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請見

緩步走過,不一時便到了近前,並不上去跟旁人摻和,而站在稍遠處望去。

他眼力不錯,最高最大的一塊石碑上的字跡清解入目,於雲成,自雨秋,河中常山人,金秉烈十四年進士。

只瞅了幾個字,孟青眉頭就皺了起來,金國人?竟然立碑於此,定非一般人物了,但這碑是金人立的?不像,看這痕跡,立下沒多久嘛,難道是秦人立下的不成?那於雲成何等人物?竟然勞得秦人給其立碑刻傳?古怪……心思電轉,再往下看,才知是大錯特錯了。

“啓平三年,知解州,王師北來,據城而守,不一日,城破,雲成死亂軍。”

“於雲成,性忠直,有才幹,素有愛民之美名,今死,時人不知就裡,解州百姓皆頌其名,然,雲成者,漢人也,女真掠北地,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女真殘暴之名,已傳揚天下百餘年矣,雲成不思本爲漢家苗裔,卻甘爲女真之走狗,何爲愛民?養我河中漢家百姓爲女真豬羊爾。”

“王師大至,不思開關以迎大義之師,而竭力抗之,終至身死。所思所行,大謬,不明胡漢之大防,不諳聖賢之大義,實可謂胡人之爪牙,漢家之奸賊。”

“如此云云,加之其身,污我耳目,亂我視聽,遂爲正河中百姓視聽,不爲胡人所惑,勉強書碑記之,非爲傳其污穢之名,乃爲後人戒爾。”

我他奶奶的後,孟青瞠目結舌,腦中紛亂,背後嗖嗖的往外冒涼氣,當場便木在了那裡。

旁的他不知曉,於雲成的名字更是頭一次聽聞,他只知道,此碑一旦立下,碑上所書之人,真可謂是遺臭萬年了,生人三十多個年頭,京師,洛陽,只這兩處,他見過的碑刻自己就都數不清了,更別提聽聞的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那封禪碑以及封狼居胥碑了,而後者,更是每個武人一生的夢想所在。

但今日,秦人在河中,這解州城外立下了石碑,上面刻的,不是煌煌大言,更非豐功偉績,而是而是一塊塊論罪之碑,胡人之爪牙,漢人之奸賊,區區八個字,定下的卻是一人千古之名,不是美名,卻是罵名,何其何其的大膽,何其的狠毒。

孟青想也不敢想,若是這碑上,有他孟青的名字,之後淮左孟氏,誰還有臉活於世上?秦人這一招,真真是戳在了許多人痛處,意思相當明顯了,儒家本有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的話,這也使得許多人有了籍口與遮羞布,給背叛找到了依據和理由,但在這普普通通的石碑之下,直指本心的言辭之前,遮羞布再是華麗,也將被撕個粉碎,謊言編的再是義正詞嚴,也將被駁斥的體無完膚。

“數典忘祖,助紂爲虐,恨不能生食其肉。”不遠處,那年輕的秦人軍官說的慷慨激昂,臉型扭曲,而他面前的一個個年輕人臉泛潮紅,熱血奔涌,恨不能振臂狂呼,有個年輕漢子,惡狠狠的再一塊石碑吐了。唾沫,嘴裡唸叨着“原本覺着俺們那地方的官老爺還不錯,今日才知道,原來都是金狗的看門狗,罔俺們受了欺辱,還想去尋他評理,呸,日後定砍了他的頭,也在他墳頭上立下這麼一塊石頭”其他人立即紛紛附和,那秦人小校也不阻攔,顯然樂見其成。

孟青出了一身的虛汗,此等洗腦教育在後世屢見不鮮,便是當世,也不算多稀奇,無論黃巾賊,還是黃巢亂軍,這都是他們的看家法寶,殺官造反,大家就有吃的有喝的,這顯然便是一種另類的洗腦,不然的話,大家無槍無甲,無馬無車的,誰跟着你去造反不是?

但秦人弄的這一齣兒,顯然目的性極強,針對的也是金國漢人官吏,漢人在女真治下,本就活的艱辛無比,再經這一挑唆鼓動,很難想象,若這風波傳遍北地,漢人官吏,哪個再敢爲女真人盡心,不怕被俘之後,也被立下這麼一塊碑嗎?而遍觀北地,漢人有多少?女真人又有幾個?一旦漢人離心,女真人又算得了什麼?

孟青木木的看着聽着,心裡卻有些慶幸,沒有被仇恨衝昏了腦袋,真跑到金國去做官,不然的話,不但祖宗蒙羞,便是將來到了地下,也定然沒臉去見父親就像經歷了一場複雜的精神洗禮,時間不多,卻足夠震撼,而秦人手段之毒辣,也確實超乎他的想象之外,但只此一事,便已經顛覆了他心目中秦人的樣子。

轉身欲去,心裡也在思摸着之後行止,他己經想了多少個日夜,但沒有一次如現在般清晰。

“那漢子給老子站住,說的就是你。”

孟青轉身回頭,那秦人小校卻已經排衆而出,一邊使勁吆喝着,一邊往他這邊大步行了過來。

孟青旁顧左右,沒有別人,便也站定了腳步。

片刻,那小校便已經到了近前,孟青再次感嘆於對方的年輕,像這樣二十四五的年輕人,在後周軍中,若無上官賞識,或是足夠的來歷,想要帶兵?做夢去吧,而顯然,秦人這支兵馬中,用的都是年輕人,也許從上到下,都是如此,與河洛秦軍截然不同,據說那位趙大將軍也才二十多歲,不知是不是這個緣由,才更喜歡重用像自己一樣年輕人?他有點想不明白那小校找個果然不是旁人,走上前來,一頓上下打量,還繞着孟青轉了一圈,他帶着的那十幾個年輕人也爸都圍了上來,只見那小校嘖嘖連聲,滿臉的欣喜,孟青這才知道,不是自家露出了什麼馬腳。

“這位壯士生的好生雄壯,可是來從軍的?不如來咱們營,咱們這裡就需你這種高大的漢子,練上些時日,便能披堅執銳,站在隊列最前面,功勞一定不少了你的,怎麼樣?別跟老子說你不願從軍啊?不然可真可惜了你這身板瞧這氣概,天生當兵的料子叫什麼名字,打哪兒來,多大年歲了”原來的見獵心喜而已。

孟青哭笑不得,這等相看馬匹的架勢,他可是頭一次遇到,略一思量,拱手道:“這位軍爺請了,在下孟青,後周洛陽兵馬前軍都討使,洛陽兵馬提點孟珙之子,還請這位軍爺通稟上官,就說孟青請見。”

那小校反應有些慢,開始還渾不在意,等到後周,洛陽,孟珙之類的詞眼兒冒出來,慢慢的他卻猛的睜大了眼睛,驚疑不已的上下打量孟青。

他奶奶的,洛陽孟白頭的兒子,不會吧?洛陽一戰,孟珙之名傳於天下,對於河中秦軍來說,孟珙的名字也已名聞遐邇了的,一戰之下,打的大將軍王佩差點全軍覆沒,再戰洛陽,讓近二十萬大軍無功而返,這樣的敵手,世間又能有幾個?

戰報明發於河中秦軍,後周大將孟珙的名字自然不會少了,但這個時候,孟珙已死的消息卻還未曾傳到河中,突然間冒出這麼個人來,讓小校有些驚疑不定了。

事情有點玄幻,周圍的年輕人也感覺到了氣氛怪異,漸漸安靜了下來。

直過了半晌,小校纔有些結巴的問道:“孟白,後周孟將軍的後人?孟青這名字到也有些耳熟,嗯,怎麼到了這裡?”

“說來話長”孟青笑了笑,有些苦澀“還請軍爺稟報上官。”

小校臉一紅,這意思他聽出來了,自己不夠格嘛,也是,名將孟珙的兒子,若是沒假的話,他這點身份,還真的不太夠。

不過還是狐疑的打量着孟青,猶豫了半晌,招手將屬下叫來,吩咐了兩句,打發人一溜煙兒的去了,這才勉強笑笑“這個孟少將軍……”

既然已經表明了來歷,孟青也就豁出去了,微微點頭,隨之而行,有許多話想問,但那小校這回卻做子閉嘴葫蘆,再不開口了,只是時不時的瞅過來,眼神中夾雜的除了好奇和疑惑之外,漸漸的卻也多了幾分敬畏。

經過校場的時候,卻見轅門之前一陣吵嚷,一個虯髯漢子被捉住胳膊押了出來,那虯髯漢子掙扎着,大喊着冤枉計麼的。

不過夾着他的軍兵卻冷笑“冤枉什麼?當老子們眼瞎?虎口有老繭,握刀把子磨出來的,指上老繭那是拉弓磨的,你說你是獵戶,身上卻還有不止一處刀傷,更有一處箭瘡,卻沒一點野獸抓痕,說是獵戶,誰信啊?”

“你也別急,你不是說你是聞喜人嗎?咱們這裡正好有幾個聞喜的,認認就成。”

“八成是金人的細作,這一冬天已經抓了好幾十了。”

見孟青注目,小校開口解釋了一句,一旦打開話匣子,這位就有些關不住,顯然城府並不是很深“不是咱們太過仔細,是給金狗賣命的漢人太多,大將軍有令,這樣的人,見一個殺一個,這漢子啊,估摸着要掉腦袋了。”

孟青轉目過來,問了一句“細作難防錯了怎麼辦?”小校嘿嘿一笑,年輕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些煞氣“咱們在國武監讀書的時候,大將軍就曾說過,讀書人以言立命,咱們當兵的嘛,就是要提刀殺人,才能安身立足,殺錯了不要緊,只要謹記自己殺了該殺之人,而不是存心濫殺屠戮無辜便是。”

簡單一句話,殺氣四溢,卻又帶着點難言的豪情,孟青隨父親征戰多年,言傳身教,學到的東西不可謂不多,但這等話還是頭一次聽聞,至於國武監什麼的,反倒沒覺又什麼奇怪的,西秦羽林中郎將趙石趙柱國,隨着西秦與後周互開邊市,這個如同彗星般在西秦崛起的年輕大將軍的所歷所行,也就沒多少秘密可言了。

國武監督學,掌猛虎武勝軍什麼的,後周官吏,茶餘飯後談論的都有,雖然不願承認,但這位夾平蜀之功,而名揚天下的西秦大將,確實在功勳上比自己的父親還要高上一籌,而其官位以及得君王寵信上,更非孟珙可比。

沒有見到真人,孟青對於這個年紀比自己還小,卻已功成名就,註定會名標青史的人物,也只有仰視的份兒,想在心中勾畫個大概,最終也只能與自己父親或者嶽東雷的形象相仿,根本沒法對其人有個太直接的認識。

聽小校說到國武監,孟青心中一動,不由問道:“哦?小將軍是趙大將軍的學生?到是有些失敬了。”“什麼軍爺,孟少將軍面前,怎麼敢當?大帥的門生多了,咱們這等不成器的,都沒臉提這個嗯,都問一句,孟少將軍不隨孟將軍駐守洛陽,跟咱們拼命,怎的來了河中?若是別見怪啊,咱說話直,就是想說,若是冒充現在說還來得及,咱就當什麼都沒見,什麼都沒聽,揭過去算了,要是到了大營中,恐怕。

存的顯然是好意,透着一股秦川男兒特有的豪爽,孟青笑笑,不做聲,小校不怒,反而心裡安定了許多,多少有點譜了,若是冒充的,卻讓他給報上去。算不算是假報軍情?猛虎武勝軍到現在,死傷也有些人。還沒誰因爲假報軍情被砍了腦袋的,他可斷然不想去觸這個黴頭。

“到如今,已徵了近八萬人,之前文通可沒想到會這般輕易。”

廳堂之內,茶香嫋嫋,孫文通與南十八兩人相對而坐說着話,語中滿是唏噓,兩人雖看上去閒適了些,但只要細觀,就能從兩人臉上找到勞累的痕跡,眼圈都有些發黑,嘴脣頗有乾裂,眼中略有血絲,孫文通更瘦的有些厲害,連一身軍中司馬的官服穿在身上,都有些輕飄飄的了,再看兩人手上,都有些口子,那是給凍的。

一個冬天下來,兩人幾乎使出渾身解數,竭盡全力,不但使得大軍糧草無憂,且還將大半個河中梳理了一番,沒有官吏可用,手頭沒有銀子,民夫徵發也千難萬難,大雪封途,道路不通,還要記着賑濟百姓,大軍一過,府縣皆成不穩,還要安定民心,樁樁件件,都輕忽不得,趙石說的沒錯,壓在兩人肩頭的膽子哪裡是不輕,簡直就是有如泰山之重。

與當年入蜀不同的是,這次根本不是隻有戰事上的事情需要操心,其實更多的則是民生諸事,兩人皆是身兼數職,最忙的時候,幾天幾夜都合不了眼睛的。

不過讓兩人欣慰的是,國武監教出來的生員用起來還真的順手,讀過書,識過字,精通軍務不說,便是治理府縣上,學的也是飛快,有的文事上頗有根基,正堪吏員所用,有的則精於算學,拿出來便是賬房,有的工匠出身,派下去疏通道路橋粱,都是一把好手,有的則于軍務上多有造詣,不用說了,徵兵,操練兵馬用得上。

若沒有這六百餘國武監生員在,估計兩人就算身具大才,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當此無人可用的時節,只靠一些普通軍兵,便是愁白了頭髮,估計也是沒轍,到時候,恐怕就要用那些降順的金國官吏了,但那怎麼能讓人放心得了?

直到現下,終於可以暫時鬆下一口氣來的時候,兩人才心中感慨,這國武監,竟然出了如許多的賢才良將?那位的胸中丘壑竟然如此讓人難以測度?

而現在孫文通感嘆的,便是一個冬天過來,不但徵兵之事已經完備,其中更有兩萬多人,已操練了三個多月,且人手上還有富餘,兩人一合計,精中求精,一些年齡體質不合的人,也都留下,充爲備軍也可,充爲民夫丁壯也是不錯。

這樣一來,大軍糧革運送也就輕易了許多,工匠們就地取材,趕製馬車,軍中不缺戰馬,日子一天天過去,大軍糧草運送的卻越來越是輕鬆,和之前的預計出入着實不小。

南十八笑了笑,抿了一口香茶,聲音聽上去與孫文通一般,都是沙啞的厲害“說起來,非是咱們二人的功勞,以大義之言,盅惑民心,聲勢一旦起來,孫兄也看到了,民氣沸騰如烈火烹油,這要擱在歷朝歷代,揭竿而起,一呼百安,可不就是”

話沒往下說,意思卻明白的很,這等手段,可不就是亂臣賊子們用慣了的?

孫文通抿着茶,放下茶碗兒,醜臉上掛着苦笑“用之於正途,便是大義,而百姓爲大義所感,紛來投軍,正是民心向我,如此良謀,也上書過朝廷,不必擔憂過甚。”

像是在給南十八寬心,其實更像是在說服自己,顯然,他這心裡也七上八下的,有些沒底,說到底,這手段有些過頭了,大軍征戰在外,卻行那收取民心之舉,多少有些犯忌諱,而到現在,朝廷的詔旨也一直沒到,張大將軍那裡也在含糊其詞,真的讓人很是擔心,朝中有什麼變故發生兩人有聊了幾句,當然,現在兩人可沒半點心思聊什麼詩詞歌賦,說的都是實務,其中最多的,還是各處降順府縣的事情,兩人在這個上面取了點巧,在沒有官吏可供任用之下,也只能沿用金人降官,無奈之舉,沒什麼可說的,但兩人卻也不想聽之任之,商量許久,這才命江遊選出一些人來,以三人爲一隊,派往各處,督查府縣治政,也就是說,給各處府縣派去了幾位太上皇,別的事不多管,錢糧卻一定要抓在手裡,百姓要安撫住了,就這兩條,做的好,就記一功,做不好,出了什麼亂子,立即大隊人馬過去,殺一儆百,絕不手軟。

軟硬兼施之下,還別說,金人官吏大多骨頭都軟,又有於雲成的例子在先,沒多少敢於抗拒的,有的瞅着來人年輕,想要糊弄或是威嚇,糊弄的吧,被查出來的,當即便掉了腦袋,沒查出來的,便也糊弄過去了,畢竟派過去的都是軍人,還那麼年輕,被人蒙了,也不稀奇,但想來硬的?那可真的是打錯了主意,軍中之人,最不怕的就是這個這般一來,各處雖還可以說是大多維持原樣,但卻已被秦軍控制在了手裡,而每到一地,派去的人都將徵兵以及散佈流言兩件事放在了頭裡,這也正是徵兵如此順遂的原因之一了,而那些胡人怎麼,漢人怎麼的流言,也隨着這些人而快速的傳遍河中,到得如今,可以想見,當春夏來臨,將漸漸向金國境內散佈出去,再難以抑制,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反過來說說,想要禁絕流言,幾乎是不可能的。

聽的人多了,到底會在金人境內引起怎樣的風波動盪,兩人心裡也沒底。

兩人正談論着,外面卻有人進來稟報“報,遊騎校尉趙校尉求見兩位大人。

全本推薦:、、、、、、、、、

最新全本:、、、、、、、、、、

第628章 人來第475章 大戰(一)第316章 來意第1369章 聚飲(四)第271章 開拔(一)第243章 崩殂第1063章 秋深第383章 兇險(一)第1413章 明遠(二)第765章 入甕(三)第1188章 氣惱第241章 天明第42章 謀算第1175章 麻煩第1350章 綢繆隨手打開評論看了一下阿草也笑了第1394章 交底第297章 先鋒第1298章 論罪第572章 進退第1410章 佈局(二)第1207章 少年第1109章 盟約(四)第1131章 聖旨第312章 異數第1221章 奪門第407章 親族(二)第98章 捉賊(二)第1383章 衝鋒第941章 刺殺第1055章 宴請(二)第1115章 盟約(十)第1470章 稱病第1230章 佈置第679章 相遇(二)第1041章 對戰第372章 襲戰(一)第41章 傷勢第1465章 家宴第74章 夜戰第194章 故人(四)第39章 慶陽第675章 尋源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977章 乃蠻第748章 攻城第309章 兩帥第125章 打鬥第38章 解圍第774章 鏖兵(七)第223章 成軍第833章 平靜第569章 刺殺第1050章 諸事第794章 抽絲第115章 遷陵第79章 僧道第2章 變故第154章 祝壽(四)第263章 拜會(一)第1415章 區別第574章 去意第539章 善後第558章 寨子(二)第995章 一夜第1221章 奪門第24章 定計第850章 鬧劇第1128章 安置第792章 家聚第1444章 文樓(五)第1024章 揮兵第552章 接戰第1章 聚會第347章 許諾(二)第112章 遷陵第1290章 教誨第1133章 壓服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08章 談論第538章 催敵第1319章 見歡第1338章 惱怒第680章 相遇(三)第1409章 情仇第1427章 血色第73章 相談第673章 長街第424章 來客(二)第468章 貴客第1555章 覆滅第543章 準備第1007章 戰果第1205章 平涼第1410章 佈局(二)第1361章 結果第855章 中書(三)第1372章 交託第1357章 用人第62章 追蹤
第628章 人來第475章 大戰(一)第316章 來意第1369章 聚飲(四)第271章 開拔(一)第243章 崩殂第1063章 秋深第383章 兇險(一)第1413章 明遠(二)第765章 入甕(三)第1188章 氣惱第241章 天明第42章 謀算第1175章 麻煩第1350章 綢繆隨手打開評論看了一下阿草也笑了第1394章 交底第297章 先鋒第1298章 論罪第572章 進退第1410章 佈局(二)第1207章 少年第1109章 盟約(四)第1131章 聖旨第312章 異數第1221章 奪門第407章 親族(二)第98章 捉賊(二)第1383章 衝鋒第941章 刺殺第1055章 宴請(二)第1115章 盟約(十)第1470章 稱病第1230章 佈置第679章 相遇(二)第1041章 對戰第372章 襲戰(一)第41章 傷勢第1465章 家宴第74章 夜戰第194章 故人(四)第39章 慶陽第675章 尋源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977章 乃蠻第748章 攻城第309章 兩帥第125章 打鬥第38章 解圍第774章 鏖兵(七)第223章 成軍第833章 平靜第569章 刺殺第1050章 諸事第794章 抽絲第115章 遷陵第79章 僧道第2章 變故第154章 祝壽(四)第263章 拜會(一)第1415章 區別第574章 去意第539章 善後第558章 寨子(二)第995章 一夜第1221章 奪門第24章 定計第850章 鬧劇第1128章 安置第792章 家聚第1444章 文樓(五)第1024章 揮兵第552章 接戰第1章 聚會第347章 許諾(二)第112章 遷陵第1290章 教誨第1133章 壓服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08章 談論第538章 催敵第1319章 見歡第1338章 惱怒第680章 相遇(三)第1409章 情仇第1427章 血色第73章 相談第673章 長街第424章 來客(二)第468章 貴客第1555章 覆滅第543章 準備第1007章 戰果第1205章 平涼第1410章 佈局(二)第1361章 結果第855章 中書(三)第1372章 交託第1357章 用人第62章 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