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得手

張楓三人見這石洞系天然生成,較之外面人工開鑿的石室大了十來倍。三人放眼瞧去,洞內共有十餘具骸骨,或坐或臥,神態各不相同,有的骸骨散開在地,有的卻仍具完好人形,更有些骨罈靈位之屬。每具骸骨之旁都放着兵刃、暗器、用具、珍寶等物。張楓呆望半晌,心想:“這十多位幫主當年個個是一世之雄,今日卻盡數化作一團骸骨,總算大夥兒有伴,倒也不嫌寂寞。對,這法兒挺好,勝過獨個兒孤零零的埋在地下。”張楓三人見到各種寶物利器,卻如不見,只是四處尋找武穆遺書,張楓忽見洞穴東壁一具骸骨的身上放着一隻木盒,盒上似乎有字。他走上數步,拿鬆柴湊近照去,只見盒上刻着“破金要訣”四字,他心中一動,說道:“蓉兒、琴兒!你們快來看。說不定這就是嶽武穆王的遺書了。”說着伸左手去拿木盒,輕輕一拉,只聽得喀喀數聲,那骸骨突然迎頭向他撲將下來。

張楓一驚,急向後躍,那骸骨撲在地下,四下散開。張楓將鬆柴插入地下孔隙,和黃蓉、秦南琴二女一起將木盒揭開,盒內果然是兩本冊子,一厚一薄。張楓拿起面上那本薄冊,翻了開來,原來是岳飛歷年的奏疏、表檄、題記、書啓、詩詞。張楓隨手翻閱,但見一字一句之中,無不忠義之氣躍然,不禁大聲讚歎。黃蓉低聲道:“楓哥哥,你讀一段給我聽。”張楓順手一翻,見一頁上寫着“五嶽祠盟記”五字,於是讀道:“自中原板蕩,夷狄交侵,餘發憤河朔,起自相臺,總髮從軍,歷二百餘戰。雖未能遠入荒夷,洗盪巢穴,亦且快國讎之萬一。今又提一旅孤軍,振起宜興。建康之戰,一鼓敗虜,恨未能使匹馬不回耳。故且養兵休卒,蓄銳待敵,嗣當激勵士卒,功期再戰,北逾沙漠,喋血虜廷,盡屠夷種,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土下版圖,朝廷無虞,主上奠枕,餘之願也。河朔岳飛題。”這篇短記寫盡了岳飛一生的抱負。張楓只覺胸中激起了慷慨激昂之情,當下便把這篇題記讀得聲音鏗鏘,甚是動聽。

黃蓉嘆道:“怪不得爹爹常說,只恨遲生了數十年,不能親眼見到這位大英雄。楓哥哥,你再讀讀他的詩詞。”張楓順次讀了幾首,《滿江紅》、《小重山》等詞黃蓉是熟知的,《題翠光寺》、《贈張完》等詩她卻從未見過。

張楓讓黃蓉、秦南琴二女枕在自己腿上,藉着鬆柴火光,朗聲誦讀岳飛的遺詩道:“題目是《題鄱陽龍居寺》:“巍石山前寺,林泉勝復幽。紫金諸佛相,白雪老僧頭。潭水寒生月,松風夜帶秋。我來囑龍語,爲雨濟民憂。”只聽得風動林木,山谷鳴響,黃蓉、秦南琴二女驟感寒意,連忙偎在張楓懷中。

張楓嘆道:“嶽武穆王念念不忘百姓疾苦,這纔是真英雄大豪傑啊!”秦南琴‘嗯’了一聲,微笑着問道:“楓哥哥,另一本冊子裡寫着些甚麼?”張楓拿起看了幾行,喜道:“這隻怕便是嶽武穆王親筆所書的兵法。完顏洪烈那奸賊作夢也想着的,就是這部書了。”只見第一頁上寫着十八個大字,曰:“重搜選,謹訓習,公賞罰,明號令,嚴紀律,同甘苦。”張楓正待細看時,黃蓉忽道:“楓哥哥,你先搜搜裘千丈那老兒,看他從這拿了什麼?”

張楓聽黃蓉如此說,便起身上前在裘千丈身上一搜,這老傢伙懷裡的東西倒也真多,甚麼戒指、斷劍、磚塊,古里古怪一大套,都是害人的無用物事,這些東西張楓自是用不到,便隨手扔在一旁,只拿着一本冊子回到了黃蓉、秦南琴二女身邊。

黃蓉道:“楓哥哥,快瞧瞧那本冊子,不知寫着些甚麼。”張楓一頁頁的翻閱,忽然叫道:“啊,原來如此。蓉兒、琴兒,你們快來瞧。”

黃蓉、秦南琴心下好奇,忙挪動身子,坐到張楓身旁,從他手裡瞧那冊子。原來這冊子是鐵掌幫第十三代幫主上官劍南所書,記着幫中逐年大事。那上官劍南原是韓世忠部下的將領。秦檜當權後岳飛遭害,韓世忠被削除兵權,落職閒住。他部下的官兵大半也是解甲歸田。上官劍南憤恨奸臣當道,領着一批兄弟在荊襄一帶落草,後來入了鐵掌幫。不久老幫主去世,他接任幫主之位。這鐵掌幫本來只是個小小幫會,經他力加整頓,多行俠義之事,兩湖之間的英雄好漢、忠義之士聞風來歸,不過數年聲勢大振,在江湖上駸尋已可以與北方的丐幫分庭抗禮。

上官劍南心存忠義,雖然身在草莽,卻是念念不忘衛國殺敵、恢復故土,經常派遣部屬在臨安、汴梁等地打探消息,以待時機。事隔多年,鐵掌幫中一名兄弟與當年看守岳飛的一名獄卒交好,得悉岳飛死後遺物入官,其中有一部兵法遺書,輾轉打聽之下,竟得悉是在皇宮之中。這訊息快馬報到鐵掌峰上,上官劍南即日盡點幫中高手,傾巢東下,夜入深官,毫不費力的便將遺書盜了出來,當晚持書去見舊主韓世忠。

此時韓世忠年紀已老,與夫人梁紅玉在西湖邊上隱居,見到上官劍南送來的岳飛遺書,想起英雄冤死、壯志未酬,不由得拔劍析案、扼腕長嘆。他爲紀念舊友,曾將岳飛生平所作的詩詞、書啓、奏議等等鈔成一卷,於是將這一卷鈔本也贈給了上官劍南,勉他繼承嶽武穆的遺志,相率中原豪傑,盡驅異族,還我河山。

韓世宗與上官劍南談論之際,忽然想到:岳飛這部兵法中處處勉人忠義報國,以他生平抱負,此書定是有所爲而作,決不是寫了要帶入墳墓的,料想因秦檜防範周密,以致無法傳遞出外。但想岳飛智計非凡,定有對策,卻不知他傳出來的消息輾轉落在何處,若是他所欲傳授之人得訊遲了,再到官中去取,豈非要撲一個空?兩人商談之後,上官劍南於是繪了一幅鐵掌山的圖形,在夾層之中又藏一紙,上書:“武穆遺書,在鐵掌山,中指峰上,第二指節”十六個字。韓世忠只怕後來之人不解,又在畫上題了一首岳飛的舊詩,心想這部兵法的傳人若非岳飛的子弟,亦必是他舊部,自然知道此詩,當會對這畫細細參詳了。上官劍南再入皇宮,留下圖畫,以便後來者據此線索而到鐵掌幫取書。

上官劍南迴到鐵掌山上,大會羣雄,計議北伐。豈知朝廷只是畏懼金人,對鐵掌幫一夥義士非但不加獎助,反而派兵圍剿。鐵掌幫畢竟人少勢弱,終於被打破山寨。上官劍南身受重傷,死在鐵掌峰上。

請書友們多多收藏、多多推薦!青靈謝過諸位了!

第71章 訴說第31章 結拜第78章 鬥樂第49章 忽悠第135章 意外第151章 下針第157章 喜宴第56章 認可第124章 孽情第65章 劍魔第66章 劍冢第112章 盡殺第147章 救人第132章 遇惡第102章 痊癒第138章 破功第111章 呵斥第59章 採花第108章 勸說第80章 敗退第46章 尋仇第125章 突變第30章 去處第124章 孽情第95章 養戰第126章 白髮第154章 百招第109章 震懾第42章 詩詞第86章 傻姑第17章 豪情第49章 忽悠第96章 終了第129章 推理第40章 東邪第3章 離去第77章 西毒第150章 蒙古第58章 報仇第12章 驚變第39章 九陰第35章 切磋第53章 激鬥第111章 呵斥第4章 相遇第1章 序第106章 長老第17章 豪情第150章 蒙古第125章 突變第128章 闖入第88章 收徒第149章 論劍第46章 尋仇第10章 縣衙第111章 呵斥第49章 忽悠第154章 百招第9章 捉鳥第90章 變故第18章 相認第89章 撞破第106章 長老第70章 來歷第30章 去處第78章 鬥樂第111章 呵斥第38章 夜遇第115章 瑛姑第97章 教唆第97章 教唆第51章 造謠第8章 鬥蛇第98章 華箏第130章 化解第30章 去處第120章 不齒第111章 呵斥第37章 五絕第96章 終了第6章 路遇第50章 動手第45章 驚見第103章 奇觀第126章 白髮第9章 捉鳥第19章 舊事第42章 詩詞第112章 盡殺第59章 採花第23章 團圓第137章 圍攻第37章 五絕第48章 水貨第46章 尋仇第36章 苦練第99章 婚約第86章 傻姑第88章 收徒第60章 識破
第71章 訴說第31章 結拜第78章 鬥樂第49章 忽悠第135章 意外第151章 下針第157章 喜宴第56章 認可第124章 孽情第65章 劍魔第66章 劍冢第112章 盡殺第147章 救人第132章 遇惡第102章 痊癒第138章 破功第111章 呵斥第59章 採花第108章 勸說第80章 敗退第46章 尋仇第125章 突變第30章 去處第124章 孽情第95章 養戰第126章 白髮第154章 百招第109章 震懾第42章 詩詞第86章 傻姑第17章 豪情第49章 忽悠第96章 終了第129章 推理第40章 東邪第3章 離去第77章 西毒第150章 蒙古第58章 報仇第12章 驚變第39章 九陰第35章 切磋第53章 激鬥第111章 呵斥第4章 相遇第1章 序第106章 長老第17章 豪情第150章 蒙古第125章 突變第128章 闖入第88章 收徒第149章 論劍第46章 尋仇第10章 縣衙第111章 呵斥第49章 忽悠第154章 百招第9章 捉鳥第90章 變故第18章 相認第89章 撞破第106章 長老第70章 來歷第30章 去處第78章 鬥樂第111章 呵斥第38章 夜遇第115章 瑛姑第97章 教唆第97章 教唆第51章 造謠第8章 鬥蛇第98章 華箏第130章 化解第30章 去處第120章 不齒第111章 呵斥第37章 五絕第96章 終了第6章 路遇第50章 動手第45章 驚見第103章 奇觀第126章 白髮第9章 捉鳥第19章 舊事第42章 詩詞第112章 盡殺第59章 採花第23章 團圓第137章 圍攻第37章 五絕第48章 水貨第46章 尋仇第36章 苦練第99章 婚約第86章 傻姑第88章 收徒第60章 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