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

苟雄渾身上下的衣甲,血跡斑斑,胯下戰馬的鐵甲上,也是染滿血漬。

有的血跡較早,已然發黑;有的血漬較晚,還刺眼殷紅。

策騎緩行的苟雄,一手提着斷成兩截,只剩了個鋒尖和尺餘短柄的纏絲槊,一手揪着個人頭。

這人頭,正是姚國的。

姚國爲人明察善撫納,對待部曲非常親厚,平易近人,他的部下將士們,不管尊卑,哪怕是個小小的兵卒,也都認識他。道路兩側的姚國部降卒們,認出了這個人頭是姚國,雖然如狼似虎的秦軍士卒就在手無寸鐵的他們身邊,他們卻仍皆無法剋制悲傷,盡數拜倒,伏地慟哭。

苟雄行了一路,路邊的降卒將士,成百上千地相繼哭了一路。

行有四五里地,苟雄找到了晉公蒲洛孤。

蒲洛孤今年二十出頭,年輕的臉上,此時充滿了大勝後的喜悅,正在安排將校追擊殘敵。

瞅到苟雄來到,蒲洛孤暫且停下了部署。

苟雄跳下馬,大步到蒲洛孤身前,把姚國的首級獻上。

蒲洛孤拿劍,撥開散落在首級前後的頭髮,仔仔細細地看了多時,只見那首級上,細眼圓睜,嘴脣微啓,似是叱喝將出未出之時,儘管已經與軀體分開一段時間了,卻猶凜凜如有生氣。

“這就是姚國麼?”

“是。”

蒲洛孤收劍入鞘,嘆道:“無愧英果之名。”問道,“他的屍體何在?”

苟雄答道:“後頭兵卒擡着呢。”

蒲洛孤說道:“彼雖敵率,縱橫唐、魏,與我大秦競強,亦我戎人豪傑也。不要輕踐他的遺體。待我還朝,將奏請天王,把他厚葬。”

苟雄應道:“諾。”

蒲洛孤笑道:“此戰克捷,將軍當是首功。我會上書天王,會將軍請功的!”

苟雄咧嘴一笑,行了個軍禮,說道:“多謝晉公。”

這一場大敗姚國之戰,苟雄的確是當之無愧的首功。

五日前,蒲洛孤、苟雄等率部抵至姚國的營外。

姚國中了孟朗之計,以爲蒲英果反,結果帶兵渡過汾水以後,一不見蒲英的兵馬前來合軍,二也不見同意與他約爲兄弟的上郡太守楊滿遣兵來助,試着打了一下平陽郡的郡治,發覺其城內戒御嚴備,並且察其士氣,毫無沮喪,反而十分高昂。

姚國當時就預感不妙,懷疑是不是上當了。

他的長史王成、和尚竺法通、弟弟姚桃、姚謹等人,立即就進言,請他趕緊撤退。

姚國也是想撤退的,可是,兵馬未動,蒲洛孤、苟雄的大軍就已來到。

隨之並來的,還有蒲英。

蒲洛孤派人押着蒲英在姚國營外遛了一圈,然後給姚國送了封信,信中,一五一十地把蒲英還沒來得及起兵就被呂明、啖高拿下的事情,原封不動地講給了姚國知曉,勸他投降了事。

姚國驚愕之下,值此窮途末路,本色流露,卻是不肯投降。

姚氏數代信佛,和尚竺法通佛法精深,兼有智謀,深得姚國的信賴,他進諫姚國,說道:“蒲英,蒲長生之嫡弟,趙宴荔,反側之徒,秦主俱優待寵任,可見其好爲小仁,不顧大計。今事急矣,何妨採權宜之策,暫做尺蠖之屈?將軍名望高遠,部曲精衆,非蒲英、趙宴荔可以爲比,秦主必然會對將軍加以重用。且小收雄圖,待遇風塵之會,再展陵霄之志,不亦可乎?”

姚國拒絕不聽。

他召集諸將,慷慨激昂地說道:“二雄不併立!昔我高祖與蒲氏爭關中,惜敗而讓,可一讓,焉可再讓?今吾雖墮孟朗計,兵馬無損,尚三萬衆,恃吾堅營,蒲洛孤、苟雄奈我何?我已遣使去魏,求魏救兵。等救兵到,進可西擊蒲、苟,退可北入上郡、朔方,至不濟,也能夠退還魏境,成敗且兩可!氐秦殘民近百年,上天不會拋棄有德而助無道的!吾計決矣!”

姚國下了決心,姚桃等人知道再諫也無用。

姚部的諸將吏於是隻好舍了投降之念,守營固壘,等待也許會來、也許不會來的魏國救兵。

魏國的救兵會不會來,誰也不知道。

但姚國部這麼一“固壘堅守”,卻是叫蒲洛孤和苟雄犯了愁。

姚國的營地扎得甚是牢靠,外有深溝,溝與營間築有高壘,基本就是個城池了。

要是硬攻,秦兵的傷亡肯定會很大,而且也不一定會能攻下來。

可若是不攻,就這麼任姚國拖延下去,據報他軍中的糧秣儲積可是不少,會不會再生別的變故這些不說,只蒲茂與孟朗催促他們儘快結束此戰的命令就沒法完成了。

蒲洛孤束手無策之際,苟雄給他奉上了一計。

苟雄說道:“姚國自叛唐以今,頻被江左、洛陽挫敗,今又中孟朗之計,輕易渡汾,前爲我止,後退無路,銳氣已喪。這是窮寇。他固壘不戰,無非困獸。我聞困獸猶鬥,姚國性剛銳,易以剛動,我軍如大張旗鼓,壓迫其壘,以言激之,他必定忿而出師,我軍一戰可擒!”

蒲洛孤嘖嘖稱奇,說道:“沒想到將軍亦有奇謀!”

苟雄老大不樂意,心道:“這叫什麼話!把老子當成莽夫了麼?老子領兵打仗十幾年,幾無敗績,豈是靠莽幹得來的!唐人的那些兵書,老子也是讀過的!”唯是蒲洛孤是蒲茂的嫡弟,身份尊貴,苟雄不敢和他翻臉,悻悻然地還了一句,“這算什麼奇謀!小計罷了!”

遂按苟雄此策,蒲洛孤與苟雄領兵大進,耀武揚威,再三挑釁。

侮辱姚國的高祖,說他是蒲氏祖上的“手下敗將”,狼狽鼠竄至唐,做了唐人的奴婢。

又諷刺姚國,說他沒有自知之明,既然已是唐人的奴婢了,不好好地做牛做馬,還敢反叛主人,反叛不成,被主人痛打一頓,與他的高祖一樣,不得不再次落荒逃竄。

姚國勃然大怒,按捺不住,不顧王成、竺法通、姚桃等人的勸阻,親自率領精兵,出營來戰。

苟雄佯失利,引騎而退,姚國緊追不捨。

到了秦軍的設伏地,蒲洛孤引伏兵出,苟雄回兵拒戰。姚國三面受敵,雖大呼酣戰,浴血鏖鬥,苦戰半日,而終是不敵。他的左右親兵數百人,悉數戰死。

苟雄勇不可當,與啖高等十餘戰將,三進三出姚陣,尋到了姚國。

姚國雖僅剩自身,膽氣益壯,夷然不畏,馳馬迎鬥。奈何戰鬥的時間太長,方與苟雄長槊一交,他的坐騎脫力,失蹄摔倒。苟雄旋馬奔回,本意是欲把他生擒,誰知姚國儘管腿折,站立不起,丟槊仗刀,瞋目叱吒,坐地仍鬥。苟雄槊到,被他以腋夾住,硬生生地將之折斷。苟雄與啖高等將近不了他的身,因是啖高與餘將兜馬繞轉,長槊亂刺,把他給刺死了。

姚國一死,姚軍大亂,又抵擋了不多時,在姚桃等的帶領下,棄械投降。

不但有獻策之功,而且有斬獲姚國之功。

苟雄在此一戰中的“首功”,名副其實。

姚軍的主力雖降,姚國雖然已死,潰逃的姚軍士兵還有不少,姚營中亦尚有跟隨姚國從江左千里迢迢到此的上萬家百姓和部分留守的兵卒,在看完了姚國的首級以後,蒲洛孤繼續之前的追擊部署,一邊收攏、安置姚軍降卒,一邊再接再厲,擴大戰果。

捷報於次日下午,被送到了咸陽宮中。

孟朗說道:“大王,姚國已滅!可調晉公、苟將軍赴隴西,馳援冉興,進擊麴球、麴爽部了!”

……

謝謝大家的月票、推薦票和打賞!

求月票、推薦票!

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
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 曹斐用詐撫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三)第五十五章 洲上敕勒歌 堂中哄人言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七章 秦營見呂季 安崇獻虛實第八章 結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馬不畏寒第十章 高充隨機變 二讓苟將軍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四十章 辦學化胡風 炮肉月下食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苟雄請誅奸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五十一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三)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二章 香火亦沒用 子明辛苦了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五十四章 擔責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四十二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三)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二十二章 獻鹿止謠傳 溫言寬太后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三)第十五章 舉事解怨恨 呂季不辭功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 季和挫爽軍(中)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上)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七章 車兵述少願 祆廟逢安崇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塹 挽袖振夫綱第二十七章 傅黃春風意 大力急事報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二十三章 變革收穫大 起意除宋方第二十一章 俠風非我願 人言不爲下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中)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六章 黃榮獻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苟生矛盾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苟雄斬姚國(四)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三章 莘邇情仁厚 蒲茂降尊號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二十四章 患難苦雙鴛 勒胡迎都督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四)第十四章 言慰悲慘將 心憂酒泉胡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二十三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中)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 遺策滅賀渾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二章 聲東而擊西 那就讓他來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