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

崇禎皇帝正了正身子,然後給鍾進衛說道:“在世俗眼中,做官是根深蒂固的一種想法。因此,只要家裡能支撐去讀科舉的,一般都會選擇科舉。畢竟研究所之類的更多的是類似匠活,短時間內難爲他們所接受。”

“但說實話,朕知道大部分百姓是不可能有一直供養家中孩兒去讀書的能力。如果有了這個獎學金,那麼這些百姓就看到了繼續讀下去的希望。而朝廷因爲吸收了優秀人才,也能更好地壯大研究所的力量。”

“如此一來,哪怕是新出路剛出來,也會有不少讀書人選擇走研究所這條路。而等實施一段時間,民間的觀念有所改變之後,走研究所這條路的讀書人只會更多。鍾師傅,是這樣麼?”

鍾進衛聽得連連點頭,崇禎皇帝說得沒錯,這就是他的用意。畢竟走研究所這條路出身是當研究員,不是正兒八經地當縣令等傳統的這些官員,民間想法的轉變多少都需要時間。

崇禎皇帝見鍾進衛點頭,便知道自己說得沒錯,他臉色興奮地再次說道:“除了研究所提供助學金之外,朝廷也可以免其勞役,使其能專心讀書。鍾師傅,這樣可好?”

鍾進衛一聽,大喜地道:“還是陛下想得周到,臣都忘記這事了。”

他畢竟不是明朝人,對於古代的制度並不是像古人一樣熟悉。後世哪有什麼勞役,但勞役在古代卻是對百姓影響非常大。崇禎皇帝此舉,將會更加刺激百姓走上研究所這條路。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誇獎自己,心裡也挺高興地,只是臉上裝出這沒什麼的表情。他想了下,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剛纔之議對於我大明的讀書人來,甚爲重要。朕傳溫卿過來再仔細議一議,看如何實施?”

“臣也這麼覺得。由老成持重的溫大人把關,就更是保險了。”鍾進衛點頭同意道。

這麼大的事情,內閣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並且鍾進衛心胸還沒到不讓別人說自己建議的地步,因此崇禎皇帝一說,他馬上就同意了。

沒過多少時間,內閣首輔溫體仁奉召前來文華殿見駕。

他一進文華殿,見殿內只有一箇中興侯,便知道中興侯怕是又有什麼鬼主意。因爲一般的事情,都會先到內閣這裡,然後上達天聽。崇禎皇帝覺得重要,或者難以解決之後,纔會去將中興侯找來。而現在自己知道還沒這樣的事情,那麼自然是中興侯有什麼主意了。

果然,崇禎皇帝見溫體仁過來了,就把剛纔鍾進衛所說的情況和建議都給溫體仁說了一遍。

溫體仁其實是瞭解國子監情況的,但基於歷朝延續下來的慣性,對於國子監的態度,他之前也是一直不怎麼重視的。

?。

但他聽崇禎皇帝說了之後,意識到了以前的不足。特別是這兩年以來,科舉出身的官員多爲誇誇其談之輩,而研究所卻搞得風生水起,爲朝廷賺了大筆大筆的銀兩,使得他感到做實事研究員的重要性。

因此,溫體仁對於鍾進衛提出的這個建議,自然是歡迎的。畢竟,這算是另外又開闢出了一條道路,無論如何對大明百姓都是有利的。

只不過有一點,他還是要補充的。只聽他向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臣以爲此法甚好,不會去改動原有的科舉體系,實施下去不難。但有一點,臣以爲還是適當改改,或者會更好!”

шшш▲ ttκǎ n▲ ℃ O

崇禎皇帝一聽,連忙問道:“溫卿,是哪一點?”

鍾進衛在一邊也暗自點頭,薑還是老的辣,溫體仁一來,就又有改進的想法。

“陛下,免除走研究所之路讀書人勞役一事,臣認爲不是很妥當。因爲如此一來,朝廷在對待兩類讀書人中,明顯就偏向了研究所這類。而現在朝廷官員上下都是科舉出身,在研究所出身的人還沒有足夠影響力的情況下,必然會遭其反對。”

鍾進衛在一邊聽溫體仁說這個理由,有點想不明白,他就有點疑惑地問道:“溫大人,朝廷怎麼就明顯偏向了走研究所之路的讀書人了?”

而崇禎皇帝卻若有所思,基本明白了溫體仁所指得是什麼。

溫體仁一笑,伸手豎起兩個手指,給鍾進衛解釋道:“現在大明讀書人,只要是秀才功名以上,就可以免其勞役,並給予祿米,使其專心讀書科舉。這其中最大的好處便是免其勞役,而祿米卻無多少。”

“如果走研究所之路的讀書人也能免其勞役,又會有獎學金髮,自然就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了。見不得別人好,這點在現在的世風之下還是一種潛在的惡習。”

鍾進衛一聽,不由大爲歎服。溫體仁對人心的把握,確實是非常厲害的。他所說的這點,哪怕是在後世,也是存在的。

崇禎皇帝皺着眉頭問道:“溫卿,你是說這個免其勞役要不得?”

溫體仁看向崇禎皇帝,微微搖頭道:“陛下,這勞役還是要免除的,畢竟讀書做學問的人去和普通人一般服勞役,就太浪費了。”

“哪,哪怎麼辦爲好?”崇禎皇帝想不明白了,溫體仁的話好像前後有矛盾。

鍾進衛也一樣,沒搞明白溫體仁的意思,只好看着溫體仁,等他進一步解釋。

“陛下,反正研究所有錢,可以提高獎學金的額度,使得學業優秀的讀書人能用其獎學金去用錢免勞役,還能使其有錢能讀書。這樣一來,別人就無話可說了。”溫體仁微笑着說出了他的改良法子。

鍾進衛在一邊聽了,爲溫體仁叫好道:“此法甚妙,研究所有錢之事,人所共知。但這也是研究所自己賺得錢,而不是朝廷所撥。如此一來,那些心理陰暗的人便沒有了反對的理由。”

“好,那就這麼辦。”崇禎皇帝也是露出了笑容,爲溫體仁完善了這個措施而高興。

於是,三人再重新梳理了一遍大明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身之路,覺得方案周詳之後,便開始開擴大會議,把這個事情一步步的實施下去。

讓他們三人沒想到的是,此舉到後來,成爲了大部分讀書人的選擇,也爲各類研究所提供了源源不斷優質的人才,使得大明的研究創造能力一直保持在世界的最前列,爲大明的世界最強國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32章 反腐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539章 戰後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67章 將爺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574章 應對第609章 殺手鐗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21章 漢魂漢奸第58章 貨幣戰爭第1章 相遇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章 相遇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624章 勳章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68章 老少合謀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826章 兩份銀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37章 標點符號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58章 貨幣戰爭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251章 打賭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122章 溫育仁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54章 紅會雛形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156章 劉興祚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28章 浩劫第295章 獻俘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829章 嚴打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20章 趙率教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34章 閻應芳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336章 袁可立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章 相信(1)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28章 浩劫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440章 登萊出擊
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607章 一招打建虜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32章 反腐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539章 戰後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67章 將爺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574章 應對第609章 殺手鐗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21章 漢魂漢奸第58章 貨幣戰爭第1章 相遇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1章 相遇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624章 勳章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68章 老少合謀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826章 兩份銀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37章 標點符號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436章 白杆軍歸第58章 貨幣戰爭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251章 打賭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122章 溫育仁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54章 紅會雛形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156章 劉興祚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28章 浩劫第295章 獻俘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829章 嚴打第787章 新的三軍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20章 趙率教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34章 閻應芳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336章 袁可立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章 相信(1)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28章 浩劫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440章 登萊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