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持槊(五)

大軍迤邐回到長城腳下,早有細作將凱旋的消息報了上去。望眼欲穿的李建成聞報,立刻帶着陳演壽、崔潛、王伏寶等一干留守文武從缺口處繞路迎了上來。見了李旭的面,唐王世子李建成急行數步,一把拉住對方的胳膊,上上下下看了好一會兒,喘息着道:“既然打贏了,爲何還要繞個圈子,不按原路返回來。我已經派了四撥斥候出去尋你,如果再得不到音訊,爲兄只好帶着剩下的弟兄出塞與骨託魯那廝拼命了!”

李旭猜不出自己這位大舅哥的關切有幾分是真,但從對方鬢角間,卻清晰地看到了數縷灰白。他心中一暖,笑着抱起對方的肩膀晃了晃,大聲回答道:“小路太消耗體力,去時急着與人拼命,大夥還都能咬牙堅持。如果再按原路往回返,非有弟兄掉隊不可。況且還有四千多部族騎兵落在後邊,不親自送送他們,我也實在難以放心!”

以李建成的身子骨,怎受得了李旭熱情。一邊從他的大手下掙脫,一邊笑着抱怨:“你這傢伙就是‘古道熱腸’!怎麼樣,見到當你那些老朋友了?他們沒跟你當場拔刀子?”

“沒有,喝了幾碗送行酒。高高興興地散了!”李旭從建成肩頭收回蒲扇般的大巴掌,笑着寒暄。然後握掌爲拳,輕輕砸向崔潛的胸口,“這些天勞煩建成兄、陳叔和諸位將軍了!弟兄們的士氣如何,軍需還供應得上麼?”

“弟兄們聽說了大將軍已經砍斷骨託魯一臂的消息,士氣正高。都嚷嚷着下次輪他們出塞轉轉,趕在狼騎聚集之前,再拆幾根骨頭棒子呢!”崔潛笑着斜退開半步,將身側的王伏寶讓到李旭的視野中央,“軍需補給暫時也無需擔憂,竇王爺又遣人送了一批糧秣過來,說是十天之內便到涿郡!”

“多謝竇王爺!”李旭聞言,趕緊向王伏寶等竇家軍的將領拱手。以如果三路兵馬的糧秣都由他治下的博陵六郡來承擔,即便打退了突厥,六郡也要元氣大傷。竇建德能在自身物資供應也不寬裕的情況下,還設身處地地替博陵考慮,這份恩德不可謂不重。

“也不完全是我家王爺出資。大部分都是從運河上過來的。”王伏寶憨厚地咧了咧嘴巴,主動解釋“我家王爺不過又添了些,給你湊了個整數而已!”

“運河?”李旭的眉頭輕輕一跳,驚問。北運河爲大隋遠征高麗的運糧通道,從黃河岸邊汲郡一直延伸到薊縣。這條水道南端連着洛陽、瓦崗還有幾個零星的地方“諸侯”,除了竇建德外,沒一個與博陵六郡有過交往。其中誰能如此慷慨地幫助自己,就實在令人難猜了。

他這廂眉頭緊皺,李建成那邊卻不願意耽擱太長時間。快速湊過來低聲建議,“大將軍,野外風勁,弟兄們也累了,依我之見,具體軍務,咱們是不是先返回長城內再說?”

“願奉世子之命!”李旭突然想到了一個人,趕緊順着李建成的口風將話頭打住。轉過身,向肅立在長城腳下的弟兄們用力揮手,“從黃花豁子那段被沖毀的長城入塞!回營後先休息用飯。都尉以下將士放假一天,都尉以上將照常應卯!”

“諾!”將士們齊聲答應,轉身沿山坡下谷地繞向最近一段被洪水衝出長城缺口。那缺口處於一道天然形成的泄洪谷之上,所以破損嚴重。突厥人大舉入侵的消息傳來前,本爲商隊和馬賊們過往的捷徑。去年秋天和今年開春,涿郡太守崔潛派得力手下修整了它,並在溝谷上方用巨木和石塊搭建了一座簡易敵樓,數個箭塔。

將士們迤邐從溝谷下通過,卻不因爲道路的突然變窄而混亂了軍容。每每走到狹窄處,總有低級將校主動站出來,將本部隊伍變細,待通過後,又快速恢復原樣。

望着弟兄們的背影,李旭滿意地點了點頭,方欲與前來接迎自己的將領們一併入塞,卻又被李建成輕輕扯住了絆甲絲絛。他狐疑地轉身,看見後者滿臉微笑。

“弟兄們立下如此大功,若是無賞,豈不有損士氣?”李建成從侍衛手中接過一個綿紙折成了方塊,用力按在李旭掌心,“武士矱將軍從長安城裡的大戶那邊訛詐來的,你不花白不花。這次的數額我已經命人替你準備好了,稍後便可以從我那邊的輜重營搬出來。下次需要多少,你自己派人報個數兒,我一定想辦法替你籌措!”

李旭帶着幾分愕然打開紙片,看到上面用熟悉的蠅頭小楷寫着:牛肉若干、銅錢若干、精米若干。並隨後列出了合適的按人頭分配方案。看字跡,顯然是李建成親手所寫!他心中又是一陣恍惚,笑了笑,將紙片交給與自己寸步不離的周大牛,“追上去,按上面說的跟大夥宣佈。告訴大夥這是唐王給的籌措的,讓大夥放心享用!”

“諾!”周大牛接過紙片,拔腿跑到隊伍正前方,跳上一塊凸起的巨石,扯着嗓子高呼,“大將軍有令,此番出戰者,每人賞錢五百,精米兩鬥,肉乾兒半斤。今晚即可領取,可自行託人送回家,不必充公!”

“大將軍有令........”跟着周大牛跑過來的親衛們齊聲高呼,將嘉獎令重複送進每名弟兄的耳朵。

博陵六郡雖然尚武,但弟兄們打了勝仗的賞賜卻有一套嚴格的規矩,有功者吃肉、升官,沒功勞者撈不到喝湯的勺子也毫無怨言。似這般以人頭爲單位,不問功勞大小的成規模發獎賞的行爲極其罕見。所以弟兄們乍一聽周大牛的話,都楞了一下,然後便大聲歡呼起來。

“是唐王給籌措的.......”待歡呼聲起了,周大牛才如夢方醒般喊出了第二句。他一個人聲音哪裡壓得過上萬人所發出的喧鬧,非但弟兄們聽不見,連李旭這邊也只能聽個影影綽綽。幾個負責傳遞命令親衛扯了嗓子將周大牛後半句話重複了數遍,聽到的人依舊聊聊無幾。

“呵呵呵呵呵........”王伏寶在旁邊看得有趣,捋着鬍鬚傻笑。

“怎麼樣,大將軍麾下的弟兄們士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吧!”李建成笑着向李旭追問。

“多謝唐王安排!多謝建成兄統籌!”李旭笑着迴應。

“謝大將軍!”將士們的致謝聲如山崩海嘯,震得長城瑟瑟落土。

“有勞唐王殿下!”不待李旭派人提醒,猜到賞賜來源的張江帶領一干高級將領圍攏過來,齊齊向李建成致意。

見衆將如此給面子,李建成臉上的笑意更濃,長揖還禮,“諸君何須謝我?我不能親自持槊出塞,與你等並肩作戰,已是孱弱。如果這些小事也做不了,豈不是尸位素餐麼?!”

“世子乃一軍之帥,怎可輕動?這等陣前廝殺的粗活,還是交給我等來幹。世子能在城頭爲我等擊鼓,足以壯三軍之威!”時德方善禱善頌,笑嘻嘻地代替大夥迴應。

“有世子在,三軍後顧無憂!”方延年等人跟着嚷嚷。

有道是花花轎子人擡人,六郡將士做得如此體貼,即便心裡憋着一股子無名火的陳演壽老前輩也不好再挑剔什麼了。“只是那八千多吊錢,居然連個水漂都沒打起來!”他肉疼地咬了咬腮幫子,強迫自己笑得更開心。目光流轉過處,看見李旭身上穿得只是件牛皮甲,心頭一震,忍不住又暗自嘆氣。

河東兵馬中的其他將領心裡可沒有陳演壽那麼多花樣想法,作爲武將,他們最熱衷的是殺敵建功。因此,當大隊人馬剛一去遠,立刻三三兩兩拉住博陵軍中與自己相熟的將領,向對方打聽此番出塞襲擊敵軍詳情。當聽說博陵軍用兩夜兩天趕了近二百里山路,並且抵達目的地後還立刻能投入作戰時,大夥都張開了嘴巴,低聲吸了口涼氣。

二百里路放在平原上不算長,普通農夫帶足乾糧,日夜不停地走,也能在兩夜兩天的時間內趕完。但放在燕山之間,則足以讓野驢吐血。而博陵軍趕完路後,立刻衝進了人數數倍於己的敵營當中,一戰而潰之,這是怎樣的一種強悍?!麾下能有如此一支強軍,沙場爭雄,還用愁對方兵強馬壯麼?

想到這些,一個軍中流傳已久了說法再次涌上衆人的心頭,“若於李將軍起了衝突,大夥最好別跟他正面交手!”

“好在河東與河北向來同氣連枝!”有人偷眼觀望士卒們走過後的谷地,暗自慶幸。從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和目前情形來看,李大將軍已經穩穩成爲唐王家族中的一員。大夥不用擔心與他爲敵,也不願惹上這樣的對手。雖然對於很多武者而言,這未免是一種遺憾。但與這樣的人做朋友,遠比做他的敵人安全得多。

況且,他臉上還洋溢着足以讓冰雪融化的笑容。磊落,坦誠,讓你可以放心地把後背交給他,無論再危險關頭,不必擔心來自背後的冷箭!

酒徒注:嗚嗚,我多少年沒病過了,居然又墮落到了掛水的地步,嗚嗚

第5章 無名(七)第5章 無家(五)第7章 盛世(四)第5章 諾言(四)第5章 無名(六)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歸途(一)第5章 獵鹿(三)第3章 烽火(三)第6章 持槊(五)第2章 展翼(七)第5章 諾言(二)第6章 錦瑟(一)第4章 變徵(二)第2章 虎雛(五)第5章 君恩(六)第1章 羽化(一)第2章 背棄(五)第5章 諾言(五)第8章 疊唱(一)第3章 爭雄(四)第2章 背棄(八)第3章 扶搖(一)第3章 何草(二)第7章 盛世(七)第1章 大賊(六)第5章 諾言(三)第2章 出仕(二)第7章 盛世(十三)第2章 吳鉤(六)第2章 虎雛(三)第4章 取捨(一)第3章 無衣(五)第5章 君恩(四)第1章 出柙(六)第5章 歸途(四)第3章 無衣(二)第1章 出柙(三)第4章 變徵(六)第6章 錦瑟(一)第8章 疊唱(三)第2章 背棄(七)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烽火(三)第7章 盛世(五)第3章 何草(四)第6章 持槊(八)第4章 國殤(四)第2章 吳鉤(七)第5章 歸途(七)第1章 擊鼓(六)第7章 盛世(七)第2章 虎雛(一)第3章 出仕(四)第5章 獵鹿(九)第1章 盛世(六)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干城(三)第5章 獵鹿(七)第7章 盛世(五)第5章 歸途(七)第3章 曠野(三)第4章 故人(三)第3章 曠野(一)第4章 變徵(五)第5章 歸途(一)第5章 君恩(二)第6章 持槊(二)第6章 持槊(一)第3章 無衣(三)第5章 無家(二)第7章 盛世(五)第6章 錦瑟(六)第3章 曠野(三)第4章 變徵(一)第1章 羽化(五)第1章 盛世(三)第5章 無名(四)第7章 盛世(一)第2章 出仕(四)第2章 背棄(六)第4章 國殤(七)第4章 醉鄉(一)第2章 背棄(八)第2章 虎雛(六)第1章 擊鼓(七)第4章 取捨(五)第5章 無名(五)第2章 出仕(二)第3章 烽火(一)第6章 錦瑟(一)第1章 大賊(三)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烽火(二)第1章 擊鼓(七)第3章 無衣(六)第4章 變徵(六)第5章 歸途(二)第4章 醉鄉(三)第6章 持槊(二)
第5章 無名(七)第5章 無家(五)第7章 盛世(四)第5章 諾言(四)第5章 無名(六)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歸途(一)第5章 獵鹿(三)第3章 烽火(三)第6章 持槊(五)第2章 展翼(七)第5章 諾言(二)第6章 錦瑟(一)第4章 變徵(二)第2章 虎雛(五)第5章 君恩(六)第1章 羽化(一)第2章 背棄(五)第5章 諾言(五)第8章 疊唱(一)第3章 爭雄(四)第2章 背棄(八)第3章 扶搖(一)第3章 何草(二)第7章 盛世(七)第1章 大賊(六)第5章 諾言(三)第2章 出仕(二)第7章 盛世(十三)第2章 吳鉤(六)第2章 虎雛(三)第4章 取捨(一)第3章 無衣(五)第5章 君恩(四)第1章 出柙(六)第5章 歸途(四)第3章 無衣(二)第1章 出柙(三)第4章 變徵(六)第6章 錦瑟(一)第8章 疊唱(三)第2章 背棄(七)第4章 變徵(七)第3章 烽火(三)第7章 盛世(五)第3章 何草(四)第6章 持槊(八)第4章 國殤(四)第2章 吳鉤(七)第5章 歸途(七)第1章 擊鼓(六)第7章 盛世(七)第2章 虎雛(一)第3章 出仕(四)第5章 獵鹿(九)第1章 盛世(六)第2章 展翼(五)第4章 干城(三)第5章 獵鹿(七)第7章 盛世(五)第5章 歸途(七)第3章 曠野(三)第4章 故人(三)第3章 曠野(一)第4章 變徵(五)第5章 歸途(一)第5章 君恩(二)第6章 持槊(二)第6章 持槊(一)第3章 無衣(三)第5章 無家(二)第7章 盛世(五)第6章 錦瑟(六)第3章 曠野(三)第4章 變徵(一)第1章 羽化(五)第1章 盛世(三)第5章 無名(四)第7章 盛世(一)第2章 出仕(四)第2章 背棄(六)第4章 國殤(七)第4章 醉鄉(一)第2章 背棄(八)第2章 虎雛(六)第1章 擊鼓(七)第4章 取捨(五)第5章 無名(五)第2章 出仕(二)第3章 烽火(一)第6章 錦瑟(一)第1章 大賊(三)第3章 浮沉(二)第3章 烽火(二)第1章 擊鼓(七)第3章 無衣(六)第4章 變徵(六)第5章 歸途(二)第4章 醉鄉(三)第6章 持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