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塞(二)

“開皇二年,突厥人見咱們大隋剛剛立國,內亂未平,興兵四十萬叩關。把武威(今屬甘肅)、金城(今蘭州)、天水、延安等地,搶成了一片焦土。三年,楊大將軍率領十二萬大隋青壯分七路迎敵,在白道(呼和浩特一帶)剛好把突厥頭子沙鉢略可汗堵住。當時各路兵馬均不在附近,大將軍本部只有兩萬人。衆老將都建議撤離,大將軍卻不肯墜了我軍威風,帶着五千鐵騎直衝沙鉢略本陣。我家將軍當時只是個旅帥,一直衝在最前面。突厥人萬弩齊發,把將軍麾下一百個兄弟射死了七十多個,我家將軍換了兩匹馬,最後硬是衝上前用刀子捅了沙鉢略的屁股蛋子。一場仗下來,咱五千人弟兄把他十萬胡騎殺得潰不成軍,屍體躺了三十餘里!” 那步姓軍官對自家將軍素來佩服,聽兩個少年交口稱讚羅藝,一時心情大閱。比比劃劃,說起了羅藝從軍以來的英雄事蹟!

“大將軍楊,是衛王千歲麼?”徐大眼、李旭異口同聲地問道。衛王楊爽是整個大隋年青人的偶像,即便是李旭般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對這位年青將領也佩服得很。此人爲先皇的異母兄弟,十四歲領兵,打遍中原無敵手。二十歲北征突厥,以弱勢兵力破突厥兵四十萬。二十四歲再度出塞,打得突厥諸部望風而逃,根本不敢搠其兵鋒。

“那時候,楊大將軍只二十歲,我家將軍只有十七歲!”步姓軍官口中不提封爵,只有將軍,臉上的表情又是自豪,又是羨慕。“收兵回營後,身上中箭太多,根本無法脫下鐵甲!大將軍親自給他奉酒,命人拔箭。每取一箭,賜酒一盞。身上的箭拔完了,我家將軍飲酒逾鬥,醉倒不起,從始至終沒呼一聲痛!”

軍中漢子說話,修飾之詞甚少,聽起來卻更令人血脈賁張。那一役也的確不需要文人墨客過多去渲染,文帝楊堅得國非常,正是憑此戰才使得中原百姓認同了頭上的大隋朝。而塞外諸胡,也是因爲此役,纔打消了把邊塞諸地當作他家錢糧牧場,動輒進來打一次草谷的心思。

李旭與徐大眼俱在最容易爲英雄心折的年齡,對當年那場戰爭悠然神往。二十歲的主帥,十七歲的將軍,金戈鐵馬。如果當年自己也在衛王帳下,衝上前去捅沙鉢略屁股的人中,未必沒有自己。

“將軍那時也在羅公左右麼?”李旭按耐不住心中彭湃的熱血,大聲問。

步姓軍官笑着搖頭,看着李旭充滿期待的雙目,解釋道:“我晚生了幾年,沒趕上。功名但在馬上取,若是我早生五年,定能爲羅公擎旗!”

“將軍現在擎旗,爲時未晚!”徐大眼笑着恭維。

三人甚是投緣,談談說說,直到離城老遠,才互相道了別。李旭目送着步姓軍官的背影,又是佩服,又是羨慕。對方說得好,功名只在馬上取。像羅藝那樣出身低微,最後不也能成爲威震天下的虎賁將軍麼?只可惜父母膝下只有自己一個,要不然,就此從了軍,追隨在羅公帳下,不愁將來沒有出頭之日。

“這位步將軍年紀這麼輕就做到了虎賁鐵騎的校尉位置上,不知道出身於臨汾步家,還是洛陽步家!”徐大眼卻不知道是什麼材料打造的玲瓏心,方纔還激動得恨不能立刻投筆從戎,一轉眼就開始冷靜地探究起步姓軍官的家族來。

“有什麼分別,不都是姓步麼?我村前也有一戶賣膏藥的人家姓步,說不定還是這位將軍的至親!”李旭對別人動輒就提起家族,沒來由地反感。

徐大眼知道他在故意擡槓,也不跟他去爭,笑了笑,解釋道:“當然有區別,臨汾步家乃東吳大將軍步騖之後,家傳的文韜武略。他肯投身羅公帳下,而不是憑家族聲望去朝廷鑽營,這份腳踏實地的勁頭,就令人佩服。而洛陽步家是鮮卑大王步鹿更之後,跟當今聖上還有些淵源。他放着好好的安穩日子不過,而投羅藝帳下從軍,這份心勁兒,就更令人歎服了!”

“你怎知道他祖上不是賣膏藥的,他羅藝將軍說過,人不是牲口,不需要什麼名血名種!”李旭冷笑了一聲,強辯道。先皇雖是漢人,原名卻是普六如,是個鮮卑姓。步鹿根與普六如家有瓜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反感徐大眼把人的成就跟姓氏聯繫的做法,況且步校尉爲人豪爽大氣,也不像靠家族蔭庇纔出頭的人。

“他那杆槊使得動若脫兔,穩起來卻如泰山般,讓人無法逃避那壓頂之勢。沒十年苦功根本達不到。這馬槊可不是人人能煉的,就便買得起槊,也請不起師父。你沒聽他剛纔講,羅公捅了沙鉢略的屁股,用的是刀,而不是槊?”徐大眼倒是好口才好細心,僅僅從步校尉的幾句話中,就給自己找到了旁證。

“說不定羅公的槊折了,所以臨時改用的刀!”李旭心裡明白徐大眼說得有道理,嘴巴上卻不肯服軟。同樣是十五、六歲的年紀,自己除了書本外,對外界的認識幾乎一片空白。而徐大眼卻什麼都見過,什麼都懂。就像一灣泉眼,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人生的智慧。這份才智讓他很佩服,佩服之外,又深深地感到一種自卑。所以跟胡人拼命時,他可與徐大眼同生共死。下了博命場,彼此之間的隔閡依然如斷崖,相互看得見,卻始終無法走近。

“若是你,平生用慣了一種兵器,生死關頭,會以別的兵器相代麼?”徐大眼搖頭,反問。看看李旭非常不自然的表情,低聲安慰道:“兄弟,其實在我眼裡,很多所謂的大族不過是爛了根的老樹,表面上看上去高大結實,哪天被風一吹,立刻就倒了。但沒倒之前,那上面的枝葉長得比野草茁壯,這也是實情。若你李家是連飯都吃不起的貧戶,你父母有本事送你去縣學讀書麼?那些口口聲聲有教無類的名師鴻儒,肯收一個乞丐就學麼?”

“那,那是自然!”李旭感到自己臉上發燙,嗓門卻陡然提高:“可羅公說過,人不是牲口,能否有成就全憑自己的本事!”

“如果有人因爲家族出身而輕視你,這種濫人你不理睬便罷,卻不可因此壞了自己的心情。可如果只是因爲對方的出身你就心生自卑,或者不願意與之交往,那是你自己的錯。與輕視你的濫人沒什麼區別!我分析其家族,爲的是更清楚地看清他這個人,卻不是爲了攀附。你堅持自己的謬誤,只會矇蔽了自己的眼睛!”徐大眼亦擡高了聲音,不客氣地指責道。

“我,我….!”李旭感到自己整個人都在顫抖,說不上來是怒,也說不上來是悲,連日來受到的種種委屈均被徐大眼給勾了起來,直想找人打一架出氣。而對方說的話,卻句句在理,讓他想發作也找不到理由。

“這是你自己的坎兒,沒人能幫你。如果羅公亦如你般看重出身,麾下也收不得步校尉這般人物。況且你上谷李家,本來就是名門望族!”徐大眼拍拍李旭肩膀,臉上的表情根本不像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兄弟,你今天能捨命救我,所以我才提醒你。雖然在本族中,你可能受過人欺負。可飛將軍李廣之後依然是塊金字招牌。將來用的着時,這麼好的東西沒理由不用!”

“如此,多謝徐兄了!”李旭感覺到肩膀處傳來的溫暖,挺直腰桿說道。

“不必謝我,咱們本是同路人。你去塞外幹什麼,愚兄我去塞外幹什麼?”徐大眼笑着說道,流露出滿臉坦誠。

經歷了一場爭執,二人之間的關係反而被拉近了許多。李旭本來不是什麼小肚雞腸之人,徐大眼也不是得理不饒人之輩。彼此間年齡又差不多,所以在一楞之後,會意的笑聲立刻響了起來。

“徐兄,那槊,真的很難煉麼?”走了一段,李旭又試探着問道。下午的時候,步校尉橫槊立馬的風姿,已經深深刻入了他的腦海。

“易學難精,學到步校尉那個地步,至少得花上十年功夫!說實話,十八般兵器,煉槊最是虧本!”徐大眼點點頭,低聲解釋。

“這是爲何?”衝突之後,李旭反而把徐大眼當做一個難得的老師,非常認真地求教起來。

“馬槊很貴,也很難做,不是一根木棍綁上個鐵頭便可稱槊。那是秦漢以來的貴重兵器,長度、材質都有標準…..”徐大眼儘可能地把自己知道的東西灌輸給李旭,就像兄長教導自家弟弟般認真。他之所以這樣,一則是因爲少年心性,喜歡在同齡人面前展示自己與衆不同。二是因爲李旭下午時捨命相救,按徐大眼的理解,這是生死之交,無論如何都不能辜負的。

聽了半晌,李旭終於明白,原來一根馬槊裡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杆根本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

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拓木爲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覆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纔完成了第一步。

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爲一把粗,丈八長(注,漢尺),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纔算合格。

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以南梁武帝之富,造了把長兩丈四尺的槊,也要四處跟人賣弄。而在大隋,只有皇家禁軍嫡系,才大量裝備了標準馬槊。其他諸府兵馬,通常找根木棒裝以鐵尖充樣子,這種僞劣產品嚴格的說只能稱爲矛,與槊半點瓜葛都扯不上。

“所以,我才根據步校尉那杆槊,推測出他的出身。本朝不禁民間攜帶刀、劍、弓、矢,但馬槊,是絕對不准許買賣的。能在家中藏有那麼精緻的一杆槊,又請得起師父教導的人,怎會是小戶人家!”徐大眼介紹完了馬槊的妙處,低聲指點道:“我並不是看重他的身家,而是聽師父說,於細微處可見大局,如果領兵打仗,自己這邊將領什麼出身,什麼本事,敵人那邊將來什麼來頭,是萬萬不可忽視的!”

說着,說着,聽李旭那邊又沒了聲音。徐大眼側頭望去,只見自己的同伴微微耷拉着腦袋,彷彿剛剛丟了個包裹般沮喪。

徐大眼一轉念,立刻明白了李旭爲什麼而難過。想必他經歷下午一場風波,心中早已把步校尉當成了偶像。一直打算買杆槊去慢慢學,經自己這麼一羅嗦,整個美夢剛剛開頭就被打了個粉碎。

想到這,徐大眼心中不覺歉然。暗罵只顧着賣弄本事,卻忘了身邊這位兄弟家境有些貧寒。以李旭的身世和性格,無怪他對世家兩個字反應那麼大。

慚愧拍了拍李旭肩膀,徐大眼鄭重承諾:“兄弟別灰心,等這場仗打完了,哥哥送你一根長槊。質地未必趕得上步校尉手中那枝,卻保證不是白蠟杆子裝了鐵頭糊弄的!”

“多謝哥哥美意!”李旭搖搖頭,輕輕嘆了口氣。徐大眼的好心他明白,但以自己的身家,哪裡去請好師傅。金戈鐵馬,縱橫江湖,註定是美夢一場罷了。

“兄弟忘了,羅公用的是刀,照樣捅沙鉢略的屁股!武器再好,用他的還是人!”徐大眼見李旭愁眉不展,繼續開導他。

“謝謝徐兄,不過,一切等仗打完了再提。”李旭好像把滿腔悒鬱全吐出了喉嚨般長長地嘆了口氣,換了一幅笑臉,問道:“以徐兄這般身手,見識,又爲何不去陣前博取功名。反而學我這短視之人,千里迢迢躲到草原避難!”

“我說兄弟啊,那姓步地把你害慘了!”徐大眼放聲大笑,雙眼彷彿洞穿了世間一切般明澈:“我四歲開始讀書,六歲開始練武,八歲起,家裡找專人教導我世間俗務。十年苦功,就爲賣個好價錢。此番東征,有敗無勝。明知虧本買賣還做,我徐家還對得起生意人三個字麼?”

“啊,呃,呃,噢!”李旭驚訝得差點背過氣去,看着徐大眼坦誠的笑容,一股笑意慢慢從肚子裡涌了上來,一瞬間,少年人溫和無邪的笑容綻放了滿臉。

酒徒注:累吐血了,票,票,嘴裡全是血泡。

第5章 無家(三)第1章 肱股(二)第3章 出仕(四)第2章 虎雛(二)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醉鄉(五)第7章 盛世(二)第7章 盛世(三)第7章 盛世(三)第1章 羽化(二)第2章 虎雛(五)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干城(七)第5章 諾言(五)第3章 曠野(三)第1章 大賊(六)第6章 錦瑟(六)第3章 爭雄(五)第3章 烽火(二)第2章 虎雛(二)第6章 持槊(六)第7章 盛世(四)第3章 何草(一)第2章 展翼(一)第3章 無衣(五)第4章 補天(四)第3章 扶搖(八)第1章 擊鼓(四)第3章 浮沉(三)第5章 無名(七)第2章 吳鉤(四)第4章 變徵(七)第4章 補天(七)第1章 擊鼓(六)第3章 曠野(四)第7章 盛世(六)第5章 獵鹿(二)第4章 故人(五)第4章 干城(七)第6章 錦瑟(二)第2章 虎雛(二)第8章 疊唱(三)第3章 曠野(五)第5章 獵鹿(四)第4章 補天(四)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無家(五)第3章 曠野(二下)第7章 盛世(十二)第5章 無名(五)第5章 歸途(四)第5章 歸途(四)第5章 諾言(四)第4章 干城(一)第3章 曠野(五)第1章 肱股(三)第7章 盛世(三)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扶搖(六)第5章 諾言(六)第2章 背棄(八)第2章 出塞(一)第1章 羽化(三)第2章 出塞(四)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無家(五)第7章 盛世(六)第3章 扶搖(四)第5章 君恩(二)第6章 持槊(九)第5章 無名(一)第2章 出塞(一)第4章 變徵(六)第6章 錦瑟(四)第7章 盛世(六)第4章 變徵(四)第4章 故人(四)第3章 浮沉(八)第2章 背棄(四)第3章 扶搖(七)第3章 爭雄(六)第5章 獵鹿(一上)第1章 羽化(三)第3章 烽火(四)第2章 展翼(六)第2章 壯士(四)第6章 持槊(五)第7章 盛世(五)第3章 扶搖(四)第5章 獵鹿(三)第2章 背棄(一)第7章 盛世(十二)第4章 補天(六)第3章 出仕(四)第4章 變徵(一)第4章 故人(二)第3章 扶搖(三)尾聲一正劇版第1章 羽化(三)第7章 盛世(十三)
第5章 無家(三)第1章 肱股(二)第3章 出仕(四)第2章 虎雛(二)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醉鄉(五)第7章 盛世(二)第7章 盛世(三)第7章 盛世(三)第1章 羽化(二)第2章 虎雛(五)第4章 干城(三)第4章 干城(七)第5章 諾言(五)第3章 曠野(三)第1章 大賊(六)第6章 錦瑟(六)第3章 爭雄(五)第3章 烽火(二)第2章 虎雛(二)第6章 持槊(六)第7章 盛世(四)第3章 何草(一)第2章 展翼(一)第3章 無衣(五)第4章 補天(四)第3章 扶搖(八)第1章 擊鼓(四)第3章 浮沉(三)第5章 無名(七)第2章 吳鉤(四)第4章 變徵(七)第4章 補天(七)第1章 擊鼓(六)第3章 曠野(四)第7章 盛世(六)第5章 獵鹿(二)第4章 故人(五)第4章 干城(七)第6章 錦瑟(二)第2章 虎雛(二)第8章 疊唱(三)第3章 曠野(五)第5章 獵鹿(四)第4章 補天(四)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無家(五)第3章 曠野(二下)第7章 盛世(十二)第5章 無名(五)第5章 歸途(四)第5章 歸途(四)第5章 諾言(四)第4章 干城(一)第3章 曠野(五)第1章 肱股(三)第7章 盛世(三)第4章 變徵(五)第3章 扶搖(六)第5章 諾言(六)第2章 背棄(八)第2章 出塞(一)第1章 羽化(三)第2章 出塞(四)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無家(五)第7章 盛世(六)第3章 扶搖(四)第5章 君恩(二)第6章 持槊(九)第5章 無名(一)第2章 出塞(一)第4章 變徵(六)第6章 錦瑟(四)第7章 盛世(六)第4章 變徵(四)第4章 故人(四)第3章 浮沉(八)第2章 背棄(四)第3章 扶搖(七)第3章 爭雄(六)第5章 獵鹿(一上)第1章 羽化(三)第3章 烽火(四)第2章 展翼(六)第2章 壯士(四)第6章 持槊(五)第7章 盛世(五)第3章 扶搖(四)第5章 獵鹿(三)第2章 背棄(一)第7章 盛世(十二)第4章 補天(六)第3章 出仕(四)第4章 變徵(一)第4章 故人(二)第3章 扶搖(三)尾聲一正劇版第1章 羽化(三)第7章 盛世(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