子立即眉開眼笑。

屋子內一下就熱鬧了起來。

陳常壽放下書,擺手叫趙君玉坐下,笑着便問:“今天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府中的事情應該挺多的吧?還是學問上有難題?不要着急,還有多半年的時日呢。。。。。。”

趙君玉苦笑,等屋子內靜下來,才把剛纔父親所言跟老師說了。

不得不說,趙石和兒子的關係,遠不如兒子跟陳常壽那麼親近,不然的話,這會兒趙君玉絕對不會出現在陳常壽麪前。

陳常壽聽了,只稍一沉吟,便笑着道:“既然國公這麼說了,自然有國公的道理,你讓爲師說什麼?”

“可是。。。。。明年大考,學生已經準備了好久,不考上一考,總覺得不安心,學生也知道,父親從不會無的放矢,但。。。。。。就算改,又能改成什麼樣子呢?若學生中第,就是正途出身,若順父親安排,學生。。。。。。”

說到底,他還是存着不甘心,卻又不敢跟父親頂嘴,所以便到老師這裡來討主意了。

陳常壽搖頭失笑,“你呀。。。。。。你應該好好想想,你父親這麼多年,可有強着你做過什麼?”

趙君玉訕訕搖頭,其實,這也正是他多有心結的地方,之前父親常年在外征戰也就罷了,如今留在京師,他卻也見不到父親幾面,就算見了面,也說不上幾句話。

這些年來,他覺得吧,父親對自家子女,實在疏少關注,不獨是他,就算是弟弟妹妹,也是如此。

當然,這也讓他心底最深處有着些平衡,但也少不了怨念。

其實,爲人子女者,多數都是這麼個樣子,管的太少,不樂意,管的太多,同樣不會高興,要不怎麼說呢,父子乃是前世的冤家對頭,就是這麼回事。

陳常壽多聰明的人,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思。

不過,他也不會去點破什麼,他也年輕過,知道年輕人就是這般模樣。

他能做的,其實就是勸導,現在其實他也有點後悔,這個弟子很聰明不假,但當年若不是跟着他習文,而是跟着其父親走武人一途,此時怕是要順遂的多。

而且,心思也不會這般敏感。

想到這裡,心裡微微嘆息一聲,嘴上卻道:“你想想,當年你小的時候,你父親對你寄望甚深,你卻改了文途,你父親可說什麼了?如今他卻明言要你出京爲官,不要參加明年的科舉,這番心意,你若還有猶豫,枉爲人子也。。。。。。。”

這話就重了,趙君玉不敢再坐着,起身束手恭立,“老師,學生絕無它意,您。。。。。。”

陳常壽笑笑,溫聲道:“你這孩子本性純良,我和你父親都知道,也不用這麼戰戰兢兢的,所以啊,你回去之後,還是準備準備吧,出京爲官,並非一片坦途,地方上的事情,比京師這裡也差不到哪裡去。。。。。。玉不琢不成器,你當好自爲之了。”

“是,學生謹遵老師教誨,父親也說了,讓學生在出京之前,要勤來您這裡請教呢。”

“呵呵,吾之所學,十之八九都傳給你了,若還要問,我只能告訴你,勾心鬥角之學,淪於下乘,不可沉溺於此,當爲防人之用。。。。。。若是其他政務之事,不如多去孫先生那裡討教,當有受益。。。。。。。”

趙君玉道了聲是,重又坐下,心中安定了不少。

心想,既然父親老師都這麼說了,那麼還是聽安排爲好。

其實京師這裡他早就已經呆的有點厭煩了,很想出去走走,見識一下天下山河之壯美,人物之錦繡。

想想前些時鬧出來的事情,已經挨的那一耳光,他不由摸了摸臉,暗自警醒,這次若是出京爲官,交遊卻更要小心些了。

可以說,他這小小年紀,已經真切的體會到了人心難測,之前故事,無疑跟他上了很生動的一課。

看着他的動作,陳常壽不由笑了。

“放心吧,你父親年年立威,殺伐無數,天下間敢再輕動者,並沒有幾個,你父親讓你出京爲官,不是讓你畏首畏尾,給他丟臉的,大可放開懷抱,施展抱負爲先。”

趙君玉點着腦袋,做受教狀,“老師見微而知著,洞徹人心,若學生有老師半成的本事,也不至於挨這一下了。”

陳常壽笑而不語,不是他自負,除了南十八,天下間能在觀人一事上,強出他的,可不多見。

但也沒什麼可得意的,像他和南十八這樣的人,多遭天妒,宦途無成不說,也大多夭壽,或一生孤苦。

南十八一生爲仇所困,至今還在外面奔波,他陳常壽卻已經撐不了幾年了,這就是爲人謀主的悲哀。

眼前這個年輕人,出身顯貴,青春正盛,哪裡能夠體會到這些?

師徒兩人又閒聊了兩句,最終,趙君玉還是沒忍住,問道:“老師,您說明年大考,會有何不同之處?”

“照你看來,會是如何?”

“學生聽了父親之言,到是想到一些,就是不知對不對,學生以爲,不會再出科舉案那樣的事情了,今年朝廷人事幾新,明歲當以求穩爲先。。。。。。。所以,照學生看,應是科舉之制,爲朝廷不喜,將改之以適天下大局。。。。。。”

(阿草還要求點月票,怎麼就進不去三百呢,嗯,下個星期也沒推薦,看來阿草失寵了,本來月初月末都應該有個推薦的,呵呵,不過呢,如果是一個月一次推薦的話,阿草一定能上個大推薦位,祈禱中。。。。。。。。。。。)(未完待續。) 88讀書

第136章 密議(二)第242章 勸語第462章 喧囂第1397章 戰爭第102章 夜執第457章 君臣第478章 圍城第960章 李刑第233章 血夜(一)第1153章 拜會(三)第377章 遇匪(三)第264章 拜會(二)第1221章 奪門第788章 驚異第1194章 公主(二)第1358章 私話第909章 人心第283章 叢林第1439章 做歌第1137章 相見第1308章 獻捷第862章 收官第598章 相聚第861章 回府第255章 變起(一)第1428章 夜談(二)第1465章 家宴第1421章 建軍第622章 紅鸞第722章 相邀第79章 僧道第858章 金殿第151章 殺人第1015章 舊部第1178章 獻女第1366章 聚飲(一)第1553章 戰前第909章 人心第1143章 貴客第39章 慶陽第381章 求生第1456章 風陵第199章 嚴苛(一)第1452章 夜飲第1532章 夜話第953章 狎妓第1145章 國策第1107章 盟約(二)第92章 少年第854章 中書(二)第801章 親戚第968章 洪流第320章 夜談(二)第1382章 騎兵第467章 插曲第859章 餘波第1348章 周枋第510章 雲涌(十)第691章 新鮮(五)第1444章 文樓(四)第237章 血夜(五)第1173章 入宮第127章 分說第1081章 冬天第533章 揭短第961章 卡勒第1490章 行路第1496章 名氣第1390章 河洛第389章 絕頂第1291章 大事第110章 夜宴(一)第343章 突圍(二)第619章 陛見第112章 遷陵第398章 獎懲(三)第951章 知府第966章 衝鋒第1281章 天狼(二)第135章 密議(一)第526章 賊窩第1005章 降俘第834章 信箋第27章 完勝第1386章 興革第684章 相遇(七)第653章 年關第55章 奴才第112章 遷陵第1215章 諂媚第523章 戰報(三)第25章 黑夜第1031章 交戰(四)第654章 建府第330章 鏖戰(四)第339章 遇敵(四)第769章 鏖兵(二)第838章 秘聞第763章 入甕(一)第1189章 廷議
第136章 密議(二)第242章 勸語第462章 喧囂第1397章 戰爭第102章 夜執第457章 君臣第478章 圍城第960章 李刑第233章 血夜(一)第1153章 拜會(三)第377章 遇匪(三)第264章 拜會(二)第1221章 奪門第788章 驚異第1194章 公主(二)第1358章 私話第909章 人心第283章 叢林第1439章 做歌第1137章 相見第1308章 獻捷第862章 收官第598章 相聚第861章 回府第255章 變起(一)第1428章 夜談(二)第1465章 家宴第1421章 建軍第622章 紅鸞第722章 相邀第79章 僧道第858章 金殿第151章 殺人第1015章 舊部第1178章 獻女第1366章 聚飲(一)第1553章 戰前第909章 人心第1143章 貴客第39章 慶陽第381章 求生第1456章 風陵第199章 嚴苛(一)第1452章 夜飲第1532章 夜話第953章 狎妓第1145章 國策第1107章 盟約(二)第92章 少年第854章 中書(二)第801章 親戚第968章 洪流第320章 夜談(二)第1382章 騎兵第467章 插曲第859章 餘波第1348章 周枋第510章 雲涌(十)第691章 新鮮(五)第1444章 文樓(四)第237章 血夜(五)第1173章 入宮第127章 分說第1081章 冬天第533章 揭短第961章 卡勒第1490章 行路第1496章 名氣第1390章 河洛第389章 絕頂第1291章 大事第110章 夜宴(一)第343章 突圍(二)第619章 陛見第112章 遷陵第398章 獎懲(三)第951章 知府第966章 衝鋒第1281章 天狼(二)第135章 密議(一)第526章 賊窩第1005章 降俘第834章 信箋第27章 完勝第1386章 興革第684章 相遇(七)第653章 年關第55章 奴才第112章 遷陵第1215章 諂媚第523章 戰報(三)第25章 黑夜第1031章 交戰(四)第654章 建府第330章 鏖戰(四)第339章 遇敵(四)第769章 鏖兵(二)第838章 秘聞第763章 入甕(一)第1189章 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