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章 沈鶴

沈鶴,字放舟,出身成都沈氏大族,咸寧四年進士,入翰林院,因文采卓然,後晉翰林承旨……

成武皇帝登基不久,贊其果敢堅毅,賜其中書內覲之職,中書內覲,七品,人微言輕,遠不如翰林承旨來之職清貴。

但中書內覲,可以旁聽機要,得便時,更是代筆中書,傳之宮內。

換句話說,中書內覲更像是在中書打雜,行走於中書以及宮內之間,傳遞文案,宣示詔命,可以說,職位雖小,但有了這樣的資歷,對將來宦途有着旁人無法比擬的好處。”“

兩個職位,都不算高,但卻能時覲天顏,行走在宮內以及中書機要處,無所顧忌。

一個蜀人,能得如此信任,際遇除外,其人才幹也就不用多提了,有人也許會酸溜溜的說上幾句,陛下爲安撫蜀中,才啓用蜀中大族之人,爲蜀中之表率。

但只要和沈鶴沈放舟打過交道的,卻大多不會這麼想……

沈鶴,此時正站在乾元殿外,他身形並不算高,只能說是中等,體態瘦肖,但舉止從容,臉上也總帶着些溫潤之色,怎麼看都當得溫文爾雅幾個字。

但和他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此人言辭犀利,辯才無礙,性情偏於倔強,而他的友人更知道,沈鶴酒量甚弘,酒到酣時,常常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又好做歌言志,放浪形骸之處。有若林下隱士,狂態畢露,卻又具孤高清遠之勢。

但只有沈鶴自己知道。每次他來到這恢弘硬朗的秦宮之內,他都有着膽怯和敬畏,膽怯於自己的身份,多數不爲秦人所喜,也膽怯於百年之後,史筆如刀會不會刮的自己體無完膚,更膽怯於以自己的才具。能不能在這人才輩出的秦川,搏得那一席之地。

而他同樣也敬畏於大秦的強盛,敬畏大秦皇宮內苑的恢弘硬朗。敬畏於宮內那位野心勃勃的陛下。

但他不會讓這樣的情緒控制自己,這裡是八百里秦川,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堅硬而剛毅。他們多數喜歡直來直去。出口如刀的人,他們更喜歡迎難而上,百折不彎的人。

是的,這些年他在大秦朝堂之上,能夠清晰的感覺到這一點,即便飽讀詩書的秦人,骨子裡也存着倔強和硬朗。

而他,需要融入這裡。無論是家族所需,還是大勢所逼。他都需要在這裡紮下根來……

這裡不需要卑怯順從之人,他也只能挺直身子,一步步迎着漫天風雨艱難前行,後面沒有退路,沈氏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之前的每一個腳印,好像都浸透了沈氏族人的心酸和恥辱。

沈氏是第一個向大秦清晰的表示出順服之意的蜀中大族,第一個在秦人治下爲官,第一個在蜀中試行八分田畝制,第一個向秦人皇帝獻上族中女子,第一個參與了秦人皇位之爭……

這許多個第一,並未換來多少東西,本就元氣大傷的沈氏早已不復當年風光,遭蜀人大族所鄙,田產日漸,族中人才四散,不願稱自己爲沈氏之人,凋零之勢,幾乎難以挽回,直到當今陛下登基稱帝,纔有所緩和。

如果他被狂風所阻,被暴雨所迷,那麼,蜀中沈氏所付出的一切,以及所想得到的一切,都將化爲泡影。

他身上的擔子非常之重,重的已經讓人有些難以忍受,所以,他決不能讓心底那些怯懼以及敬畏過多的流露出來……

但他也不會強行將這些壓在心底深處,因爲這些情緒,每每會提醒他,進入這些肅穆之地,要謹言慎行,非有所得,斷不能擅自開口。

幾年下來,當年文章清麗不俗,善滔滔雄辯,有志於放浪山水之間的沈氏才子,已然變得城府深沉,喜怒不形於色了。

站在乾元殿外,寒風在他周遭掠過,他卻一動不動,只是微微擡頭,看了看乾元殿的匾額,每次他都是同樣的想法,這幾個字技法平常,甚至可以稱之爲粗劣,但筆鋒如刀,其骨似鋼,掛在那裡,好像和這座古樸恢弘的建築融爲了一體,透着無邊的威嚴。

沈鶴身子爲不可見的抖了抖,心裡再次跟自己說,這就是大秦……

低下頭,他的眉頭稍稍蹙起,開始繼續思索之前那些心事,科舉案還是爲大將軍論功?

這是每一個來到這裡的臣子們必須要想清楚的問題,問題本身可能有所不同,但過程皆都類似,如果進到大殿之上,在見到皇帝陛下之前還沒有想清楚,那麼,你的命運,也許只能聽老天爺來安排了。

科舉案,沈鶴心裡嘆息了一聲,這顯然不是他願意被問到的話題。

而大將軍趙柱國……沈鶴想到這個名字,臉頰上的肌肉便不由自主的抽動了一下,這個名字讓蜀人刻骨銘心,如果兩者有所選擇的話,沈鶴寧願就科舉案說些什麼,也不願提及這位大將軍。

還有其他嗎?沈鶴暗自搖頭,不會有其他什麼,這兩件事,纔是朝野所矚目。

至於即將到來的獻捷大禮,可能會非常之盛大,但那不需要再議什麼,更不需他來建議什麼。

沈鶴最後又仔細想了想,覺得沒什麼遺漏,朝野內外諸事,好像都能和這兩件大事牽扯上,而作爲一個蜀人,很可能,皇帝陛下要問起科舉案,他該如何應答,纔是重中之重。

想到這裡,沈鶴心裡難免嘆息了一聲,蜀人急於在大秦朝堂立足,有些人已經昏了頭……

科舉案發到結束,並沒有多長的時日,好像蜀人從中漁利,也並沒有攙和到科舉案當中去,情勢十分喜人,有些人,更想着藉助科舉案的餘波,來穩固蜀人的地位。

但……蜀人的地位?

太可笑了,如今蜀人官員當中,能有機會面聖的也就他沈鶴一人而已,能入中書行走的,還是他沈鶴一個。

再瞧瞧這些年蜀人都在何處爲官?

蜀中是蜀人們最願意去的地方,大秦也確實讓許多蜀人回到蜀地爲官,要的其實就是蜀中民心,而這裡面,官職最高者,乃漢中寧向嶽無疑,如今已是成都府知府,又有撫蠻之功,擁立之功在身,其實這人才是蜀人中最耀眼的那一位。

不過這人不願進京,蜀中沈氏已經拜訪多次,也無法動其心意,如果此人能來長安任職,纔是蜀人最最可依靠的助力,要知道,這人與大將軍趙石交情非同尋常。

除了這個人之外,蜀人官吏,皆沉於下僚,多數在地方上輔佐主官,不成氣候。

京師的這些人,大半在翰林院中舞文弄墨,看着清貴,其實一點實權皆無,用處還不如那些去到長安各府邸當幕僚的蜀人呢。

在各部爲官的蜀人,寥寥無幾,蜀人善言辭,多浮誇的性情,也讓秦人不喜,各部爲官的蜀人,多爲書記,整理案牘,甚至不如地方上的蜀人官吏來的風光。

就這麼一個樣子,還想着興風作浪,實在讓人無話可說。

世人都說蜀中人傑地靈,但現在的蜀中,有志向的人呢不少,但人才真的不算多,蜀中的精英們,在多年之前的那場變亂中,幾乎被一掃而空。

想到這裡,沈鶴定了定神,心中已經有了計較,這不是蜀人能夠攙和的局面,皇帝陛下一旦問起,他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讓那些發了昏的傢伙見鬼去吧。

“宣沈鶴覲見……”

沈鶴下意識的整理了一下袍服,才發覺身子有些僵硬,秦地的天氣,到底與蜀中殊異……

來到乾元殿內,見到的情形卻讓沈鶴楞了一下神兒,皇帝陛下並沒有像往常一般,安然坐在龍椅之上,而是負手立於殿中。

“臣沈鶴見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沈鶴立即緊走了幾步,跪倒下來。

“起來吧。”成武皇帝陛下語氣中透着隨意。

“謝陛下。”

站起身的工夫,沈鶴飛快的瞄了皇帝陛下一眼,接着便斂目低眉,束手站在一旁,皇帝陛下心情尚好,他心裡想着。

皇帝陛下踱了幾步,隨口問道:“從中書那邊過來的?”

沈鶴答道:“回陛下,微臣方纔在翰林院,年節就要到了,微臣小有薄名,幾位好友央微臣寫幾個大字,做幾幅對子,微臣卻不過情面,正好趁閒,寫上幾幅,也算是微臣給他們的年禮了。”

皇帝陛下聽了,不由笑着點頭,“卿有雅意,不過能與你這般相交之輩,怕是不多吧?”

“君子之交而已,頗多矯揉,不敢稱雅。”

皇帝陛下襬手笑道:“有什麼敢不敢的,雅人自有雅意,想當年,西夏與金人使臣到京,四處交結我大秦權貴,獻唐時賢相長孫無忌手書之唐律於楊感府中,楊感納之,並於御前彰顯,傳之於外,可不就是一件雅事?”(未完待續……)

第369章 始末第506章 雲涌(六)第999章 箭雨第824章 天妖(完)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962章 突襲第466章 準備第590章 要命第1235章 破關第1370章 旅程第637章 國武(一)第1250章 陸相第1454章 老僧第1070章 奪旗第856章 中書(四)第1099章 驚懼第1358章 考量第929章 姿態第189章 府中第1025章 投誠第1430章 書信(二)第855章 中書(三)第1404章 請命第531章 商議第1250章 陸相第1317章 孩子第717章 開端(六)第2章 親戚第440章 演武(二)第781章 議和(三)第1315章 封賞第1521章 長亭(三)第527章 艱途(三)第1439章 做歌第12章 行路第238章 血夜(六)第1091章 終結(四)第1207章 少年第1345章 肺腑第236章 血夜(四)第62章 追蹤第1406章 目的第1246章 西涼(十)第214章 年關(七)第597章 提議第385章 狂戰(一)第863章 收官(二)第1396章 破敵第1147章 國策(三)第88章 衝突第265章 拜訪(三)第1388章 深謀第893章 閉門第1339章 惱怒(二)第144章 出行(三)第583章 末路第1334章 款待第260章 佈置第1438章 舊情第489章 勞軍第425章 軍務第203章 嚴苛(五)第1500章 運氣第1418章 碰撞第83章 風雲(一)第1275章 戰果第472章 內衙第286章 探子第1369章 聚飲(四)第1357章 用人第581章 戰後(二)第376章 蒙古第828章 小人第1228章 不合第1259章 韋州(五)第100章 捉賊(四)第813章 着涼第1217章 左廂第222章 來人第137章 密議(三)第813章 着涼第1379章 伏戰第574章 去意第1194章 公主(二)第101章 捉賊(五)第1396章 破敵第383章 商人第1017章 封號(二)第1325章 消息第349章 韃靼第1050章 諸事第1423章 告示第1092章 終結(五)第592章 自污(二)第1149章 國策(五)第1150章 國策(完)第927章 部衆(三)第1401章 歸程第1365章 想法第1197章 小兒
第369章 始末第506章 雲涌(六)第999章 箭雨第824章 天妖(完)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962章 突襲第466章 準備第590章 要命第1235章 破關第1370章 旅程第637章 國武(一)第1250章 陸相第1454章 老僧第1070章 奪旗第856章 中書(四)第1099章 驚懼第1358章 考量第929章 姿態第189章 府中第1025章 投誠第1430章 書信(二)第855章 中書(三)第1404章 請命第531章 商議第1250章 陸相第1317章 孩子第717章 開端(六)第2章 親戚第440章 演武(二)第781章 議和(三)第1315章 封賞第1521章 長亭(三)第527章 艱途(三)第1439章 做歌第12章 行路第238章 血夜(六)第1091章 終結(四)第1207章 少年第1345章 肺腑第236章 血夜(四)第62章 追蹤第1406章 目的第1246章 西涼(十)第214章 年關(七)第597章 提議第385章 狂戰(一)第863章 收官(二)第1396章 破敵第1147章 國策(三)第88章 衝突第265章 拜訪(三)第1388章 深謀第893章 閉門第1339章 惱怒(二)第144章 出行(三)第583章 末路第1334章 款待第260章 佈置第1438章 舊情第489章 勞軍第425章 軍務第203章 嚴苛(五)第1500章 運氣第1418章 碰撞第83章 風雲(一)第1275章 戰果第472章 內衙第286章 探子第1369章 聚飲(四)第1357章 用人第581章 戰後(二)第376章 蒙古第828章 小人第1228章 不合第1259章 韋州(五)第100章 捉賊(四)第813章 着涼第1217章 左廂第222章 來人第137章 密議(三)第813章 着涼第1379章 伏戰第574章 去意第1194章 公主(二)第101章 捉賊(五)第1396章 破敵第383章 商人第1017章 封號(二)第1325章 消息第349章 韃靼第1050章 諸事第1423章 告示第1092章 終結(五)第592章 自污(二)第1149章 國策(五)第1150章 國策(完)第927章 部衆(三)第1401章 歸程第1365章 想法第1197章 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