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一戰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

莘邇對索恭、陰洛兩人並不熟悉,但經過慎重的考慮,還是同意了他二人的計策。

這是因爲,在來西域之前,莘邇做了很多的功課,對索恭、戊己校尉張韶,以及陰洛這樣的兩府謀士,他都有過詳細的調查,因而,雖是初識,對索恭等人的能力還是頗爲了解的。

索恭向有勇烈之名。

他少年時,其族中有一出了五服的兄長被仇人所害。他的這個族兄沒有兄弟、也沒有子女,被害之後,沒有直系的親屬能夠爲他報仇,而其之近親,畏懼那個仇人的勢大,又不敢爲他報仇。索恭與他的這個族兄,幾乎已不能算是同族了,卻於當時挺身而出,聚集輕俠少年、徒附部曲,攻破了殺其此兄之人的塢堡,手刃之,以其首級祭其此兄之墓前。

他的聲名,由此而一下就震動隴西,索氏的年輕子弟、敦煌的浪蕩少年無不欽慕紛附,甘心受他的驅使,——他現今帳下的部曲中,各級的軍吏裡邊,不少都還是這些人。

索家出將,雖是將門,但有其祖上的底蘊在,索家也出過不少的名儒,索恭年長以後,折節讀書,學得不算很好,然儒家典籍,亦小有遍覽,寬泛一點說,他而下稱得上文武雙全了。

不過,有道是本性難移。儘管在衣着打扮的形象上,索恭與往常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現下,不上陣打仗的時候,他就褒袖寬帶,儼然士流,而究其根本,此人實還是少年時的那個他。

也正因此,他飲酒海量,獻策膽大。

陰洛此人,是敦煌陰氏的子弟。

陰氏原本也是定西的頭等閥族,後來勢衰。陰洛有心重振家聲,但知道即使在郡縣爲吏,哪怕是入到朝堂,定也爭不過宋、張、氾、麴諸家的子侄,難以得到高職,遂反其道而爲之,遠離國中,來到了西域,寄希望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建立殊功,以進而還朝,得爲顯貴。

近年來,柔然屢次侵擾敦煌,西域與內地的聯繫幾度斷絕,龜茲、鄯善等西域大國眼見此狀,都漸滋不臣之心。這種危險的局面下,皆是全賴了索恭、陰洛兩人之力,西域長史府才能至今不墜,雖是對鄯善等國的控制難免大不如前,可至少讓鄯善等國也不敢忽視唐人的存在。

有基於此,莘邇最終纔會在與索恭、陰洛僅是初見之背景下,痛快地允許了他兩人的提議。

請莘邇早點休息之後,索恭、陰洛辭出。

兩人出到院外,顧視,皆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喜悅。

索恭笑道:“明度,將軍允了你的計策,你的大名,不日就能響徹王城了!”

陰洛回首,看了眼已經關上的院門,說道:“武衛將軍與你我乃是初識,卻如此乾脆地就接受了你我之建言。長史,將軍的不疑之信,使人感嘆啊!”

索恭亦有同感,說道:“北宮越,我朝之悍將也;禿髮勃野,鮮卑之貴酋子也。今晚席上,我見此兩人對武衛將軍都是恭恭敬敬。起初我尚不解,今知其故了!”

“可是因爲武衛將軍用人不疑麼?”

索恭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不止如此。並且武衛將軍與人言時,推心置腹。不知你有何感,反正我在與武衛將軍說話時,是感如春風沐面。”

陰洛連連點頭,說道:“我也有這樣的感覺。”

索恭嘆道:“或即因此,武衛將軍才能得到北宮越、禿髮勃野等輩的人心罷!”

已得到莘邇的許可,明天就給鄯善國王發去檄文,召他領兵來會。

索恭、陰洛打算同時出兵。

時間比較緊張。不過兩人早在莘邇到前就有了此計,雖說那時他倆還不知道會否得到莘邇的批准,然也已經提前做了些準備,因是,於下不必事到臨頭,再匆忙備戰了。但話說回來,到底是一場戰鬥,也還是得再完善一下各項部署的。故此,兩人出了院子,直接便到軍營。

連夜召集軍吏,把莘邇的決定告訴了他們。

人以類聚。索恭爲人勇烈,其部下的軍官們多亦此種。聞戰而喜。

索恭不拖泥帶水,簡單地把事情通報過後,就下達命令:叫他們各歸本部預備,明晨出營。

次日一早。

索恭、陰洛集齊兵馬,拔營西去。

莘邇親自給他們送行,目送他們遠去。

羊髦、張龜等已經知道了陰洛之計。

張龜有點擔心,神色沉重地說道:“區區三千之卒,能不能打下鄯善?此戰如果失敗,將會不利於明公以後的用兵啊!”

羊髦比張龜有信心得多,含笑說道:“索恭敢戰,陰洛有謀,髦以爲,鄯善破之必矣!”

只過了七天,索恭就傳回了捷報。

隨捷報同來的還有一個人頭。

此人頭,便是鄯善國主之頭。

觀閱索恭的露布,上邊寫道:末將引兵出海頭,沿水西行,四百餘里,入鄯善境,偃旗息鼓,繞城不攻,南下,秘至鄯善王都。鄯善王果無備,驟見王師,大恐,因受王弟之勸,啓門請降。若鄯善諸國者,有求則卑辭,無求則傲慢;子曰‘以直報怨’。末將斬其首,敢獻將軍。

鄯善王降了,不料索恭還是把他殺了。

莘邇讀完軍報,將之遞給羊髦、張龜等。

坐中人多,北宮越、禿髮勃野,包括長史府的幾個大吏都在。

莘邇瞧了瞧他們,心裡的話沒有說出。

他想道:“既已降,猶殺之。‘以直報怨’,話雖不錯,而索恭貌如書生,殺伐稍重。”

卻不知,索恭在這道軍報中,尚有兩個細節沒說。

其一是,這個鄯善國主的腦袋,就像他爲族兄報仇殺掉的那個仇人一樣,也是他親手所砍。

其二是,打下鄯善王都後,他雖沒有縱兵大掠,卻亦要求國中貴族奉出了爲數不少的金銀財貨。這些財貨,他倒沒有自留,皆分給了部下的軍吏、兵卒。

鄯善王被殺,其弟繼任,跟從回師的索恭來到海頭,恭順地拜見莘邇。

莘邇和顏悅色地接待了他,飛書朝中,請到朝廷的任命詔書和印綬,一如舊例,加封這位新任的鄯善國主爲侍中。自然,這個“侍中”,名義上是江左朝廷的侍中,不是定西國朝廷的侍中。然而,江左與定西道路隔絕,說是江左的,其實也就是定西的,並無不同。

新任的這位鄯善國主很懂事,在看到了莘邇爲他擺出來的精銳鐵騎、甲卒之後,主動請求遣子入定西朝中爲質。

柔然尚未侵擾西域商道以前,定西在中城的四時宮旁建了六個館舍,專用來安置西域各國的質子、使者。六所館舍,現空了大半,正好可從再次投附的鄯善國開始,重把之逐一填滿了。

索恭的殺氣重不重,並不要緊。

要緊的是,他果然與陰洛以三千兵卒,一戰克下鄯善,殺掉舊王,爲莘邇節省了攻略西域的時間,也借他兩人的此次大勝,提振了部曲的士氣,同時,極大地震懾住了西域南道的諸小國。它們絡繹遣使趕來海頭,表示附從之意。便如於闐此類較大的國家,也都派王子來了。

莘邇沒有在海頭過多地停留,吩咐凡有前來的南道諸國使者,都先把他們留下,待到打下龜茲,征服北道諸國以後,再帶着北道諸國的使者與他們一起去王都,使之共同朝見令狐樂。

五月底,莘邇統帶本部與索恭部,離開海頭,北往戊己校尉部的駐地。

西域諸國,最強大的是龜茲,無論是現任國主的才能,還是國中勝兵的數量,尤其是在有無外援這方面,鄯善都不如之,——龜茲北接烏孫,烏孫有可能會馳援它,而鄯善的外部並沒有強援。因是,鄯善雖克,重頭戲仍是龜茲。可以預見到,這一場仗,不會十分好打。

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
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一章 難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九章 一讓苟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五章 黃奴氣勢雄 確乎家雀耳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脈 相爭在人心第三十三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九)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 樗蒲擲萬金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一章 侃侃析時局 竊竊覬神器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中)第六十一章 月色萬里同 羣雄各異謀(上)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四十六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中)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中(上)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對(上)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四十八章 白純堅壁守 索張爭請戰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二十四章 宋方內外策 氾寬邀兩賓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四十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八)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四十一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九)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壯 小小樂不央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十四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中)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五十九章 將軍號輔國 力近與麴齊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三十六章 憐子亦丈夫 上書請募兵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中)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二十章 千騎捲雲馳 戰罷效吳起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二十八章 張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二十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中)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敵 宋閎蓄勢撲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兵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