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商隊

大秦成武七年春,大將軍木華黎率兵平滅不亦魯黑汗,並迫使以契丹人爲主體的西遼遣使求和,也基本上令遼闊的北方中部草原諸部,統一在了一個旗幟之下。

而在成武七年四月間,大將王覽率兵借道草原,突襲西夏殘部黑山軍司,同時大秦興靈路宣撫使李馳勳率兵沿祁連山東麓西進。

同年四月末,兩軍會師於額濟納河下游,圍黑水城。

党項人據城死守,兩軍久攻不下,因糧草不濟,終向大將軍木華黎求援。

實際上,此時西夏末帝已在成武六年一場兵變中被殺,於是,變亂之後的党項殘部又奉其子爲主,並打算求庇於西遼。

但此時契丹王正在率兵西征,所以党項人並沒有得到西遼朝廷迴應。

而到了成武七年五月間,大將軍木華黎派大將李刑率兩萬騎兵,終於趕到,與李馳勳,王覽兩部匯合。

因李刑所部皆爲騎軍,對攻城之戰並無多少幫助,而黑水城又在沙漠邊緣,秦軍很難製作出攻城器械。

於是,三人商議,用半月時間,築壩於額濟納河中游,斷絕黑水城飲水。

五月末,黑水城中的党項殘部,終因缺水,出城與秦軍決戰。

大秦成武七年六月,秦軍破黑山軍司於黑水城外,斬獲無算,党項殘部,只有一軍數百人,衝出大軍包圍,往祁連山方向逃竄。

秦軍緊追不捨,最終只有不到百人,一頭扎進了祁連山中。其中很可能便有西夏黑山軍司主將阿福(名字純屬杜撰。如果叫黑將軍的話。大家應該耳熟一些。)。

六月末,秦軍得勝而歸。

這一戰,秦軍所獲甚豐,西夏皇族,多死於亂軍之中,戰後,秦軍遍尋黑水城,並未找到西夏最後一位後主的蹤影。只得西夏皇族首級二十餘顆,西夏皇族拓跋氏,就此滅絕。

不過幾人到底不是大將軍趙石或者大將軍木華黎,戰後商議一番,盡斬党項人將領,除留一軍守黑水城外,便帶着俘獲的六千餘降俘,以及無數金銀細軟,回軍而去了。

但讓王覽三人有些遺憾的是,除了沒找到西夏皇族嫡支血脈之外。西夏皇族的印璽等物,也都沒不見蹤影。據降俘所言,很可能被黑山軍司司主阿福秘密埋藏了起來。

但因糧草太過艱難,大軍不可能駐軍於此太多時間,也無法細細找尋,只能在回軍之前,吩咐心腹時刻留意了。

此戰過後,西夏徹底煙消雲散,成爲了歷史名詞。

而河西走廊通往大漠的通道,也已向秦人完全敞開。

不過,因草原諸部歸附的原因,此戰也就失去了最爲關鍵的戰略意義。。。。。。。

大秦成武七年七月,這一場耗時兩三個月,並不算有多大收穫,卻極具象徵意義的戰爭,終於結束了,但同時也留下了許多讓人困擾的謎團。

真正的西夏皇族血脈到底去了哪裡,那些西夏皇室最珍貴的寶物是不是還埋在黑水城的什麼地方,逃走的西夏將軍又去了哪兒等等等等,都成了歷史上難解的衆多謎題之一。

不過對於如今參戰的秦軍而言,戰爭已經結束了,而兵荒馬亂之際,失蹤的人真的不好找,也沒那個心思細細找尋,他們只知道,此次功勳,也不算小。

當大批的財物,送入長安,全軍上下,皆有封賞,也就夠了。

而大秦成武年間,西北駐軍的腰包,最爲紮實,也是大秦上下的共識。

至於爲何西北駐軍如此富有,很多西北將領都在竭力解釋,是因爲之後商道通暢之故,但誰都明白,這種解釋的蒼白無力。

只要想象一下,滅國之功,西夏人數百年積聚的財富,又有多少流入到了西北駐軍當中,就不用多說什麼了。

說起來,也沒人去有工夫去細究這個,西北荒涼之地,駐軍若一無所獲,又怎能讓他們常駐於西北風沙之地?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此時大秦對於殿前司禁軍的整編已經開始了,西北駐軍,多數都出自殿前司禁軍,之後人們的目光,也很難再注意到其他細枝末節了。

此時此刻,有很多人以爲,平滅不亦魯黑汗或是?黑水城之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遙遠的西方的最後一場戰爭。

但事實告訴人們,他們想錯了,這場戰爭,更像是一個開始,而非什麼結尾。

而關於西邊戰事的複雜多變,也開始就此露出了端倪。

尤其讓後來人咂舌的是,在大秦成武七年這場戰事剛剛開始的四月間,下一場戰爭其實已經開始處於醞釀之中了。

。。。。。。。。。。。。。。。。。。。。。。。

大秦成武七年四月間,在西北斜陽以及悠揚的駝鈴聲中,帶着滿身的風沙,一支長長的商隊,緩緩進入肅州城。

守衛肅州西城門的秦軍軍官,有些緊張,卻又嚴肅非常的仔細翻閱了送上來的通關文牒,到了最後,終於確定,這支頗爲龐大的異域商隊,是通過玉門關,走過了敦煌古道,纔來到這裡的。

商隊中,以頭髮捲曲,高顴深目的回鶻人爲主,其中還有些吐蕃人,其他一些人種,就不是他們能夠認得出來的了。

當然,其中還有着漢人的身影,只不過是充當隊伍的翻譯,可見,這支商隊準備的很充足。

這是駐守肅州的秦軍第一次見到來自西邊的商隊,其實,同樣是如今肅州百姓第一次見到西邊的異族商隊出現在肅州城內。

這無疑是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刻,意味着絲綢古道在數百年後,再次暢通了起來。

也意味着,漢人再次接觸到了西域種族。

同樣也意味着強盛起來的大秦,已經將自己的名字,傳到了很遠的地方。

太過的意義,不用多做贅述。

但這個時候的肅州守軍,卻顧不上管這些。

守衛城門的秦軍上下,都頗爲慌亂,他們的長官,一邊檢查過商隊的文牒,一邊埋怨着西邊都瘋了,放這麼大一支隊伍過來,卻沒事先通報一聲。

實際上,商隊到來的消息,此時早已傳回西涼,只不過商隊來的太快,返還的文書,還沒到達肅州罷了。

駐守於沙洲,玉門等處的駐軍,其實同樣有些慌亂,最終讓這支商隊通過,不過是因爲這支商隊拿着的不但有西州回鶻汗國汗王的文書,還有着印有吐蕃歸義王王印的信箋而已。

這麼一來,這支商隊其實已經差不多相當於回鶻汗國的使節了,沒有道理進行蠻橫的阻攔。

不過除了急報西涼之外,幾支駐軍都沒有再多的動作了。

護衛這麼大一支商隊前行,人手不足不說,而且擅離駐地,在秦軍軍律中,是乃死罪,秦軍軍法嚴厲,尤其是西涼一路宣撫使郭將軍,脾氣很不好,誰也不敢犯這個糊塗。

所以,等商隊大搖大擺來到肅州,其實也只是重複之前的故事,沒有多大的區別。

這回,商隊的商人沒有再自討沒趣的奉上金沙,因爲在玉門和沙洲兩處,差點因爲這個鬧出麻煩來,若非有吐蕃歸義王的信箋,這支商隊早已被扣下,讓他們很快明白,漢人的風俗好像跟其餘其他國度,並不一樣。

他們的官員,好像要廉潔的多,這對行商來說,是好事兒,他們在行商路途上,很少能碰見這樣的官員,當然,只要碰見了,也就意味着商路會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但對於商人來說,這並不算什麼好事,因爲在他們心目中,只有喜歡金沙的人,才能給予自己最大的特權和方便,越貪婪的人,越是如此。

只要不超過商隊承受的底線,他們一般都會很痛快的滿足這樣的貪婪,並順便從中取得更多的利益,甚至是權力。

阿健蘇祿已經下了駝背,不過站在原地,並沒有上前交涉,也沒有再拿出歸義王的書信。

這支商隊,屬於他,同樣屬於歸義王,已經來到肅州,他已經明白,有了前面的通關文牒,其實這支商隊已經可以在漢人統治下的地方,至少是在通往西涼的道路上,暢通無阻了。。。。。。。。。

當然,這支頗爲龐大的商隊只是以他爲主導,其中夾雜着六七個小商隊。

黃金之路,已經在阿健蘇祿面前徹底揭開了面紗,阿健蘇祿此時也不會懷疑,這條黃金之路,會讓他成爲回鶻人當中,最頂尖的那一部分人之一。

但他同時也明白,這條黃金之路不會屬於他一個人,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蔘與進來,他只不過是先行了一步,並佔據了一個極爲有利的地位而已。

怎麼利用好這個優勢,纔是他現在要仔細考量的問題。

就像現在這支商隊,有那麼幾個人,都是回鶻汗國各大家族的豪商派來探路的人,只要找準機會,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奪取他的主導權,甚至會在之後將他徹底踢出這條黃金之路。。。。。。。

但那可能嗎?阿健蘇祿不由自主的笑了笑。

第492章 風起(一)第1486章 算賬第672章 勘議第690章 新鮮(四)第407章 親族(二)第802章 傳話第789章 家書第409章 獎懲(一)第629章 人來(二)第188章 開始第820章 天妖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26章 突襲第1443章 文樓(三)第1466章 參劾第184章 恩賞第790章 歸途第315章 香侯第856章 中書(四)第740章 碑林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1464章 難題第715章 開端(四)第527章 比武第918章 死戰(一)第934章 論賞第1539章 豪傑第1329章 平息第744章 決議第204章 嚴苛(六)第1104章 商人(七)第407章 親族(二)第162章 分配第九十一章第803章 漏風第690章 新鮮(四)第1371章 聚飲(六)第924章 騎兵第1560章 狹路第310章 心結第1474章 大案(二)第303章 魏王第1048章 變化第1072章 獻策第176章 壽宴(三)第615章 勾畫第747章 震撼第1461章 怪事第279章 血流第1275章 戰果第1390章 等待第1254章 突擊(二)第975章 王子第711章 妹夫第815章 內衙(二)第1248章 西涼(十三)第687章 新鮮(一)第1297章 皇帝第1378章 政治第78章 操練第564章 謠言第783章 議和(五)第287章 平靜第1459章 夠嗎第62章 追蹤第1413章 明遠(二)第1379章 啓程第1143章 貴客第107章 長安第69章 暴怒第1556章 拜會(六)第796章 見駕(二)第1337章 邀約第648章 完工第127章 分說第262章 練兵第1379章 啓程第542章 奏表(二)第552章 接戰第265章 拜訪(三)第1016章 封號第280章 歸來第681章 相遇(四)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1137章 相見第104章 目標第829章 皇權第1298章 論罪第1359章 縮編第1032章 交戰(五)第353章 祝壽(三)第1403章 商隊(四)第410章 獎懲(二)第469章 貴客(二)第369章 決定(三)第1064章 秋獵第2章 變故第193章 故人(三)第1008章 賜名第1357章 察覺
第492章 風起(一)第1486章 算賬第672章 勘議第690章 新鮮(四)第407章 親族(二)第802章 傳話第789章 家書第409章 獎懲(一)第629章 人來(二)第188章 開始第820章 天妖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26章 突襲第1443章 文樓(三)第1466章 參劾第184章 恩賞第790章 歸途第315章 香侯第856章 中書(四)第740章 碑林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1464章 難題第715章 開端(四)第527章 比武第918章 死戰(一)第934章 論賞第1539章 豪傑第1329章 平息第744章 決議第204章 嚴苛(六)第1104章 商人(七)第407章 親族(二)第162章 分配第九十一章第803章 漏風第690章 新鮮(四)第1371章 聚飲(六)第924章 騎兵第1560章 狹路第310章 心結第1474章 大案(二)第303章 魏王第1048章 變化第1072章 獻策第176章 壽宴(三)第615章 勾畫第747章 震撼第1461章 怪事第279章 血流第1275章 戰果第1390章 等待第1254章 突擊(二)第975章 王子第711章 妹夫第815章 內衙(二)第1248章 西涼(十三)第687章 新鮮(一)第1297章 皇帝第1378章 政治第78章 操練第564章 謠言第783章 議和(五)第287章 平靜第1459章 夠嗎第62章 追蹤第1413章 明遠(二)第1379章 啓程第1143章 貴客第107章 長安第69章 暴怒第1556章 拜會(六)第796章 見駕(二)第1337章 邀約第648章 完工第127章 分說第262章 練兵第1379章 啓程第542章 奏表(二)第552章 接戰第265章 拜訪(三)第1016章 封號第280章 歸來第681章 相遇(四)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1137章 相見第104章 目標第829章 皇權第1298章 論罪第1359章 縮編第1032章 交戰(五)第353章 祝壽(三)第1403章 商隊(四)第410章 獎懲(二)第469章 貴客(二)第369章 決定(三)第1064章 秋獵第2章 變故第193章 故人(三)第1008章 賜名第1357章 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