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柙(三)

武士彠很高興自己的上司沒有拒絕其他兩家人的善意,無論是薛大將軍還是宇文大將軍,都不是一個小小的校尉可以得罪的起的,對方只要稍稍動些手段,就可以讓虎翼營再面臨一次全軍覆沒的風險。關於禮物,他不建議李旭破費太多。李、薛、宇文三家都不是短視得要向下屬搜刮來滿足自己慾望的鼠輩,和這些人交往,禮物只是代表着一種態度,而不在其價值的本身。

李建成很喜歡李旭送給他的橫刀,雖然比起李家任何一件收藏品來說,李旭送的橫刀都上不得檯面。“其實應該我這當兄長的送你一件禮物,慶賀你傷愈歸來纔是!”唐公世子摩挲着橫刀的皮鞘,笑逐顏開。“不過送你兵器吧,沒什麼比你那把黑長刀更鋒利。送你馬匹呢,整個軍中又找不到第二匹黑風!所以,我還是請你喝酒吧,把劉兄一起喊上,家中有幾壇御賜的蘭陵精釀,咱們仨找個清淨之處不醉不歸!”

“還要算上我,四個人一起喝酒,肯定比三個人熱鬧!”李世民從屏風後竄出來,大聲抗議。順手奪下李建成手中橫刀,仔細把玩了兩回,很快又嘟起了嘴巴,“有大哥的禮物,我和二姐的呢,仲堅兄不會把我們兩個都忘了吧!”

“胡鬧,咱家又不是貪官,哪有自己向客人討要禮物的道理!”李建成劈手搶回橫刀,微笑着呵斥。

“能收到仲堅兄的禮物,我就是做一回貪官又何妨啊!”李世民順口應付。

“胡說,也不怕爹聽見了用棍子打你!”李建成低聲警告。

“若是爹知道,我便說是你的身教,我只不過是效仿大哥所爲而已!”李世民振振有辭地反擊。

“……”

對於兩兄弟相親相愛的氛圍,李旭一直比較羨慕。等二人鬧夠了,從身邊拿起三個小方盒,遞到李世民手中,笑着說道:“這三件小玩意,送給世民、婉兒和元吉,都是我老家的特產,給大夥看個新鮮!”

“我又不是小孩兒!”李世民低聲抗議,顯然,對哥哥手中的橫刀比對自己手中的禮盒要感興趣。待把第一個盒子打開,他目光卻立刻被裡邊的“小玩意兒”所吸引,瞪大了眼睛,張開了嘴巴,高興之情涌了滿臉。

盒子裡面裝的是一排陶人,每個都只有拇指大小,分別捏成了前代將軍,軍官,士兵的模樣,一個個惟妙惟肖。更難得地是每個陶人表面都燒上了紅、青、黃三色彩釉,看上去精神抖擻,盔甲鮮明。若是將每個盒子中的陶人按級別排開,則可以從大將軍、將軍、驃騎一直排到夥長,剛好代表了一府將士。

“難得他們燒得生動!”李建成的目光也被陶人所吸引,湊上前說道。

“這裡可沒你的份!”李世民向哥哥扮了個鬼臉,雙臂做了個保護私人物品的姿態。閒時他與婉兒紙上談兵,總是覺得沒有真刀真槍上戰場來得盡興。如今有了陶人,就可以與二姐畫地爲陣,一方爲高句麗,一方爲大隋。每一個將軍代表一府兵馬,一個夥長代表一隊小兵,來來往往分個勝負。

陶人是李旭在離開上谷郡之前買的。李婉兒喜歡收集稀奇古怪的物件,他也無意識地開始留心地方特產。買時想着不能讓人說出是非這個環節,所以纔給李世民和元吉各自捎上了一套。此刻見到李世民喜歡,李旭也覺得開心,拔拉了幾下陶人,信口問道:“婉兒呢,你們姐弟不是日日形影不離麼,今天怎麼沒見到她?”

“二姐啊,前幾天玩得太瘋,被娘關在後院裡做女紅。估計沒個三、五不會釋放。一會兒我把仲堅兄的禮物送過去,省得她憋出犄角來!”李世民信口作答,隨手打開其他兩盒陶人,在陽光下比較着欣賞。

“婉兒如果知道你這位胞兄千里之外還想着她,不知道多歡喜呢!”李建成上前拍了拍旭子的肩膀,“不管他們小孩子的玩意,咱們且去喝酒,今日不醉不歸!”

“不醉不歸!”李旭的目光從陶俑上收回,眼裡剎那間涌滿了笑意。

饒是李旭酒量好,三天之內也醉了三次。一次跟李建成、劉弘基和李世民,一次跟武士彠等自己營中弟兄,第三次跟劉弘基、薛世雄老將軍和薛家哥倆兒。對於這位年齡不大,但勇悍異常,行事又大方得體的少年,大夥看重之餘,在酒桌上難免擡愛了些,總是把他當作敬酒的主要目標。李旭則有酒必飲,飲則必盡,幾輪酒宴下來,倒也落了個爽直的名聲。

沒有人看見旭子低頭向酒杯時眼中露出來的憂傷,人們熱衷於談論他馬踏連營時的勇敢,樂於談論他一箭射殺高句麗將軍的機智,卻都忽略了這些根本並不是少年人最在乎的東西。只有老於世故的劉弘基,偶然注意到李旭的酒量大不如以前,在結伴從薛世雄將軍營壘歸來的路上,帶着幾分醉意打趣道:“你好像比原來容易醉,難道受了幾次傷,把酒量也打小了麼?”

“沒辦法,有時我一端起杯子,就想起老齊他們幾個!”李旭嘆了口氣,低聲回答。在劉弘基面前,他隱瞞不住,也不想隱瞞太多的心事。當日一同喝酒胡鬧的弟兄們只剩下了劉弘基、武士彠他們三個,旭子不想再失去更多友誼。

劉弘基啞然。他知道李旭重情義,這也是他非要把李旭帶到唐公麾下共謀富貴的原因之一。但是他卻沒想到,事情過去近半年了,小兄弟依然對同伴的陣亡耿耿於懷。

這不是一件好事情,人有時候不能活得太明白。想到這,劉弘基低聲勸解道:“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即使你再傷心,他們也不可能活轉過來。人活着總得向前看,況且唐公已經““如果只是爲了救薛將軍一人,我們何苦賠上三百多弟兄?”李旭輕輕搖頭,打斷了劉宏基的話。唐公李淵不負仁義之名,所有埋骨遼東的護糧軍弟兄,他都盡所能及地爲他們爭來了身後榮耀。在去年死於遼東之難的三十餘萬人中,三百多護糧軍弟兄的留下名字的比例最高,家人得到朝廷撫卹和表彰的比例也最多。但這些能彌補什麼呢?能讓死去的人醒轉麼?李旭不敢相信。

“旭子,忘了這事兒吧。子固當時已經盡力了!”劉弘基停住戰馬,急切地勸告。

“我從來沒怪過建成兄,他只是一個軍中長史,連宇文述老將軍都阻攔不住的事情,他更是無法阻攔。”李旭再次搖頭,澄清了劉弘基對自己的誤會。

李建成是個重情義的人,對浮橋被燒燬的事情,他已經多次當面向劉、李等人表示了歉意。李旭從來就沒怪過他,他同意劉弘基的對李建成的評價,‘子固不是個有急智的人’!而當時事發突然,沒有任何幕僚在李建成身邊爲其謀劃,循規蹈矩的他不可能憑一己之力阻擋衛大將軍的命令。

李旭甚至不怪衛文升心狠。犧牲掉可能生還的幾百殘兵,從而保護整個遼西大地,對見慣了死亡的衛大將軍而言不是什麼錯誤選擇。換了宇文述、李淵甚至劉弘基在那個位置上,可能都會做同樣的決定。

下令毀橋的皇帝陛下沒有錯,執行毀橋任務的衛大將軍沒有錯,辜負了數百弟兄以命相托的唐公世子也沒有錯。錯得只是那些死去的人,他們身份太低微。如果他們之中真的每個人血脈如同他們自己平常吹噓得那般高貴,那兩座浮橋上就不會騰起大火。

換句話說,如果大將軍宇文述當時不被削職爲民,工部尚書宇文鎧不待罪病死,衛大將軍絕對不會在明知道宇文士及有生還希望的情況下,還下令燒掉兩座浮橋。

旭子現在只怪自己和袍澤們命賤,沒有人是大將軍,或者什麼王公貴族的子侄。自從活着回到遼西后,他特別理解爲什麼徐家要竭盡全力將徐大眼培養成家族的希望!特別理解爲什麼徐大眼的畢生志向是讓家族崛起爲真正的豪門!

每個人眼中的真相都和他所在位置和親身經歷有關,每個人眼裡都有自己認爲的真相。

此刻,旭子看到的真相便是:這世界是爲世家豪門而設,尋常百姓子孫的生也卑微,死也無人在乎。

“旭子,你得慢慢適應!”劉弘基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教誨。

“嗯!”李旭低聲回答。劉弘基曾經說過,這世上很多規則不合理,但你沒有力氣去改變,所以必須學着去適應。否則,除了讓你自己受到傷害之外,不會有任何其他結果。李旭知道自己領悟得比較晚,但既然領悟了,自己就嘗試着去做,去努力適應那一條條看不見的規則。

“我只是心裡有些難過!我會努力適應!”快到軍營門口的時候,李旭擡起頭,送給劉弘基一臉坦誠的笑容。

第1章 大賊(五)第5章 歸途(四)第2章 背棄(一)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烽火(一)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展翼(五)第3章 曠野(一)第2章 出仕(一)第5章 諾言(六)第2章 展翼(八)第6章 錦瑟(四)第5章 獵鹿(九)第3章 浮沉(一)第5章 獵鹿(三)第3章 無衣(六)第4章 故人(二)第6章 持槊(六)第4章 變徵(四)第1章 盛世(六)第3章 無衣(七)第5章 歸途(八)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浮沉(七)第2章 出塞(四)第5章 君恩(四)第4章 醉鄉(一)第3章 爭雄(四)第1章 雷霆(七)第2章 吳鉤(七)第5章 獵鹿(五)第2章 虎雛(二)第7章 盛世(八)第4章 干城(七)第2章 出仕(五)第2章 展翼(一)第5章 無名(三)第4章 故人(一)第7章 盛世(十二)第6章 持槊(二)第4章 干城(七)第4章 干城(七)第4章 取捨(五)第5章 獵鹿(七)第1章 雷霆(七)第1章 擊鼓(三)第3章 曠野(二)第6章 持槊(三)第1章 大賊(二)第2章 壯士(四)第3章 曠野(六)第2章 吳鉤(一)第4章 變徵(四)第7章 盛世(十二)第1章 羽化(一)第2章 吳鉤(四)第1章 雷霆(五)第4章 取捨(五)第3章 浮沉(四)第2章 壯士(一)第3章 扶搖(五)第1章 大賊(七)第5章 君恩(三上)第3章 扶搖(八)第7章 盛世(十一)第5章 出柙(五)第4章 醉鄉(四)第4章 醉鄉(五)第3章 曠野(二)第3章 何草(三)第2章 壯士(五)第5章 無家(二)第5章 無名(三)第3章 爭雄(四)第2章 出仕(六)第2章 背棄(八)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變徵(三)第4章 干城(五)第2章 出塞(二)第4章 國殤(六)第4章 取捨(一)第1章 肱股(三)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展翼(四)第3章 浮沉(一)第4章 取捨(一)第5章 歸途(八)第1章 擊鼓(七)第1章 大賊(三)第2章 壯士(二)第1章 雷霆(八)第5章 獵鹿(七)第5章 獵鹿(三)第4章 干城(四)第4章 干城(二)第1章 雷霆(三)第2章 出仕(二)第4章 干城(三)
第1章 大賊(五)第5章 歸途(四)第2章 背棄(一)第4章 變徵(八)第3章 烽火(一)第1章 大賊(一)第3章 扶搖(四)第2章 展翼(五)第3章 曠野(一)第2章 出仕(一)第5章 諾言(六)第2章 展翼(八)第6章 錦瑟(四)第5章 獵鹿(九)第3章 浮沉(一)第5章 獵鹿(三)第3章 無衣(六)第4章 故人(二)第6章 持槊(六)第4章 變徵(四)第1章 盛世(六)第3章 無衣(七)第5章 歸途(八)第3章 浮沉(七)第3章 浮沉(七)第2章 出塞(四)第5章 君恩(四)第4章 醉鄉(一)第3章 爭雄(四)第1章 雷霆(七)第2章 吳鉤(七)第5章 獵鹿(五)第2章 虎雛(二)第7章 盛世(八)第4章 干城(七)第2章 出仕(五)第2章 展翼(一)第5章 無名(三)第4章 故人(一)第7章 盛世(十二)第6章 持槊(二)第4章 干城(七)第4章 干城(七)第4章 取捨(五)第5章 獵鹿(七)第1章 雷霆(七)第1章 擊鼓(三)第3章 曠野(二)第6章 持槊(三)第1章 大賊(二)第2章 壯士(四)第3章 曠野(六)第2章 吳鉤(一)第4章 變徵(四)第7章 盛世(十二)第1章 羽化(一)第2章 吳鉤(四)第1章 雷霆(五)第4章 取捨(五)第3章 浮沉(四)第2章 壯士(一)第3章 扶搖(五)第1章 大賊(七)第5章 君恩(三上)第3章 扶搖(八)第7章 盛世(十一)第5章 出柙(五)第4章 醉鄉(四)第4章 醉鄉(五)第3章 曠野(二)第3章 何草(三)第2章 壯士(五)第5章 無家(二)第5章 無名(三)第3章 爭雄(四)第2章 出仕(六)第2章 背棄(八)第6章 持槊(五)第4章 變徵(三)第4章 干城(五)第2章 出塞(二)第4章 國殤(六)第4章 取捨(一)第1章 肱股(三)第6章 持槊(七)第2章 展翼(四)第3章 浮沉(一)第4章 取捨(一)第5章 歸途(八)第1章 擊鼓(七)第1章 大賊(三)第2章 壯士(二)第1章 雷霆(八)第5章 獵鹿(七)第5章 獵鹿(三)第4章 干城(四)第4章 干城(二)第1章 雷霆(三)第2章 出仕(二)第4章 干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